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特高压,碳中和怎么办?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能源报 Author 李文华
前言
碳中和突然成为最热门的词汇。按照中央的说法,这将引发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所有人都无法置身事外。
那么如何实现碳中和?绝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途径竟然是特高压。
正是因为特高压,以及新能源,中国才有底气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事实上,中国特高压已经独霸全球。
如今,特高压这一话题,甚至走进了年轻人聚集的视频平台:2020年11月一条《特高压:独步世界的中国特高压背后是我们的星辰大海!》短视频,爆红网络。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新形势和清洁低碳可持续发展这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特高压站上了“碳中和”这一超级大风口。
这是17年前谁都无法预料的。
如今,随着中国向全球庄严提出碳中和,曾经的争议已被画上句号。特高压有了新时代使命,已成为中国“西电东送、北电南供、水火互济、风光互补”的能源运输“主动脉”,破解了能源电力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实现了能源从就地平衡到大范围配置的根本性转变,有力推动了清洁低碳转型。
未来,特高压在中国经济社会中作用将越来越大。
那么什么是特高压?为什么特高压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途径?推荐阅读《揭秘中国特高压前世今生》,这篇文章披露了大量的鲜为人知的故事。
重磅 | 独家揭秘中国特高压前世今生
文/ 李文华
我国特高压在国际上“无标准、无经验、无设备”的情况下,成功实现从“白手起家”到“大国重器”,从“中国创造”到“中国引领”,从“装备中国”到“装备世界”。可以说,建设特高压电网,是我国电力发展史上最艰难、最具创新性、挑战性的重大成就,更是中国乃至世界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特高压电网已成为中国“西电东送、北电南供、水火互济、风光互补”的能源运输“主动脉”,破解了能源电力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实现了能源从就地平衡到大范围配置的根本性转变,有力推动了清洁低碳转型。
截至2020年底,中国已建成“14交16直”在建“2交3直”共35个特高压工程,在运在建特高压线路总长度4.8万公里。
“现在特高压干成功了,人们说我是‘特高压之父’,我认为应该是‘特高压之负’,胜负的负。这么多年,我因为坚持搞特高压,弄得自己伤痕累累,这些又能跟谁说呢。”国家电网公司原董事长、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刘振亚如此感慨。
未来,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将推动全球清洁能源基地开发、各洲各国电网互联,促进能源网、交通网、信息网“三网”融合发展,为破解资源紧张、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贫困疾病等全球性挑战,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开辟新道路、作出新贡献。
中巴车上“亮招”
特高压“论战”
“思想解放”的困境
征服电力“珠穆朗玛峰”
雾霾“催化剂”
非技术因素的“怪圈”
碳中和“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