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岗仁波齐神山下(西藏行片段)(文、图、曲)

杨福泉 杨福泉 2020-02-23

清晨的岗仁波切(杨福泉 摄于2016年)


阿里高原的冈仁波齐

每年有千万人来祭拜

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

都来寻觅那神示的诗篇


采自网络 

有一个红尘外的世界

隐身在冰雪的灵境

有一个永恒的心灵之音

抚慰着人世迷茫的心


采自网络

走到山下放下了尘念

转山中与天地浑然一体

短暂的生命微笑在永恒中

天地的神秘只能心领神会|


这座山也走进了纳人的世界(1)

化成心灵的一片净土

今天我们来到山下

祭司的歌咏在风中飘荡

宛然也听到了祖先的长吟



晨光照在岗仁波切神山雪峰上(杨福泉 摄于2016年)


忘却了零下九度的严寒

冰河伴着祭司的吟唱

雪峰映在我们的心海

一只水鸟游来倾听

这似曾相识的古歌



一只水鸟游过来好奇地观察举行祭神山仪式的我们(杨福泉摄于2016年)


晨阳映在雪峰上

众神也开始歌吟

一片寂静中的吉祥

清风中的祝福

飘入朝圣者的心间

——

  201611


(1)纳人信仰的居那什罗神山与岗仁波齐神山有密切的关系,笔者另有专文论

及。


清晨的岗仁波切神山(杨福泉 摄于2016年)


清晨的岗仁波切神山(杨福泉 摄于2016年)


远眺冈仁波齐神山(杨福泉 摄于2016年)



     来到冈仁波齐神山下(杨福泉 摄于2016年)


考察队的东巴先生开始举行祭祀神山的仪式

考察队在岗仁波奇神山下合影。


转山朝拜岗仁波齐的人们(杨福泉 摄于2016年)

     冈底斯山神山下的小镇塔尔钦这个时节朝山的人很少,行人寥落。见到一些讲英语的西方人。据说马年这里可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来自我国藏区和内地各个地方的旅人以及来自印度尼泊尔等邻国的朝山者也很多。从宗教文化的角度讲,本教、佛教、印度教等各种宗教信徒都来朝拜这座“宇宙之山”,冈仁波齐神山的信仰现象值得深入探讨。



冈仁波齐简介(采自百度):冈仁波齐峰(Kangrinboqe),山顶高度海拔6656米,是中国冈底斯山脉主峰,也是冈底斯山脉第二高峰,是中国的名山之一,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普兰县北部。藏语意为神灵之山。南侧断层降落到象泉河谷地和玛旁雍错及拉昂错湖盆。海拔6000米以上冰雪覆盖,分布着28条现代冰川,以冰斗冰川和悬冰川为主。南坡冰川多于北坡。

冈底斯藏语称“冈仁波齐”或“岗仁波齐”,意义是雪山之宝。这个冈底斯圣山是八千万世界之中西方的俄摩隆仁或西方极乐世界之地,曾诞生八千万贤能并传播佛法的圣地,是赡部洲的地理和文化中心,也是中国吐蕃和象雄地方土生土长的古象雄本波的故乡。本教是藏族的原始宗教,它是为了一切众生,离苦遇乐、和平世界,救苦救难普渡众生的如意宝。 

      冈仁波齐峰也是多个宗教中的神山。梵语称为吉罗娑山,冈仁波齐峰北麓是印度河上游狮泉河的发源地。相传雍仲本教发源于该山;印度教认为该山为湿婆的居所,世界的中心;耆那教认为该山是其祖师瑞斯哈巴那刹得道之处,藏传佛教认为此山是胜乐金刚的住所,代表着无量幸福。常年在此处转山的国内外信徒不断。

延伸阅读

雅鲁藏布的忧思(西藏行片段)(文、图、曲)

黄昏在布达拉宫广场(西藏行片段)(文、图、曲)

在大昭寺前(西藏行片段)(文、图、曲)

八廓街(西藏行片段)(文、图、曲)

飞向拉萨(西藏行片段)(文、图、曲)

观舞青藏高原(文、图)

寂静喇嘛岭(西藏行片段)(文、图、曲)

经幡之灵(西藏行片段)(文、图、曲)

静对巴松措湖(西藏行片段)(文、图、曲)

重返藏北那曲草原(西藏行片段)(文、图、曲)

与尼洋河同行(西藏行片段)(文、图、曲)

南迦巴瓦雪山下(西藏行片段)(诗、图、曲)

在西藏的山中(青藏行片段)(诗、图、曲)

再到纳木措(诗、图)

阿里原野行(诗、图)

咏唐古拉山雪原(诗、图)

在雨崩神瀑前——梅里雪山诗抄二(诗、歌、图

在明永冰川下(梅里雪山诗抄三)(文、歌、图)

在雨崩村——梅里雪山诗抄一(诗、歌、图)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