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乡村振兴怎么干?3大层面、5类驱动、12种手法

1/6图片工作室 丈量城市 2022-05-21


本文节选改编自华高莱斯

李忠 《乡村振兴之道、法、术》

原文近5万字




乡村振兴战略,

是「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国家七大战略之一,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明确指出,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 今年2月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3月,全国首个乡村振兴直播基地落户婺源巡检司村


纵观全球,乡村振兴并非中国特有,

而是世界城市发展的必然一环

乡村振兴是城市化快速推进背景下

多战略并举的一部分。


▼ 法国埃兹鹰巢村通过旅游业重新振兴


乡村振兴,应该在时代大格局下,

明确大势,有所取舍。

从目前全球发展的结果来看,

乡村振兴


注定是一场「逆袭战」!


本文将从道、法、术3大层面

以及5大驱动力12种手法

思考乡村振兴这场逆袭战的相关议题,

希望给大家带来些许启示。





01

乡村振兴之「道同」


MEASURE THE WORLD


▼ 四川洪雅县雅女湖畔村落



①. 多计算成功率,而不是失败率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

多数乡村人口会越来越少,

这是一个必然趋势。

换句话说,「城市的胜利」

必然伴随着一批乡村的消失


一年之内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

增加30万人不是问题,

这就意味着10个小县城的人口被抽空。


2015年全国「两会」上,冯骥才就曾提及:

近十年期间,我国有90余万村庄

消失在城市化进程中,

平均每天有200多个村落消失。

正所谓,没有「无可奈何花落去」,

就不会有「似曾相识燕归来」。


▼ 1960—2015年「金砖五国」的农村人口都在大幅减少



「乡村振兴」是世界性难题

再看国外,

有些村子为对抗衰落不得不「卖身求活」。

2014年,意大利Borgata Calsazio村,

因人口凋敝不得不在Ebay出售,

起拍价格仅为19.5万英镑。


▼ 意大利Borgata Calsazio村卫星图


这并不是孤立案例,

如果到日本乡村去,会发现遍地是「鬼村」。

因为在1945—1970年间,

大量农村青壮年人口流向城市,

日本村庄数量减少了92%

发生了大规模的撤并。


日本在农村振兴政策中,

曾颁布了一系列农业法律挽救乡村,

包括《农振法》《农地法》《农业基本法》等。

即使这些办法都想到位了,但不要说农村,

就连中小城市都沦为「鬼城」


▼ 日本众多小城市人口流失,大量学校废弃,被改为其他用途,富士之国地球环境史博物馆就是其中一员


再看韩国,第3任总统朴正熙,

推行过非常有影响力的乡村振兴运动,

也就是「新村运动」

运动含有「改善乡村环境和基础设施」、

「在全国的农村新建工厂」等内容,

初有成效。


但1970年代后期,

新村运动开始遭遇重挫,

1970—1990年间,

韩国超过一半的农村人口涌入了城市


▼ 首尔北村韩屋村,大量建筑改造受益于「新村运动」


综上所述,乡村衰落与拯救是个世界性难题,

在此大势之下,屡败的乡村振兴注定是常态



②. 乡村振兴只能争夺「局部胜利」


乡村如果要实现振兴,

必须要接受只能获得「局部胜利」的现实。

什么叫「局部胜利」?

举例来说,某个县有30个村子,

且这30个村子的人都不多了,应集中投入,

先把其中3个村子作为乡村振兴样板更为有效。


▼ 面对大量没落的村庄,投入要有取舍


也就是说不能继续搞平均主义

将有限资源「天女散花」,变成「涂脂抹粉」。

当然,这场「局部胜利」也不是想赢就能赢的,

集中投入之前,还要对以下三点做出正确认识。



不是所有乡村都能振兴,投入要有重点

在人口总量相对恒定的情况下,

仍要保持所有乡村的共同繁荣是很难的。

关键在于我们是否选择对了谁是该发展的

谁是本来就要「没落」的

将有限的资源集中配置到那些有优势的乡村,

充分发挥强者的作用。


我们需要关注

如何让一部分乡村成功振兴起来,

而不是总在哀叹又有乡村在消失。


▼ 山东青州井塘古石头村,凭借特色建筑风貌,在区域内率先发展旅游


如果想要重点突破,要么不收拾,

要收拾就要把它彻底收拾出来

否则是不可能产生内生效益的。



不是保住六亿规模农民,而是要追求质的提升

中国过去三十年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

不仅促进了城市化和工业的迅猛发展,

粮食生产也没有耽误。

在劳动力总量下降30%的二十年中,

农业增加值翻了一番


▼ 2002年—2018年我国农村就业人数变化


将目光移向欧美:

