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解决:学生95%的勤奋都是在浪费时间

静能生慧 妙解之慧 2022-07-16

超努力,但是成绩不行。天天读书到深夜,考试还是一塌糊涂…… 难道真的是命犯“学习”?怎么会有天生跟学习........

很多同学都在抱怨自己学习效率低下,即使再怎么想学好,可知识背不下,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看书做题就开始犯愁。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学习效率的问题。在学习中,不仅要学会用力,还要避免用蛮力,才能事半功倍。 

如今,很多孩子都知道努力学习的重要性,不过,在这些为学习付诸行动的孩子中,也分“进步神速者”和“缓慢前行者”。“进步神速者”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学霸”,他们能用一个月时间学习完普通人三个月可能都完不成的事情,他们在用更多的时间去建立符合自己的学习模式——也就是俗称的“学霸模式”。

而“缓慢前行者”则是那些始终在努力的状态,却找不到合适的方式的人,按部就班,按固有的逻辑学习,他们在成长,但进步缓慢。这两者的差距不是在于他们的天赋和能力,而是在于思维方式。

什么是“劣质勤奋者”?

教了12年英语,带过无数学生。有一类学生,总让我感慨良多。我把他们称作:劣质勤奋者。这类学生往往表现勤奋,深得老师喜爱,但成绩却很差,差到令人诧异。 

他们的具体表现为:上课记笔记特别认真,生怕错过任何知识点;不论课上还是课下,总有问不完的问题;不管老师提到哪个参考资料,就必须得到。 

常用语为:“老师你这个ppt给我拷一下呗” “这套题能分享给我百度云吗” “这套书你在哪儿买的,我也买一本。” 看,多么“勤奋”的学生啊。他们认真听讲、不懂就问、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但为啥成绩依然很差呢?不是说“天道酬勤”吗?

表面上勤奋?还是把事情搞定?

没错,他们看上去是很勤奋。但很可惜,这都是“劣质”的勤奋。他们上课只顾抄笔记,却没时间思考老师的话,错过了思维升级的机会。他们以为把知识记在本上,知识就是自己的了,但那个笔记本从没被翻开过第二遍。他们确实问了很多问题,但大多数都毫无营养。问老师“这一题怎么做”,和自己看参考答案没什么区别。他们整天忙忙碌碌,表现地很勤奋,却忽视了真正的目标:提高英语水平。想提高英语水平,有“学”这个动作还远远不够,你要时刻问自己:我学到了什么?我学到的东西对达成目标有帮助吗? 

想背单词?花一下午时间,背20页单词书是没用的。遮上中文,能说出多少个词的意思,才是有用的。 

想练听力?坐地铁时心不在焉听1个小时VOA是没用的。回过头来,对照原文,重听没听清的地方,才是有用的。这些道理,无比浅显,但为什么大量人都选择无视呢? 

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 

人是趋利避害的动物。当两件事同时摆在面前,一件事简单,一件事困难,大多数人会选择先做简单的。 还记得上小学时,老师留作业,语文老师留了抄课文,数学老师留了两道大题。我总会先把课文抄完,然后出去溜达一圈,吃个苹果,到快该睡觉、不得不做时,我才会坐到书桌前,把数学题解完。 即使做数学花的时间远比抄课文少,我还是会先去抄课文,不想做数学。因为做数学需要你思考,而思考是很困难的。 与之相比,做一件机械的、不需要思考的事,反而成了大多数人的选择,即使这件事很耗时。 但是大多数人没有意识到,你只是在用时间的量,给自己制造勤奋的假象而已。你每天安慰自己:我很努力,我对自己的状态很满意。 实际上,你每天真实的收获,微乎其微。等检验结果的时刻到来,这种勤奋的假象,一戳就破。       怎样避免“勤奋的假象”? 

想要避免这样的假象,以下六个误区,一定要学会避免: 

1.疲劳式学习,不会自我调整。 多数人都认为,只要刻苦学习就会有收获高分,即使在疲劳的时候依然要坚持,可是当大家疲劳的时候,思路会变得不清晰,同时在面对大量的知识,就会感觉乏味,甚至失去兴趣。甚至导致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易走神,学过的部分内容易忘记。 一些学生由于长时间不注意休息,身体素质急速下降,甚至生病。这样一来,要想高效的学习,可能性不大。 

2.重复式学习,不会巧抓重点。 等中考结束后,如果有心把自己曾经做过的试卷、作业、资料等拿出来看看,一定会发现重复了大量同样的内容,甚至是原题。 还有一些同学将自己有限的精力和时间放到无限大的题海中。从做题的时间上看,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从做题的数量上看,面前的一堆纸张已经说明了问题。那么现实中能解决了多少属于自己的问题才是关键。

