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童正祥:解读陆羽《过钱林故里》

童正祥 鸿渐风 2023-04-30
请点击左上方鸿渐风关注我们


解读陆羽《过钱林故里》
童正祥

苏州市吴江区平望镇[1]史迹文化名人墙上,嵌有颜真卿和陆羽的雕像,以及见证他们到过平望的诗句。颜真卿有《登平望桥下作》和《夜泊平望送别》;陆羽则有《经钱林故里》。


还原当时的场景大约是这样的:
大历八年(773)春,赴任湖州刺史不久,颜真卿带陆羽、皎然到平望看望隐居诗友张志和。张志和字子同,祖籍婺州金华。初名龟龄,后由唐肃宗赐名“志和”,自称“烟波钓徒”,“浪迹先生”“玄真子”。他三岁就能读书,六岁做文章,十六岁明经及第,先后任翰林待诏、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南浦县尉等职。后有感于宦海风波和人生无常,在母亲和妻子相继故去的情况下,弃官弃家,浪迹江湖。扁舟垂纶,渔樵为乐。搭庐隐居在平望莺脰(dòu)湖畔(插图2)。



莺脰湖上,颜真卿登高远眺,水天一色,一望皆平,芦苇青青,波光鳞鳞,他见景生情写下了《登平望桥下作》:
登楼试长望,望极与天平。
际海蒹葭色,终朝凫雁声。
近山犹仿佛,远水忽微明。
更览诸公作,应高题柱名。

将“平望”地名喻意巧妙镶嵌其中。


与颜真卿见景生情的诗兴点不同,陆羽由张志和而联想到西汉隐士钱林,写下抒发思古幽情的《经钱林故里》:
梓山之阳百里塘,宦隐先生庐其旁。
藜杖入林逐糜鹿,箨冠戴月临沧浪[2]。
几人闭户对苔石,独鸟窥篱噪夕阳。
为语莽儿休再妬[3],好将骸骨到平望[4] 。

此诗讲述的是距当时七百多年一位隐者的故事:“钱林,字符茂,汉建平年间(公元前6年——前3年)为谏议大夫、元始间新莽专政乃弃爵自徐州(彭城)下邳郡芝童县渡江为乌程(今湖州)县令,元始五年去职隐居长城(今长兴)县北的平望乡陂门里梓山东,造村穿港,开陌、俾水陆交通,层屋盖山,高门面水,陂门里即上阁步。《志》云梓山在县治七里,高丈余,周围五里,与县城相接”。“平望乡陂门里梓山东地在平望,故谓平望为钱林故里’”(据《钱氏家乘》)。

陆羽知道“平望”是钱林故里,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他的博学与尊贤。后来,他的诗句被地志引用于“疆土沿革”考证中:“陆羽《经钱林故里》诗云:‘为语莽儿休再妬,好将骸骨到平望’可证《志》言之睢......’”。道光《平望志》、乾隆《吴江县志》和光绪《震泽县志》均有记载。


 
一天,颜真卿到平望驿站与门客会饮,提议以渔父为题互唱互和,首唱是张志和的词: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源里鱖鱼肥。
青箬笠,绿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然后,“ 公与陆鸿渐、徐士衡、李成矩共和玄真子《渔父词》共二十五首[5]。”能与颜真卿等4人一起合张志和诗,可知陆羽文才非一般。

 
大历九年冬十二月,和颜真卿等东游平望驿时,张志和不慎在平望莺脰湖落水身亡。颜真卿撰《浪迹先生玄真子张志和碑铭》回忆了他同陆羽与张志和的交往(插图9):“大历九年秋八月,讯真卿于湖州。前御史李以缣帐请焉,俄挥洒,横抪而纤纩霏拂,乱抢而攒毫雷驰。须臾之间,千变万化,蓬壶仿佛而隐见,天水微茫而昭合。观者如堵,轰然愕贻。在坐六十馀,元真命各言爵里、纪年、名字、第行,于其下作两句题目,命酒以蕉叶书之,援翰立成。潜皆属对,举席骇叹,竟陵子因命画工图而次焉[3]。”由此可知“元真”(张志和)、“竟陵子”(陆羽)在大历朋友圈的地位!


