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二维码狂人王敬华 ​

陈尘 私域流量观察 2021-06-29
 第43篇原创 
作者 | 弯弓研究院研究员 陈尘
受访者 | 米多大数据引擎创始人 王敬华


当王敬华说到为什么腾讯投资了有赞而不是米多的时候,方才描述二维码未来图景时激动挥舞的双手停了下来。

1999年,聊天软件开始在互联网盛行,一款叫做OICQ的软件受到关注,后来改名腾讯QQ;杭州湖畔花园里,创业失败的马云带领18人成立了阿里巴巴;当时尚未撕破脸的李国庆、俞渝创立了当当。中国互联网的第一阵春风已经来临。


这一年,王敬华大学毕业,成为最早一批受到互联网影响和感召的年轻人。相比那些后来风光无限的互联网巨头,当时在广州找工作的王敬华印象更深刻的是招聘网站前程无忧的出现。



他清晰地记得当时广州日报上满版的招聘信息和南方人才市场里涌动的求职者,在接下来的十年里,前程无忧等招聘网站彻底取缔了这一景象,人才市场成为档案托管机构,而前程无忧则成为了掌握求职端和企业端账户&信息的平台,用他的话来说:前程无忧颠覆了传统的招聘行业。


“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成为一物一码领域的前程无忧


米多大数据要做的就是成为一物一码领域的前程无忧,重构防伪行业——这是王敬华对团队说的故事。但王敬华对二维码的执念并不止于此。


不同于我们现在熟悉的、每天使用、面对的支付二维码,一物一码的概念对多数人来说并不清晰,包括资本市场和品牌企业。



王敬华对二维码的概念很执着,“它的本质不叫码,叫标识”,人的ID是身份证,场的ID是电话号码,物的ID就是二维码。二维码是万物互联时代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关联、识别的简易介质。应用在商业上,就是消费者和品牌商之间“零距离、无障碍、低成本互动的一个入口”。一物一码,代表着每个人和每个物品之间有了最方便、最快捷的“认识”、“交往”路径。


这种人货场的标识作用给了王敬华实现商业宏想的基础——每一件商品上都可以印上一个具有识别和互动作用的二维码,消费者扫描二维码后,可以进入品牌方设置的互动路径,或是获得“再来一瓶”的奖励,或是直接到账的红包,或是进入品牌公众号或小程序商城,成为品牌的“私域流量”。


而过程中,“一物一码”的系统还将记录下扫描者的身份、互联网ID、位置、行为,也即王敬华所说的“原生数据、场景数据、行为数据、交易数据”,并成为品牌数据库中对这一ID(消费者)的用户画像与标签,帮助品牌在后续的营销动作中实现个性化的精准营销。



事实上,这样的场景并不陌生,今日品牌商们所追求的营销数字化依赖的也正是这样的消费者数据化,相比淘宝、微信这样庞大的用户数据,普通品牌的数据化不过是在大海中捞出部分鱼儿,建了个自家的“流量池”罢了。


建立在商品购买和使用上的一物一码无疑是品牌商最为有效、精准的“流量池”来源——每一个关注者都曾经是产品消费者,并愿意与品牌产生互动。


但相比这样的“流量池”,王敬华有着更宏大的商业愿景——




成为C端用户账户体系的构建者


王敬华把腾讯、阿里的成功归于“用户账户体系的建立”——腾讯掌握了微信、QQ两大社交账户体系,阿里则握有支付宝和淘宝两大交易账户体系。“互联网下半场竞争的本质是用户主权(ID)之争,我的核心就是可以帮助企业把用户经营起来”,“我们和有赞、微盟、销售易最后一定会在一个地方竞争:企业的C端用户账户体系是谁建立的,谁就是王”。




谁是企业服务领域的王

2014年,马云在北京提出新观点,“人类正从IT时代走向DT时代”。同年,王敬华创立米多大数据。他将动机归于“互联网所带来的生产力革命会在传统实体行业带来极大提升”。



在王敬华看来,IT(信息技术)时代的载体是计算机,核心是BPR(业务流程重组),所以产生了ERP,通过优化流程,帮助企业提升效率。而DT(数据技术)时代的核心则是互联网,上半场是PC端,下半场是移动端。移动互联网和移动智能将无处不在、如影随形,万物互联,所见即所得。


但,“互联网只有帮助传统实体企业实现经营水平和运营效率极大提升的时候,才能被真正称为一次生产力革命”,互联网上半场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个人生活方式和工作习惯,下半场一定是赋能市场主体,提升企业的经营水平和运营效率。实现市场主体赋能这其中的关键包括企业级的SaaS服务。


