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2年5月10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窦婉茹 I 纽约疫情日记:It'll pass,跟爱情一样(3月12日)

窦婉茹 纽约时间 2020-03-15




编者按


每个城市都需要有它的日记。

只有史家记录那些挥舞旌旗的王者是不够的。

城市里,那些属于个人的,渺小然而动人的瞬间,

要有温婉私人的笔调记下。

《纽约时间》很幸运地找到这样一位写日记的作者。

纵然疫情阴影笼罩,我们还期待更多的幸运,

期待更多的人加入到记忆这座城市的行动中来。

你也写日记吗?邀请你。




▥ 纽约疫情日记

3月12日 纽约 多云



It’ll pass,跟爱情一样




 窦婉茹 I 文


今天是纽约人民“楼上的另一只靴子终于落地”的一天。惊心动魄守望这么久,从武汉、到韩国、到伊朗、到意大利,两艘邮轮给美国的完美惊吓可以拍电影了,波士顿有个生物公司,开个大会就成“麻州的华南海鲜市场”了,整个美国对病毒的存在感和恐惧感在急剧升温。纽约的感染数字在稳步上升,今天纽约州感染的人数到了328,曼哈顿是95,我们长岛纳苏郡的数字也到了41,给纽约个说法的时候到了。(编者注:截止发稿前,今天纽约州的COVID-19病例数已上升至421,其中纽约市154,比前一天增加了60。


有人说纽约今天真倒霉,堪比911,应该记入史册,早上华尔街一上班就美股大跌,再度熔断,暂停交易15分钟。最后道指雪崩式暴跌2352.6点,跌幅10%,创史上最大跌点。


今天全球11国股市熔断。全球范围的大熊市开始了。


这就是纽约的一大早。刚一上班大家就发现自己存的那点钱都没了。美国人存款不多,很多人都靠股市上那点钱。


每逢人生最惨的时刻,似乎总有那么一个一醉解千愁的好笑话等着。今早熔断后不久,我看见老同事在微信上转发:“毫不吹牛地说,巴菲特活了89岁才见证3次熔断,我一个星期内就经历过2次。”


我也一边乐一边转了,得了不少笑出眼泪的小黄人图标,还有不少好心人在后面提醒:“这周还没过完呢。”


这悲惨的早晨多少要感谢川普昨晚在椭圆形办公室发表的紧急电视讲话。川普本来是要放大招刺激股市稳定民心(争取选票)的,结果大家不买账,早晨起来砸股票。川普这周发表了两次电视讲话,结果两次股市都跌到熔断了,有人建议川普赶紧带上口罩。


昨晚川普一讲话完,纽约市长de Blasio就公开发信讽刺了自己的“领导”,说你这回(又)发Europe Travel Ban(欧洲旅行禁令), 你老是更关注“who to blame”(应该怪在谁身上), 为什么对如何大范围加快病毒测试这种(更关键急迫的)事没话说?“我们纽约人不在乎病毒是哪里来的。”


纽约市长怼川普的公开声明。



纽约市长的话是今天纽约的一线灿烂阳光,de Blasio市长在危难之时,没有忘记守住和彰显纽约这个伟大城市的灵魂:任何时候,都不容许任何人,哪怕是美国总统,打着任何旗号搞针对任何人的歧视。


你歧视欧洲也不行。


看市长怼完了总统,熔断的大戏也演完了,纽约人民怀着七上八下的心,接着关心自己“开门,还是关门”的问题,这在传染病大流行的当下,基本就等同于“to be, or not to be”。这对纽约是个很痛苦的选择,因为纽约的防疫措施从来不是“不惜一切代价”式的,相反,纽约一直在“有效反病毒”和“维护人道主义”之间做平衡,纽约既不想像“不自由毋宁死”的意大利,也不想学武汉那样封城。在两张椅子之间,纽约各大有权决定“开门,还是关门”的机构这几天都如坐针毡,不想这样,又怕那样,还怕两头不着一屁股坐地上。


公立学校对开关这个事烦心透了。我的微信群里接到了两封希望我一起联名要求校方停课的公开信,华人家长发的。我是个懒人,并没有签,因为这个事不仅是个“感受”,它是个需要从多方面进行理智考量的一个“问题”。比如,一般来说家境好的孩子家长都希望关,但穷孩子怎么办?有些孩子据说一天里只能在学校吃顿饱饭,停学在家连衣服都没地方洗,所以停学这个事并不简单。但有人会反问“你命都没了还在乎那顿饭?”,这就是个对时机和事态的精准判断问题了,需要很大的智慧勇气,也很容易落埋怨。我个人倒是很理解纽约市长早早就撂下的话儿: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关闭公立学校。