美国只有不到2%的人在从事农业;

这2%左右农业人口,

不仅养活了3.3亿美国人,

还让美国成为世界农业出口创汇第一大国;

荷兰是1.8%的人在从事农业,

却是世界第二大农业出口国。

中国超过40%农业劳动力,

产出占比不足GDP的8%。


▼ 荷兰连绵的郁金香花田


很多人说美国「人少地多」,

它的路径我们走不了,但是有一个基本事实是:

中国人均耕地是0.08公顷,

荷兰人均耕地是0.06公顷;

荷兰农业之所以发达,有集中连片的优势,

更重要的是高科技投入


▼ 荷兰阿斯梅尔Flora Holland鲜花拍卖市场


「乡村振兴」重点在于产业兴旺

发展产业的关键要靠科技和人才

2018年,

我们的农业部开始推进「机器换人」,

促进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短期胜利易,长期胜利难

在时间上,即使重点投入,

实现乡村振兴也必须是一个持久战

即使是已经振兴的乡村,

也要长期面临着和衰退的斗争,

只有不断地想出新的办法,

才能保持乡村的持续振兴。


如获得日本总务省「地方创新大奖」的神山町,

实现吸引城里精英跑到乡村办公的华丽转型,

但是这个过程经历了13年的努力。


▼ 日本神山町(来源:wikipedia)


到2011年,其移入人口是151人,

移出人口是139人,

终于实现了12人的人口正增长,

但人口自然增长仍为负1000人。


也就是说神山町的「局部胜利」,

只是保住了人口不再减少,

距离「振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02

乡村振兴之「法我」


MEASURE THE WORLD


▼ 四川彭州市白鹿镇


何为「法我」?

乡村振兴是一场城市化侵袭下的幸存者游戏,

乡村只有立足自身优势、

激发内生动力主动反击,

才能实现自我拯救。



①. 乡村振兴需要「脑力」,而非体力


城镇可以通过引入资本和产业等

「外来动力」获得发展,

但乡村由于在基础设施、

建设用地等方面存在短板,

很难得到外部资本和产业的青睐。


而且,

乡村很难通过大量投入的方式获得动力,

因此人才就变得格外重要


▼ 中国美丽的乡村不计其数,但没有「外来动力」难以持续发展


在今天知识经济发展的时代,

城市竞争的核心是人才

城乡发展问题,同样是人才的问题

这里我们需要明确的是,

经济越发展,一个国家的人口分布越不均衡


中国的胡焕庸线东边是少部分的国土、

大部分的人口和极大部分的产业;

西边是大部分的国土、

少部分的人口和极少部分的产业,

改革开放以后,胡焕庸线更加明显了。


▼ 胡焕庸线东西两侧对比示意



乡村要振兴,需有「带头人」

在这样的趋势下,

各个大城市都已经打响了人才争夺战。

那么,在人口都在向大城市聚集的情况下,

众多的乡村为什么防止返贫的任务依然很重呢?


因为现在的乡村只提供精英,

很少会得到精英的反哺。

如果没有精英的反哺,

乡村是不可能持续振兴的,

因为乡村失去了自我造血功能


也就是说想要振兴必要有「带头大哥」才行,

这个「带头大哥」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有一类特别重要的人叫「新乡绅」

袁家村中的郭氏父子,就是典型的「新乡绅」。


▼ 郭氏父子带领下,袁家村成为乡村振兴的代表


不止中国是这样,韩国、日本也不例外:

当年韩国的新村运动之所以能顺利展开,

起最重要作用的是新村领导人团体;

