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七种思维方法呈现给你“数学思维”是什么?

静能生慧 妙解之慧 2022-07-16




到底什么是“数学思维”?


有序思考、规律思考、正向思考、逆向思考、整体思考、分组思考、逻辑思考和发散思考八种基本的数学思考方式,也就是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它一针一线地编织到了我们每一节课程中。

 

01

有序思考


什么是“有序”?

 

我认为一是要有“顺序“,二是懂得”分类“


我想“顺序“是整个数学学科存在的原因。想想我们老祖宗可能就是希望能理清楚我们到底有多少头羊多少头牛,才设计了数学的表达方式。所以只有一个“有序”的人才可能学好数学。

 

简单举个例子。问你啊,十二生肖都有谁?我猜你马上就会开始“子鼠丑牛寅虎卯兔“,没错,这样特好记对吧?那如果现在要求你乱序说出这12个动物呢?乱序,不能有一点顺序,想到哪个说哪个。

 

有点难吧?别说十二生肖了,你乱序说说1-10十个数字都困难。非常容易重复和遗漏。

 

当然,聪明如你可能很快就找到不按照1、2、3、4、5、6、7、8、9、10的顺序来说,比如1、10、2、9.....比如1、3、5、7、9、2、4、6、8、10……这不也是“有序”的嘛?所以寻找秩序就是我们的本能,可以方便和简化我们的生活。

 

“有序”的思考方式在数学里最突出的一种表现方式就是枚举法。在数学中,尤其是高阶数学,常常遇到一些题目有许多可能性,孩子就懵了。但只要是有限的可能性,那就按照顺序排着找也能找到答案啊。大概也是基于这样的信念,才有了后来的计算机技术。

 

有序思考

6个同样的苹果放到3个同样的筐里,有多少种放法?

 

关于这道题,不能想到哪个说哪个吧?你最好按照顺序从小到大去想,才能不重不漏的找到所有答案。这个题目非常好,因为有很大的延展空间。我还可以问你“6个同样的苹果放到3个不同的筐里”,“6个不同的苹果放到3个同样的筐里”,“6个不同的苹果放到3个不同的筐里”。



 

这几个问题本身就是一种“有序思考”的体现,如果你能潜下心来研究,可能会收获4种不同类型的计数题型。

 

做做试试?有意思吧?

 

所以我反对题海战术,你做“6个苹果”的题目,再做“7个苹果”“8个苹果”,练多了就成了熟练活儿,但我把题目改一个字,把“同样”改成“不同”就完全变了逻辑。所以不如花更多时间研究一道题,刚才我问的这四个问题你若是都能弄明白,那这一类题目就算是彻底弄明白了,等到高中学排列组合也通了。

 

让孩子建立起顺序和分类思想,就像在脑海中搭起一个架子,这样再储存和提取任何信息都会非常有效率。有序思想是数学最核心的思想,也是数学之所以产生的原因,这种思想的建立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们解决具体数学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一种解决复杂问题的良好心态,这对于孩子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会非常有帮助。


02

规律思考


 

我一直提倡,要把找规律培养成一种本能。就是你看到1看到2,自然就想去找3,这是一种好奇心和探索欲的体现。

 

找规律不仅是一种数学题型,更是一种科学精神,是我们所有已知知识被发现的主要原因,拥有了找规律的本能就拥有了主动思考的能力,主动性一旦建立起来,学习任何知识都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举个例子:



规律思考

1,2,(  )下一个数字填几?


看到题,很自然地就喊出了3吧?但一定是3嘛?

 

1,2,4行不行?1,2,4,8,16……是不是有规律?每次都×2呀。

 

1,2,5行不行?1,2,5,10,17……有规律嘛?相邻两个数差地刚好是1、3、5、7……

 

1,2,6行不行?1,2,6,24,120……行么?依次×2,×3,×4,×5……



 

所以1,2,后面填谁都行,从1到2可能是+1,也可能是×2,还有可能是其他的计算方式,一个现象如果只出现一次那不叫“规律“。

 

我希望孩子拥有找规律的本能,并且能够独立思考,不受惯性思维的束缚和影响。

 

有序思考和规律思考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两种数学思想,也是数学最有魅力的地方,如果我们学了很多题型拥有了很多数学技巧,却不能把有序和规律深入到我们的血液中,那数学真的算是学偏了,就好像绕着花园转圈圈,大门口照了张到此一游的照片,没有能真正看到花园的美。

