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龙源电力:老牌风电霸主的中兴之问

米小夏 能见Eknower 2021-01-30


文/  米小夏
编辑/  阁佬


不久前,贾彦兵交出执掌龙源电力(00916.HK)后的第一份成绩单。这家老牌风电巨头再次站在全球行业之巅,风电装机率先突破2000万千瓦。


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过去一年,在错综复杂的内外部形势中,这位“中兴之臣”终于敲开海上风电的南海大门,并按下光伏开发的重启键。


一个月前,龙源电力又在海上风电重镇福建落子布局,试图在日趋激烈的新圈地运动中争得一席之地。


不过,这难掩贾彦兵当下的艰难处境。海上风电兴起后,纷纷涌入战局的玩家们意外发现,风电霸主龙源电力竟然反应迟缓,恐将贻误战机。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三峡集团、国电投、华能集团等成为这场“新圈地运动”的主导者。三峡集团前后两任董事长卢纯与雷鸣山、国电投董事长钱智民、华能集团董事长舒印彪等副部级“一把手”甚至亲自上阵。


龙源电力的尴尬之处恰在于此:如果缺乏来自母公司的强力支持,该公司或将失去过往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先发优势。


事实上,在贾彦兵接过帅印前一年,龙源电力的地位发生了微妙变化。当年底,龙源电力母公司国电集团与神华集团完成世纪合并,组建国家能源集团。


这家新诞生的巨无霸由此顶着“全球最大风力发电公司”、“全球最大煤炭生产公司”、“全球最大火力发电公司”、“全球最大煤制油煤化工公司”四项桂冠。


在与传统能源的角力中,新能源业务以明显劣势落于下风。


尽管步履维艰,但贾彦兵依然决定奋力前行。



01“新圈地运动”


3月6日,龙源电力与福建莆田市在线签订《新能源开发项目一期投资合作协议书》。这份协议涉及2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的前期工作。


福建省是国家能源局圈定的“十三五”海上风电建设四个重点省份之一。


十年前,在上一轮圈地运动中,龙源电力就曾在时任总经理谢长军的主导下与莆田市签约,在南日岛海域揭开福建开发海上风电的序幕。


不过,在2015年,龙源电力的先发优势受到一家后起之秀的强力挑战。


当年,在时任董事长卢纯亲自推动下,三峡集团与福建省政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前者与福能集团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主导开发福建省海上风电资源。


这家中国最大的清洁能源集团在风电领域布局较晚,直到2016年,其累计装机量仍未挤进中国前十。


但当年一项新政让卢纯看到弯道超车的可能。2016年11月,国家能源局发布《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重点推动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的海上风电建设。


此前,中国海上风电发展缓慢,主要集中在江苏一省。


卢纯开启以副部级身份亲自拜访各省主要领导的先河。继任者雷鸣山继续推进这项策略。此举在讲究级别对等的中国特有体制中成效显著。


借此,三峡集团先后与福建、山东、江苏、广东等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掀起风电“新圈地运动”。


另一家势头强劲的开发商是国电投。由于火电实力不济,国电投另辟蹊径,将重点转向清洁能源。但很长一段时间,这家全球最大光伏发电企业在风电领域的表现只是差强人意。


2018年,新董事长钱智民上任后加大风电发展力度。这位出身中广核的江苏籍干部很快在江苏、广东两省打开局面。同年,国电投风电新增装机量超过龙源电力所在的国家能源集团,跃居全国第一。


去年,这场“新圈地运动”迎来一位新干将。舒印彪“空降”华能后,即抛出一项“1600亿计划”,拟与江苏省政府合作,打造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


除江苏外,该公司还将版图扩展到甘肃、内蒙古、吉林等省,奏响陆上风电重回“三北”的进行曲。


当聚光灯纷纷投向上述几位主角时,老牌霸主龙源电力的光芒似乎暗淡下来。


此时,龙源电力母公司国电集团正在经历一场剧变。2017年11月28日,这家中国第三大发电企业与全球最大煤炭企业神华集团实现联姻。


后者曾为破除长期困扰行业的煤电顶牛矛盾而发展煤电联营,并成功跻身电力界“五大四小”的四小豪门之列。


这场联姻被赋予煤电联营升级的标杆意义。在此主旋律下,龙源电力面临着逐渐滑向边缘的无奈。


2018年,国家能源集团的清洁能源占比仅为24.4%,在五大发电集团中甚至远低于排名倒数第二的华能(33.18%)。


制图/米小夏


当舒印彪扬起华能大举进军新能源的指挥棒时,国家能源集团还在合并后的调整期摸索。


第一任董事长乔保平上任时已届退休之年。在他的日程表里,推动整合、维护稳定的重要性或许远在发展新能源之上。


去年3月,超龄服役三个月的乔保平卸任。留给继任者王祥喜的是一艘尚未驶出调整期的能源航母。


事实上,即使这位新帅愿意亲自出战风电“新圈地运动”,集团层面也需在龙源电力、原国电、原神华的多方风电势力之间寻求平衡。


不过,对于龙源电力而言,最大的危机来自内部。2018年12月,总经理李恩仪因涉嫌严重职务犯罪突然“落马”。在他当政的最后一年,该公司新增装机量竟跌至52.4万千瓦。


