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柒 2018-06-01

这是FoodPlus推出的第4篇Weekly·周报


声明:本文为FoodPlus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请关注FoodPlus微信回复『转载』进行了解。



NFC果汁品牌斐素获得成为资本的数百万美元A轮融资,将扩充产品线以及将业务拓展到更多的城市

以自营渠道为核心的中街1946,年销售额过1亿人民币,以及许多小冰淇淋品牌在蚕食大品牌的市场

对精酿啤酒的一些看法,最近开始火热起来的市场,有何不同?

美国葡萄酒在线零售商wine.com获得1500万美金融资,年销售额已超过1亿美元,过去一年销售增速超过25%


本周破天荒的有4条资讯,思考点:

1、大市场小品类的创业公司如何稳步发展、步步为营,以及为什么说NFC果汁还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市场,未来增长潜力如何?

2、蒙牛、伊利等乳企的冰淇淋业务如何,小冰淇淋品牌是否存在机会,以及如何在蒙牛、伊利等大品牌下突围?

3、精酿啤酒在中国还是属于小众市场,没有成熟的经销网络,没有成熟的零售体系,精酿啤酒初创公司渠道布局上如何决策?巨头们入场后,小精酿品牌如何在其存货、突破、发展?

4、做为食品零售商的角色,如何获得消费者青睐,从wine.com上有什么可借鉴之处?



1、NFC果汁品牌斐素获得成为资本的数百万美元A轮融资

信息来源:36kr、汇源2016年年报、味全年报



我们在此前的文章《亚马逊的飞轮效应,是否也适用食品消费品公司?》中有分析过斐素能发展起来的原因,在多数品牌只有单一水果的纯果汁产品线时,斐素在产品上做出了明显的差异化,做混合果汁以及混合果蔬汁,混合多种水果或蔬菜,会给人印象斐素果汁的营养会更加丰富和全面,产品上这是斐素最大的优势,直到现在这种产品上的差异化依然存在。还有一大差异化是斐素没有找经销商,而是直接与零售渠道合作,更多关于斐素的分析可以点击上面的文章标题进一步阅读。


早从2015年开始NFC果汁就被认为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市场,上海新元素推出瓶装NFC果汁进入全家。2016年1月份开始陆续有佳美集团推出自有NFC品牌汲自然,农夫山泉率先在北京推出17.5°的NFC果汁,汇源推出NFC果汁品牌鲜榨坊,上市公司天溢控股推出NFC果汁品牌森美。


2016年年中,斐素开始发力NFC果汁业务,进入上海高端超市ole、城市超市,后面陆续进入全家、罗森等便利店渠道,宗馥莉掌权的宏胜集团推出自有NFC果汁品牌KellyOne,味全推出带有NFC概念的FC果汁产品线每日身体管理。


其实最早进入中国NFC果汁市场的是佳美集团旗下的扬雅,从2003年开始给大陆星巴克供货,现在在星巴克、哈根达斯、85℃看到的果汁就是扬雅供应的,但这个品牌一直没有走向零售渠道。2013年成立的零度果坊是第一家将NFC果汁带入零售渠道的公司,由于进入市场比较早,现在在NFC果汁这个品类里规模排在最前面。


虽然有很多巨头入场,但NFC果汁还是属于一个很小的品类,2016年全部NFC果汁市场总营收也不到10亿人民币规模,而且新元素的NFC果汁业务早已失败、味全的每日身体管理产品线也已下线,KellyOne属于不温不火的情况,农夫山泉的17.5°NFC果汁进入全家一年后,由于销量不佳现在已经在全家货架上消失。


下面有一组数据,可以说明为什么有这么多玩家进入到NFC果汁以及为什么这个市场一直没有起来或者说没有想象中规模那么大?这些原因都是值得思考的

图片来自于海枫2017年年初做的一份报告

(点击图片看大图)


其实目前中国NFC果汁市场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以便利店渠道的随机性消费为主,据行业内透露的数据,一个便利店平均每天销售NFC果汁大概在10多瓶20瓶左右,这其实是一个不太乐观的数据,中国连锁型便利店的数量在几万家左右,能够产生的NFC果汁市场也不过20亿-30亿人民币,这占到整体果蔬汁市场也不过2.5%左右。


还有一个数据也比较有意思,根据2016年汇源年报显示,汇源100%这部分业务相比2015年增长了26.3%,占其总收入的35.1%。根据味全台湾的年报显示,大陆地区每日C 100%果汁业务2016年相比2015年提升40%左右。


