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次我带来的主题系列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中国意象与中国精神。上一个系列跟大家分享的是梅兰竹菊,这个系列将给大家带来的是一个新的主题:风花雪月。风花雪月在我们中国文化的意象里头是一个非常浪漫的说法,其实它最早的出处是北宋理学家邵雍的《伊川击壤集》的序文。是这么说的,“虽死生荣辱,转战于前,曾未入于胸中,则何异四时风花雪月一过乎眼也。”是什么意思?在这里头,风花雪月其实就是四时变化的意思,后来南宋的无门慧开禅师写了一首诗,“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你看,诗写得非常有禅意,有趣味,几乎就成了诗意生活的代名词,所以,从此之后,风花雪月的意象也就广为传播,既指四时变化,又指男女爱情,再到后来,还成了云南大理的风光名胜的代名词了。“下关风,上关花,下关风吹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苍山雪。”听听就让人心驰神往。但是我这个系列的风花雪月,既不讲美丽的风景,也不讲浪漫的爱情。我们的风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浩荡东风,我们的花是“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怒放百花。我们的雪是“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战地风雪。我们的月是“遥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唐张九龄《西江夜行》)的思乡之月。这个“风花雪月”里头既有家又有国,既有悲壮又有希望。先说风,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盛唐诗人王湾的代表作《次北固山下》。北固山:镇江以东,三国时期东吴旧地,号称“千古第一江山”。“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先看题目《次北固山下》。所谓“次”就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哪?北固山在镇江的东边,横枕长江,当年是三国时期东吴的旧地,上演过很多英雄美人的传奇故事,所以号称“千古第一江山”。我们比较熟悉的辛弃疾那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在这儿写的。不光是辛弃疾,一般诗人到了这样的历史名胜,都难免要抒发一下思古之幽情,但是王湾不一样,他没有写古代,他写的就是当时事眼前景。先看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所谓客路其实就是旅途,青山就是北固山,那小船正在划开一江碧波,而碧波两旁就是青山如黛,诗人要去的地方还在青山之外的更远处。这就是“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青山绿水:美丽景色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旅途之中内心的明媚欢快之情。)这个起笔,本身不算新奇,但是难得在欢快。因为“青山”“绿水”这两个词本身太美了,眼前是绿水青山扑面而来,虽然人在旅途,但是心情却是明媚的。这是一个整体,也奠定了全诗的大基调。颔联写什么了呢?“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江水浩渺和江岸齐平,显得特别开阔,这是一个横着的镜头;风和日丽,一叶船帆高高挂起,和江面垂直,这是一个纵向的镜头。一横一纵,这个镜头感特别的开阔,这本身已经很美了。(屏显:江水浩渺和江岸齐平,一叶船帆高高挂起。一横一纵的景象描写,表现出视野之开阔,景象之静美。)但这还不够,这两句诗,还有更耐人寻味的地方。在哪儿?在“潮平”的“平”字和“风正”的“正”字上。诗人走的水路是长江,长江之上绝对不总是风平浪静的,长江之上充满了险滩巨浪。比如,李白有一首《横江词》,(屏显: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一风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阁。)写得特别清楚。“人道横江好,侬道横江恶。一风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阁。”如果是这种情况,那就绝无可能看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但是王湾走的这段路不一样,他走的是长江下游,江水本来就很开阔了,而且这一天是水平如镜,那就显得视野格外地开放阔达。