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竟陵古月:一个抗疫志愿者的讲述

西江古月 鸿渐风 2023-04-30


请点击左上方“鸿渐风”关注我们



【特稿】


一个抗疫志愿者的讲述

文/竟陵古月


我在我们志愿者团队的编号是“武昌SUV302古1390715****”,就是地域、车型、车号尾数、姓氏、手机号码的依次排列。这是志愿群的伙伴们摸索出来的能快速识别志愿者身份的办法,很管用!   

我们这个“守护医者武昌三医院基地团队”是武汉很多个志愿者团队中的一个。现在已经不知道是谁最初发起的了,现有88人, 人数还在不断增加之中,主要服务于武汉大学医学院系统,重点是第三医院,有余余裕再支援全市其他医院、社区。核心任务是“服务医者、物资转运”,具体任务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工作中时常临时新建、改组多个任务对接群群主配备了多个“客服”,大家开玩笑说,顶得上一个物流公司了。



开始他们不让我参加,说是我年纪偏大,是疫情重点攻击对象。半百大吗?我有优势,我知天命啊(笑)!后来社会上对志愿者的需求越来越大,他们实在是忙不过来了,就网开一面同意我参加,总算得偿所愿。

不知道志愿者都是些什么人。除了点对点沟通的志愿者,可以通过辨别口罩遮不住的地方了解性别和大致年龄外,一概不知,大家都在埋头按指令干活。多数是年轻人,有几个年轻人,开着自己那看上去已很破旧的面包车,用我们的土话说,“忙得一坨子劲”,像昨天的40吨酒精,完全靠他们扛上扛下才顺利完成任务。

根据彼此间有限的言谈和装束,我猜想他们都不是什么很“公务”很主流的人。都是些普通市民,如:家电水管安装工、小店铺业主或伙计,被开过罚单的货车司机、喜欢训斥人的小老板、帅气的IT高手、风华正茂的职场闯将、爱惹事的社会哥......总之,可能是武汉这片特大林子里会有的各种“鸟”,但现在大家的logo都是“志愿者”,没有分文报酬,为着同一个目标奋力前行的志愿者。

   昨天雨夜,卸完物品,一位和我进行物质交接的女孩问我:“恁郎是D员吧?

我笑笑:“姑娘,我是群众,干小事。

今天接送的一个医生问我:“你们的补贴是多少?”

我笑着告诉他,我们自带干粮,没补贴。

最暖心的,是三医院有位接收物资的医生对我们说:“没有你们这些热心人,这场仗真的就很难打了。”



    空荡荡的大街上,我们调侃自己是开战斗机的,而且把战斗机当运输机,有小伙伴接茬:“我们就是一群战斗鸡......”说归说,我们又很担心闯红灯被扣分,那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你只是个小小老百姓,以后日子还得过是不?

到处封堵,很多地方没有通行证,不少司机空跑,很烙心。不仅如此,路障很多,车子刮蹭也难免。当听说宜家的物品都是大件时,我们曾询问对方交接人,能否帮忙用小型升降机直接把物品托到车上。对方回复:“我们闭店,商场没人,现在只有一名保安。”怎么办?亲自上呗,谁让我们是“战斗鸡”呢!还有阳新,那儿有个人捐献了一千个口罩,这也是武汉目前需要的啊,我们立刻往返三百多公里取回。

    作为一名志愿者,只有自己安全,才能保证别人的安全,否则就是帮倒忙。防护到位再出门,出门就不要再想吃饭、喝水之类的事情。找厕所也很难,上厕所要再三掂量:安全吗?会让别人不安全吗?抽烟更要小心,我昨天拉一整车医用酒精,说真的心里很紧张。今天听说有个社区酒精使用不当出了事,消防车都赶过去了,想想都后怕!

 不需要用导航时,我就反复播放那首《Welcome to Our World》,拧大音量,给自己提神打气。任务完成回家,车辆消毒,进家门前,也要按规程消毒。如今天我接近了病区,刚才连头上都喷了酒精。好在家里有位好内助,虽然受批评是必走的程序,但安全感顶级!



    三天来,这座城市自己以前工作过的地方、住过的地方,游玩过的地方,不时从车窗外一闪而过,让我时常有一种“昨是今非”的哀伤。到武汉整整三十年了,现在才觉得她真的很美,我们都没有很好的珍惜它。那些平时我总嫌弃的吵闹而拥挤的人们哪,如今看不到你们的踪迹,我想念你们了! 

三天来,我见过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一26小时没有喝一口水的医生;心急如焚徘徊在医院门外的患者家属;身材娇小却拼命干活的弱女子;24小时守候值班的基地仓库保管员;坚守在各个路口的工作人员;照顾一屋子感染者、抽空才能哺乳婴儿的年轻妈妈;一边干活一边隔空调侃的小伙伴们……还有我的领导,凌晨一点微信发送“当日任务总结”,早上七点就喊开工的“周扒皮”群主!  