NFC果汁品类目前在中国的情况就属于大市场小品类,如何变成一个大市场大品类?在我们看来除了随机性消费,还需要发展经常性消费的家庭市场(家庭消费)。


从渠道来说,超市、大卖场是线下零售渠道中最接近家庭消费的渠道,而电商是线上零售渠道中最接近家庭消费的渠道,但因为中国零售环境的不成熟,以及消费主流人群:年轻人逛超市的次数在减少,NFC果汁以什么方式通过什么渠道进入到家庭市场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你对中国NFC果汁或者果汁市场,可以对FoodPlus持续保持关注,我们将于近期推出100%果汁这个细分品类的特辑。



2、小冰淇淋品牌正在蚕食大品牌的市场,以及中街1946年最近一年的销售额有1亿人民币

信息来源:36kr、界面、伊利年报、蒙牛年报


先看两个数据,冰淇淋业务也就是乳企年报中的冷饮业务,对于伊利和蒙牛来说,这项业务到底意味着什么?

伊利冷饮业务数据(点击图片看大图)

蒙牛冷饮业务数据(点击图片看大图)


从这两份数据中可以看出,其实伊利、蒙牛虽然冰淇淋业务营收规模很大,但在总收入中占比都很小,这项业务更多是两家乳企巨头的业务爱好。因为依托于庞大的乳品经销网络,可以将其冰淇淋产品分销到全国各地、大小城市、大街小巷,即便从公司层面这条业务线并未受到多大的重视,也能够实现一年几十亿的销售规模。


但小冰淇淋品牌不同,首先没有这么强大的供应链,也没有这么庞大的经销网络和零售终端网点,对于冰淇淋初创品牌来说想要有机会脱颖而出就在产品和品牌上找突破点了,同时在渠道上也要取蹊径。


从36kr的对冰淇淋品牌中街1946的报道中可以看到这个成立一年的公司实现了1亿人民币的销售规模,其中线上线下占比为五五开,这依托于中街在上海、杭州、深圳、沈阳开设的50家直营实体店。


虽然中街1946是一个有几十年的品牌,起源于沈阳,但这家公司成立时间不长,于2016年成立,一家年轻的公司复兴了一个地方性的老品牌,这对于食品创业来说,也许是一个不错的方向。


上面还提到,小冰淇淋品牌要想脱颖而出,需要在产品和品牌上寻找突破点,中街因为其品牌悠久的历史,给消费者带来的印象是一个久经岁月的雪糕品牌,这会带来一定的信任感。同时线下店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给品牌带来了更多的沉淀,当然也有更多的曝光,36kr的报道中就提到自从中街在杭州开设实体店之后,这个地区的线上销量增长了3倍多。


同时产品上主打中式雪糕,中街的产品形态非常接近东北大板,这跟现在甜筒、脆皮、冰淇淋球、盒装等产品有很大不同,会有一定的辨识度,也正好契合品牌起源于沈阳这个。同时雪糕采用竹签而非木签,要知道筷子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大多数筷子都是用竹子做为原材料,这又是一种文化传承,又近一步贴近中街对中式雪糕的定位。


冰淇淋也存在一个问题,和上面提到的NFC果汁类似,随机性消费太强。在界面的报道中,中街创始人林盛提到:“国内冰淇淋消费的瓶颈在于随机性,人们想起来才会去买了吃,不确定性太大了。所以要把随机消费变成刚需。”中街采取的方式是线下和线上发展并行,线上零售以家庭包装为主,同时还针对儿童推出mini型的冰淇淋。


由于像蒙牛、伊利这样的乳企巨头,冰淇淋并不是其业务核心,无论在产品创新还是在渠道以及改变消费者习惯等方面动力并不是特别足,正因为这样才给了众多冰淇淋初创公司许多机会,才会有中街这样的品牌出现。



