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找东南亚饿了么时,我们发现了“你吃了么”…

Asia7_5 7点5度 2018-10-29

或许在最后,大家关心的不是找到东南亚的“饿了么”,而是东南亚的“阿里巴巴”。

【7点5度】第165与您见面。本文共2592字,11张图片。


东南亚也有“饿了么”?


4月2日,阿里巴巴集团CEO “逍遥子” 张勇发内部信宣布饿了么正式加入阿里大家庭,交割完成后,饿了么创始人兼CEO张旭豪将出任饿了么董事长,并担任张勇的新零售战略特别助理。这位当年 “饿出来” 的著名创业者已经可以开香槟庆祝功成身退。而完成了这次收购后,阿里宣布从新零售升级到新消费的战略发展方向。


阿里巴巴在国内的“新消费”布局


国内买卖双方皆大欢喜,一方面张旭豪如今身家20亿,另一方面阿里则完成了对饿了么的收购全力对抗美团。那么东南亚市场呢?虽然东南亚O2O市场还属于萌芽阶段,但已经可以看到“百团大战”的雏形。它们中哪个更有可能成为下一个 “饿了么” ?


东南亚的外卖行业概览


我们对东南亚目前市场上的一些外卖企业进行了简单的梳理。



长相可爱呆萌的Foodpanda诞生于德国,自从2012年落地新加坡后,Foodpanda迅速在东南亚多个国家开展业务,是一个吸金巨头,一共融了3.18亿美元,投资方包括高盛,Rocket Internet等。后来被同在德国的Delivery Hero(已于2017年中上市)收购,但仍然独立运营,保留原来的品牌,命运跟饿了么很像,但已经成了过去时。



Deliveroo:Deliveroo成立于2013年,总部位于伦敦。Deliveroo注于提供高端送餐服务,拒绝和低档餐厅合作,并承诺32分钟内送餐上门。截至目前服务覆盖全球12个国家超50个城市,合作餐厅5000多家。据悉,去年9月,Deliveroo 完成了3.85亿美元的F轮融资,该轮融资由 T. Rowe Price 和 Fidelity 领投,已有投资机构(DST Global, General Catalyst, Index Ventures  和 Accel Partners)跟投,此次融资后,Deliveroo总计获得融资金额超过8.6亿美元,其估值已超过20亿美元。



Go-Food:印尼最大的预召服务供应商Go-Jek旗下产品,2015年3月成立。目前已经和 15000 多家餐厅结合,其中包括了 20 多种餐厅分类。它直接整合在了打车服务 Go-Jek ,在应用当中通过“Near me”选择距离自己最近的餐馆。Go-Food声称,就交易数量来看,Go-Food是中国以外,世界第二大的外卖服务企业。



UberEats:UberEats是Uber在2014年作为试行项目推出的,属于Uber一系列试验性服务的一部分。Uber利用遍布全球的数百万名Uber司机组成的网络,在运营UberEats的城市,Uber司机既可以搭载乘客,又可以去送餐。据悉,在去年第四季度,UberEats业务为公司贡献了10%,也就是11亿美元的总收入。不过,随着上个月底Grab收购Uber东南亚业务的消息传出,UberEats在东南亚地区的运营也只会持续至今年5月底。



GrabFood:新加坡网约车供应商Grab旗下产品,GrabFood目前外卖服务仅在印尼和泰国运营。随着UberEats东南亚服务的整合,这项服务的市场竞争力大增,料将给其他业者如Deliveroo等,带来显著压力。据悉,Grab今年初完成总额25亿美元的融资,Grab的估值也随之增至60亿美元。想必它将会是饿了么与美团在东南亚地区的头号劲敌。



Grain:新加坡的外卖企业Grain,已融资170万美元。它拥有与 Dahmakan 相似的业务模式,对食品外卖每个环节都全面掌控,包括菜品研发、食品烹饪以及 “最后一公里” 配送服务。投资方包括NSI Ventures,泰国菜快餐ThaiExpress的创始人Ivan Lee和著名投资机构500 Startups等等。然而,这家公司走的是从烹饪到营养制定的高端白领路线,并非完全能对标饿了么或者美团外卖等平台形式。



FoodPanda曾经在越南最大的对手叫做Vietnammm(越南MM),后来被全球知名的外卖巨头Takeaway.com收购。国内有饿了么收购百度外卖,越南也是各种大鱼吃小鱼或者战略合并。



Food2U:缅甸外卖企业,2015年1月27日成立。主要经营缅甸食品、亚洲食品、欧洲食品以及饮料。据Deal Street Aisa报道,Food2U于2017年获得了当地企业提供的6位数投资。目前该公司估值约150万美元,在缅甸仰光市场与大约120家餐厅合作。如今公司每个月的快递服务达到5000份,刚起步时仅有1500份。去年年收入达70万美元。然而,若要将这家公司的规模及实力与饿了么或者美团作对比,恐怕也是小巫见大巫。