这是“潮平两岸阔”。写得非常恢宏大气。“风正一帆悬”的“正”又怎么理解?我们现在送人出远门,经常会说一句话,叫一路顺风,“风正”不就是一路顺风的意思吗?它有这个意思,但还不完全是。“风正”不仅仅等同于风顺,他还要加上风顺而和。(屏显:风正:顺畅而又柔和的微风。表现出静美柔和又从容不迫的感受。)大家可以想像,如果风顺但是风不柔和的话,那么帆会是什么样子?这个帆就要鼓起来呀,鼓成一张弓,那看看就剑拔弩张了。可是王湾感觉到了不是这个样子的风,是既顺畅又柔和的风,所以这个帆就是悬垂在那里,这才是“风正一帆悬”,显得非常地静美,非常地从容不迫。这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样的景色美不美?当然是美的。但是这一联真的只是在讲景色美吗?还不尽然。这一联不仅仅涉及到自然风光,它还暗示着唐玄宗开元年间的政治气象和社会局面。(屏显:不仅仅是描写景色,更是暗示了唐玄宗开元盛世年间的潮平风正的政治气象和社会局面。)因为有了潮平风正的政治气象,所以开元年间才有了开元盛世的美誉。像王湾这样的开元才子,才能够充分施展才华,才能够写出“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样的精彩诗篇。(屏显:这句诗的妙处是“以小景传大景之神”。)这叫作“以小景传大景之神”。这个“大景”,不光代表自然气象,还代表社会气象。颔联写得如此精彩,看看颈联怎么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残夜未消,一轮红日已经从海面冉冉升起,旧年未尽,但是春意已经悄悄来至江边。这一联一直算作千古佳句。它好在哪儿?第一,它好在时序感特别强。(屏显:时序感很强的描写,交代了诗歌创作的时间并非是春日的白天是岁末的黎明。)我们之前看潮平风正,看绿水青山,很容易觉得这是什么时候,这是春天。具体在一天中这是什么时节,这是白天,是不是呢?看这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我们才会意识到不是那么回事,这不是白天,这是黎明,这不是春天,这是岁末呀。可是一年年末的黎明,不应该是既阴冷又肃杀的吗?怎么诗人会写得如此明媚呢?因为王湾当时没有在北方,他是在北固山前,他看到的是江南的风景,江南春早少年心热,这两个因素结合到一起,所以他会早早地启程,夜不能寐,太阳还没有出来,他就已经开始了新的航程,所以他才能看到“海日生残夜”。那就在这个越走越亮的过程里头,他感受到湿漉漉的江风打在脸上,他看到江边的垂柳都露出了鹅黄,明明还是岁末,但春天已经在萌动之中。这就是“江春入旧年”。我们一般很少这样形容岁末吧,这是在意料之外。但仔细想想,江南是不是这个样子,江南又完全有出现这种景象的可能。这就叫作情理之中。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所以这个时序感才显得特别强。这是第一个好处。这一联更妙的地方在于意象好。此刻已经是年末了,王湾还在江面上漂泊,一般人这时难免会觉得凄凄惶惶。比如说同样是唐朝诗人崔涂,(屏显: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除夜|巴山道中除夜书怀》)他写“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或者是另外一个唐朝诗人戴叔伦,(屏显: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除夜宿石头驿》)他写“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每逢佳节倍思亲嘛,这本来是人知常情,但是你看王湾不然,他一反此道,他根本没有沉浸在这种漂泊的情绪之中,而是看到了一种伟大的自然力量,夜去朝来,冬尽春回,这是多么令人喜悦的画面。他觉得喜悦了、震撼了,他就把令他震撼、令他喜悦的主题词放到了这一联诗的最开头的地方。(屏显:海日、江春的意象,描写了伟大的自然力量,体现了诗人在江南早春中体验到折震撼与喜悦。)开头是“海日”,是“江春”,在辽阔的海天之间,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势不可当,它生于黑夜却要驱散黑夜,在浩荡的江水两岸,春意和春水一样,暗暗涌动,它闯入旧年又会取代旧年。(屏显:生、入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朝阳、江水浩荡磅礴的力量。)一个“生”字,一个“入”字,看起来很粗暴,但其实这是一种拟人化的比喻,显得多么有力量啊。那么,这一联诗真的只是在写太阳、在写春天吗?又不是。(屏显:颈联着重表达了诗人虎虎生气的少年之心和呼之欲出的大唐盛世。)这还是虎虎有生气的少年之心,也是呼之欲出的大唐盛世。