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见证丨刘香成:行走在历史中定格中国

刘香成 新三届 2019-06-17



原题

刘香成:行走在历史中



原载:澎湃新闻



看刘香成的作品,较多都是对于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捕捉和记录。羞涩地谈情说爱的情侣、坐在天安门广场上借助路灯阅读的高中生、闹市中展示礼服的模特……对于这些照片的解读则需要放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之中。照片中一个个细节都展现着我们生活的变化,折射出处在巨变时代中的人们物质生活日益改善,刘香成利用自己的观察与摄影记录,为我们呈现了一幕幕历史画面。



华裔摄影师刘香成


        1980年,央视引进了美国科幻电视剧《大西洋底来的人》,该剧掀起的西方潮流席卷中国。那一年,29岁的《时代》杂志驻华摄影记者刘香成,在云南景洪的街道上遇到三个青年,他们穿着相似,清一色戴着电视剧主人公经常佩戴的复古蛤蟆镜。“在欧美,我经常听到人们说’中国人穿得都一样’,然后我就遇到了他们。”刘香成按下快门,而这幅标注为“中国朋克”的照片,成为刘香成的代表作之一。


1980年,美国科幻电视剧《大西洋底来的人》的引进,在中国掀起了西方潮流。三个时髦小伙子戴着剧中的招牌墨镜,在旁人新奇的眼神中酷酷地演绎「中国朋克」。


        很长一段时间内,刘香成是外媒当中唯一的驻华摄影记者。上世纪80年代前后,在西方世界发表的有关中国的照片中,有超过一半出自刘香成之手。1976年,刘香成受《时代》杂志委托拍摄毛泽东的葬礼,后因故滞留广州,他记录了沉浸在哀悼中的广州市民。“这里一直觉得奇怪,我不晓得咋改好。就是他没能去北京,就一直待在广州拍了些照片的意思,也可以简略一点。”1978年,他再度赴京,并在中国待了五年。期间,他先后为《时代》杂志、美联社工作。


1980年代初,北戴河游泳的男子


        刘香成认为,在中国创作时,要思考两个问题:其一,是否把中国人看作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其二,对中国之前走过的路、之后又会走向何方,有怎样的理解。


两个人在分享亲密的一刻,1981 年,月坛公园


        与战争、自然灾害等冲突强烈的影像不同,政治经济类题材相对平淡,比较难以进行视觉呈现。而刘香成擅长用生动有趣的日常生活细节描摹历史的浓墨重彩。如在大连理工大学校园,一个青年在毛主席塑像前自如地溜旱冰,象征着个人崇拜的瓦解;而另一位青年穿着军大衣,在故宫太和殿前举着瓶装可口可乐,评价饮料“马马虎虎”,可口可乐第一次在新中国开设生产线。


1981年,大连理工大学校园内,一个青年在溜旱冰


        这或许得益于刘香成贯通中西的文化背景。他1951年出生于香港,在福建度过了童年时光。十年后他回到香港生活学习,接受了英式教育。之后又赴美留学,在大学主修政治学,并接触了新闻摄影。


1981年,「尝起来马马虎虎」,故宫里一个穿军大衣的年轻人举着一瓶可口可乐,这样评论其味道,这一年可口可乐在新中国的第一条生产线正式投产


        这种“三分之一中国、三分之一香港英式、三分之一美式”的多元经历,亦成为刘香成工作和创作的优势——既不陷入外籍记者对“他者”异国情调的片面追寻,也不困于中国本土摄影师对壮观大场面的本能偏爱。


1980年代初,上海公园里谈恋爱的男女怯生生地亲热


        “很多中国人看了我的照片后都觉得很亲切,”刘香成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而外国人也能感受到我有多贴近拍摄对象。”他的照片中,有公园里相互依偎的年轻情侣,有借着天安门广场灯光彻夜复习高考的市民,也有南京路上挑着扁担经过巨幅索尼广告的青年。


