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专访 | 法律人类学青年学者王静宜
个人简介
王静宜,1984年生,云南昆明人。博士毕业于云南大学法学院,民族法学专业,法律人类学方向,师从张晓辉教授,现为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站人员,研究方向为教育人类学,合作导师是王鉴教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厅级项目2项,获云南省博士后资助项目1项,在《思想战线》等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教材6部。
问
您是如何接触法律人类学的?如何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的?
最初接触到法律人类学,是大学时候阅读梅因的《古代法》一书。而真正对法律人类学产生兴趣是硕士二年级时,备考博士入学考试而自学人类学课程,向往能够进入到全国最早招收民族法学硕博生的云南大学。博士一年级下学期的时候,张老师讲授《法律人类学》这门课程,伴随着课程的深入,对法律人类学的兴趣越发浓厚。
答
问
您的博士论文选题是什么?为何选择这个题目?撰写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
博士论文选题是劳拉•纳德的法律人类学思想研究。劳拉•纳德(Laura Nader)是美国著名的学者,当代法律人类学界的领军人物。在我之前,我的师姐李婉琳博士和王秋俊博士分别完成了对美国法律人类学家穆尔和英国法律人类学家格拉克曼的法人类学思想研究。在当代法律人类学的学术史中,纳德教授是无法绕过的人物。我进行这样的选择,希望能够在阐释纳德的同时展现西方法律人类学前沿。清楚的记得,第一次向张老师表达博士论文想做纳德时,张老师很高兴的说:我最希望有人来研究纳德。
张老师向我说明了研究纳德的难度:成果众多以及个性鲜明,需要大量的阅读并从纳德的成长背景和学术经历来解读,不断扩大阅读,把纳德放到社会的时空中予以研究,这对研究者的能力是个考验。怀着挑战自己的念头,坚定的选择了纳德。虽然数据库中能查到纳德在期刊上发表的论文,但纳德的著作就得通过国外购买、复印的方式获得,还有一些重要的论文发表在论文集中,也得到通过亲友到国外的图书馆查阅、复印或下载。就连导师也积极的帮助,几篇纳德的重要论文是导师请亲友在纽约市图书馆下载的电子文档。随着研究资料逐渐齐备,阅读和理解的困难也开始显现。曾经问导师:我理解的纳德到底是不是真的纳德?导师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要是有依据、逻辑合理,你写出的纳德便是一位中国学者眼中的纳德,这也便是真的纳德。
研究纳德经历了一个很是煎熬的时期,不仅阅读疲惫,而且常常纠结如何理解和翻译纳德论著中的经典名句或田野故事,这让论文写作的进度十分缓慢,让我对自己产生了一种:不仅英文没有学好,就连中文也没有学好的怀疑。博士论文从2014年底开始,到2018年5月才最终定稿并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辩,其间的辛苦、困惑、彷徨和委屈自己最清楚。好在坚持了下来,这其中不乏导师的鼎力帮助。在这里,要特别的感谢张老师,我才得以完成博士论文这一学术“成人礼”。
答
问
怎样看待法学与人类学之间的关系?
合作、影响与借鉴。
答
问
民族法学与法律人类学的区别是什么?
两个学科的研究领域、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都不同。民族法学研究少数民族社会中的法律,关注民族地区的法律与社会控制,而法律人类学研究人类法律制度、法律文化和社会控制;前者落脚于民族法制,更为宏观,而后者任务是描述,更微观。在方法上,民族法学的方法更法学,而法律人类学的方法更人类学。
答
问
法律人类学的特殊性体现在哪里?研究对象,还是研究方法?
法律人类学有其特殊魅力,归纳来说,就是兼备法理的理性与人类学的诗性。
答
问
您读过哪些经典的(法律)民族志?有何体会?
读过梅因、摩尔根、马林诺夫斯基、拉德克里夫-布朗、卢埃林与霍贝尔、普理查德、格尔茨、怀特、罗伯特、穆尔、梅丽等。当然啦,还有纳德。充满想象力的研究,不断的激发出我们研究的热情。
答
问
您做过哪些与法律相关的田野调查?有何体会和收获?遇到过怎样的难题?如何解决?
分别在云南红河的边境村寨、云南临沧的阿瓦山进行过田野调查,还在云南德宏做过一年驻村工作队员。目前正在进行独龙族的调研,下一步还将前往四川和贵州的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田野调查。
在田野中,遇到过不少困难。一方面是田野工作方面的困难,例如进入困难。曾经想要进入一个田野点,百倍受阻,最终只能放弃。另外一方面是生活方面的困难。曾有一次田野调查全程都没能洗澡,也是记忆犹新。
答
问
您在自己的学术研究中是如何运用法律人类学方法的?
在“乡野”(field)中“干活”(work),在“他者”与“我者”中转换,从“身在其中”再到“离我远去”。田野,真的是一种很好的修行。
答
问
您曾经出版发表过哪些法律人类学的作品?能否简要介绍?
《佤族环境习惯法的三重结构》一文从佤族传统文化入手,分析佤族环境习惯法渊源的传统文化、宗教禁忌以及制度实践三个层面,从而探讨佤族对自然环境的观念、看法及其体现出的法律文化。
《乡村经济能人治理的运行逻辑——基于云南德宏S 村的田野调查》一文采用云南德宏S村的田野资料,论述乡村经济能人通过其在乡村社会经济活动的才能与社会资源对乡村社会的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力。
另外,在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劳拉·纳德法律人类学思想研究》一书正在出版中,该书获得了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资助。
答
问
怎么才能有效促进中国法律人类学的发展?
书斋与田野的双向构建,以及更多的认同、更多的愿景以及更多的凝聚。
答
问
法律人类学对于理解当代中国的法律实践有着怎样的意义?
提供了更多的想象力与可能性。
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