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总书记指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就是要挖掘、发挥各门课程自身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机融入教学中。把价值观培育和塑造,通过“基因式”融入所有课程,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将教书育人的内涵落实在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课程都上出“思政味道”、都突出育人价值,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为最大限度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主渠道作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整合师资力量,开发了《国之复兴》选修课程。
课程组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借鉴上海模式,结合理工、经济、人文、艺术等各专业门类的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等有机、有意、有效地纳入整体教学布局和课程安排,做到专业教育和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融共进,围绕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课程建设目标,在课程内容中寻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思维、工匠精神、人文情怀等相关德育元素的“触点”和“融点”,通过典型案例等教学素材的设计运用,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正确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国之复兴》课程密切关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从中提取出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充实到教学体系中实现了思政教学内容与国家战略、学校特色和学生关切的深度融合,以“读懂中国”为其要旨,体现了对当代中国所处历史语境的自觉回应。“讲好中国故事”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战略要求,“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对外宣传方式,加强话语体系建设,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些要求对高校思政工作的创新发展同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长期以来,一方面由于思政课授课内容本身的知识性、理论性较强,另一方面也由于不少思政教师满足于“填鸭式”教学,再加上移动互联环境下“娱乐化”、“碎片化”的学习阅读风气,不少大学生对思政课缺乏兴趣、期待不高。这就要求思政课改革树立更为明确的受众思维,从青年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行为特点出发,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路问题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道路就是党的生命。建党90多年、建国70多年的历史表明,我们党只有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和人民的事业就会一帆风顺,不断取得新的进展。高校思政教育承担着从意识形态层面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理应始终坚持“举党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真正成为教育引导大学生群体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道路的必然性的主渠道。
纵观人类历史,社会发展和社会实践的大变革往往会带来哲学社会科学的大繁荣。对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而言,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不容易,其中既凝结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探索实践,也承载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经验教训,还与中华民族绵延千年而不衰的文明传统一脉相承。面对波澜壮阔的历史现实图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积淀还比较薄弱,在中国实践的解读、中国理论的构建及中国经验的阐发上缺乏应有的话语权和影响力。鉴于此高校思政教育应把党治国理政的理论与实践作为核心教学内容,借助有说服力的案例、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增强对中国经验的感知度、信任度。
最后,把脉学生需求,找准学术突破口,创新教学载体。在选题上紧扣时代发展回应学生关切,既具备深厚学术积淀又有效激发学生求知需求,在师资上聚集业内领军型顶尖师资团队,开展专题式教学,在方法上注重开拓创新,融合了课堂主讲、MOOC在线、现场回答、网上互动、课堂反馈等教学方式。课程巧妙地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要义于多样化课堂教学之中,在引人入胜、潜移默化中实现教育目标。声明: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和立场。转载旨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或平台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的阅读。
来源:青海大学教务处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至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