而日本的「一村一品」运动

源于大分县的一位「新乡绅」

——大分县知事平松守彦。


乡村振兴有了人才,就能为家乡提供智力支持

如果没有智力支持,只靠村民的热情不可持续

2018年,

广东省公布了首批10名「南粤新乡贤」,

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与新乡贤文化结合起来发展。



②. 乡村振兴要做大长板,而非补齐短板


乡村振兴要树立「新资源观」,不是去补短板。

只有发挥自己的长板,才有造血功能,

游客到一个村子里不是看有什么不足

而是这个村子哪个方面更靓丽,更吸引人


▼ 四川丹棱幸福古村,保留了村子的地貌之美


所以,当年平松守彦之所以搞「一村一品」,

本身就是一个突出重点的逻辑,

一个村子只要有一种产品吸引人就可以

这种吸引力,

可以是土特产品、旅游资源等,

甚至是一首民谣、一种建筑。


▼ 日本白川乡「合掌造」民居,成为代表村子的「一村一品」


再比如,日本冈山县有个小村落叫美星町,

它当年穷到,村里的人说

「我们这里除了天上的星星,什么都没有」

但要知道观星这件事,在大城市是挺难实现的,

当我们都在打造各种不夜城的时候,

发现「夜城」又没有了。


▼ 美星町(来源:flickr)


所以,美星町借助星星这一「新资源」优势,

打造成日本首屈一指的观星基地。




03

乡村振兴之「术异」


MEASURE THE WORLD


▼ 瑞安市金川梯田


何为「术异」?

《孙子兵法》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乡村振兴只靠坐而论道是难以实现的。

乡村振兴是一场危中求胜的逆袭战,

必须有出奇制胜的新办法,

有不断创新的锐利的「武器库」。



①. 艺术创新,因地制宜


国内外不乏凭借「天生丽质」,

依靠颜值突围的村庄案例。

可如果是一个资质平平、没有颜值的村庄,

又该怎么办呢?

首选,艺术创新!


比较典型的是韩国釜山甘川文化村。

韩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曾经比中国还要快,

但因房屋都是快速建成的,没有什么特色。

为了让自己的村庄有特色,能被人记住,

吸引游客来这里游玩,

甘川文化村做了件什么事呢?

就是刷漆


▼ 釜山甘川文化村 @毕昕


但这里的「刷漆」,

跟很多乡村表面「涂脂抹粉」不同,

甘川文化村充分利用自身层层叠叠的山地特点,

以「上帝视角」进行了极富个性的艺术创新,

打造出「韩国版五渔村」,

晋升为韩国旅游打卡地。



②. 留住原始,展现古朴


像甘川文化村,是现代化手法的一种突围。

那如果是很原始的那种村庄呢?

如果再以这种现代化的手法,那就得不偿失。


▼ 因「原始」而走红的嵊泗县后头湾村


例如日本京都府伊根町,它曾是捕鲸地区,

随城市化的发展而没落下来。

正因为不发展,村落仿如时光停滞,

伊根町最富特色的「舟屋」也因此得以保持。


▼ 伊根町「舟屋」


于是伊根町在振兴时,

采取展现「渔家传统生活」的逻辑,

在古朴原始的「舟屋」上大做文章。

改造后的伊根町,重现了昔日渔村场景,

靠古朴原始突围,吸引众多都市人前往、留宿。




04

道同、法我、术异小结


MEASURE THE WORLD


▼ 日本美山町


我们从「道同」来说,

要明确大势,有所为有所不为

从「法我」来说,

要讲究内生动力,盘活人才和资源

在「术异」上,

一定要不断创造新办法,出奇制胜


在这个逻辑之下,还要再把握3个要点:

1.乡村振兴必须要抓住机会,一击必中

2.乡村振兴只有「处方药」,没有「万灵丹」

3.乡村振兴只有做才有机会成功,不做就不会成功



三起三落的夕张

以北海道夕张为例,

它的振兴历程验证了以上3个要点的重要性。


夕张,曾是煤业重镇,矿业衰落后,

人口以90%的速度惊人地减少。

2007年,夕张市背负债款632亿日元,

成为日本首个破产乡村。


▼ 矿业大衰落后,废弃的大夕张站(来源:wikipedia)


其实,夕张并非不努力,

它在30年中,经历过3次转型:

第一次转型,

聚焦度假旅游求生,发展煤矿旅游

第二次转型,

挖掘电影基因,发展影视旅游

第三次转型,

情感营销,打造情侣旅游

为此还设计了卡通形象「夕张夫妻」

开发「幸福夫妻证书」等「幸福」主题产品。


▼ 左:石煤炭历史村,中:夕张国际奇幻电影节,右:夕张夫妻代言的甜瓜(来源:wikipedia)


