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良斌:做难做的事,成为更好的自己|第三期午餐会实录

刘良斌 公益网校POA 2020-08-20
来自专辑
乐天行动派午餐分享会

▲长按识别二维码进入线上午餐分享会专栏)


午餐会金句

“做国际义工不仅仅可以提升善良、无私等义工的基本品质,还可以在不同的文化中成就自己的视野与格局。”


“做难事必有所得。离开了联合国的舒适圈后我才明白,自己的价值比想象的更高,这种体会给我带来了更大的成就感。”


“欲望和愿望都是人生奋斗的原动力,我们只有把个人的欲望和社会的愿望相结合,才有更大的动力,目标才会更清晰,事业才会更有发展。”


线上午餐会 03 期 | 刘良斌

本期我们邀请到“关爱非洲国际义工组织”创始人刘良斌,与你分享他的关于青年成长、改变与世界对话的历程。


以下为刘良斌发言实录


Jambo大家好,我是刘良斌,非常感谢国际公益学院公益网校的邀请,可以在午餐会的时间与大家分享我们在非洲那些年做的那些事。在分享之前,我先做个自我介绍。

 

我2012英国硕士毕业后前往东非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新闻司担任新闻官员,主要负责中文社交媒体和网站的工作,在联合国这个大家庭里,我学习了联合国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了解了几十年来联合国为全人类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出的积极贡献,最重要的是学会对不同国家和文明的尊重与包容

 

(▲刘良斌与联合国同事)


2016年,我从联合国辞职,在内罗毕创办了关爱非洲国际义工组织,我们希望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可以让更多的中国小伙伴们通过国际义工旅行的方式走进这片神秘的大陆,去帮助生活在这里的人和动物,同时又能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


为什么从联合国辞职创办关爱非洲


相信群里的小伙伴肯定非常好奇,我为什么要放弃联合国的工作,去做这样的一件事情?这里我给大家分享几个故事吧。

 

在联合国工作期间,我会在周末时间和同事朋友们去贫民窟做一些帮助,第一次去贫民窟我是被深深震撼了,内罗毕最大的基贝拉贫民窟是在一个仅有2平方公里的土地,无法想象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近100万人口,没水没电没有厕所,而一墙之隔的外面就是高楼大厦和高尔夫球场,这张照片是我随中国商会前往贫民窟小学捐赠时拍摄的,在这个小男孩的眼睛里,我没有看到他对未来的希望。所以,我希望能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帮助到他们。

 

(▲贫民窟里的那双眼睛)


另一方面,在我和同事朋友去贫民窟做志愿服务时候,看到了很多不同肤色的国际志愿者,有欧美白人、黑人、甚至日本人和韩国人,但是很少见到中国人的身影,联合国非洲总部更是只有少数的中国籍国际雇员。同行其他国家的朋友也会问我,为什么没有中国人呢?


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也问了一些在中国的朋友,他们回答我说:看到你发朋友圈,周末去做贫民窟做志愿者,我们也很想去啊,但是我们不知道从哪里获取相关信息。于是我就在网上搜索了下,发现当时中国只有少数的机构提供这样的机会,但是用英语搜索就会发现有很多国外机构专门提供国际志愿者的机会,我在英国留学的时候,就经常会在学校的海报墙上和网站上看到世界各地的志愿者招募信息。

 

2015年下半年,我开始梳理这几年在非洲的工作收获,虽然参加了很多联合国高级别会议,联合国环境大会、联合国环境署理事会、联合国南南发展博览会,和很多国家的官员一起讨论关于如何保护地球,如何保护环境的议题,但是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没有收获太多的成就感,当时我就很纠结是不是去做一些更加接地气的事情。

 

2016年初的时候,国际义工旅行已经在国内大学生和青年群体中慢慢流行,既然中国的志愿者很想来非洲做志愿者,我又在当地积累了一些值得信任的公益机构资源,他们也表示欢迎更多的中国志愿者的加入,我是不是可以搭建这样一个平台,让更多中国小伙伴通过国际义工旅行的方式来到非洲,帮助这里的人们。

 