找“饿了么”,看泰国


翻来覆去好像都没能找到最像“饿了么”的初创公司。据DealstreetAsia3月20日报道,马来西亚外卖企业Dahmakan(中文名:你吃了么),收购了位于曼谷的同行Polpa。据了解,Dahmakan毕业于孵化器之“Y Combinator”,于2018年年初筹集260万美元资金;此次收购的泰国竞品Polpa,其实是Dahmakan区域扩张计划的一部分。

 

东南亚地区有11个国家,约6亿人口。东南亚的网络零售占比仅为1%,互联网外卖行业也是在近两年才刚刚起步,大家都在找一个最大潜力的市场,Uber和Grab都已经在东南亚多国开始了外卖服务,配合自己的百万司机大军,对Foodpanda等会产生巨大的威胁。东南亚哪些国家是这些 “军团” 的必争之地呢?人口多经济又相对发达的泰国,就很可能是东南亚外卖行业的桥头堡。

 

据Statista网站通过收集超过22500份资料整理出的一份数据显示:2018年,泰国外卖行业的收入将达到3.47亿美元。年增长( 2018-2022)利润有望达到 20.4%,预计2022年的市场成交量将会达到7.29亿美元。


泰国外卖行业的收入总量(单位:百万美元)


数据还显示,泰国的外卖用户数也在逐年提升,预计今年会达到550万用户,到2022年更是会翻一番,达到1110万用户。


泰国外卖行业用户人数(单位:百万人


去年就进入曼谷的Uber外卖业务UberEats,2017年在泰国市场拿下超过100万单,是Foodpanda在当地最大的竞争对手之一。Grab全盘收购的Uber东南亚出行及外卖业务等,更是为Grab的直接上位奠定了基础。但还不能忘了印尼本土独角兽Go-Jek,在Uber被Grab收购后,Go-Jek选择了主动出击:在外卖领域,Go-Jek旗下外卖业务GoFood有可能在今年进入泰国曼谷。除了各家出行巨头,前文提到的Deliveroo以及刚收购了Polpa的Dahmakan也准备进入泰国市场,凛然是开大会的节奏。

 

2018年泰国的在线外卖市场的增长速度也比亚太地区整体速度快80%。 Foodpanda泰国区的首席执行官Alexander Felde就预计,今年Foodpanda在泰国的食品供应将会增长一倍,达到每天16000份。Dahmakan创始人Jonathan Weins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曼谷有数百万的上班族,城市密度大,但食物快递行业却相对落后,使其成为一个有巨大吸引力的市场。


不过,外卖行业背后蕴含着许多门道。阿里收购“饿了么”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饿了么那诱人的物流团队。阿里在物流上长期依赖三通一达这就限制了很多品类在线上的发展,尤其是即时消费品类,比如餐饮,你突然饿了怎么办?或者家居应急,牙膏突然没了怎么办?这些都是较慢的纯线上无法满足的,也是阻止电商蚕食线下市场的最大因素,天花板就在这。所以饿了么之于阿里,就像一把“新消费”的钥匙。


反观东南亚,外卖行业发展的根基更多在于出行行业的崛起。它们本来就有天然的流动性优势,如何将这些“职业司机”变成“职业外卖配送人员”?怎么样让大众进一步对如Grab或Go-Jek这样的生活平台上瘾?进一步推广旗下支付工具和金融服务才是战略重点。


东南亚小巨头们的这种路径的终点,恰好是阿里通过支付宝成为巨头的起点。


END


文末福利:

哒哒哒,小罗盘的答疑解惑时间!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东南亚外卖、出行O2O行业信息,或者想要关于东南亚创投市场各种问题的答案,只需要两步走:

  1. 转发此篇文章到朋友圈,

  2. 扫下图二维码添加小罗盘微信。

您即可获得提问机会后续答案,还有机会加入7点5度核心读者群,找到更多队友。

小罗盘期待与您相遇,出海路上有你有我。

往期回顾

1

东南亚二手车市场堪比中国,瞄准450万次的年交易量 

2

放养无益,罗汉归位|阿里最终没有给足Lazada两年的自由 

3

东南亚“滴滴”Grab正式接盘Uber,从此头顶一片绿

【7点5度】东南亚新经济资讯服务平台。向中国介绍东南亚创业实操和对标机会,为东南亚提供关于中国商业信息,致力于打造东南亚创投界第一影响力双语内容和信息智库。

长按二维码上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