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三届丨伊耆:山河表里潼关路

伊耆 新三届 2021-01-05


作者简历
伊耆,80后新晋中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资深媒体人,公众号“伊本正经说”作者。关切社会,精研文史艺,打捞尘封隐秘,于混沌喧嚣中探寻一丝接近真相的可能。


原题

山河表里潼关路



作者:伊耆 

原载微信公号伊本正经说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2017年8月10日,长安殡仪馆。

稀稀落落的致哀者送走了一位71岁的老人,这个场面与逝者的遗愿不符,他病危时告嘱亲朋:把我的葬礼办得热闹点。

人是极其势利的动物,这个被病痛折磨十多年的逝者已经平凡得让人忘记了他曾经的光华,甚至不相信他是名噪一时的西京奇人。

追悼会上一个亮点,是写出《霸王别姬》《活着》的编剧芦苇在门口接待致哀者。芦苇名气之大、脾气之怪在电影界是出了名的,能让他降尊纡贵,死者的身份令人有所遐想。

“来了吗?”

每一个前来送行逝者的朋友,见到芦苇第一句话都是这么问,芦苇轻轻摇了摇头。

“哎,他肯定有不方便的地方。”这个致哀者是葬礼的又一个亮点,一个僧侣装束的女人。

这个女人也上了年纪,但身材依然保持的很好,两颊风霜无法掩盖曾经的艳丽容颜。

来送行的都是逝者几十年旧友,他们知道,要满足逝者葬礼热闹的遗愿,只需另一位老朋友的花圈和挽联,所以都在问“来了吗?”

如果来了,届时,整个长安的头面人物都会前来送顺水人情,但那个老朋友终是没有消息。

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染霜,他们深深相知,也理解那位老朋友的缺席:凤鸣毕竟不同以往。



逝者名叫刘安,不是传说中发明豆腐的淮南王,但人生比古时刘安跌宕许多。

刘安算是自带光环来到这个世界的,1947年初,他生在长安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西北大学教授,姑父则是声名烜赫的东北军将领吕正操。

家族的智力基因在刘安身上继承的很好,他从小一路读的都是名校。

如果没有1966年的狂飙天降,刘安顺理成章进入名牌大学毫无悬念,但个体命运总是敌不过时代浪潮,他的人生在高中毕业的那个夏天分叉。

弄潮儿是不惧风云变幻的,读不成大学,不妨碍刘安绽放光彩。1966年8月18日,刘安登上天安门城楼,并与领袖握手。次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这幅照片。

消息传回长安,刘安身价大增,被推举为市中学红代会常委。

1968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运动兴起,不同于别人的哭哭啼啼,奇人刘安欣喜不已。

高中时,老师和同学都问过刘安:北大、清华、交大,你将来考哪个?刘安则说:我要从农村改造社会。

他没有流于口头革命,为了适应农村生活,刘安每天从家挑着两口袋沙子上学,那几年太白路上,可以看见一个带着高度近视镜的男孩,挑着担子行走。

知青下乡有缓解城市就业的现实考虑,这些城市学生很快被农村贫苦的现实浇灭了激情。从1970年开始,招工、招兵、工农兵学员的制度陆续出台,知青纷纷争取一切回城的机会。

