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追思丨读者过亿的无名摄影师刘建生:给世界领袖留个影

侯杰、刘宇 新三届 2021-12-30

人物简历


刘建生,1954年生人,1969-1976年当兵,1976-1979年当工人,1979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1984-2014年新华社摄影部中央组记者,现已退休。出版专著《当代风流:我镜头中的100位世界领袖》。2021年7月11日,因突发疾病逝世,享年67岁。


原题

给当代世界领袖留影

(再一篇)




作者:侯杰
原载微信公号老侯说事儿

 


7月11日早上,我的大学同学、室友刘建生因病故去。

刘建生这个名字,除了熟人,几乎没人知道他是谁,但是,看过他摄影作品的人,可能以亿计。

每个国家的政要都有自己的专门拍摄班子,中国的就是新华社中央组。

他大学毕业就进入中央组,从胡耀邦时代起,用镜头记录国家领导人的政务及外事活动,留下四任最高领导人的大量图片。

在新闻界,有一类新闻稿件叫“新华体”,就是一种新闻写作的八股格式。统一的表述,统一的语言。其实,新闻图片也有新华体。

新华体的新闻图片,政治第一,四平八稳,忌讳个性表达,而他的兴趣是拍出人物个性,所以,被枪毙掉的总是那些有个性的照片。

如果不是有微信,那些个性的图片,我们恐怕永远也看不到,只能留给他自己欣赏了。

迄今人们公认的人像摄影大师是卡帕,他拍摄了诸多二战领袖人物,如生气的丘吉尔、目光炯炯的艾森豪威尔。个性与传神,是卡帕人像摄影的灵魂。

刘建生追求摄影的个性,他本人就很有个性,中央组是一支政治纪律要求很高的团队,但他本人却是一个极度散漫的人。

他在四川总参三部某部当兵五年,没有入党。期间被派到湖南的干校,插秧、放牛都干过,复员后,回到北京当车工。所以,他自称工农兵都干过。他的经历,在我这个应届生眼里,就像神。

1980年代,他拍摄倪志福,忙里偷闲,还请教了一下车工钻头的问题。

政治上无欲无求,味蕾却极度的发达。无论上学期间,还是退休之后,对他的印象,总是和吃分不开。

上学时,一进宿舍,他就提议集体合资买一个电炉子,还讲了买电炉子的各种好处,于是,八块钱一个,大家凑钱,后来,大家才明白,使用率最高的是他。

他的桌子上,永远是个杂货铺,大公香烟、二锅头、方便面,以及其它各种食品,谁要是想吃,想抽,随便。

在他的朋友圈里,除了他拍摄的各国领袖人物影像,就是吃。有时吃什么不重要,怎么做才是他的追求。偶尔也晒晒柳泉居的窝头和自己做的炸酱面。时不时感慨:基辅餐厅冷酸鱼不如以前有味道了。

他不是靠勤奋做事的人,但喜欢的事情,也绝不懈怠。大三时候,他迷上了围棋,没事就研究棋谱,拉人和他对练。到大学毕业时,整个系里没敌手了。后来去了新华社,一直拿到全社的三连冠,此后,就喟叹高处不胜寒,宣布不玩了。

他是吃货,但不是岁月静好那种,所以,看看他朋友圈的一言半语,很欢乐,也开悟。

人在圈外,头脑清醒不稀奇,难得的是,人在圈子内,依然保持着清醒,他就属于这一种。

他拍摄的万里

他拍摄的设计师。35块是当时半月工资


新华社的青年一代,让他懵逼

他一直关注姜克实

上学的时候,他的文笔就很有特点,属于幽默诙谐那种,工作后,主要是和影像打交道,很少看到他的文字。

2008年,他出版了《当代风流:我镜头中的100位世界领袖》,这是一个记者镜头里的当代世界领袖群像。

刘建生专辑

我们喜欢他的人像照,更喜欢他写工作中的琐碎点滴,那些琐碎点滴,就是中国历史的侧影。

退休后,他偶尔也写一些工作的回忆,看过他写的《锦涛同志给我号脉》一文,写领导人的平易亲和,偶尔也会在班群里扔进几张四代政治局成员某个人的照片。

他也开了公号,但写作不多,他打趣说,不能写太多,人写多少字都是有定数的,谁先写完谁先走,比如王小波。

很多真实的想法流露在朋友圈的只言片语里。还是上学时代的那个样子,风趣、自嘲,打趣搞笑之间,表达自己的历史观、世界观。

建生兄走了,他留下了世界各国领导人的影像,那是他的解读,而我们从那些影像里,可以找到我们每个人自己的解读。

刘建生与南非总统曼德拉



再一篇

中国有个

叫刘建生的摄影师




作者:刘宇

原载微信公号今日读图



根据我多年对摄影分类学的研究,摄影师分为两类:有名的和没名的。但把刘建生分在哪类,我实在心里没谱。你说他没名吧,全国人民肯定都看过他的照片;你说他有名,摄影圈没几个人知道他,因为他“清高自傲”的性格,根本不屑于在摄影圈玩。

