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国 | 66个人,有∞种对于未来学校的哈姆雷特(下)
下个月我们便要起航去到汕尾共建自然学校了,在这之前,我们询问了66人,关于未来学校,关于他们的理想学校,试图将更多人的愿景融入到这所学校里来。
除了上篇我们看到的来自各行各业社会人士的回答,我们还询问了一所学校里必不可少的角色 - 学生们,还在上学的他们对自己理想中的学校又有着怎样的思考呢?
// 你希望未来的学校是什么样的?//
“不以书面分数论英雄”
中学生
徐欣雨
上海市控江中学高三学生
希望未来的的学校,考试制度能更接近国外,可以一年多考,直到达到自己满意的程度,期中期末考,可以完全通过平时的能力来表现,而不是通过期末考,更多希望是实践性的考核,而非一些理论性的书面作答。
叶寒
河南省实验中学
提供学生兴趣深度拓展资源教育的开拓场所
王十一
美国高三学生
学科要分层,分提高班和补差班。不仅文化课要分层,体育项目也是。制度的话,校服就算了,但是需要有一定的着装规定,比如不能穿拖鞋裤衩来上课。班级管理还是希望能有更多走班制。考试希望多多结合平时成绩和小测验。校园活动可以收集学生想法,每年由学生自发组织两次,资金的话通过卖小饼干的方式筹集。
孤单路人
康杰中学高三生
学校的存在,是为了不让无知到来,每个人都能摘取知识的果实。但是现在的学校,有些死板,就像考试制度一样,有着固定的知识体系和引导学生思考的过程,这种过程教给我们是如何去解题,去剖解出题人的思路,对成绩很有效,但是对于思维的创新毫无作用。
综上来说,学校的存在是教你为了一个目标去努力,是一种学习的能力,但到了社会上会觉得很多东西都用不上,或无法延伸,懂得转化学习能力到社会上的很少。所以未来的学校,只是起到监督学生学习的作用,没有老师,但一定有测试,测试有面试,谈谈自己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延伸。这样才有意思。
“未来的学校一定是整个社会都能参与的”
大学生
钱琎
华东理工工业设计大一
希望多一点软考试,可以真正体现学生素质的考试。然后希望老师少管闲事。
清茶
一位选择中断学业的少年
经历了9年的学业 我理想中的学校没有权威, 我只是希望老师和学生一起学习 一起玩 在互相学习中成长 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应该接受学生的质疑和疑问 而不是一味的灌输。
张婧瑜(金鱼)
同济大学社会学大三
只学热爱且有用的学科,只参与热爱且有意义的活动。
冰若
同济大学本科生
我希望未来的学校能够多一点人文气息。
在一个理工科见长的大学就读文科专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生活中我们应用到文科相关的专业数不胜数,对于这类能力的培养也有很多需求。希望学校能够真正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
杨馥源
上海政法大学国际法大一
冰心
山西农业大学,自动化管理,大四
学科方面希望各个方向,学科分支再全面一些,不是现在这样过于统一 没有按照个性化分类。
制度的话希望学生会发挥自己的创意和主观能动性 而不是一味地服从老师。
班级管理多一些有作为的人,辅导员班主任该多了解每个学生具体的情况。
考试评估 不要太过死板肤浅 应试教育害人不浅…
“自我探索”
Echo
南京大学,社会保障,研三
1.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
2.赋能:(1) 帮助学生挖掘其差异化潜力,(2) 帮助学生个人发展,途径可以是教育,社会活动等,同时必须辅以丰富资源
53
南京大学,社会学,大四
发掘学生价值,富有发声讨论的氛围,不仅让师生能活络头脑,也能让校园外的人能走进课堂共享知识资源。我觉得我个人想学写作,锻炼表达能力。
薛睿泽
南京大学,商学院,大三
嗯,就是希望班级学习氛围好,老师真正的在讲课而不是敷衍了事就好٩(๑❛ᴗ❛๑)۶
王雅璇
南京大学,人类学,研一
我希望未来可以是那种参与式的教学方式,老师和学生在一起像开讨论会的形式去学习知识,老师不再是单一的传授者,更像一个讨论会的导师。
学科的话我希望基础课包括文学鉴赏和数学,还有历史,从基础课的角度让学生可以人文社科理工都有些知识。重点是有人文社科和理工的基础逻辑。
“知道为什么要学习,也有自驱力去学习”
35 )桑培
中国政法大学优秀学子
未来学校对于学科应该加强针对性,不能冗杂多个领域,不一定带来全面发展。也可能是细问下的一问三不知,适当时期尽量鼓励学生在自己兴趣的一种或者一两种学科中找到突破和提升。
主要授课方式:
我希望未来学校授课方式中30%的老师指引,50%的学生参与和讨论,20%的交流和总结。学科讨论盼望尽量少导入强制意志。
班级管理:
尽量轮流担任班级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提高同学的积极性。
打破传统的选举后长期上任,当然中间效率问题需要更加细致的操作予以解决,我倡导机会均等中的鼓励机制,反对权力的绝对享有。很多时候会发现看似一年度换届干部到头来还是那几位的情况,对于其余学生来讲存在潜在的损失,而这种损失并非是他自愿的。
考试评估:
过程为主结果为辅。尤其文科方面,最后考试月能够决定最后考核分数,但往往不见得考高了就能说明懂的清楚。所以适当的增加平时分数和参与课堂讨论的分数是很值得提倡的。
师生角色问题和参与问题:
老生常谈,两者是课堂的参与者也是构建者,传统的老师腾龙跃虎学生呼呼大睡是非常不可提取的,老师教授中合理掺杂学生的讨论是组建一个有引导下的活跃课堂的最佳指向。
“给予学生更多了解大学专业的机会”
肖君兰
计算机专业
未来的学校会知识教育和情感教育并重。知识教育就有专业的智能机器人老师,他们知识渊博,并且可以借助互联网实时搜索,没有他们不会的问题。而情感教育则交给具备专业心理和情感的专家,教会学生们如何感受自己,如何发现自己,如何表达自己,如何爱自己,爱家人,爱生命,爱地球。
