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冯端:回首向来萧瑟处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是国家科学技术界和工程科技界的最高学术机构,两院院士是国家的财富、人民的骄傲、民族的光荣。江苏自古崇文重教、英才辈出,在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在苏工作的院士群星闪耀、灿若星河,他们是江苏的骄傲与荣耀,他们的精神已成为引领江苏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科学少年社特别推出“弘扬科学家精神”专栏,展示在苏工作院士的光辉事迹,展现他们艰苦探索、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爱党、爱国、爱真理的理念情怀,以科学家精神激励青少年成长,让科学精神薪火相传、代代相继。


冯端



冯端(1923年6月11日~2020年12月15日),江苏苏州人,凝聚态物理学家和教育家。1946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第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曾任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国家“863计划”项目纳米材料科学首席科学家、南京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等职。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多项,陈嘉庚数理科学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国际编号为187709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冯端星”。


在七十余年的科学人生里,冯端以独特的科研和教学实践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留下了一行当代科学大师的清晰足迹,留下一个国际学术巨擘仰之弥高的形象。


“科学和艺术可以彼此应和,诗歌和物理学是相连通的。”正如冯端所说,这位格物致知、穷理尽性的物理学家,绘就了诗一般深邃的人生画卷。


人生:为人为学,平淡一生

耄耋之年,冯端回望自己的科学之旅,仍是那么淡然:“在我看来,以有涯之生逐无涯之知,可能是人生中最有意义、也最有乐趣的事了。”

▲与夫人陈廉方在一起。


冯端一生致力于教学、科研,取得了公认的学术成就,却从来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特别之处。他始终认为一生平淡:自己本是一介书生,这一辈子所做的,无非是学习、教学和科研……自1942年进入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冯端在这里求学、任教,献身教育、科学,一以贯之七十年。冯端求学之路始于苏州,时逢国难,后辗转福建沙县、重庆,艰辛磨炼。毕业后,冯端执教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立于三尺讲台,为学笃行,教书育人,辛勤耕耘;创新科研,微结构化,开拓领域,引领学术方向,带领南京大学固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学科跻身全国一流;筑就平台,构建梯队,创建“大师加团队”的人才培养模式。冯端一直勤于笔耕,出版有20余本巨著,耄耋之年依然保持学术活力,建构凝聚态物理理论体系,实现从金属物理到材料科学、从固体物理学到凝聚态物理学的跨越。


宋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总结出事业成功的三条:“有志,有力,有物相之。”冯端兼具志、德、责、力,“有物相之”也是其所长。他博大精深的科学造诣和渊博知识,虚怀若谷的为人之道,勇于创新的学术思想,率先垂范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情操,谦和真诚的待人品格,对后辈的包容、教诲和提携,尽现长者风范,凸显大师本色。


▲从左至右:冯焕博士(大哥)、冯康院士(二哥)、冯端院士、冯慧教授(大姐)、叶笃正院士(姐夫)。


科研:宏远识力,顶天立地


作为物理学家,冯端是善于判断方向的科学决策人和领导人。

冯端在科学问题上毫不含糊,明确倡导什么、反对什么,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自进入中央大学攻读物理学开始,冯端一直在物理学中耕耘,学术视角触及多个领域,科学工作跨越物理学、材料科学两大学科,不断求索,创新突破,奉献出一项项成果,开拓着一个个未知的世界。冯端在其科学生涯中,始终强调前沿与需求的联系,突出科研与实际的结合,将目光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


20世纪50年代,他闯入晶体位错领域;20世纪60年代,他针对国家国防工业需求,选择难熔金属为突破口,开始晶体缺陷研究;20世纪70年代,他深入研究激光与非线性光学晶体,以提高晶体质量和改进器件性能;20世纪80年代,他率先在南京大学开展磁性纳米结构和材料、硅基纳米结构和材料、准周期金属超晶格、团簇物理等研究,后出任国家攀登计划“纳米材料科学”首席科学家,有效推动中国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的研究。


创新:融贯理论,建构体系

在冯端60多年教学生涯中,始终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之古训,教书一生,从不懈怠。他对教学的热忱执着,对教学改革的真知灼见,对教材建设科学问题的一丝不苟,展现出一位教育家的情操;他对大学本科研究生教育、中西方文化差异、历史传统的传承,都有自己的理解,其教育理念具醒世益人之效。


在教学、科研之余,冯端勤于笔耕,将教学、科研过程中的实际感受、体会、心得、经验,梳理归纳进行系统整理,并在理论上加以升华。一篇篇思想凝练的文章,一本本创新开拓的著作,受到业界推崇。