 

03

正向思考



 

顾名思义,就是正着思考问题。在这个部分中我想强调两个东西。

 

一是步骤感。凡事要一步一个脚印去完成,不要跳步骤,要能够获得阶段性的结论。

 

比如经常看到孩子做应用题,一股脑所有的条件读下来,一个字都没读进脑子里去。这可不行,我们强调在读题的时候每一步都要得出一个结论。你看到“小鱼每分钟走40米”,接着脑子里的反应就是“我知道了小鱼的速度”;你看到“泡泡5分钟吃了100个馒头”,接着脑子里的反应就是“泡泡1分钟吃20个”。不用管题目后面问什么,你读一句就要有一句的结论,这样每一步都稳稳当当,可能自然就走到了答案上。

 

二是学会建模。很多老师会把倒推建模放在逆向思考中,我认为不是的。能倒推的基础就是能正着走过来,常常是建立在正向思考的基础之上。

 

正向思考

小鱼有一堆苹果,第一次吃掉了一半,第二次吃掉了剩下的一半,第三次吃掉了4个,还剩6个。问小鱼一开始有几个?



这个题目是典型的倒推法,很多孩子就倒着往回推,就很容易错。这就像减法比加法难,除法比乘法难一样。所以我们提倡先正着把整个过程画出来,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大饼法


2.面条法


3.流程图


不管使用哪种方法,都是先正着理清过程,铺好路,然后再倒着走回来。

 

正向思考是解决复杂问题的一种基础工具,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思考习惯,踏踏实实步步为营。

 

04

逆向思考


逆向思考是与正向思考相对应的一组思考方式,能正着想自然也能倒着想。这里的“倒“,我认为也有两种含义。

 

一种是方向上的。

 

逆向思考

1  2  3  4  5=6,让你在中间的空格中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使得等式成立。


 

如果正着去想1、2、3、4、5怎么凑个6,就有点费劲了,这就好像一个迷宫有许多入口,你都不知道要从哪个口进。

 

既然结果只有一个,那我们就试着从后面往前推,先去想最后一个空,前面1234会得到一个结果,这个结果与5运算得6,那最容易想到的就是1+5=6,所以就是1234要凑一个1。四个数去凑一个结果就容易一些了吧?以此类推,倒着找回来。

 

另一种是范围上的。

 

逆向思考

1到100中有多少不含数字7的数呢?这道题,你去正着研究不含数字7的就很难,不信你试试。但是“含有数字7“的就容易一些,可以直接分类为”十位有7的“和”个位有7的”,再把十位个位都有7的去掉一次重复的就好。


这就是排除法了,有时候就是正着想方法太多,而如果思考他的背面或者反面,去一一排除,可能剩下的就是正确答案。福尔摩斯不是有句名言吗,当你把所有其他可能性都排除掉,那剩下的那个无论多不可思议,都是正确答案。

 

我希望通过这样一个部分让孩子了解思考问题的两种方向,正着想,如果不行就反着想,都去寻找答案,从常规中跳脱出来看到更多可能性,这样就不会把自己局限住,就可以拥有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05

整体思考




整体思考强调的是大局观,希望孩子们能站到一定的高度去思考问题。


比如我们经常在朋友圈见的“假钱问题”:

 

整体思考

柴柴拿着一张50块的钱来买蛋卷,一盒蛋卷10块钱,掌柜的要找她40块。但掌柜没有零钱,就去找卖糖葫芦的兑了5张10块零钱,给柴柴找了零。而卖糖葫芦的回来找,说这50块钱是假的,没办法,掌柜又去找卖地瓜干的借了50块钱,还给卖糖葫芦的。请问掌柜一共赔了多少钱?



很多人就跟着这个复杂的流程绕晕了,追着细节走就只能看到细节。那我们整体来看,反正一共四个人,有人赔就有人赚,都是内部循环。那现在卖糖葫芦的和卖地瓜干的有赚赔吗?当然没有,跟他们本来也没啥关系嘛。兑零钱的虽然是假币,但已经换了真的;借钱的也迟早要还的。所以掌柜赔的就是柴柴赚的。


那柴柴赚了多少呢?他来的时候带了一张假币,那就是没有价值,空手套白狼,走的时候带着10块钱的蛋卷和40块钱的零钱,就是赚了这50块钱。所以掌柜赔了50块。


当然,如果题目还有蛋卷的成本,那就需要再多算一步了。总的来说,整体来看就没有那么复杂。

 