北京的广场,高考复习的人群


        但选择了不同于传统中西创作思路的刘香成,发现自己不仅经常需要向外国同事解释,也时常需要跟中国同行表示:“不,中国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刘香成认为,很多中国本土摄影师喜欢寻求一种具体的模式。而在他看来,“摄影是没有模式的。我们都说摄影客观,但实际上摄影也十分主观。相机记录现实,但是你选择聚焦的区域却是非常非常主观的。”


1977年,上海,小学生正在班级理发店里为彼此理发。当年,中国恢复了高考制度


        一张照片何以不被历史尘埃淹没而得以流传,其中没有套路。但好照片似乎有共性:能够打动人。刘香成陆陆续续记录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从他的照片中可以发现,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如何从一个集体主义社会,走向更加多元与个性化。


1980年,北京,在照相馆拍摄结婚照的夫妇。为了节省开支,新娘选择了只有上半身的婚纱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长安街上身着同样的工装、骑自行车下班的工人,到预算有限、只能穿上半身婚纱照相的新婚夫妇,再到新世纪开着敞篷车在浦东陆家嘴兜风的新女性,或倚在栏杆上一脸骄傲的郭敬明,这些见证中国发展的景观中,透着细腻而又微妙的变化。



        当然,作为一名新闻记者,刘香成也会拍一些大型的党政会议,领导人会晤之类的主题,这时的大部分照片给人的感觉是严肃而刻板的。政治生活的肃穆与人民生活的活泼之间,真是对比显著。



        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有一张照片是1982年,邓小平在北京迎接美国企业家阿默德哈德以促进国外投资时,无意间露出的那透着俏皮和可爱的眼神,这在领导人肖像中也是从来没有过的。这幅时代影像正似一个奇妙的隐喻,喻示着中国必将走上的剧变发展道路。



        刘香成也拍过很多名人,他的名人肖像系列中有许多现在已是非常知名大牌的人物,譬如张艺谋、姜文、陈凯歌、洪晃、陈逸飞、蔡国强、郭敬明等,只是刘香成的视角非常亲民,他没有显示出某种众星云集的华丽感,而是拉近了这些电影、艺术、传媒工作者与普通人的距离。她们是日常而活生生的。


1981年,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的学生对着人体模特作画。20世纪50年代早期,在被谴责为资产阶级性质和堕落腐朽之前,它是中国艺术院校的标准课程


        作为一名经典派的纪实摄影师,刘香成对于摄影的历史及现状也有很独到的认识。他在采访里提出“随着Photoshop的发展,摄影将会向绘画回归。一张不朽的照片需要能唤起观众的某种情绪,我们可以将摄影视为一种视觉语言,但是我们只能将视线对准那些我们有一定见解的话题或主题,然后将它尽可能多地向观众进行展示。如果摄影能有这样普遍的认同感,它就能得以继续存在。”


媒体人洪晃,1997


        刘香成的摄影职业生涯并非仅限于中国,他后来担任美联社驻南亚的首席摄影记者,见证了东欧剧变。他和同事在苏联解体前后拍摄的一系列照片,获得1992年普利策新闻奖。功成名就背后,却出现了类似军人战后应激障碍的心理压力,刘香成称这种压力为“同情疲劳”(compassion fatigue)。他此后离开了美联社。


上海青年滑冰,1980


        “大部分人并不知道我经历过多少战争。”刘香成对记者表示:“除非你不全身心投入工作,否则很难免于这种疲劳所累。[这里的语句连接词 我改了一下]很多人都说摄影师很机械、很专业,就像钢铁一样——实则不然,恰恰相反,我们是人类。”



        刘香成目前在上海生活,并创立了非营利性的上海摄影艺术中心(SCoP)。如今,已年近古稀的刘香成致力于推动摄影文化的发展,鼓励艺术家和摄影师创造更出彩的作品。

1982 年,尼克松在杭州开往上海的火车上,搭着一条毛巾,拎着青岛啤酒给随行的记者。画面最左侧为当时在外交部新闻司任职的李肇星。(附尼克松在刘香成作品上的签字)