3、对精酿啤酒市场的一些看法

信息来源:海枫



直接说看法:


a、精酿啤酒在中国还是一个非常小众的市场,没有成熟的经销网络,也没有成熟的零售渠道。目前多数以厂商自建酒吧为核心的体验和销售渠道,同时也借助一些特色经销商将产品铺设到特色酒吧、livehouse等渠道中,还有一些特色的零售商(淘宝C店、线下店、啤酒共和)也是精酿啤酒的销售主力。


b、美国精酿啤酒行业有权威的精酿啤酒协会,这是推动美国精酿啤酒行业发展最强有力的力量。一方面美国精酿啤酒协会有其权威性,建立标准,并抵制大啤酒厂商将精酿啤酒规模化;另一方面牵头组织各种精酿啤酒大赛,这对行业在技术上的发展和向大众普及是非常有价值的。在中国这一环是缺失的。


c、精酿啤酒还是一个非常早期的阶段,离市场成熟还有很长一截路要走,小型的精酿啤酒厂商和已经初具规模的精酿啤酒厂商应该达成一种默契,不是相互竞争而是错位发展,共同推动这个行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


d、除了聚会、音乐、酒吧等元素,精酿啤酒是否还可以挖掘更多的元素,从而加速对大众消费者的普及速度,比如美食、时尚、艺术等等。比如台湾的精酿啤酒厂商啤酒头用二十四节气来包装产品。


e、从精酿啤酒产品本身的迭代上,引进国外的技术、方式之外,是否可以在中国本土文化以及元素上深入挖掘,比如将茶做为原料进行产品开发。


我们会在9月份推出精酿啤酒的细分品类特辑Insight·洞察文章,将深入分析精酿啤酒在中国的现状、发展历史、未来前景,做为精酿啤酒创业有什么机会和突破点,也会横向对比国外精酿啤酒市场以及国内外大大小小的精酿啤酒厂商。同时也会针对精酿啤酒这个细分品类的创业公司,从小到大的发展节奏以及在产品、市场、渠道、供应链等方面提供行之有效的建议。



4、美国葡萄酒在线零售商wine.com获得1500万美金融资

信息来源:华丽志


据华丽志报道,美国在线葡萄酒零售商 wine.com 近日宣布从现有投资者手中获得 1500万美元新投资。wine.com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有20年历史的葡萄酒零售商,目前年销售额超过1亿美元,这对于336亿美元的美国葡萄酒市场,是一个有潜力成为重要角色的公司。



wine.com的产品线主要分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两种,目前网站上葡萄酒的种类超过10000种,而普通的葡萄酒杂货店一般在600种,专业零售商有1200种,这给消费者丰富、海量的选择。而葡萄酒市场是一个长尾、小众单品的市场,不同的酒庄、不同的产地、不同的品种、不同的年份、甚至不同的酿造师,均会对葡萄酒口感有影响,这种丰富的选择会受到众多不同类型消费者的喜爱。


根据华丽志的报道,因为wine.com的种类非常庞大,所以会为消费者提供葡萄酒发现工具,根据地理区域、细分类别,以及消费者个性化的虚拟酒窖和过去购买建议,同时提供除每一瓶葡萄酒的基本信息之外,如酒厂、区域、品种、地图等,还提供过往和现在的专业级评论、用户评论、最受欢迎榜单等。同时还为提供在线聊天服务,由wine.com提供葡萄酒专家在线指导,帮助用户发现自己需要的酒以及发现新的葡萄酒。


现在wine.com一年的销售额达到1亿美元以上,并且过去一年营收保持25%的增速增长,通过丰富的选择、针对性的购物服务以及便捷的配送体系和有竞争的价格,加上有20多年的历史沉淀,这种增长势头不容小觑。


国内和wine.com在做同类事情的,比如品尚红酒、企鹅团等公司,目前已经获得不同轮次的融资。


从这篇Weekly·周报开始,我们会加入食品零售商这个范畴的资讯。这在食品领域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新公司的成长以及大众消费者需求满足,食品零售商是食品公司最佳的合作伙伴之一。


作为食品零售商,最需要建立的是专业的形象,对于选品、推荐、信息挖掘等角度为消费者提供专业的内容、服务和建议。其次便是便捷的购物体验,不论是线下还是线上零售商,最后则是有竞争力的价格,能够创造很多机会促进消费者频繁、持续购买。


Weekly·周报是FoodPlus每周推出的文章栏目,主要盘点过去一周食品创业领域重要事件以及食品领域可能存在的发展趋势,并对这些事件和趋势加以解读,从而让食品创业者们及时了解行业动态、掌握可能存在的变化,每周一上午更新。


更多FoodPlus文章精选阅读


点击图片阅读文章


点击图片阅读文章


此篇文章需要点击阅读原文


点击图片阅读文章


点击图片阅读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