刘安和同村插队的知青做了约法三章:一. 家里老人需要照顾的先走;二. 亟需解决经济问题的再走;三. 刘安最后走。他说到做到了。

1970年代中期,刘安回到长安,在莲湖区团委工作。

身为西大子弟,性格活跃、酷爱读杂书的刘安和一帮工农兵大学生混在一起。某天,有人和他说,有个历史系的北京知青,想和你认识。

西北大学食堂前,刘安看见一个身材消瘦的青年,干瘪的面庞带着笑容快步走来:你是刘安?久闻大名,我叫王凤鸣。



长安博物馆经过几年的闭馆后,要重新开放,需要一批解说员,他们看中了来陕西插队的北京知青,凤鸣是那次选拔的中标者之一。

凤鸣和刘安同是老三届最大的一波,属于一类人,天生带有领袖气质。

在陕博,凤鸣因表现优异,被推荐就读西北大学历史系。

工农兵学员正经学专业的时间不多,更多时候还是在搞运动,对于求知欲旺盛的人,难免失落,只好自己找书读。

那个时代,流行于市面,可以公开读的书很有限,读禁书就成了好学者的求知途径,尽管这带有相当的风险。

所谓禁书,也就是一些西方文学名著、中国古典小说和内部读物,俗称:灰皮书。

灰皮书是70年代初,出于批判学习的目的,专门给高级干部翻译出版的著作,能读到这种书,必须有家庭背景。

刘安和凤鸣一见如故,那天他们聊到很晚,行走在西大的夜色中,性格张扬的刘安大声背诵着《潼关怀古》: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智识的成长在于交流,凤鸣和刘安都觉得应该把爱读书的青年人组织起来,互通有无,思想碰撞。

于是,一个以西北大学为依托的读书会出现,他们采取会员制,每一个人加入必须经过刘安和凤鸣的审核,不得对外传播,聚会时间、地点都是临时通知。

如此严格的入会手续,就是为了避免麻烦,毕竟在那时读《第三帝国的兴亡》是会把警察叔叔招来的。

读书会始终规模极小,最多时就保持在12人,但这12个人无一俗辈,都有着自身的精彩。



知名学者葛岩是当年读书会最小的成员,他也是在西大宿舍见到了凤鸣。

中学毕业的葛岩很幸运可以留城,等待分配工作的空隙,经人介绍做了陕博临时解说员,一来打发时间,二来还可以有点收入。

这时的凤鸣已在西大就读,葛岩和他在工作上没有交集。

凤鸣的同班同学有一个叫龙海东(已移民加拿大)的,参观陕博时,与葛岩相识,很欣赏这个有文化的小老弟,特意带来给凤鸣审核,可否加入读书会?

葛岩至今记着那一面初识:

认识他时,已经可以感受到他的人际亲和力和强烈的政治兴趣。


与此同时,待业青年芦苇也出现在读书会中。

芦苇出身在干部家庭,插队两年后,得到招工机会回长安当工人,但他上了一个月班就辞职了。嫌弃工厂纪律太多,还不让看书。

从工厂辞职回家后,父亲养了他足足四年。芦苇一直躲在家里读书,读契诃夫,也读罗素、维特根斯坦。

刘安把芦苇介绍进了读书会,那会儿的文艺青年不太考虑自己前途,他们更关心国家和人类的命运,聚在一起也都是谈论与世俗生活无关的大事,并不会有人瞧不起无业游民,只要你有才华。

芦苇从小学习美术,家里有大量的画册,那时去芦苇家借画册是读书会成员很爽的日子。

直到1975年,一位街道干部实在同情芦苇的“大龄”和“无业”,把他介绍到了西影厂做绘景工,美术部门最低级别的工种。

芦苇开始自学电影业务,政治挂帅的年代,厂里觉得芦苇“不求上进”“不合群”“脑子有病”,只有读书会的朋友乐意听他谈镜头、谈调度、谈画面。


芦苇(右一)搀扶刘安

“脂粉堆里,我是女登徒。”读书会的男青年读到这句诗,没有不被震撼和吸引的,这是何样的奇女子?

文艺青年群体,如果是清一色的阳刚小伙就太不美了,哪能没有巾帼豪雄?

刘安葬礼上出现的那个僧侣打扮的女人,就是读书会最亮眼的一朵花,也是西京的一个美丽传说。

对的时机,对的人总要出现。



女人叫高洺,父亲是高级军官、老革命,本人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女附中。

不同于刘安等人对西方社会科学的热衷,高洺有很好的中国旧学修养,能写漂亮的格律诗,如同她的人一样漂亮。

年纪稍长的长安人或许还对这个名字有印象,在她头上有两个标签:长安第一个涂口红的女人,还有.......女流氓。

在1970年代,一片蓝的着装统一着大地,能穿绿军装就高人一头,不仅代表身份,还有美。

高洺不但穿着草绿,还做了改良,把上衣收了腰,显出女性的线条美,加上涂着鲜艳的口红,凡她出现的地方,必引起长安的交通堵塞。

那时的古都就有这样的风景,一群意气风发的男女,不顾世俗评判,肆意地活出自我。他们去“代代红”餐厅喝散装啤酒,为一个观点争论不休,也为躲避追踪互相配合......