 

名家评价



        “我多么珍视他对人民和土地的脉脉深情。他的作品朴素得像面包,明澈如水,有益如盐,新鲜如山风,勇敢如鹰,自在如无限远云。” 
  ——黄永玉,画家、作家、诗人 
  
  “刘香成的北京之行似乎一举终结了此前西方的中国影像:他追踪这个巨大国家在毛泽东逝世之后的庞然骚动,这骚动,不但大幅度改变了中国,目下正以未知的方式与能量,改变世界。” 
  ——陈丹青,自由艺术家 


  “对刘来说,中国不只是一个值得发现的真相,更是一种尚待阐明的爱。” 
  ——帝奇亚诺·坦尚尼(Tiziano Terzani),前《明镜》(Der Spiegel)周刊北京分社社长 

  
  “刘香成怀着对中国人民的忠诚,给予我们的不是明信片式的中国,而是真正艺术家的敏锐、感人和真实的刻画。” 
  ——包德甫(Fox Butterfield),前《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北京分社社长 

  
  “刘通过镜头把标准的‘西方的思索’带到了中国,却又不失中国气息,还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关心政治,这样的纪实摄影在当时的中国可谓独一无二。” 
  ——凯伦·史密斯(Karen Smith),当代艺术评论家 

  

  “刘香成也拍政治人物,没有颂扬,也没有贬低,没有隔膜,他把人当作是人,认识的准确,会有一种辛辣钻到人心里,但又被幽默和寻常化解了,看他拍开会照片,中国人会有一种菀尔一笑的亲切。” 
  ——柴静,中央电视台记者 

  
  “这样一个摄影师,和用他的相机所解读的那个时代,对于中国来说,有多么的稀缺和重要……因为他的普遍性和独特性,我以为,他成为了迄今为止对中国一个时代的最完整、最深刻和最彻底的记录者,以前没有,以后也很难有。” 
  ——连清川,FT 中文网




刘香成作品鉴赏



上海照相馆,1977





1980年,北京,四季青公社的农民正把大白菜扔向一辆缓缓移动的大卡车。当时,公社制度正在被有条不紊地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有效而多产的联产承包制度


1978年,上海杂技团,熊猫卫卫和它的驯兽员罗新奇(音)。卫卫的节目是在舞台上表演用刀叉吃糖。卫卫表演得越多,吃到的糖也就越多




1979年,北京,小泽征二指挥中央乐团,排练贝多芬的《欢乐颂》


1976年,北京北海公园容纳50人的小剧场,喜剧演员表演的讽刺作品,为游人提供娱乐

 

1980年,北京,陈宣远,这位来自加州的美籍华人与中国国际旅行社北京分社合作,建造了中国第一家豪华酒店——建国饭店


     


 









上海的时尚妇女,2011



文图选自网络,版权事务请联络编辑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见证·老照片

这些照片见证了广东改革开放40年

于文国:四十年的变迁之平民视角

李晓斌:带你去西单的那堵墙再走走

张海儿:镜头中的“坏女孩”

 1970~80年代上海人弄堂生活掠影

摄影师李振盛与《虔诚者》

最伟大的照片:苏军入侵布拉格1968

刘宇:每一张照片都是时间的化石

刘宇:记者镜头下的朝鲜

刘宇:保存日子的方法是把日子拍成照片

浙君子:一城一图 · 自驾欧罗巴足迹

余浩:河北蔚县:摄影师的人世间

余浩:蒸汽火车带走我的少年梦想

余浩:老百货商店

余浩:最后的副食店

刘建生:胡锦涛同志给我号脉

刘建生:我拍邓大人

老照片:100年来的春节变迁

北大校花绽放 燕园芳菲四月天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公 号 征 稿

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

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人生  

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

……

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

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

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37度磁疗护膝,

孝顺父母

关爱另一半的好选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