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迷宫》:时间永远分叉,通向无数的将来 | 鼓楼新悦
时间最本质的特性到底是纯粹的瞬间还是绵延的整体?
时间到底是唯一的,还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时间线?
永恒是存在的吗?
……
这本书可以给你答案
时间迷宫
生命和宇宙中的时间与记忆
[西班牙] 大卫·周 著
宓田 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2391-8
2018年5月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次关于生命、物理、现代科技之间关系的深入思考,深究人类一直以来最关注的本质问题——时间的流逝。
时间早被科学标上了刻度:我们知道宇宙的年龄和生命进化的复杂过程,我们探索基因的遗传机制,体验飞速的交流方式,沉浸在社会的加速运转之中。而我们自己,从数以百计的生物节律来讲,就是时间本身。
但我们并不清楚在我们处在时间的哪一个薄弱微小的节点之上:有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知识,才使得GPS系统技术成为可能;得益于时空对称性的破裂,物质和反物质才避免了一场厮杀,我们的宇宙才有了物质的存在;我们可以将一个普通细胞转变成干细胞,让它有能力再生新机体,这就好比在时间里逆行……
这本探讨时间和记忆之间的科学界限的书想要邀请读者一起思考,一起为我们生活的宇宙感到惊奇。
作者简介
大卫·周 (David Jou,锡切斯市,巴塞罗那省,1953),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物理学教授,在不可逆过程热力学领域硕果累累,已出版五部相关书籍,在权威出版社和期刊上发表200多篇文章,获得了“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荣誉勋章(1986)等多种奖项。其代表作包括:《创世纪的重构:从上帝的荣耀到宇宙的破坏》《大脑和宇宙:两种宇宙论》《走入量子世界》等。
此外,大卫·周也是一位著名的加泰罗尼亚语诗人,他的诗集被翻译成西班牙语、英语、法语和俄语等多种语言。
译者简介
宓田,毕业于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翻译与跨文化研究博士,现任教于南开大学,讲授西班牙语。
内容节选
1
时间旅行
相对论打开了时间旅行的可能性,人类可以行至未来,或者原则上来说,也可以回到过去。事实上,我们所有人都正走向未来,但是特殊相对论允许我们行得更快更远。一种方式是以接近光的速度旅行,比如我们以98%的光速旅行4年;当我们回到地球时,地球已然过了约4个世纪。从能量角度看,这一旅行的价格也许是高昂的,因为要达到接近光速需要很多能量;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我们需要付出更高昂的代价,因为当我们回归时,我们所爱之人都已逝去。此外,为了确保我们的时间相对于地球时间加长,我们就必须保证因我们自身速度加快而产生的时间膨胀——特殊相对论——足够弥补当我们远离地球引力场时产生的时间压缩——广义相对论。
旅行到过去更艰难且更富有争议。为此需要求助于广义相对论。根据广义相对论,引力是时空的变形。原则上来说,可以想象这种变形强至可以将普通空间中相距甚远的区域通过隧道连接起来,但条件是这些区域都与这个隧道距离相近。这一些隧道就被称为虫洞, 是黑洞概念的延伸。假如这一隧道允许我们在其中以低于光速的速度通行,并且我们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所需要的时间比光在正常空间中所需要的时间更短,那么我们也许就能回到过去。回到过去的可能性并不仅仅蕴含着实际问题,也含有逻辑矛盾,比如在自己出生之前,错杀自己父母或者祖父母,这会使我们不存在。这些矛盾是不可避免的,除非从经典力学的角度出发,时间旅行意味着在被访问的过去时刻,不能有不同于历史的行动自由;抑或从量子力学的一些阐释出发,我们行至另一个有着不同历史进程的宇宙。
2
神经记忆:从神经网络到有意识的自我
绝佳的记忆多半是大脑有意识的回忆的保存:这是最鲜活、最私密的记忆,也是我们用来重现过往的场景、感情、感觉的记忆,更是使我们具有独特内在并且赋予我们自身完整性的记忆。有时候我们会自觉自愿地走进记忆,而有时候一场惊喜或是一些微小的、不受控的刺激就会激发记忆,如一股气味、一种味道、一首乐曲等。
记忆是一种复杂的能力,它具有很长的进化历史。原则上来说,任何一个神经网络都有记忆,记录着神经网络应对不同的刺激而作出的反应。这种记忆是自动的、机械的、本能的,与有意识的记忆相去甚远,但对于生存来说是最基本的。在神经系统的进化过程中,大脑边缘系统中海马区的出现标志着生物向进化出记忆功能更迈进了一步,这大约在两栖动物出现之后不久,由鸟类和哺乳类开始进化得来。记忆在本能的瞬时反应之外获得了更多的整体性,也获得了更大的时间厚度,尽管这一切仍是无意识的。在灵长目中,逐渐出现了自我意识,在镜子之前对于“我”的识别:一部分的记忆会产生倒影。对于人类来说,意识与记忆互相反哺塑造了更深层的自我。
3
时间的毁灭性:衰老与死亡
死亡的不可避免和幸福的稍纵即逝是人类智慧最原始的主题,也是哲学、宗教和诗学中思考最丰富的主题。超越了对于生存的简单直觉,人类是唯一认识到自己终将面临死亡的一种生物,这赋予我们以特殊的深度和戏剧的色彩去感知时间。我们知道时间是我们的血肉之肉——皮肤的皱纹、肌肉的松弛、感官的钝化,时间与我们同体,也是我们生命旋律的节拍。虽然作为个体,我们都感到最终的死亡是不公平的,但是从物种的角度来看,更不公平的却是人类获得永生,因为这将使新生命的数量锐减,并且降低大自然的再生能力。然而,即使我们接受死亡,衰老却使我们感到无比失落,因其减少我们的生命资源,增加我们生活的不便。所以,我们希望更好地理解衰老是如何以及为何产生的,是什么决定了它的节奏,还有我们能把它的影响降低到何种程度。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新品好书
往期精彩回顾
《当代弗兰肯斯坦》——误入歧途的现代科学
时尚就是一场轮回
《自行车的回归》——重返现代性
《世界现状的50个成见》:现实不似你所见,这是我的最大发现
《宇宙简史》—— 我们到底从何而来
近期计划出版书目
于阅读中,
遇见智识与思想。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鼓楼新悦
新悦会|享读主义|七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