于是,我在纠结之中还是辞去了联合国工作,在内罗毕成立了搭建中非青年桥梁的关爱非洲国际义工组织,其中关爱一词的翻译不是来自英语,而是东非地区普遍使用的斯瓦西里语,关爱在斯瓦西里语里叫“TUNZA”,我们希望以更加本土化的方式来运营这个项目。


创办中遇到的困难挫折与动力


虽然说对辞职做了准备,我觉得有能力、有意愿,有热情,一定要把这个事做起来,而且要做好,但是真正辞职后,才发现两眼一抹黑,我本科和研究生读的是图书馆和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的工作也是从事着与图书馆和新闻相关的工作,完全没有公司运营管理的知识和经验,在这种情况创业,还是在非洲创业,当时很多人是不相信我能把这个项目做起来的。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成立初期没有资金、没有项目、没有团队,仅有的就是一个信念:I Can!困难重重,没有项目,我就根据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结合肯尼亚的实际情况以及自己了解并参与过的当地机构,设计了四个国际义工项目,分别是孤儿院关爱、 学校教学、野生动物保护和海龟海洋保护,志愿者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参与到其中,并且每个项目我们都做了深入体验,并结合中国志愿者的情况给合作方提供指导建议,保证每一个志愿者的安全。

 

(▲国际义工项目:孤儿院关爱、 学校教学、野生动物保护和海龟海洋保护)


其他三个项目都很顺利找到了合作伙伴,但是野保项目却找了很久,肯尼亚很多私人野生保护区都是由当年殖民留下来的白人建立和运营,但是这些年因为走私象牙穿山甲,当地动物保护者普遍对中国人不友好,谈及合作的时候,他们会讽刺,你们中国人不是什么动物都吃嘛,怎么会保护呢,你们修建的蒙内铁路,从国家公园里穿过,严重影响了野生动物的迁徙路径,你们是打着发展的旗号来掠夺非洲的资源。


当时很想辩驳,但是在很多事实面前语言是苍白无力的,只有通过行动才能证明。2016年底-2017年初,肯尼亚发生近些年最严重的一次大旱,我一直想要合作的Kipalo保护区正是灾情最严重的地方,野生动物和保护区周边的居民都非常缺水,每天晚上都能听见大象的嘶鸣,了解情况后,我们迅速发起了“为大旱中的非洲大象众筹100卡车水”项目,连我们自己都没想到,短短两周时间,就有646位中国人参与了众筹,筹集了项目所需的35000RMB,帮助野生动物和居民度过了旱灾。


当我们把钱交到负责人Richard的手中的时候,彻底改变了他对中国人傲慢与偏见的态度,不仅给我们写了感谢信,还与我们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希望能让更多的中国人参与到野保行动当中。

 

600多名中国人的积极参与,Richard对中国偏见的改变,还有虽然16年到17年,我们招募的志愿者还不多,但是每个志愿者都在帮助当地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的改变和成长:孤儿院孩子们天真可爱的笑容让在英国留学的西西不再因压力整宿睡不着觉了;16岁的小艺术家安安把非洲志愿者经历画进了自己的作品集,不仅申请到到了美国前十名艺术学院的offer,还拿到了6万多美金的奖学金;佳凝因为在非洲缺水的经历,现在甚至有些强迫症,听到没关紧的水龙头滴滴答答的流水声就睡不着觉,一定要起来把水龙头关紧,养成了很好的节约用水的习惯。

 

这些改变不仅提升了我坚持把项目做下去的信心,更让我认识到我们搭建的不仅仅是一座提供非洲义工机会的平台,这件事情对我们中国义工孩子们在付出之外更收获了成长,它应该有着更深的意义值得我们去发现、去挖掘


回到国内研发非行计划


2017年底,为了能让更多的中国青年参与到项目中来,我从内罗毕回到了深圳,回国后我对整个国际义工旅行行业进行了一个深入调研,我发现由于国内国际义工的概念兴起时间短,很多人不了解国际义工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更有人问我:“为什么我要去非洲帮助他们国家的人?”我结合了之前国际义工们的经历,发现国际义工不仅仅需要自己付出和善良的品质,同时也在不同的文化中成就自己的视野与格局,它更具有教育意义。而这时候国家正在大力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于是我就想是不是可以国际义工旅行和研学旅行做一个深入结合呢?