这成为了王敬华切入一物一码领域这一商业判断的基础。


IT时代赋能市场主体的方式是重构财务部、重构业务流程,提升企业经营效率。而“DT时代下半场的特征就是重构市场部,以用户为中心构建生态,提升客户价值而非提高效率。



在ERP时代,企业软件系统帮助企业重构财务部、提升经营效率,主角就是SAP、Oracle、金蝶、用友。随着DT时代的到来,旧的帝国体系逐渐落幕,南金蝶、北用友之争已几乎无人提起,新的经营和服务秩序正在被重构,MarTech(营销技术/智能营销)成为营销关键词。


基于技术和数据驱动的智能营销正在成为企业面对数字化经济和数字化用户最直接、迫切的经营转变。2019年营销领域沸沸扬扬的私域流量,核心并不是将用户圈在一个“池子”里,而是通过优质内容以及精准营销提升“池子”中用户的价值,也即人人向往的转化率、复购率乃至推荐率。


这其中,CDP、CRM\SCRM、MA,乃至一物一码、群控软件等营销技术及服务都是帮助企业提升用户价值的关键。其内在逻辑是王敬华始终执着的——



谁能掌握市场部,谁就掌握了用户


不同的MarTech服务商赋能企业的切入口并不一致。有赞通过构建商场赋能企业销售,销售易是CRM,北森是人力资源,米多大数据则是一物一码。但“将来集大成者一定是一套系统。谁能掌握市场部,谁就掌握了用户。”王敬华的野心是帮助企业市场部掌握用户经营体系,建立一套基于用户原生数据、场景数据、行为数据和交易数据的账户系统。


他把传统企业比作“马拉劳斯莱斯”,外表豪华却没有发动机。马吃草拉出的只是一份财务报表,企业(市场部)无法获得实时、动态的用户数据并进行实时动态的判断。来自各个平台的流量则是劳斯莱斯的“油”,把马换成数据引擎才能驱动“油”(流量)转化成“利润”。



在王敬华看来,效能最高的“油”就是来自“一物一码”的油,数据引擎就是“一物一码”整个系统的核心——由CRM和智能营销构成的用户数据经营、标签管理和精准营销。


一物一码的价值在于——从扫码到关注到购买,构成了认知、交易、关系的三位一体,包含了线上(扫描关注/互动)、线下(产品)及社群(分享)的三度空间,最终通过全天候、全场景、全体验,以及存在感、参与感、成就感、仪式感、幸福感这三全五感为每一个用户带来了一个“小确幸”,“在任何一个场景、任何一个触点,解决用户一个小小的确定的幸福”。


王敬华拥有了一套完整的、自信的商业模型和运营理论,通过这套模型,他说服自己创立了米多大数据,说服了团队也说服了合作伙伴,但最大的痛苦来自于——




十个人里面有九个认为我在吹牛 


仅2019年,王敬华见过的投资人就接近30个,IDG、软银……


“大家都觉得我们在吹牛”,这句话王敬华重复了不下五次。


不同于一般的企业家也不同于一般的技术猿,王敬华是个精力充沛的交谈者,交流到兴奋处会忍不住手舞足蹈,希望听到对方建议时会身体前倾盯住对方的眼睛。夹带河南口音的普通话,说到英文还会自嘲一句“我英文口音很难懂”,时不时哈哈一笑。听王敬华说话一定不会枯燥,但投资人和品牌商不一定这么觉得。


一方面,“投资人都说听不懂”,大家认为“一物一码满大街都有”、“一物一码没有技术含量”,市场上,传统一物一码行业鱼龙混杂,贴牌商、印刷厂比比皆是,米多大数据至今未获任何融资。另一方面“我们没办法见到那么多的品牌商,品牌商也不可能听我说一个小时理念”,这给更多的合作带来阻碍。



他困惑的是,没有人来打破过他这一套“系统”,雪花啤酒、维达纸巾、立白这样的大品牌也都使用了他的系统,但为什么投资人不相信他?为什么腾讯投了有赞却不投米多?最令人绝望的是,连腾讯都要跑来“分一杯羹”,彼此相遇在客户的招标现场。


“我更希望有人来告诉我,你错了。让我不要再继续错下去。但是没有。


在品牌端,“我们的续费率可以达到60%,用过我们产品的品牌都会希望继续使用”,在消费端,“米多大数据的平均扫码率可达10%,特别好的时候可以到90%,远高于市场的千分之一乃至万分之一”。



更重要的是,“我活下来了”。相比一个个同行的转型、倒闭,米多大数据活下来了。“活下来”是很重要的依据。2013年,王敬华一口气投了(孵化)10个项目,智能停车、美容、美甲、电商……最终只有米多大数据活了下来,如今年流水9000万,这是一物一码在这里经受住的第一波考验。




一物一码到底有什么价值? 