但今天情况不一样了。下午,MET,大都会博物馆,宣布明天起暂时闭馆了。古根海姆也要关。接着是百老汇。消息接连传来。所有的迹象都表明:公校关门也眼瞅着快了。揪心。


离奇的事情是,下午CNN突然发报道,说前几天刚刚跟川普亲切合影的巴西总统的一个媒体负责人,确诊染上了冠状病毒。大家都在担心川普会不会得病。汤姆·汉克斯和太太都感染上了,各国政要感染的单子网上也开始到处贴,今天整个感觉很魔幻。下一个会是谁?快晚上的时候,答案突然冒出来:是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的夫人苏菲·特鲁多。在这洒狗血的大时代,连当总统夫人都危险太大了。


特鲁多夫人感染新冠病毒。



纽约一直都是个离奇之都,但今天更是极端反常的一天。这场全球性的瘟疫究竟对纽约这个城市意味着什么,或者说纽约对这场瘟疫如何定性?下午三点左右纽约州长Cuomo突然撂了狠话,说”New York will see ‘same trajectory’ of coronavirus cases as China, South Korea and Italy, ” 意思是纽约疫情的发展轨迹将和中国韩国意大利一样(差)。一直惴惴观望的很多纽约人,今天可能都感觉楼上的靴子终于掉下来了,原来如此。赶紧准备吧。


纽约州长对疫情不乐观撂狠话。


国内的朋友们都开始关心我,问纽约今天怎么样了?我跟他们说纽约还很好,请放心,用川普的话是“in good shape”,队形还是保持了。超市里某些罐头速冻类食品的货架这几天明显空了很多,餐厅的生意不如以前,尤其是中餐馆,曼哈顿最大的中餐馆Jing Fong因为疫情关闭了。曼哈顿街上行人少了很多。但生活如常。什么叫如常呢?就是一种有质量的生活。什么是“质量”呢?这个就很难解释,因为一不小心就物质化,就庸俗和走样。我只能小心翼翼地把“质量”形容为“自由的味道”。懂的自然懂,不懂的也就很难说明白了。


纽约最大中餐馆因疫情关闭


现在大家都在骂川普,骂美国政府对危机处理得不好,但大家心里都明白骂川普骂政府本身就是生活质量的一个体现。美国的纠错机制和渠道还在,就不会失去底线,就有机会免于恐慌。以我的感觉,国内有一些人现在就搬着板凳等着看纽约以及全世界的笑话了,宿怨难解,这也正常,殊不知在对待灾难方面,各国人的性情不同,各国的思路也大不一样,比如英国政府,(竟然)会跟大家说他们对抗病毒的办法是“让大部分人感染,以获得群体免疫力”,甚至会(傻到)提醒“英国人要做好失去所爱的人的准备”。其实这也许体现的只是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而已,也许人家的智力水平未必低,很可能极其高,高到我一时都理解不了。当然批评英国人批评英国政府的声音也不少。


而说起英国人的智力,说起他们的洞察世情,我忍不住想起我最近在补看的英剧《伦敦生活》,Fleabag, 我竟然亲手抄下第二季的所有对白,不仅好在台词,更妙在细微的句与句之间的起承转合,我一边抄一边感叹这个英国女人Phoebe实在是太会写剧本,感慨跟伦敦女人比,写美国都市女性的《甜心俏佳人》不仅土死,简直就像从来没生活过。


英国真是地球上不一样的一个存在,昨晚川普的旅行禁令禁了欧,却不禁英国和爱尔兰,有人问这是为什么?因为英国NB呗。(Kidding)现在全世界都知道为什么他们要脱欧了吧?(Kidding)


回到讲《伦敦生活》这个剧,第二季季终,男女主角黯然分手,伤心时刻,情感拿捏得万分好,只听心碎之时,男生安慰道:“It’ll pass.” 意思是“会过去的”。一句话让悲剧臻于智慧的平淡和完美。


《伦敦生活》剧照。 


今天的纽约度过了漫长的一天,未来又如何?不过是该怎样就怎样。It’ll pass。跟爱情一样。


Take care各位。


P.S. 我今天收到学区教育主管的邮件,通知明天学区所有学校关闭一天,原因是教职员工明天要召开大会,讨论远程教育的具体落实问题。至于周一是否就关学校并没有决定,会另行通知。看来关闭学校真是个艰难的决定,但我的第一反应居然是“你们这个时候开大会也可能得病啊”。


c u




 作者介绍

窦婉茹,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早期从事证券交易、投资银行工作,后历任《南方都市报》娱乐新闻部主任、新浪网娱乐新闻中心总监,多家媒体专栏作家,现居纽约长岛


告读者

《纽约时间》为纽约华人资讯网所属公众号,致力于为华人读者提供认真、可信、诚实的中文信息。


纽约小助手

同时欢迎大家扫码添加【纽约小助手】,进入粉丝群参与互动。


意大利叫停所有非必要商业活动 美传染病还会更糟 德预计七成德国人将感染

疫情蔓延  如何正确安全旅行?

新冠疫情期间 在纽约打耳洞 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纽约抗疫计划:一份连尸体处理都想到了的行动清单

新冠疫情致美国龙虾价格大跳水

面对疫情如何自保?哈佛专家最新详解

新冠病毒正确对抗指南,最需要的竟然是它

何大一:新冠病毒起源于中国 美国不大可能失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