 

2018年我们就在国际义工体验的基础上研发了一个针对14岁以上的中国青少年成长的国际研学项目——非行计划,我们把参与项目的学员诙谐的称为非行员。我们希望通过沉浸式体验和跨文化交流的场景设置,以项目式教学方式,拓展非行员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激发非行员的思考、发现并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非行计划项目整个周期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行前的两次线上项目及安全培训并由个人根据兴趣专长制定工作计划,第二阶段前往肯尼亚实地开展项目,第三阶段回国后梳理总结形成项目报告

 

今天,因为时间关系,我将重点介绍下第二阶段,也就是实地开展阶段的行程安排。实地开展阶段周期为13天10晚,前7天我们将会在孤儿院学校和当地孩子生活在一起,每天的安排是1到2个非行员分配一个班级,负责教孤儿院小朋友2个小时的课程,这两个小时的课程内容是根据非行员自己制定的工作计划来确定的,例如我擅长绘画,就可以教小朋友绘画。


这七天内,除了孤儿院的工作之外,其他时间我们会安排孤儿院周边的徒步、了解当地人是生活状况,参观非洲野生动物基金会等国际NGO,邀请首席科学家与大家分享野保知识,孤儿院内帮厨、打扫卫生、体验蔬菜种植,除草,和孩子们一起踢足球打篮球,最重要的安排是每天晚上的分享会,吃完晚饭以后带队老师会和大家一起梳理总结每天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发现的问题,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在孤儿院的最后一天晚上,每个班级还要向全校师生展示7天的成果,并由师生们一起评选。


结束孤儿院的义工体验后,我们还有几天时间会安排去到肯尼亚的马赛马拉大草原观看一年一度的野生动物大迁徙,同时会邀请马赛马拉保护区的巡逻员们一起追踪动物,听他们分享保护这些动物中发生的故事,并且会思考这些年随着游客的增加,草原上的塑料污染越来越严重,我们如何帮助当地的马赛人去解决这些白色污染。最后1天,我们会去访问联合国非洲总部,并在这里结营颁发国际义工证书。


非行员故事


在这里我和大家分享下一位非行员的故事,他叫李乐山,去肯尼亚做非行义工的时候才17岁。他性格腼腆不爱说话,其实他在14岁那年作为游客去过一次肯尼亚,看动物大迁徙。这一次他去非洲义教只是因为他想看看真正的非洲究竟是什么样?


而不是作为一个游客走马观花。他带上了自己的毛笔和宣纸,在一周之内教会了孤儿院的孩子们写:“我爱你中国。”在这个过程中,他的课特别受欢迎,每次都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孩子挤在教室看他上课。而且大孩子们还会帮助他管着年龄小一点的孩子。并且在最后的成果展示中获得了第一名。一期非行计划结束之后,他性格开朗了很多,而且自信心高涨。原本一期非行计划结束后回国的他改签了机票,继续参加了第二期教孩子们学会写“吉祥如意”。


(▲书法课|“非行员”李乐山)


但是这一次,他没有拿到第一名的成绩,可是他却在最后的报告中写道:“我终于明白,幸福不是追来的,更不是换来的,它在于你有没有体验当下和参与其中。我认真地对待整个教学过程,我享受这个过程,我收获的是我和我的学生们的友谊,他们教会我乐观地面对挑战。”在乐山离开之际,他所有的学生都出来送他,并且告诉他,如果他还回来,他们一定帮助他再拿第一名。


所以,2019年寒假他专程在过年期间又回到孤儿院两周,在一群孩子们的围绕下为他们写了新年对联,并且他告诉我们说:“我以前只是空有一个当老师的理想,现在我更加明确了我未来要做什么。你看我远在非洲,他们也都是这样需要我。所以我要去学环境教育,我发现我和这个世界息息相关,我希望我能影响更多的人保护这个地球,保护这个世界,也希望未来每个人都能健康幸福地生活。”今年,乐山以在非洲非行计划的经历申请了英国公立预科的人文社科方向课程,被UF剑桥学院顺利录取。

 

每一批志愿者和非行员的到来,都会发生很多改变和成长的故事,我无法在这里一一列举,大家可以通过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的义工故事专栏去了解这些支持我坚定走下去的人和事。从2016年第一位志愿者的加入,到今年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可以与大家分享的小小成绩,我们的志愿服务时长超过了6000小时,最小义工9岁,最大的已经50多岁。