作为我国金属物理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冯端实现了两个跨越:从金属物理到材料科学的跨越、从固体物理学到凝聚态物理的跨越。他将诸多物理概念、现象,融会贯通于一个恰当的理论框架内,建构逻辑上合理明晰的凝聚态物理学概念体系,实现了从固体物理学到凝聚态物理学的跨越。


冯端在总结概括的基础上,经教学、科研实践的检验,再加以整理充实和增补撰写,历时三十年,完成了关于凝聚态物理学前沿、主体、科普三个层面的著述,将诺贝尔奖得主安德森(P.W.Anderson)所提出的一些基本概念,加以阐明充实,建构凝聚态物理学理论体系,为推动凝聚态物理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责任:社会担当,科普写意

基于科普情怀,冯端自觉担当起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任,坚持科普写作,彰显出文化自觉和责任担当。


一个好的科普作品,重要的是“深入浅出”。然而,深入不易,浅出更难。独特的知识结构和厚实的文学艺术修养,冯端的作品融汇文理,贴近生活。他先后写作了《熵》《晶态面面观:漫谈凝聚态物质之一》《放眼晶态之外:漫谈凝聚态物质之二》《溯源探幽:熵的世界》等科学性独特、文风清新的科普著作。1998年出版的《漫谈凝聚态物质》获当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开科普作品获国家奖之先河。《溯源探幽:熵的世界》则有力支撑了《物理改变世界》丛书,荣获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准确的科学性、丰富的知识性、超常的趣味性、很高的可读性——但凡品读过冯端科普书的人,都有阅读散文般的感觉。自然清新的科普小书并不以深刻为目的,既是科普书,亦是美文——读之,思之,如沐春风,诚是享受!


培育:平台团队,人才文化

在长期的科学生涯中,冯端致力于创新性思维的建立和培养。他创建了“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躬行实践实验室建设,针对我国管理体制与学界风气,提出“学术领导、学术气氛、团队精神”三大关键问题。


立足于世界实验室的发展情况,结合中国实际,冯端提出“实验室是现代化大学的心脏”的论断。他积极倡导实验室文化建设,提升群体成员的认同度,形成独具特色的实验室文化模式,提高实验室的凝聚力、创造力和吸引力。


建设初期,冯端审时度势,率先提出“边建设、边研究、边开放”的建设指导方针,不失时机地做了许多工作。这一“三边”方针,后被国家计委和科技部确定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原则。


构筑科研平台,确定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方向,注重学科的拓宽和交叉学科的发展,营造科学民主的学术氛围、宽松的人际环境,使科研人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冯端倡导着力创新兼具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培育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奠定了“大师加团队”的合作模式与研究理念,受到教育部、科技部的充分肯定。


超越:辨析哲理,融合人文

爱因斯坦曾指出:人的差别是由业余时间造成的。冯端执着于做人、做学问、做事业,其学术经历和学术思想的演进,体现了一个真正学者在思想上不断超越自我的可贵精神。他兴趣广泛,在科学研究之外,还在业余时间发展哲学、文学、艺术、诗词等高雅爱好,造诣精深。


冯端认为,为人高度即学问高度,学问做到最后,靠的是人性与道德的力量。他把物理学当成一门事业来做,真正把发展中国物理学当作自己的任务。在他那里,学术与整个生命融为一体,用生命本身来做学问,其《凝聚态物理学》是“一本用生命谱写的凝聚态物理学”。深邃的哲学洞察力,使冯端在科学探索上独具慧眼。他立足自身丰富的科研实践,运用辩证思维,诠释继承与创新、工作能力与鉴赏能力、智力素质与精神素质、个人与集体、简单与复杂、毕与始、博与专、手与眼、脑与心……他的辩证分析、举重若轻,有力支撑了科学探索之路。


基于深厚的人文素养,冯端将诗词中深刻的哲理和科学内涵巧妙地运用于物理学学术著作中,他信手拈来、不着痕迹。他用诗歌诠释物理现象,意境深远、丰厚的文学积淀助推格物致知的物理学探索之路,既显现出一位物理学家对研究领域的游刃有余,又展示出人文呼应科学的神奇,寓概念于情景,形象传神,令人叹为观止。


-END-

文/冯步云

来源:《江苏院士风采录》 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 编著



往期精彩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钱七虎:奋斗一甲子 铸盾六十年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王泽山:硝云弹雨挥洒万丈豪情

弘扬科学家精神 | 祝世宁:甘为人梯的追光者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贲德:雷达人生“三部曲”

弘扬科学家精神丨郑有炓:翻过最高的山 遇见最美的风景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