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立独行的“牛校”,背后的力量竟然是……

徐雪明 与人明说 2021-10-30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特立独行的“牛校”,

背后的力量竟然是……












前两天,杭州崇文总校长俞国娣给全体家长写了一封信“别等了!我们不做直播课,不寄课本!”瞬间在网络蹿红。


崇文总校的“两不”家长公开信,令网友折服惊叹名校的“牛”。牛在哪?在全国直播开展得轰轰烈烈的当下,在将课本配送到家的文件面前,崇文有底气公开“两不”做法,是学校没有考虑过“有令不行”的后果,是名校在非常时期依然昂首保持惯有的“牛掰”,是疫情下的逆袭,博人耳目,求得与众不同的宣传效应?还是崇文有着他们的独特担当和价值判断?


我们再读公开信,试图读懂什么。





PART1

常识,没有迷失












生活是最好的教科书这句话并不高深,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生活即教育”的主张,经历近百年的教育,却成为名校的精髓。


网上开学典礼,俞校长说,她戴着口罩做开学致辞。其目的是为了给孩子树立榜样,强调特殊时期戴口罩的卫生习惯。自己在网络中现身说法,告诉孩子特殊时期需要特殊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在网上致辞,也许有人会认为只要把自己想表达的要求想法和孩子们说清楚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如此包装”。也许有人会认为,戴上口罩给孩子们讲话是一种示范和引领,教育孩子在特殊时期需要戴口罩的重要习惯。


但我认为俞校长在讲话中不只是示范影响,更是一种真实的常识的教育。她说“戴口罩”习惯,在正常的公开交际场合交流是不文明的,但在特殊时期戴口罩是一种保护。不是不文明,反而是一种高尚的文明。戴口罩是在保护自己,也在保护家人的生命安全,甚至是保护那些与自己并不关联的人的生命安全。这样思考,突出戴口罩在特殊时期的“特殊意义”。


这种因时施教的教育是有生命力的,是彻底、实在而有意义的,比一句句“我爱家人”“我爱他人”的口号更有力量,更加透彻。最高明的教育是能够利用生活现象和事件,抓住契机进行走心的教育。


智者,从不多讲什么,寥寥几句话中,自身的行动中深藏常识。



反观疫区湖北政府主要领导召开疫情新闻发布会上,却忽略了自身在公共空间中的影响,几个主要领导,连口罩都戴反了,甚至没有戴,被公众视为笑柄。严重的疫情面前,官员没有卫生防范意识,怎么去影响公众做好个人防范与公共防范呢?“笑柄”正说明了他们应该遵循的基本常识已经缺失,缺失的背后是他们对公共事件的敷衍了事,以及他们为官根本“能”不配位。


现实生活不光是孩子们,也是成人最好的教科书。我想崇文之所以有底气,是因为他们能做到生活即教育。正因有这样的理念,他们可以找到疫情期间比教材学习更好的更多的更有意义的教育内容和方式:1.让孩子们思考“长大做一个怎样的人,现在应该做什么?”,用这个带着哲思的问题,去观察当今发生的一切,用这样的思考去了解新闻消息,去理解自己应该具备的大爱小德,责任担当。2.家长监督或跟孩子每天一起运动;3.共同宅在家里家长给孩子上家政课最合适,教孩子做家务,教会他们烧菜,免得以后外出求学、工作只会点外卖。

 

这又让我想起了周恩来在南开大学的故事。1945年冬,南开大学张伯苓校长七十生日,许多老学生来给他拜寿,周恩来也来了。有人问周恩来在南开所学能记得的事是什么,他说是校长伯苓先生在修身班中所说的一句话,在困难犹豫中要顶住,“要光着屁股由床上跳起来”。他说他在遇到困难时就想起校长这句话,就咬牙顶住。原来,伯苓校长曾经为驱动学校里怕冷贪睡暖被窝的学生起床,教导学生说,要光着屁股由床上跳起来,被窝外边很冷,自然赶快穿衣,就起来了,“不要退,越退越起不来”。一句很朴素的话语,却让一位政治伟人铭刻在心。

 

教育的价值是什么,不是教给孩子多少知识,是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给他们带来成长动力,促使孩子不断地成长。雅斯贝尔斯说出教育的价值与本质“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外一棵树, 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一个 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崇文总校“两不”公开信应该是对这句话最好的注解。

 

俞国娣校长在信中说:“她很想喊一个口号‘崇文的孩子都会烧菜’,又怕成网红、被笑话。咱们就不喊口号悄悄地做吧。”能成网红,但绝不会被笑话。南开大学有一面大镜子,镜子边上写“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以镜子纠正自己的身形发肤,改善学生仪容。张伯苓校长遇见学生服装不整者,必然亲加纠正。连这样的大师都热衷于注重大学生的小事,何况小学生做小事呢?事小,却是必生活中须的大事。

 


为什么大家都知道的教育常识,却引起大家的共鸣和佩服呢?在这个人人趋之若鹜变着法儿标新立异、自立门派,高声宣扬创新与特色的时代,或者十足出现文件教育、口号教育、媚态教育时,常识被掩饰了、迷失了。少有的坚持者,突然令我们有醍醐灌顶之感,有柳暗花明之叹。纪伯伦先生告诫:“我们有时候已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




PART2

常识,重在行动












逆袭者,是不是作秀?漂亮话,是不是另一种媚态?公开信中说到:老师的连线让孩子说真话。每天都会有老师和孩子一对一的线上交流。老师每天会依次跟学生一对一连线,继续培养学生“善交往”的能力,养成“有天谈,会谈天”的良好品质和习惯。朋友的孩子在崇文,那天看到铺天盖地的宣传,我就和朋友聊:


学校不上网课,你作为家长怎么看?





哈哈,不急,课本上的东西简单,我们女儿学学很快。反正我们班的家长都挺愿意,不上网课挺好。

不一样的家长群体,牛!





课本上的东西的确简单的,崇文比较注重课外的东西,比方课外阅读、科学常识实践、家务活、运动等。

你觉得家长的素质重要不?





学校的底气比较重要,家长跟随有自信的学校。前天女儿半小时学会朗读(诗歌:《善待》音频),我觉得比读课本有用,老师网上布置的任务。

为崇文叫好,你看可以复制吗?





崇文比较注重全面发展,俞校长的确是有先进理念的人,估计不可复制,学校和老师对学生负责任的态度,其它学校就复制不了。老师每天打视频电话和孩子共同聊天的。

沟通些什么呢?




今天有没有做家务,有什么有趣的事要和老师分享,昨天布置的小任务是否都有实践完成,自主学习有没有需要解决的问题,诸如此类,和聊天一样。

聊天式的是吗?





嗯,挺好,家长压力也小。


从朋友的聊天中,他有满满的获得感和信任感。为什么家长对学校有满满的信任感,是因为常识落地有力,让家长在治校理念中,服务态度中,责任担当中有了信赖。信赖往往可以创造美好境界,在疫情面前,学校拒绝媚态,作出的“两不”公开信得到家长信任,是情理之中,预料之中。因为学校首先站直了自己,用挺直的脊梁,告诉家长和孩子,学校有山的力量一起同行!

 

回归“教育常识”,需要胆识和担当。




END



















·end·

—如果喜欢,快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我们一起生长智慧吧


关注阅读往期精彩

老师当“主播”了,父母最担心这四类娃

“空中学习”一周后袭来,父母“五字陪学”不可缺席

这是一堂危机教育课,严峻疫情中给孩子讲些什么




既然在看了,就点一下吧!!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