2013年前,一物一码更多是指防伪码,用于商品的防伪、溯源、打假。得益于微信对二维码的开发和应用,传统一物一码有了新的价值和诠释,成为品牌商获知消费者信息并与消费者互动的快捷入口。张小龙曾经说过:搜索框是PC的互联网入口,二维码是微信的互联网入口。


时至今日,二维码已不仅仅是微信的互联网入口,更是物联网的入口,是人和万物互联的入口。2016年是营销一物一码应用的元年,恒大冰泉、东鹏特饮、娃哈哈均启动了一物一码的应用。如今,可口可乐、汇源果汁、蒙牛、伊利、雀巢咖啡、雪花啤酒等多个快消品巨头均已加入这一阵营。



但不管是投资人还是品牌商,更多的疑惑或许在于——


1.国内二维码支付的习惯确实已经普及,微信上的二维码关注、二维码识别也都进入常态,但商品上的扫码行为却并未常态化,除贵重商品的防伪查询外,一瓶水、一包纸巾的消费者扫码并不常见。品牌商应用一物一码后,真实的扫码率到底有多高?


2.近两年来,不管是“两微一抖”还是“私域流量”带来的讨论、争议、教育,虽然已经出现部分数字化经营的标杆企业和新媒体头部玩家企业,但更多的企业,尤其是传统企业仍然处于新媒体构建的启动阶段或者初始阶段。一个“小编”身兼公众号撰文、运营和活动的情况比比皆是。对这类企业而言,运营的核心不是没有“鱼”(流量),而是没有“饲料”。在缺乏优质内容投喂以及专业运营经营的情况下,大量用户的导入未必是好事。“流量池”的体系运营和用户闭环如何构建?


3.传统快消领域,品牌为王、渠道为王的情况并未完全改变。以矿泉水为例,日常饮用场景下,购买时必然就近选择商超、便利店、小卖部、报刊亭等进行购买,谁能占据最接近的渠道,摆放最显眼的位置,谁最占优势。其次则是谁的品牌认知最强,谁最占优势。短期内,这并非是一个二维码所能带来的心智替换。它只能在品牌已占有份额/心智的前提下,提供增量和多一个维系方式。这里的问题在于,一物一码到底适用于哪些产品和品牌?企业如何进行选择和规划?



而这,也是众多的MarTech服务商同样面临的问题。技术能解决的问题到底是哪些?MarTech是未来营销的最佳方案吗?




中国版Salesforce花落谁家


每一家技术机构心里都有一个Salesforce。


时代变换,Salesforce 的荣光仍未退去,但这一轮互联网革命的浪潮已经在中国领先了。微信、淘宝、抖音、支付宝,云、大数据、一物一码。我们已经深处变革之中并不断面临更新的变革。上半场,基础设施席卷全民,消费互联网大浪淘沙;下半场,产业互联网云起风涌,赋能市场主体这件事,不仅王敬华想做,连腾讯都在TO B。领跑者如有赞、微盟都已相继上市,争成“新经济SaaS第一股”。



许多人和企业奔跑在相同或不同的赛道,但少有人有王敬华的笃定和自信。


“如果我能跑出来,中国版Salesforce一定在这。


“如果我跑不出来,中国版Salesforce也一定会在这条赛道出现。


这是二维码狂人王敬华的自信,也是中国互联网发展20年后的自信。







中国MarTech之发展波涛已现,新的黄金时代来势汹涌,究竟其规模如何、价值如何、破局之道与术如何,仍有待揭开。12月14日,首届“中国MarTech与企业数字营销增长大会”将于广州举办,头部MarTech机构代表尖峰论战。诚邀共论,天弓开悟。



-商务合作&添加客服-
企业数字化交流及咨询欢迎联系
研究员 陈尘:15625003370(微信同号)



-往期推荐阅读-

本文为 丨弯弓新媒体丨 原创文章作者:陈尘排版:家蚊
欢迎转载、分享、勾搭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