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场价格连涨3日,50多元/吨意味着什么?
上海环境交易所最新数据显示,7月20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挂牌协议交易成交量16.2万吨,成交额863.13万元,开盘价52.92元/吨,最高价54.00元/吨,最低价52.90元/吨,收盘价53.28元/吨,收盘价较前一日上涨1.87%。
这是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上线以来连续第三个交易日维持涨势。截至7月20日,全国碳市场碳交易累计成交量439.68万吨,累计成交额2.26亿元。
4天前,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发电行业成为首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我国碳市场也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市场。
很多人好奇,这是一个怎样的市场?碳价是个什么概念?50多元/吨到底意味着什么?它对生活和生产将带来什么影响?
首先,我国碳市场的启动对于电力企业而言是一轮洗牌。碳排放配额的价格和分配将直接作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单位火电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约838克/千瓦时。以国内煤炭电厂的平均能耗水平,按照最新每吨碳价53.28元/吨算,每度煤电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成本约为0.0446元。
这一价格相当于脱硫煤标杆上网电价0.37元/千瓦时的12%左右,对于火电企业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根据中国碳论坛发布的《2020年中国碳价调查》数据显示,预计2021年全国碳市场启动之初,平均碳价将上涨至49元/吨(折合度电价格为0.041元),这与碳市场启动当日均价51.23元/吨比较接近。这份调查还预计到2025年碳价将上涨至71元/吨,到2030年有望达到93元/吨,本世纪中叶将超过167元/吨(折合度电价格为0.14元)。
这意味着,有一批电力企业会因成本大增而面临排放难题,如曾经因成本优势而在行业内名噪一时的自备电厂。
截至2016年底,全国企业自备电厂装机容量已超过1.42亿千瓦,占当年全国电力总装机16.46亿千瓦的8.63%,其中自备煤电装机容量1.15亿千瓦,占全部自备装机总容量的81%。这些电厂虽然曾经具备成本优势,但未来如果算上碳排放价格,将大大推高其成本,从而面临生存问题。
从国际经验来看,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碳排放管控力度将逐渐增加,碳排放配额的供应也将趋紧。供求关系的变化,必将带来碳价上涨。
2021年5月17日,欧洲碳交易价格已经突破56.43欧元/吨(折合人民币438元/吨)的历史高位,较年初上涨了超过50%,是中国碳配额价格的8.6倍。以国内煤炭电厂的平均能耗水平,按照每吨二氧化碳交易价格438元算,每度煤电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成本约为0.367元。
此外,随着碳交易成本的提高,其影响必然会向电力企业的上下游转移。
比如电解铝企业,电价占总成本的40%左右。冶炼一吨电解铝的平均耗电量为15000度电,电解铝平均成本在14000元/吨左右,我国电解铝销售价格长期徘徊的盈亏平衡线,2021年受国际大宗商品涨价影响,5月份市场售价罕见地上涨到19000元/吨,但是大部分时间都徘徊了14000元左右。
按照国内49元/吨碳交易价格测算,一吨电解铝的成本将增加615元,对于长期处于盈亏平衡线的电解铝企业,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对于钢铁行业来说,每生产1吨钢铁对应的碳排放约为2吨,也就是说每吨钢的碳排放经济成本达到800元,而吨钢净利润在效益较好时也仅有1000元左右,压力可想而知。
何况,电力行业只是试水。未来,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和国内民用航空业除了电力成本发生变化外,也将被纳入碳市场行业范围。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碳交易也与我们息息相关。
以一辆燃油轿车为例,百公里油耗7升,每升汽油排放二氧化碳2.4公斤,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8公斤,参考国际上438元/吨的碳交易价格,将增加约7.8元的额外行驶成本,相当于国内百公里高速路费增加约15%。如果参考国内49元/吨碳交易价格,成本只增加不足1元。
对于居民用电,按照居民每月直接用电量约70度算,参考国际上438元/吨的碳交易价格,折合每度电0.367元,每个月将多支出25元左右,一年多支出300元左右。这笔费用对于大部分居民尚能接受,对于偏远地区低收入群体压力较大。不过低收入群体用电量一般较低,增加的成本也相对较少。如果参考国内49元/吨碳交易价格,每年的成本增加33元左右。
压力之下,企业需要加快转型,同时寻求清洁能源替代。
如五大发电集团在“十四五”及中长期规划了宏大的新能源发展规划,纷纷通过布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大力提高清洁能源装机占比。
截至2020年底,国家电投集团、华电集团、大唐集团、华能集团、国家能源集团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分别为56.09%、43.4%、38.20%、36.5%、26.59%,比前一年幅度分别提升5.59、3、5.69、2.5、1.69个百分点。
而魏桥等电解铝企业,则通过进军云南,利用水电资源大省云南的清洁能源,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降低企业的碳排放。
碳交易市场的开启除了倒逼企业转型,也提供了新的商业机会。
以特斯拉为例,特斯拉财报显示,其2020年靠出售碳排放额度实现盈利14亿美元,首次实现全年盈利。而在过去5年中,特斯拉通过出售碳排放额度,赚取了33亿美元的收入。它的买家多为传统汽车制造企业。
长期来看,碳交易将衍生出新的行业,并通过传统产业和清洁能源产业的财富再分配,造就出新的财富新贵。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