查看原文
其他

旧著《纳西古王国的东巴教》后记(封面、目录)

杨福泉 杨福泉 2020-02-23

      此书在2003年以《走进图画象形文的灵境--神游纳西古王国的东巴教》为书名,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中国原始宗教文化图文丛书之一),2007年以书名《纳西古王国的东巴教--走进图画象形文的灵境》由该社再版。里面收录了250多张作者在田野调查中所拍摄的图片。

 

  2003年版本:

               

 2007年版本:

             

                     后 记 

 

    我长年在故乡的土地上跋涉,20余年来,足迹遍及滇、川、藏地区的很多纳西族村寨。东巴文化是我苦心探询的纳西学重要内容之一。在多年的田野调查中,我与各地很多东巴老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从他们那里不断地探求纳西人的古文化之秘。在学术刊物、学术著作以及国际论坛上,我一直与国内外学术界的同仁进行着同行之间严谨的讨论。而在现在的这本书里,我是以一种不同的姿态和笔调,与更多不一定从事学术工作的朋友们进行关于东巴文化的交流。

 

    我在长期的调研和学术研究中深深感到,民族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朴实平和,它固然蕴含很多玄奥的古文明秘密,但更多的内容直指人心性灵,朴实而率真。有时需要以一种如她的本质那样朴实、自然而流畅的语言和笔调,把它蕴含的自然之美丽、人间之纯情告诉更多对边地文化感兴趣的读者。我这本书的重要宗旨,就是力求以一种与纳西家园和纳西古文明那种自然朴实的本真韵致相和谐的笔调,融进我多年对东巴文化的解读,对东巴文化进行客观可信而又有可读性的介绍,帮助更多的读者认识这一远在边陲的中华民族文明瑰宝。

 

    环顾四周,东巴古文明正在冉冉飘逝,很多与我相识甚深的老东巴已随鹤归去。多少次,我曾与不少东巴老人相约在山村,来日再教我这个远在闹市谋生的纳西后生释读他们的经典和生活,而当我一次次如约再赴深山或隔几年再返故地时,往往使我悲怆的是一个个东巴都已溘然去世,田园依旧,老屋依旧,而人已无踪!许许多多来不及留给后人的智慧和故事,已经与他们一起永远消逝于茫茫天地的云与风中。在我写这本小书时,每念及此,便心情黯然。

 

    近年来,在国际友人的帮助下,我与丽江东巴文化研究所的同仁们惨淡经营,努力促成培养几个民间东巴文化传人,包括几个老东巴的孙辈,内心窃愿“纳西古王国”的这一脉山水人文之灵,能或多或少鲜活地长留在人间和人心。

 

    谨此为永恒的东巴文化之灵祝福!

                                  杨福泉 

                                  2002年8月

 

(附上本书目录供感兴趣的坛友参考)


        走进图画象形文中的灵境
      ——神游“纳西古王国”的东巴教
               
          目    录

一、东巴教与纳西人
 1. 纳西族历史简述
 2. 东巴教与纳西人的一生
3. 纳西社会的百科全书

二、东巴教的源与流
  1. 纳西人本土信仰之汇集
  2. 东巴教与民间巫术
  3. 东巴教与古羌人宗教
  4. 东巴教与本教
  5. 其他宗教因素

三、、东巴教的“人与自然”观
 1.“人和大自然是兄弟”
  2. 与大自然精灵的对话
 3. 东巴与民间的生态保护
  4. 生命回归大自然

四、农夫兼神巫──东巴和桑尼
 1. “人神使者”
 2. 俗世天才
  3.寻找女巫

五、走进神秘的祭仪
  1. 祭仪之首──祭天大典
  2. 悲风泣月的祭殉情者仪式
 3. 与生命神同乐的婚庆盛典

六、图画象形文和东巴教秘笈

  1. “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
 2. 漂零四海的象形文古卷

七、东巴教中的艺术世界
 1. 竹笔清风
 2. 木牌古韵
 3. 布卷画与“神路图”
 4. 拙朴的雕塑
  5. “世上最早的象形文舞谱”
 6. 与鬼神同舞
 7. 远山天赖之音

后记

其他阅读

《西行茶马古道》选载:前言:古道序曲(文、图)

探访木增的遁世之所(《忠臣雅士:木增》选载)

古国生死曲(《生死绎影·魂路》前言)(文、图)

《纳西民族志田野调查实录》前 言(封面、照片)

《丽江大研:云南的世界名城》(目录、引子等)

读故土(《寻找丽江之魂》前言)

《云南名镇名村的保护和发展研究》后记、封面、目录

旧著《生命神与生命观》(引言、封面、目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