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即使天资欠缺,你的数学成绩有什么理由比别人差?

2017-12-12 苏静颖 侦探学园

知考杂志 ZHIKAOMAGAZINE

ILLUSTRATION BY DENIS SARAZHIN

苏静颖 | 闲言碎语

数学并没有你想得那么可怕。

人和人之间的数学天赋确实有差距。

但是不是所有高考数学140分以上的人都有天赋。

天赋不足,弥补的方式有很多种。

1     

昨天上了一节中级微观经济学。

在清华,一节课的概念是,

它里面有两三节小课。

也就是说,这节中微课,

实质上是连续三节45分钟的课。

我一直是一个喜欢自学的人。

给我课件,

我喜欢用听课的时间来自己研究。

可是经过最近的一次小测之后,

我发现这个方法对这门课不适用。

我考得一塌糊涂。

因为一直自学,

对全英文的概念理解不透,

对图像的意义理解也不透。

于是我决定好好听课。

2     

可是发生了什么呢?

第一小节的时候,我一直听得懂。

也突然发现,听这个课

比自学的效率高多了。

于是我更加决定要好好听课。

集中精力了整整45分钟。

这样聚精会神听课的历史,

只出现过在高一最难的数学课上。 

其实说来第一节课也并不简单,

全英文加大了难度。

但是听懂了还是觉得很自豪。

直到第二节小课开始。

切换到下一章的时候,

第一个概念,叫做endowments。

教授解释了一下,

一恍惚没听懂那句英文什么意思。

看了PPT上的解释还是不懂。

奈何这个概念贯穿这节课的内容。

然后接下来整整九十分钟听天书。


○ 原作 Denis Sarazhin

3     

然后我突然好像懂了,

为什么有的人小学、初中、高中数学那么差。

我一直自认为是一个自学能力很强的人,

我一直自认为是一个接受能力很强的人。

我一直不懂,

小学普通数学卷子90分以下是怎么考的;

初中普通数学卷子扣超过20分怎么做到的;

高考数学卷子拿120分以下是多不可思议。

可是我突然懂了。

因为我现在好像在经历这种挣扎。 

众所周知,

像数学这类学科,

一环扣一环,像中微一样。

什么意思呢?

这节课你没听懂,

那你下节课也别想听懂了。

4     

然后再来看看我的中微。

第一节小课我能够聚精会神,

跟着课堂节奏走。

因为第一小节课的时间不是太长,

才三分之一嘛。

还有就是它的难度我能吸收。

那么从第二小节课开始呢?

为什么就听不下去了?

第一,时间长了。

超过三分之一了,精神不集中。

第二,难度我跟不上了,

这也跟精力涣散有一定关系。 

其实这跟上一节45分钟的数学课是一样的。

前三分之一,你聚精会神。

你不困,你不走神。

你能给紧跟着课堂走。

但是这之后呢?

讲得越来越深入,

你集中了15分钟的精力,

也开始有些累了。

于是你精神开始涣散,

恰好这时候碰到一个难点,

你听不懂了。

两者结合,剩下30分钟就是听天书。

5     

再来回到中微上。

我们做一个假设。

假如我后来没听懂的那两小节课,

我太忙了,或者我太懒了,

没有时间能把那两小节课的内容搞懂,

一直到下一次中微课,

又会是怎样的结果呢?

这也就意味着,

下面三小节课我也听不懂了。

再往下也是这样了,再也听不懂了。

那么什么时候我会重视起这门课来呢?

考试前再怎么不懂也不能挂科嘛。

然后我考试前突击,

然后发现怎么内容这么多,

怎么内容都这么难。

好了,结果就是我的中微在及格线徘徊。

那么数学呢?

也是一样的。

第一节课你没有搞懂,

然后那天你其它科目作业太多,

或者那天你比较懒什么也不想做。

接着,无限恶性循环。

直到考试的那一天,

你发现你学不动了。 

所谓数学差,

其实就是从一个听不懂开始。

然后无限恶性循环,

有一个成语叫做积重难返。


○ 原作 Denis Sarazhin

6     

到这里我们再来反面假设一下。

如果我当天百忙之中也一定抽出时间,

不把那两小节课搞懂不睡觉。

即使每次我只能听懂第一小节,

我承认课堂上容量太大吸收不完,

但是我课后一定补回来啊。

那么,在考试的时候,

我的成绩和课堂上就听懂了的人有区别吗? 

是的,我们要承认。

人和人之间是有差距的。

别人能集中45分钟,你只能集中15分钟精力。

别人能在课堂上听懂全部,你只能听懂三分之一。

那么我们再来计算一下。

假设每天有30分钟的数学课你没听懂,

你每天只能听懂15分钟。

那么你坚持不懈地,每天15分钟,风雨无休。

假设一个学期16周,每周五节数学课。

那么所谓智商高的人,在一年内的课堂上,

比你多听懂了32×5×30分钟一共4800分钟的内容。

如果你每天都听15分钟,

那么一年就是365×15分钟一共5475分钟的内容。

比上课就听懂了的同学学到的内容更多!

重要的考试都是在期末。

你每天坚持15分钟,

即使不比别人有天分,

大考总在期末,高考就在最后,

有足够的时间让你每天补15分钟。

你有什么理由数学差?

7     

你有什么理由小学数学90分以下?

你有什么理由中考数学扣超过20分?

你有什么理由高考数学120以下?

所谓数学不好,

因为你输在起跑线上了。

因为你确实数学思维天分不比别人好。

因为你一开始听不懂,

然后你没有及时追赶,

最后积重难返,不知从何补起。 

别人每天学15分钟,攻克难点;

你没有学。

于是,你再也追赶不是。

别人从第一天开始学,

你没有,

你就输在起跑线上了。

别人叫在高考复习时叫做巩固基础,

你却叫做学习基础。

到那个时候,你能去怎样后悔?


苏静颖

假的经济与金融系学生,假的安静内向乖乖女,假的学习勤奋认真刻苦。真的喜欢找些窍门小技巧,真的喜欢走遍世界按下快门。


作者:苏静颖 校对:如山清 编辑:如山清


上一期

歪果仁说 | 什么事物是在日本才能见到的?

    近期热门

历史

当东方遭遇西方:沙勿略拍打国门(上)

“佛朗机,近满刺加。正德中,据满刺加地,逐其王”

历史

当东方遭遇西方:沙勿略拍打国门(下)

决心追寻沙勿略的足迹,不断撞击中国的大门。

英语

“成绩顶尖的学生是如何学习的?”

为你打开一扇平时没办法亲自触碰的窗子。


知考杂志

Education For Life

「知考杂志」是一份面向高中生的综合性线上杂志。在「知考」我们不仅关注考试,更加关注考试之外的「图书」「影音」「新闻」与一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