(▲TAIV官方介绍)


体悟与感受


最后,我也和大家分享下这几年从走出联合国到创办关爱非洲,再到非行计划的几点体悟和感受:

 

跳出舒适圈,成为更好的自己

 

说了这么多志愿者和非行员的收获与成长,其实这几年里收获与成长最大的应该是我自己:2016年犹豫是否从联合国辞职的时候,其实当时至少有四条路可以选择,一是继续留在联合国工作,二是因为太太在英国攻读博士,我可以选择去英国发展,三是我可以选择回国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按部就班。最后才是选择留在肯尼亚创业,这是最难走也是最看不清未来的一条路。


我真的和自己斗争了很久,最后选择留在了肯尼亚创业,我很庆幸当初自己做出了这样的选择,每次回到孤儿院里,每一个孩子都会跑过来抱着我,拉起我的手,问我这次可以陪他们多久,是不是又来了很多新的中国朋友;家长们打来电话对我说,孩子回国后学会了为他人着想,不再像以前那么自私;拿到梦想中大学offer的那一刻,非行员们给我打来电话说的一声谢谢,所有的感动都让我觉得放弃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如果只是留在联合国,我仍然是一个庞大机构的螺丝钉。我依然衣着光鲜的站在联合国给我的平台上做着轻车熟路的小事,而对于每天发生在我周围的我能感知到的一切无能为力。虽然我离开了联合国的舒适圈,可是离开后我才明白自己的价值比我想象的更高,我才能有更大的成就感。也让我明白做难事必有所得。


欲望与愿望


最后想跟大家说:在联合国工作以及创业的这些年里,我明白了其实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两种动力:一个叫欲望,一个叫愿望。我们从小都会给自己许下一个愿望,可是长大后随着生活的现实,渐渐只能看到欲望。欲望是个人的,我希望赚更多的钱,我希望名利双收。如果我仅有欲望,我可以留在联合国拿着不菲的工资对周遭的一切无动于衷,等待作为一个小人物光荣退休。而愿望是国家民族和社会的,所以才有人说我的愿望是世界和平,我的愿望是民族昌盛繁荣。


如果我仅有愿望,可能不会有今天的非行计划,关爱非洲国际义工在走了两年之后因为资金缺乏最后消失在创业大潮中。所以,欲望和愿望都是人生奋斗的原动力,我们只有把个人的欲望和社会的愿望相结合,我们的人生才有更大的动力,我们的人生目标才会更清晰,事业才会更有发展。最后希望所有的小伙伴们,都能找到人生的价值,满足自己的欲望也能实现伟大的愿望。

 

非洲目前有2亿多15至24岁的青少年,到2025年,非洲青年人口将占世界青年人口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全世界青年每4个人中就有1个非洲人,这也就意味着中国青年与非洲青年在未来的交流与合作将会更加密切,我们希望有更多有想法、有担当的中国青年加入到我们关爱非洲的行动中来,如果大家对我们的故事和活动感兴趣,欢迎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我们今年暑假的非行计划正在招募小伙伴们的加入,一共有三期,大家可以通过扫描下方海报上的二维码了解更详细的安排,欢迎大家分享给身边的想要来非洲的同学和朋友。

 


最后,我们非常期待与群里的小伙伴们一起合作,包括项目设计、课程设计、项目招募等各方面的合作,大家可以通过回复我们微信公众号后台与我们联系。

 

Karibu to Africa, Astanan Sana

欢迎大家来非洲,谢谢。



>>往期推荐<<<


我是项目官午餐分享会01期 | 柳茜:首先做对的事情,而不是容易的事情


我是项目官午餐分享会02期 | 李静:听见心的声音,永远在路上


我是项目官午餐分享会02期 | 张雪珊:让志同道合的人相互看见


后续还有分享者与听众的精彩问答环节,想了解的小伙伴们欢迎微信搜索“公益网校”小程序,关注“我是公益项目官”线上午餐分享会栏目!

(▲长按识别二维码进入线上午餐分享会专栏)

(▲点击图片了解公益网校)


点击“阅读原文”收听本期午餐会音频实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