首联明丽,颔联开阔,颈联雄壮,尾联应该是怎么收?“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在欣赏着眼前的青山绿水,感触着红日初升、春江已放的这种心情,他本来是比较欢快的。但是正在这时,一行大雁掠过,一缕乡愁也悄悄地掠过诗人少年的心。春天来了,大雁都要北上回家了,我这个游子是不是也该回家了呢?王湾是洛阳人,他觉得北归的大雁一定会路过我的家乡啊。这时候鸿雁传书这个意象,他想起来了,所以尾联也油然而生“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北归的大雁,请你替我带一封信吧,给我的家乡报一声平安吧。(屏显:诗人的乡愁不是沉重的,而是带着少年的欢快、江南的春意和时代的蓬勃。)诗人的乡愁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并不沉重,带着少年的欢快,带着江南的春意,更带着时代的蓬勃。王湾生于公元691年,比王维、李白都稍早,比杜甫更早一些,所以他才是开元盛世真正的报喜鸟,他的这首诗也成为盛唐文学的精神象征。这首诗一写出来就广为流传。当时宰相也是文坛领袖张说,(屏显: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盛唐文学的精神象征、代表了盛唐之音。被当时宰相张说写于政事堂上。)特地把“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诗写到了当时的政府办公室政事堂上,让它代表盛唐之音。这是一联好诗。相比之下,习近平总书记更欣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一联。他在很多地方都引用过。——习近平总书记在巴西国会演讲中、在塔吉克斯坦发表署名文章中、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的讲话中多次引用此句。比方说,在巴西国会演讲中引用过,在塔吉克斯坦发表署名文章的时候引用过,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的讲话中也引用过。为什么要反复引用?因为吹拂过盛唐的一派正风,在正吹拂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新时代,它一定他会吹出一轮红日、一派春光。(视频来源:学习强国。本号尊重原创,公益推荐,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我们删除。)【欢迎各中学文学社推荐学生优秀习作,我们将公益刊发;附刊发学校文学社简介。联系微信:18692202360】
二、视频合集
15.视频 | 古典诗词中的中国意象和中国精神——“梅兰竹菊”系列之“竹”
14.视频 | 古典诗词中的中国意象和中国精神——“梅兰竹菊”系列之“兰”
13.视频 | 古典诗词中的中国意象和中国精神——“梅兰竹菊”系列之“梅”
12.视频 |《李白在安陆》(1-3)合集,点击链接观看
11.视频 |《楹联里的中国》(1-10)合集,点击链接观看
10.视频 | 《诗词中国》(1-8)合集,点击链接观看
9.视频 | 《齐鲁家风》(1-6)合集,点击链接观看
8.视频 | 《朱熹》(1-4)合集,点击链接观看
7.视频 | 《千年书法》(1-8)合集,点击链接观看
6.视频 | 《诗画江南》(1-8)合集,点击链接观看
5.视频 | 《弟子规》(1-9)合集,点击链接观看
4.视频 | 《苏东坡》(1-6)合集,点击链接观看
3.视频 | 《宋之韵》(1-20)合集,点击链接观看
2.视频 | 《二十四节气》(1-24)合集,点击链接观看
1.视频 | 《唐之韵》(1-20)合集,点击链接观看
三、集智备课
10.高中新教材集智备课 | 视频素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9.高中新教材集智备课 | 视频素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8.高中新教材集智备课 | 视频素材:庖丁解牛
7.高中新教材集智备课 | 视频素材+教案:《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6.高中新教材集智备课 | 电影素材:《哦,香雪》
5.高中新教材集智备课 | 电影素材:《百合花》
4.高中新教材集智备课 | 视频素材:雪莱《致云雀》
3.高中新教材集智备课 | 视频素材:闻一多《红烛》
2.高中新教材集智备课 | 视频素材:《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1.高中新教材集智备课 | 视频素材:《沁园春 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