《碑铭》还曰:“竟陵子陆羽、校书郎裴修尝诣问有何人往来,答曰:‘太虚作室而共居,夜月为灯以同照。与四海诸公未尝离别,有何往来?’”意思是陆羽问张志和说:“你平时与谁交往?”张说:“整个天地就好像是一座大宅子,晚上的月亮就像是灯火,照着所有的人。我在这里和五湖四海的朋友从来没有分开过。如此一想,足慰平生了,还需要谈什么来往呢?”张志和的沉着与含蓄,陆羽的好奇与坦诚,体现了挚友间的神交。

陆羽的博古,常常得到颜真卿的青睐。《项王碑阴述》 亦可一例:“西楚霸王当秦之末,与叔梁避仇于吴,盖今之湖州也。虽灭秦而宰制天下,魂魄犹思乐兹邦,至今庙食不绝。其神灵事迹,具见竟陵子陆羽所载《图经》。大历七年,真卿蒙刺是州。十二载,奸臣伏法,恩命追真卿上都(阙二字)克期首路,竟陵是谂......” 从对西楚霸王与湖州(吴中)关系的论述,及对有关钱林的诗话,都可说明陆羽深谙秦汉历史,对地方志多有贡献 。


 总而言之,考《经钱林故里》的写作背景,可知陆羽与颜真卿与张志和的交情,阅《经钱林故里》诗文内容,更佩服陆羽的知古识时、博学强识。提示我们应该进一步挖掘包括乡镇在内的地方志,尽可能地探索到陆羽行踪的蛛丝马迹。  

  

 (鸣谢:本文承蒙苏州市图书馆、档案馆热心提供方志,钱延林主任委托俞前先生(原吴江区文联主席丶现南社柳亚子研究会长)和于振华先生(原档案局副局长)再三核实文献并提供照片。谨致诚挚的感谢!)


  2021年12月于天门


(责编:糊汤粉)


 【注释】 

[1]平望镇位于苏州吴江南面太湖之边,古属长兴,唐开元规湖州府乌程,并於此置驿站。1724年(清雍正二年),苏州府吴江县分出西部设立震泽县。震泽县下设有平望、震泽二巡司,分驻平望镇、震泽镇。1912年撤震泽县并入吴江县。 

[2]箨冠(tuò guān):用竹笋皮制成的帽子。

[3]:“”的异体字。嫉~。

[4]尸骸之骨: 又指身体。旧称一身为上尽事,故辞官称乞骸骨。
[5]见《颜鲁公集·逸诗存目》


作者往期文章链接:

童正祥:解读鲁铎《茶园铺午饭》诗

童正祥:竟陵酒官张耒

吴建平 /童正祥:茶食与茶食贴

童正祥:探访陆鸿渐“望茶石”

童正祥:寻访天门泗州寺遗址

童正祥:晚唐时期竟陵的茶商行与茶税机构

童正祥:陆羽茶楼的前世今生


公号近期文章链接:

羽言:老来闲话烟酒茶

人人都爱李师师

解智伟:文人书法:从任蒙说到林语堂

彭振:次韵鲁迅《自嘲》杂感集(9)

罕见!疫情下的西安

黄华:文革中的荒诞外交

喻训天:追踪“白卷英雄”

杏黄:玉梅和她的老师(下)

周元川:奇人苏珍

1976的忽然

孟锦云——陪毛泽东走过最后岁月

曾庆伟:任蒙,站在文化散文的写作高度

彭振:次韵鲁迅《自嘲》杂感集(8)

童正祥:解读鲁铎《茶园铺午饭》诗

黄邦雄:物语,勿忧禁言  行者,信马由缰(下)

王健:向改革开放脱帽致敬


敬请赐稿,本公众号投稿邮箱:449822561@qq.com。欢迎留言(公众号“发消息”处可留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