陆梓煜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
我希望未来的学校可以在学科方面给予学生更多了解大学专业的机会,在制度方面学生拥有对学校提意见的平台,对老师的课堂进行评估和反馈的机制,在考试制度方面,希望学校考虑一下学生的劳逸结合,尽量不要将大量理科科目放在一起进行考试,同时,希望学校可以在志愿者服务活动中更为规范化,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有意义的志愿服务机会。
陆梓煜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
我希望未来的学校可以在学科方面给予学生更多了解大学专业的机会,在制度方面学生拥有对学校提意见的平台,对老师的课堂进行评估和反馈的机制,在考试制度方面,希望学校考虑一下学生的劳逸结合,尽量不要将大量理科科目放在一起进行考试,同时,希望学校可以在志愿者服务活动中更为规范化,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有意义的志愿服务机会。
言西
同济大学在校本科生
我希望未来的学校不会在专业上有太多限制,中学不分文理,高校不问专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学习的科目内容,而不会被要求掌握自己并不擅长且不感兴趣的知识。老师不只是单纯的讲授课程内容,而是作为一位导师,帮助学生成为一个有趣的会生活的人。学生群体自身也应该更加活跃一点,善于表达交流,理智且拥有正义感。
黎明
同济大学学生
考试不怕挂科,选课木有压力
战战
交大研究森
学校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和未来规划,进行个性化的培养和管理,考核方式也应该每个人不一样。
“教师更多的应该以朋友的视角来了解和解决学生的问题”
戚戚
同济大学本科生
未来的学校是师生更加平等,更加公平的,通过学校这个平台,学生们可以挥斥方遒,激昂文字,由学校一斑而得以窥社会全貌,如同梅贻琦先生所言“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大师之谓也”,未来的校园,应该更加有这样的潜心学术治学的大师,而不是将教育行政化,诸如当今北大副校长施一公者,我是极其反感的,真正的大师,应当是有民国风度的,最后借用范文正的一句话“微斯人,吾谁与归”。
小鹏
同济大学医学
我希望未来的学校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集体,每个人都可以在其中发现和发展自己的天赋特长,评判的标准不再唯一 ,不仅仅以书面分数论英雄,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独立人格的培养。
老师像朋友一般对待学生, 除了保持一定教师的威严之外,更多的是用朋友的视角来了解和解决学生的问题, 注重鼓励和赞扬学生解决问题时的策略过程, 以及其中所体现出的品质, 如勇敢, 坚韧, 团结等。
希望可以利用互联网、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的发展,让优质的教育资源可以向发展较落后的地区普及,让每个孩子都可以接触到不一样的世界,让他们拥有更多的选择.
来自棕榈大道,724星球和Upbeing联合主办线下社会创新工作坊
在适当的年龄可以给到学生适当的性教育
洛尼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我希望学校能够给到每一个背井离乡的同学一种家的感觉,学校就是我们的家
(完)
上篇请戳:
<<<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不同的未来学校,而或许学生本该就是社会的一部分.....永远没有毕业的时刻,也永远只是一名世界之子。
最后,欢迎下个月前来汕尾同我们一起共建自然学校,让理想照进现实。
👇👇👇
2月03-2月10号
研学+以生态社区营造为目标,会在不同的场景中以图书馆、祠堂、古街、咖啡馆、自然学校、社区联盟等为起点来构建。并以体验式学习为基础,项目式学习为主,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在多元场景中去与社会连接,与自然连接,与自己连接。
或留言告诉我们你理想中的学校是怎样的~
图片: Behance / City Wanderer - 城市浪人教育種籽計畫
培养创变者 / 复合型人才/可持续议题践行者
Cultivate Global Changemaker / Integrated Talent / Sustainable Practitioners
我们引导年轻人参与或发起社会创新和生态社区方面的社会化学习,帮助学生从自身兴趣与天赋发展的角度出发,根据社会议题而行动学习,与多元跨界的人协作共创,成为斜杠青年和可持续发展人才。
We facilitate the youth to participate or initiate social innovation and eco community projects, guide them to take action on social issues based on their interests,developing their talents, involve them in collaborating and co-creating with people across multiple boundaries to become slash and sustainable talents.
www.upbe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