3.粗犷式学习,不会灵活运用。 现在的考试,很少回去考查那些需要学生死记硬背的知识点,而是大部分集中在理解和运用上,如果知识不能体系化,仅仅靠死记硬背的话,即便能对考点倒背如流,考试分数可能依旧不理想。 特别是一些政史的考试,很多人觉得背书是根本出路,某某科如何背,可想而知,有这样想法的学生在接下来备考中遇到的困难有多大。

4.被动式学习,不会安排规划。 很多同学都是被动的跟着学校复习的节奏走,自己遇到的问题没有得到重视,更没有得到解决,那你怎么能做到不断的完善和进步呢? 中高考竞争强度可想而知,谁能把自己遇到的问题最大限度的解决,谁就能脱颖而出。 

5.自闭式学习,不会运用资源。 作为中学生,要合理地运用资源,可供选择的资源有老师、资料、同学等等。 现实中,你遇到的难题,也许对别人来说,不是什么难题,但是很多人由于性格的因素,觉得一切靠自己,需要别人帮助却不好意思表达出来。

6.焦虑式学习,不会调整心态。 很多学生由于自己学习效率不高,尤其是到了初三害怕看到“中考倒计时”牌,因为在很大程度上,被时间追着跑,而不是自己合理的应用时间。

还有的学生由于对学习认识方面的存在不足,觉得难题、瘸腿科目就很难补上了,随着时间离中考越来越近,变得很纠结,纠结这个词以前解释过: 用一半的时间怀疑自己,用一半的时间来宽容自己,结果整天把自己弄得不快乐,什么问题都没有解决。 当

然影响学习备考效率的心态因素很多,需要及时调整。



1

往期回顾

           高考试卷被扫描后是什么样子的?学生:丢了多少冤枉分

考前看看:高考各科答题时间分配及最优策略

初中数学:数学文化试题

人生如化学——学懂了化学,才渐渐懂得了人生

         高考   数学题太难?叶军教授说:数学学习不能“套路化”、不能只刷题

2019年高考各科试题评析

俞敏洪:高考不是结束,这五点一定要让考生知道









跨年夜数学老师都干了些什么?哈哈哈

    几种高效的听课方法一一一听、视、思并用,真正做到质疑、存疑、解疑

听讲题课要抓住的六个方面

赶紧转到朋友圈,让她看到吧---嫁给男老师的30大好处

同为九年义务教育,为何你如此优秀?原来差在这里了

张景中院士写给小学数学教师们:感受小学数学思想的力

解析几何七种常规题型及方法

都在谈错题本,但真正好的有几个

好教师的教学习惯

大罕老师:寄语学生说解题

理科生是如何毁灭禅师的,爆笑!

10张思维导图,详解孩子学习中的10大坏习惯

用一篇漫画告诉你:高考到底是什么!

正四面体二面角8种求法

至少有一半的孩子在“假努力”,家长在“假关心”

数学诗人大罕老师新作“(圆锥曲线三首)”

回归课本:高中生物课本黑体字+结论性语句总结

初中英语两级分化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回归课本:高考前物理知识点自问自查

解析几何七种常规题型及方法

回归课本:高考前数学知识点自问自查

0-12岁,孩子的自然教育计划

高考数学难题----排列组合解题方法

中高考越来越近孩子却学不进去,怎么办?

励志:一个初中生的甘苦三年

知识拓展:高考卷命题过程,及阅卷,答题步骤

初中数学知识点框架图,转给孩子

教学方法:新老师如何上好公开课?

解决三角函数各类问题的十种方法

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十大策略

听讲题课要抓住的六个方面

学习方法:“巧记”数学笔记,“成就”解题高手

高中生如何规范答题?

小学数学基础知识大全

毕业最后一节课,请求老师让我们上这样的课

高中数学:关注思维的临考前复习

高考数学:选择题,如何60秒快速做题!

备战中考:中考考前复习建议

方法指导:“考试时答不出来怎么办”?浅谈7点建议

送给高考最后两周的考生:拼到最后拼意志!

复习建议:高考前十天数学复习技巧

真不敢相信漂亮几何?竟可纸折出来!

点上方蓝字即可阅读相关文章


长按并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关注此公众号,主要分享一些初,高中数学好题,学习方法,由于时间有限,初高中文章交替更新,关注后可在对话框回复数字:1   有小惊喜等着您呢

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识别,添加作者“微信”添加时请备注:地区身份陕西西安孙冰钰欢迎各位朋友,相识即是缘,感恩遇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