十里长棚,终有曲终人散时。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读书会成员开始各奔东西,上演着各自的戏码。

高洺和芦苇都是搞艺术的人,高洺除了写诗,也擅长雕塑。在1970年代末的长安美展中,高洺的一件雕塑作品让她和“女流氓”的标签扯不清关系,那次展览上,高洺呈现了一具女性私处。

地下舞会是继读书会后,兴起的又一浪潮,最流行的是贴面舞。高洺、芦苇都是舞会的组织者,在1983年“严打”中,他们被判处劳动教养。

芦苇后来写剧本,西影厂文学部的负责人跑去找厂长吴天明告状:“芦苇就是个绘景,连美工都不算,而且被劳教过,他凭什么能写剧本?”

吴天明半玩笑半严肃地回答:“你告别人的状我敢管。芦苇我管不了。那是蹲过号子的,黑道上一大票朋友。”

告状的人无言以对。

高洺在监狱呆了一年半,期间把自身经历写成中篇小说《监中岁月》,给主人公设计了这样的话:

Sex 这个东西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我是喜欢的。我多做一次,就少一个良家妇女遇害。


有人混迹于江湖,有人升腾于庙堂,但他们的心从未走散。



1978年夏,刘安同数百万考生一同走进高考考场,这年他已过而立。

尽管考出了长安市文科状元,但政治因素影响刘安无缘重点大学,只能将就读了刚成立的西安基础大学(后并入陕财)。

三年后,刘安考中陕财研究生,才算把学历的难看抹平。硕士毕业后,刘安留校任教,并被破格提拔为副教授。

如果沿着治学的道路走下来,刘安不难成为杰出的经济学家。1984年的莫干山会议,刘安和凤鸣同时参会,做了论文宣读。

凤鸣没有忘记老朋友,也深知老朋友的才华,举贤不避亲,向老泰山推荐了这位西京奇人,刘安得以成了国家智库成员。

但洒脱不羁的刘安,受不了海里的矩镬森严,不久即挂冠而去,回到陕西继续做“人之患”。

1980年代末的春天,已过不惑的刘安,丝毫未减锐气,他在新城广场的演讲,是那段时期,长安最醒目的风景。一时的风光无两,让他得了“刘半城”的绰号,即半座长安城的人都认识他。

为了逃避后来的清查,刘安去了刚刚建省的海南,那时的海南不只是经济处女地,也是大春游后很多人避难的港湾。

高洺也涉事其中,她追随精神领袖一同渡海,在三亚开办了锅巴生产厂。

1980年代末,长安锅巴很走俏,刘安和高洺看中这门生意,但赔的一塌糊涂。

折了本钱的刘安很沮丧,高洺却开导他:你去海口闯闯吧,我留下来收拾摊子。我一个女人,不年轻了,但还算风韵犹存,实在不行还可以嫁人活命。

江湖儿女,活得就是有情有义。


高洺留在三亚,借钱开了饭店,没有暴富,但自食其力不成问题。去了海口的刘安,则又一次成了时代宠儿。



时值海南房地产大开发,今天为人熟知的“万通四君子”都是在那攫取了第一桶金,刘安同样成了大开发商。

暴富之后的刘安,不改交朋好友的性格,天天请客,由此又得了“刘半岛”的称号,半个海南岛的人都认识他。那时,他喊潘石屹“小潘”,潘总则规规矩矩地称呼:刘大哥。

刘安去夜店,给姑娘们大把撒钱,而且挨个做她们思想工作:不要干这个啦,找个正经工作,嫁个正经人家......

红尘女们兴高采烈接过刘大哥的钞票,背后丢下一句:这人傻X吧?