很多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都容易钻牛角尖,没有从更高的角度来观察事情,这样就容易偏离自己原来的目标和方向。我经常说,我希望我的孩子们能“心中有天下”“胸中有丘壑”,这也是一种更豁达更健康的人生态度。


06

分组思考



 

这明显就是与整体思考对应的,一个是强调建立大局观,一个是强调建立组别概念,研究细节,一个着眼大,一个着眼小。

 

分组思考

往圆圈里分别填入1、2、3、4、5、6、7,使得每条线上三个数的和是一样的。


 

关于这道题,七个空从哪里开始呢?你可能比较容易想到从中间开始,那……然后呢?

 

事实上你要先看破一件事情——除了中间这个数之外,剩下的6个数需要能够两两分组,每组的和要相同,刚好分别放在每条线的两端。

 

所以题目就变成了——从1到7中去掉一个数后,剩下的6个数如何两两分组。那就需要像跷跷板一样保持平衡,比如如果中间是1,那234567就需要27一组,36一组,45一组,连连线刚好是漂亮的彩虹桥。但2如果放在中间就做不了这么平衡漂亮的彩虹桥了。

 

分组思考中,我想强调的是把整体分为几个部分,用一个个部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因为这世界上的很多事情本身就是成组成对出现的,如果你能发现这其中的规律和套路,就会建立一种捷径,拥有新的角度,也就是传说中的各个击破。

 

07

逻辑思考

 

逻辑是数学的本质,也是很多人喜欢数学的原因,如果逻辑感建立起来,不仅数学学得好,也会有更强的思维能力,头脑会比较清晰,不糊涂。

 

我把逻辑思考从大类上分为两个基本思路,一是排除,二是假设

 

排除就是:我告诉你“一个人不是男的”,那你就可以推理“这是个女的”。把“不是的”去掉,就是“是的”。

 

假设就是:我不知道“一个人是男的还是女的“,那你接下来可以假设他是男的,然后跟着他验证一下,发现他在商场里直接进了女厕所,那说明你前面的假设矛盾了,那就是女的。

 

我举这两个也许不是很恰当的例子是为了让你感受排除和假设的区别,一个是解决“确定的问题“,一个是解决”不确定的问题“。大致逻辑方法都可以归到这两种基本思路下。比如常用的表格法、数轴法都是排除思想的一种体现;比如数独有那么多方法,但归其根本也是排除和假设,或者二者结合。逻辑不只是在数学中能够体现,说话办事都是逻辑能力的一种反映。我经常提倡孩子们多用逻辑连词,”不但而且“”虽然但是““因为所以”之类的,可以迫使我们寻找逻辑的根源,慢慢变得越来越爱思考,拥有更多看待问题的角度。


来源 | 肺鱼思维小鱼数学        编辑 | 思维智汇



往期回顾






跨年夜数学老师都干了些什么?哈哈哈


几种高效的听课方法一一一听、视、思并用,真正做到质疑、存疑、解疑


听讲题课要抓住的六个方面


赶紧转到朋友圈,让她看到吧---嫁给男老师的30大好处


同为九年义务教育,为何你如此优秀?原来差在这里了


张景中院士写给小学数学教师们:感受小学数学思想的力


解析几何七种常规题型及方法


都在谈错题本,但真正好的有几个


好教师的教学习惯


大罕老师:寄语学生说解题


理科生是如何毁灭禅师的,爆笑!


10张思维导图,详解孩子学习中的10大坏习惯


正四面体二面角8种求法


数学诗人大罕老师新作“(圆锥曲线三首)”


初中英语两级分化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解析几何七种常规题型及方法


0-12岁,孩子的自然教育计划


中高考越来越近孩子却学不进去,怎么办?


知识拓展:高考卷命题过程,及阅卷,答题步骤


教学方法:新老师如何上好公开课?


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十大策略


学习方法:“巧记”数学笔记,“成就”解题高手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大全

点上方蓝字即可阅读相关文章


长按并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此公众号,主要分享一些初,高中数学好题,学习方法,由于时间有限,初高中文章交替更新,关注后可在对话框回复数字:1   有小惊喜等着您呢

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识别,添加作者“微信”由于群人数有限,为了群的高质量,添加时请备注:地区身份陕西西安孙冰钰欢迎各位朋友,相识即是缘,感恩遇见,群里不定时分享一些文档及学习资料。


万水千山总是情,为我标星行不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