内忧外患中,贾彦兵临危受命。这位空降的新掌门肩负起带领龙源走上中兴之路的使命。



02中兴之路


中兴之路从2019年开始。


在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贾彦兵或许可以松一口气。去年,该公司实现营收275.41亿元,同比增长4.4%;实现净利润45.67亿元,同比增长9.6%。


此外,该公司全年新增资源储备1360万千瓦,其中百万千瓦以上规模的风电项目6个,创“十三五”新高。


但贾彦兵不敢松懈。


事实上,在龙源电力的发展史上,这并非是它第一次驶入十字路口。

 

时间拉回到2000年。当年,龙源电力旗下6家全资(控股)科技企业被全部划归国电电力。余下的健康资产,仅有江苏江阴夏港和南通天生港两座常规火电厂的参股权。


龙源电力不得不居危思变。基于对中国能源转型的未来预判,当时正在龙源主持工作的谢长军,领导团队做出了进军风电的决定。


彼时,在“一煤独大”的中国能源结构中,风电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直到1999年底,全国投运风电机组仍仅有594台,共26.2万千瓦。


2002年,龙源电力承担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风电场资源调查与评估项目”,并借此掌握全国风能资源情况。这种信息不对称造就了该公司在早期圈地运动中的先发优势。


作为旗手,龙源电力引领了之后近20年中国风电产业发展,并扶植起金风科技、远景能源等一批本土骨干主机厂商。


2015年底,该公司累计风电装机容量跃居全球第一,并将优势一直保持至今。


制图/米小夏


不过,随着平价时代来临和竞争形势变化,龙源电力再次走到需要重新审视未来发展方向的十字路口。


半个月前,贾彦兵在2019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对外宣布了“陆海统筹、风光并举、多能互补、上下联动、重点突破”的发展思路。


他曾在一次行业会议上透露,去年以来,“抢装潮”引发风电全产业链成本高企。从经济性考虑,龙源电力在这场“大跃进”中表现相对冷静。


过去十余年积攒的家底为龙源电力应对当前局势提供了足够的战略缓冲空间,这使得贾彦兵能更加从容地调整航向。


去年的两项突破也许足以让这位新舵手感到欣慰。


2019年,龙源电力新增广东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核准,填补了该公司在南海领域风电项目核准空白。此前,这个海上风电新兴重镇几乎被三峡、中广核、国电投、粤电瓜分。


此外,去年龙源电力备案光伏32.4万千瓦,终于实现其“十三五”光伏开发零的突破。


事实上,比起“陆海统筹”,“风光并举、多能互补”或许更能体现龙源电力的转型思路。


清洁能源和综合能源业务越来越成为大势所趋。作为上一轮圈地运动的霸主,龙源电力做好光伏增量有利于优化边际效益。而尚未成型的综合能源行业,则让先行者看到定义规则和书写未来的无限可能。


最近,国家能源局印发中国首部《能源法》的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


不久前,欧盟委员会提议将“2050年实现碳中和”写入法律。去年,德国联邦议院也首次以法律形式确定德国中长期温室气体减排目标。


能源清洁低碳、综合智慧发展,一定程度上关系到未来中国的国际竞争力。而这场能源革命,需要每一个市场主体尤其是大型电力央企积极参与。


国电投再次抢跑。仅仅半个月前,这家清洁能源占比已超50%的发电央企,宣布组建综合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年前,华电也曾发布国内同类型企业首个综合能源服务类行动计划。


最近,华能新能源、中广核新能源相继按下“退H回A”加速键,三峡新能源也已踏上登陆A股的征程。这些新能源企业早已举起“风光并举、多能互补”的大旗,并得到集团层面的大力支持。


国家能源集团在光伏领域和综合能源领域步伐相对迟缓。作为旗下最大的新能源子公司,龙源电力有责任扮演集团在能源转型中的先驱力量。


不过,龙源电力欲有所作为、实现中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团层面的态度。


一个月前,在新基建风口上,国家能源集团启动数个百亿规模的新能源项目。对贾彦兵来说,这或许是一个不错的信号。



/  END  /


推/荐/阅/读


#光伏价格战下的“囚徒困境”#


#中行“原油宝”爆巨亏,投资者四处维权,究竟谁之过?#


#地球日 | 当动物开始接管城市......#


#“综能思辩会” | 综合能源服务到底能不能赚钱?#


#从股价暴涨30倍到市值暴跌65倍,这家光伏“并购王”变身“亏损王”#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