刘安从不介意,第二天继续去撒钱,继续做思想工作。

1990年代中期,亿万富翁刘安载誉归故里,受到省长接见。在西北大学做题为“从零到亿万”的报告,神采飞扬、口若悬河,《长安晚报》进行专题报道,题目是“南飞的凤凰又归来”。

刘安把公司设在了长安高新区,他生意的合伙人是个年轻女性。

才子总难免和风流摆不脱关系,刘安也是大风大浪见过世面的人,但他最终栽倒在女性合伙人手里,一手建立的商业帝国被他人掠取,落得个净身出户。

芦苇去看刘安,他从未见过精神领袖如此失魂落魄。刘安对他说:“你知道此刻我想做什么?我真想从这高楼上跳下去,一死了之。”

沉重的精神打击,让刘安脑溢血中风了,从此只剩下半条命,正值壮年,便在轮椅上度日。

好在一个朋友把刘安接管起来,每个月发放工资,并承担他的医疗费用。因为当年辞职南下,刘安享受不了社保。

刘安的身体还是不可逆的垮下去了,几年后又一次中风,人彻底颓了。

2011年,住院的刘安收到一通电话,那边是久违而熟悉的声音:我是凤鸣,一会儿去看你。



已名满天下的凤鸣来到医院,刘安看见昔年故人,激动难抑。二次中风后,他的语言功能已有障碍,呼噜噜的不知说着什么,任由清泪横流。

凤鸣听得懂刘安的表达,没有一句言语,一把握住刘安的手,两个花甲老汉,抱头而泣。

一旁刘安的妻女见此情景,顿作泪人。

无情未必真豪杰。这般画面,想是铁石人儿也难掩悲戚。时光流散,很多东西变了,但最有价值的总是亘古不变,比如知音,比如真情。

那次西京之行,凤鸣最长的时间留给了老朋友们,他们重逢在陕博。

刘安被妻女推着轮椅送来,当年读书会成员能来的全都赶来。同样的场景,同样的亲切。

高洺还是那样金句迭出,凤鸣还是烟不离手,芦苇还是眼露忧郁......只是昔日少年,都已风尘满身。

那次会面,进行了7个小时,博物院领导被挡在门外,一群文艺老年尽情地谈笑风生。

当年12颗星星,如今散落天涯。有的人移居海外,有的人身居天阙,有的人大隐于市。刘安过世,也意味着他们难以再聚。

芦苇已多年没有新作问世,偶尔听到关于他的新闻,还是炮轰电影界弊端,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他显得那么格格不入。

资深美女高洺的选择最出乎人意料,这么一位风流盖世的奇女子,晚年的归宿竟是空门。

终南山下,高洺建起一座小屋,在此参禅悟道,修养身心,她给自己取的法号是:不还居士。

不还,不再还俗。刘安的葬礼是她最后一次出现在熟人世界里,这个俗世不再值得留恋。

1979年初夏时分,凤鸣的工作有了变动,社科院已经同意接收他。阔别多年,凤鸣终于要回京了。

临行前,读书会的成员去送凤鸣,他们并行在陕博大路上,留下了青春的合影。

他们一个个笑得那么豪迈,那么无邪,干净、通达的表情,让我不禁动容。

照片洗出后,凤鸣对刘安说:你的字漂亮,给我写点什么吧?

刘安略作思索,掏出上衣兜的钢笔,写下:

恰同学少年!



作者微信公号
伊本正经说 

文图由作者许可本号分享,略有删节


表扬小号

就摁下识别二维码吧


延伸阅读

徐浩渊:"地下读书沙龙"的秘密
秦晓:草原上的阅读,走出黑暗的启蒙之旅

魏光奇:"文革"时期读书生活漫忆

徐浩渊:诗样年华
史保嘉:鹪鹩巢于这一枝
齐简:飘满红罂粟的路
北岛:北京四中那些事
唐晓峰:难忘的一九七一年
田晓青:北京公交十三路沿线
徐晓:我的朋友史铁生
陶洛涌: 青春绽放在师大女附中
冯仑:从改革的"吃瓜群众"
到"夜总会的处女"
王岐山和改革四君子的故事
王岐山市长是如何战胜北京非典的?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少达审读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


童年  文革  上山     当兵月   青工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       职业  学术   追师长教育  养老   兴趣爱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