 三天来,我们的工作逐渐走上正轨。昨天刚增加了几位客服人员,今天顺利多了。为此我才有机会亮一亮今天我们小分队的“成绩单”——

 【今日任务战报
    一、三医院分队,6名志愿者
    1.卸货,44箱雾化器。
    2.卸货,5箱口罩。
    3.分拣,手套、防护服、护目镜若干。
    4.给各科室配发物资,手套、防护服、口罩、护目镜若干。
    5.运输,从民院路取16箱防护服2箱护目镜回首义院区。
    6.搬运,200箱口罩。
    7.卸货,仓储,40箱消毒液。
    二、仙桃分队,6名志愿者
    4车5人奔赴仙桃信访局、银湖城等地取物资:16箱口罩+16箱防护服+12箱防护服+48箱防护服+15箱口罩+10箱防护服+2包口罩。
    三、社区分队,2名志愿者
    从武昌火车站取50桶4升消毒液分发至红升社区、金域蓝湾社区、沌阳街办事处、全力北社区、沌口街办事处。
    四、黄家湖分队,2名志愿者
    从黄家湖仓库领取消毒水送中南医院和红桥基地。


    疫情还在蔓延,外地一些城市也相继陷入困境。看公布的统计数据,我老家天门成了死亡率摆在前列的城市,真令人焦虑,我想把自己积累的当志愿者的点滴经验告诉老家的志愿者们,希望能够帮到他们。眼下的武汉,就我亲见而言,虽然还有很多人等着就医,但好消息是人们已从慌乱中回过神来,医院逐渐步入正轨。我对群里的伙伴们说,这会是一场持久战。    

三天如同三个月。匆匆写着,眼前晃过亲历的一幕幕场景,来不及仔细思量。恍惚间想到《京华烟云》里的奇女子木兰。80多年前,在另一场民族劫难中,她在逃往四川的难民队伍里,忽然从内心升起一股豪迈之气。阅读时不以为然,现在感同身受。是因为木兰的一句话:

这个民族,亡不了!

云霁天开后,我们会舔着伤口,各自继续奔跑在谋生的路上,就当一切都不曾发生过。只是,那些失去亲人的市民,那些遭受严重创伤的患者、破碎的家庭,身心俱疲的医务人员,还有那些撑不下去的个体户、小企业,以及重新找工作的失业者,他们的伤痛如何抚平?所有被打乱秩序,蒙受损失的学校、公司、工厂,各行各业,如何在困顿中振兴?社会正常运转停摆,经济滑坡的巨大挫折如何恢复?无数个问号正在前面等着我们拉直。



因此,我宁愿大家不要太健忘。这场灾难过后,我们要认真追根溯源,找病根、抓害虫、做好预防和面对未来灾难的一切功课。不要总是在同一条河流里一再跌倒,这或许是我们回应灾难,避免灾难的惟一途径。

不说了,明天还要早起。

(注:所有图片为作者提供)



    文字编辑:飞鱼
图片处理:飞鱼、舟帆
统筹:糊汤粉

【编后记】
本来这篇文章已经生动叙说了志愿者的真实状态,无须编辑再来絮叨。只是,编完本文,编辑实在无法克制想要写几句的冲动。
一群非主流、“不公务”的底层小人物,成为志愿者队伍的主力军,日夜贴车贴钱奔走在城市的大小角落。不计利害得失甘冒生命危险,只为“守护医者”,解民倒悬。他们家里都会有不同的心事;自己的私家车也许还在还车贷;小孩上学的事也许还没搞定;自己的饭碗或小摊子这次风暴过后能否保住还是未知数……然而,他们站了出来,投入到了这场救死扶伤的战斗中。没有宣誓,没有口号,不愿意宣扬,不屑于留名。有的只是行动,再行动,义无反顾,向死而生!
正如李宗盛《真心英雄》的歌中唱的那样:
灿烂星空 谁是真的英雄?
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
小人物和我们的医务人员一样,是当之无愧的“城市英雄”“平民英雄”。
偏偏是身处底层,不收很多人待见的平凡人物做出了最不平凡的事,展现了最高尚、最善良、最温暖的人性,感觉怪怪的,赖人寻味。
而在文章的最后,作这位志愿者“不要总是在同一条河流里一再跌倒”的呼喊振聋发聩,值得我们深长思之。联想到好多年前大人物之间关于天灾人祸各占几分的争论至今并未尘埃落定。这群志愿者挺身而出的意义,又何止于搬运物质和接送医生!
疫情仍在肆虐,痛未定,更当思痛,不知这次能否长些记性?

公号近期文章链接:

我们终于明白了钟南山为什么会流泪

小熬浆湖:平民英雄:我们身边的志愿者

汉水纤夫:一个人对着墙壁说话

舟帆:年关

青衫客:谁被关进了笼子?

帝国对抗瘟疫的最后一战

库爽生:闭关诗笺

忘忧草:我的武汉,我的城


敬请关注,敬请赐稿,欢迎留言(公众号“发消息”处可留言)。编辑部组建了《鸿渐风乡友群》,旨在增进编读沟通,分享信息。有兴趣者可在留言处告知您的微信号,编辑将邀您入群。本公众号投稿邮箱:449822561@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