我和建生说,这张照片显得“阴险”,他觉得我骗他,执意用这张

建生是我在人大新闻系读书时同宿舍的同学。毕业后一起分配到新华社。在经过入社教育后,建生被分到湖南分社当实习文字记者,而我则暂时留在了干部部培训处帮忙,其中的一项工作是陪着培训处的领导到各分社考察实习同学的表现。记得湖南分社的老记者对刘建生的评价是:这个同学,人挺聪明,但整天下棋,稿子写得不多。

半年后,在决定去向时,我和建生都被分到了摄影部。我是主动的,他是被动的。到现在,刘建生还老埋怨我,说是我和培训处领导说了他坏话,才让他误入歧途,当了摄影记者。我当然没有那么大的能量。不知道那个老记者的评价后来是不是对建生的分配产生了影响,如果真是这样,也要感谢他,让中国新闻界少了一位平庸的文字记者,多了一位优秀的摄影记者。

俄罗斯总统普京。刘建生摄


建生贪玩,而且要玩就玩得高级。我还记得,大学时下了课的多数时间他都爬在围棋盘前,还带动了一拨同学。为了祖国的围棋事业,他废寝忘食,头发长了也不愿意浪费时间理发,自己发明用小剪刀给自己理发。到新华社后,建生连拿过两次冠军。

有一阵,他爱上古典音乐,利用出国的机会买各种版本的名团CD,说起阿巴多、卡拉扬等等大师的指挥风格头头是道。再后来,他痴迷于保龄球,说是要花钱买健康。

一段时间后,一般业余爱好者就不是他的对手了。他的爱好还有很多,但似乎并不包括摄影。所以我俩在摄影部中央组一起工作的头几年,他在摄影方面并不显山露水。但我知道,那只是他还没有上心。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刘建生摄


不管什么事,建生玩到一定境界以后会立马收手,再也不沾。倒是摄影显示了异常强大的后劲。听建生自己说,他拍摄世界领袖肖像的契机是,美国《时代》周刊曾想在新华社选一张邓小平的肖像作为封面,但最后没有一张令其满意,最后只好选了幅素描当封面。从此在拍发稿照片之外,他留个心眼,抓拍人物肖像。

不错,新华社确实会获得一些独特的采访资源,但背负的压力也难为外人道。作为现场记者,拿出符合发稿要求的照片,永远是第一位的。在严苛的时间和环境限制下,要拍出与众不同的照片,绝不仅是靠运气能获得的。现在看,照片的价值真不一定和拍摄的事件的重要性成正比,好多当时发稿的照片留不住;这些剩下的副产品抽去了新闻的要素,仍然挺有意思。

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刘建生摄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其著作《领袖们》中写道:“随着伟大的领导人物的脚步,我们能够听到历史的隆隆雷声。”人们常说乱世出枭雄,在和平年代能够改变世界进程的领导人凤毛麟角。无论多么显赫的人,终究只是世间的过客。不管身后为人称颂还是背负骂名,各国的领袖在这个世界上比常人留下了更多的印记,也当然受到更多的关注。当面对镜头时,谁都免不了掩饰或者表演,大人物也不例外。

建生要做的是拨开迷雾,通过照片表达他对被摄者的认识,或者他们与现实的关系,以他的方式拉近大人物与观者的关系,尽可能还原那个本来的人,更准确地说,是他心目中的那个人。

美国前总统布什。刘建生摄


建生积累的名人肖像少说有几百幅了,但从未在公开场合正式展出过。前一段,多彩贵州摄影节的主办方找我帮忙组织几个展览,我差不多是求着建生,才同意做个展览。本来邀请他参加开幕式,他说,已经答应另一个同学了,要和他们小区大爷大妈聊聊摄影。

建生啊,你可长点心吧。

2017年10月29日



延伸鉴赏

刘建生镜头下的

世界风云人物





美国副总统时的拜登

俄罗斯总统普京

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

南非总统曼德拉

朝鲜前领导人金正日

德国总理默克尔 

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 

泰国前总理英拉

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

冰岛总统格里姆松

法国总统前奥朗德

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

乌干达总统穆塞韦尼

巴勒斯坦前领导人阿拉法特 

伊朗前总统内贾德 

葡萄牙总统席尔瓦

立陶宛总统达利娅·格里包斯凯特

乌克兰前总统尤先科

埃及总统穆巴拉克

IT 领袖比尔·盖茨

歌界三巨头

本号获作者许可分享


刘建生纪念专辑

刘建生:锦涛同志给我号脉

我拍邓大人

从王海容图片的一段公案说起
俄罗斯阅兵及他们的四个总统
闹绯闻的两位法国总统
镜头下的强权统治者:金正日与巴沙尔
沙特国王走了以色列总理老内又来了
五套《毛选》打江山的乌干达总统
土耳其总统与荷兰首相的高峰怼话
镜头下的韩国女总统朴槿惠
我拍美国总统奥巴马
刘建生:在莫斯科玩街拍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