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膨友你好|让公园里的说唱OG,治疗你的精神内耗

膨友 膨胀青年YOUTHGANG 2023-05-12



当代年轻人总有无穷的能量和无尽的想法,只是当我们的能量无法解决缠绕在内心的想法,“内耗” 由此诞生。


如何不再让 “内耗” 吞噬我们的精神?这次,我们想从鲁迅公园里活力满满的老人们身上找一找答案。



踏入鲁迅公园,你一定会被扑面而来的生命力撞得找不着北:斑斓的色彩、悠扬的歌声、摇曳的身姿、锣鼓齐鸣、喧嚣震天......


 


相比起来,沉默地在公园里行走的年轻人反倒格格不入,时空在这里奇迹般地颠倒,对着屏幕伶牙俐齿的绝活在这里不再受用,而一向不甚灵活掌握上网冲浪技巧的中老年,正在现实生活的舞台里大放异彩,一阵接一阵令人震撼的音浪正在公园上方盘旋升腾。




无论是手里拿着《中老年喜爱歌曲两百首》教材跟着大部队念念有词的爷爷,还是手拿萨克斯风独自站在一旁吹着零落音符的叔叔,他们不在意自己的音调或者节奏是否在正确的轨道——学,可以不到位,但是态度必须要认真,该有的装备一样都不能少。



虽然站在合唱团的最外围,但是爷爷的心依然紧紧跟随着合唱团的步伐,他手里拿着厚厚的歌曲教学教材,热心地为初到公园的我们指点迷津。



“这个教材他们出了三本,可以去他们那里买,只要二十块钱一本。”翻开认真编制的教材,几乎和书店里卖的正规教材没有两样,目录页里印着洋洋洒洒的歌曲名,有一些学过的曲子还被用绿色的荧光笔打了一个小小的勾。



“每个礼拜六礼拜天我都会来这里,这里也没有特别认识的朋友,就我自己一个人来玩玩。你要是早上十点来,这里还有一个从 85 年就开始组织的合唱团,每个双休上午 10-12 点都会在这里演唱。可惜我早上要大老远坐车过来,没有时间。”对于爷爷来说,在这个年纪学习唱歌,不是当务之急的必需,而是锦上添花的美事,他更乐得用自己的方法去追寻自己的兴趣所在。



而站在管弦乐团最外围的爷叔,手腕上的金链子、手指上的金戒指和手里金光闪闪的萨克斯风相映成趣。虽然七零八落的音符尚未拼凑出完整的曲目,但是在腔调和气势上却是让路人也忍不住多看一眼的程度。被问起手中拿着的专业乐器,爷叔却连忙摇头表明自己只是一位业余选手:“这个就是网上几千块自己买的。”



心态通透的爷叔认为当代青年虽然工作压力大,但无论做什么,身体健康才是头等大事:“我儿子在外面闯荡,现在也已经快五十岁了,我一直跟他说,如果压力太大就随时回来。”


这样一份自娱自乐的开心自在,在鲁迅公园的角落里到处都是。



我们所谓内耗,其源头往往是知行不合一,我们希望对自己诚实,诚实地跟随自己心声,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愿望,用一步一个脚印的探索,代替一步登天的妄想。如果学不会跑,那就先用漂亮的姿势走起来。




在公园的另一隅,一位穿着酒红色西装,内搭深粉色衬衫,下身穿着笔挺西装裤的爷爷正精神矍铄地大展歌喉,一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响起,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几乎与专业歌者无二。



谈起自己的歌声,爷爷颇引以为傲:“你有今日头条吗?打开今日头条,搜索 ‘长风公园 蔡老师’,我的视频有百万播放量。”在长风公园唱了 15 年的爷爷,每一次唱歌教学都是无偿展开,而今日来鲁迅公园正是因为和自己的学生约好了,因此哪怕过来一趟要花上两个小时也欣然允诺。



“从 1989 年我就在上海的 ‘唱吧’ 开始唱,你知道 ‘唱吧’ 吗?那个时候上海刚开始有这个东西,和 KTV 的概念不一样,就是类似于大堂的存在,只有一间房,只要付钱就可以给你放音乐。” 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唱歌就拔尖的爷爷,却是到了四十岁才开始正式系统地训练自己唱歌。


“其实我老婆的歌喉也非常动听,只不过她为这个家庭牺牲了太多,也是因为这样我才可以有出来唱歌的时间。”谈起这点,爷爷有点惋惜,但他也更珍惜现在的时光,“不要想得太长远,注重眼前和当下的生活就够了。”



在有限的时间里,摆脱长远的细碎,认认真真地随当下而活——当我们意识到这点,就不会再陷入日常的琐碎而与自己较劲。跑起来,不要再为远方的落日而叹息,脚下自有盛开的风景。




与远处热闹整齐的合唱团不同,独自坐在公园一隅的爷爷,手里拿着自己带来的麦克风,连着音响,安静地唱着自己喜欢的歌。



这位爷爷的自在闲适和一身色彩鲜艳的搭配自成一派风景:上身是条理分明的彩色 polo 衫,下半身是干干净净的蔚蓝长裤,脚踩一双橙、黄、绿三色相拼的尖头皮鞋,就连鞋口露出的那一点袜子的花纹,都细心地展露出三行长长的色彩条迎接着来来往往的路人们。


关于服饰搭配,这位近 70 岁的爷爷有自己的想法:“虽然我行动不太方便,但是上海老克勒该有的样子还是要有的嘛!衣服不管好坏,一定要干净,否则邋里邋遢对不起自己。在这个公园唱了几十年的爷爷选择了一种让自己舒服的状态。



“有时候我会加入他们合唱团,但有时候我觉得他们太吵太乱,就一个人偷偷躲到这里自己来玩。”爷爷的张弛有度发展出了一套属于他自己的生活节奏,“现在这个年代的年轻人只能往前跑,他们的压力很大,但是我的想法是,不管别人怎么做,尽自己的能量,做自己,开心就好。



我们时常陷入自我与他人的比较中,落入自我怀疑的陷阱,但是爷爷告诉我们,保持自己的能量,用自己的节奏去化解生活中的压力,因为没有人能定义生活的本来样貌。



有趣的是,在公园里的年轻人不仅不以此为怪,相反,他们以逛公园为乐,并对老人家们的活力敬佩到五体投地。







我们常说 “内耗”,我们常说 “松弛”,我们常常推崇要 “热气腾腾地活着”,当这些词逐渐归于虚无的空洞,我们正在与真实的生活背道而驰。



但是当踏进公园那一刻,我们得以与实实在在的人生接轨。在这里,生活正在以独有的真实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人生的目标不只有向前奔跑,当终点已为既定,不同的活法才是精彩的要义。



至少,公园里的老人是这么告诉我们的。




幕后膨友

监制|卡卡/甘甘

主编|捷伦

摄影|笑笑

撰文|一凡

设计|朋朋


更多膨胀

膨友你好

还在做低头族?该抬“手”挺胸了

膨友说

独家专访 Jonathan Anderson,聊聊青年文化与服装艺术

膨友你好

谁说进了山里,颜值就不重要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