「夕张夫妻」形象宣传的成功毋庸置疑,

营销的胜利不等于乡村的胜利

营销带来一时的热度后,

旅游人数从2009年后逐年走低,

它又再次走上新一轮的转型之路。


▼ 石煤炭历史村(来源:wikipedia)


总结来说,

夕张用了30年找到好定位,

但是它的钱在好定位实施之前都已花光;

夕张不断转型也体现出,

乡村振兴只有「处方药」,没有「万灵丹」

夕张「不做,等于0」的态度,

验证了「只有做才有机会成功」是振兴的本源


夕张的案例也告诉我们,


乡村振兴首要的是选择,

选得准比做得好要重要!


在一个县中要选择哪几个乡村来振兴,

在一个市里面要选择哪几个点来突破。





乡村振兴的经济大背景是,

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换档转型期。

中国的经济正逐步从发展中国家

转向中等发达国家,

我们的需求,

从过去的柴米油盐变成吃喝玩乐

人们也越来越舍得为自己的爱好买单,

这个时期一个核心关键词就是——旅游


▼ 「旅游」成为乡村振兴的核心



创造旅游新需求

在这个趋势之下,乡村振兴的关键,

是要从传统的「把农产品卖出去」

变成「把城里人请进来」


可以这么说,

有旅游、有游客,乡村未必能振兴

但是没有旅游、没有游客,乡村则很难振兴

更关键的是,旅游不在于转换成本有多高,

关键在于得到了什么,这对乡村旅游极为重要。


▼ 日本「一村一品」之所以成功,是基于全民旅游时代到来


接下来,将通过5大驱动力的12种打造手法,

与大家分享一些做好乡村旅游的办法。




01

「看脸时代」,抓住形象驱动力


MEASURE THE WORLD


▼ 摩洛哥舍夫沙万


乡村振兴非常重要的是乡村环境的整治

在这种整治之下,乡村还得告别野蛮生长,

实现特色发展,

不同风貌基础的乡村要因地制宜,

以不同的途径发展美丽经济。



①. 独有色彩即颜值


在乡村旅游中,「颜值」就是生产力

打造绝美风貌助推乡村振兴。

以英国科茨沃尔德为例,

这是800多平方公里的乡村集群,

这个地区有一种显著的黄色石头

——科茨沃尔德石,也叫「蜂蜜石」。


▼ 科茨沃尔德地区,随处可见的「蜂蜜石」


在科茨沃尔德无论是建筑修复,

还是新建筑一律使用这种「蜜色」石头,

它已成为村子独特景观色彩之一,

也成为一个令人难忘的身份标签。



「蜂蜜石+」促差异

为了避免区域内的同质化竞争,

区域内的村落们都在进行

「科茨沃尔德石+」的特色挖掘推广。


例如科茨沃尔德石+水系,

造就出被誉为「英国小威尼斯」的水上伯顿。


▼ 水上伯顿


科茨沃尔德石+地貌,

成就了「英国最美丽的村镇」拜伯里。


▼ 拜伯里阿灵顿排屋



②. 整体刷漆变「女神」


刷漆,

成为众多资源贫乏乡村的救命稻草,

比起修路造林等措施,彩绘不仅成本低,

而且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成型,

吸引眼球、发展旅游。


然而,内容同质、形式单调,

导致彩绘村风潮「来的快去的也快」

目前,彩绘村热潮已由蓝海变为红海

那么,如何避免「昙花一现」,

让风貌平平的乡村以彩绘实现旅游可持续?


下面以前文提及的韩国甘川文化村为例,

看懂刷漆可持续的门道。


▼ 甘川文化村俯瞰 @毕昕


跟不少风貌平平的乡村一样,

甘川文化村缺乏绝对的先天优势,

而且村里65岁以上的老人占20%,

村里自然选择低成本、快速见效的刷漆

作为振兴手法。



刷漆三步走

不同的是,他们的刷漆行动,

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振兴计划:

首先,借助阶梯状的地势整体刷漆,

因为,他们明白色彩的真正冲击力

在于整体不在于局部


▼ 结合阶梯地形整体配色 @毕昕


此外还制定对比色彩、糖果色的标准,

对整体色彩进行把控,

实现以颜值吸引人的初期目标。


▼ 旧房子改造为观景平台,吸引游客来打卡 @毕昕


接着,为了防止游客当「过路财神」

甘川以街巷作为留住游客的载体,

结合榆树装置、丰富业态、趣味游线等手法,

为游客提供有序又有趣的逛街体验,

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加大消费深度。


▼ 街巷里深受情侣喜爱的彩绘打卡地


之后,成为艺术家们大显身手的舞台,

将他们变成「新村民」,也就是「新乡绅」。

艺术家参与创作,辅导村民搞技能提升,

这使得甘川文化村不仅游客趋之若鹜,

还吸引众多外出的年轻人回流创业。




02

人人有乡愁,唤醒生活驱动力


MEASURE THE WORLD


▼ 北京门头沟区爨底下村


我们都知道都市人的乡村情结,

是乡村魅力生活的吸引力所在。

从城市到乡村,会有一种切换感,

在这种切换感中,

如果乡村能向都市人「售卖」乡村生活

城里人非常愿意来旅游。



①.「要想富,不修路」


现在有一句话,叫「要想富,先修路」,

所有人都这么想,但对乡村旅游来说并不一定。

例如,前文的京都伊根町,它就反其道而行之。


▼ 「要想富,不修路」的伊根町


伊根人世代以捕鱼为生,

水产品捕获量一度能占到京都府总量的20%,

进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伊根町开始衰落。

伊根町自救之路非常与众不同,

也就是坚持「要想富,不修路」原则,

把资源集中在全息还原「渔村生活」上。


还原船为交通工具,

夜宿「舟屋」的江户时代生活,

这也成为伊根町振兴的基本盘。



江户时代建筑环境

伊根町对舟屋进行修缮,

其周围杜绝建设超市、便利店等现代设施,

使村子保留住江户时代风貌。

修缮后的238座舟屋分布在伊根湾狭长岸线上,

构成了全日本绝无仅有的建筑奇景。


▼ 绵延的舟屋成为「奇观」


这些舟屋也成为影视剧里的常客,

为伊根町带来持续不断的传播。



古老的渔业体验

伊根町保留着古老的捕捞手段,

还有渔夫使用鸬鹚捕鱼。

捕捞上来的鱼经传统方法,

供游客食用。


▼ 出海游览的小渔船


其中,每日限量三十份的

「伊根鱼小火锅」更是游客的最爱。

此外还有「观光模拟计划」

「骄傲伊根百选计划」不断改善旅游体验。



②. 偏远偏方,治「大病」


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除了将钱花在玩上,

还花在了健康上,

这也成为乡村振兴的一个抓手。


比如芬兰的海然库卡洛,

就是由小渔村转型为「桑拿村」。

海然库卡洛,

位于芬兰西南部偏远的沿海群岛,

是波罗的海边的小渔村。


▼ 海然库卡洛(来源:flickr)



最具本地特色的养生方式

小渔村转型蜕变要得益于

「新乡绅」奥斯卡先生,

他抓住当地的桑拿资源打造出:

最正宗和传统的「烟熏桑拿」,主打护理效果;

最另类的「冰火两重天」泡法,

通过温泉与海水的交替,改善血液循环;

还有结合当时食材的「最养生的吃」,

挖掘当地地貌的「最天然的动」等等。


▼ 海然库卡洛的各类桑拿设施(来源:wikimedia)


就这样,海然库卡洛依托当地养生资源,

撸起袖子加油干出来了一个「养生桑拿村」。

其魅力就在于打造成为

「偏远偏方,治大病」的养生绝佳之地,

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偏远乡村的面貌。



③. 舌尖上的诱惑


「民以食为天」,

美食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吸引力。

然而,目前的乡村美食游却存在着「千街一面」

「有形无魂」「机制缺失」等诸多问题,

这方面的破局者非「袁家村」莫属。


▼ 袁家村俯瞰


袁家村是靠庙会美食闻名的小乡村,

它曾在2015年击败兵马俑,

跃升为陕西排名第一的旅游目的地,

年收入累计超过10亿元。



一日吃遍关中美食

袁家村紧邻知名历史景点唐昭陵,

但并未选择与其打包。

而是在郭氏父子的带动下,以美食为切入点,

选择将「吃」作为乡村旅游的核心磁极


▼ 袁家村小吃


袁家村制作了一百多种小吃,

打造舌尖上的关中民俗美食博物馆,

游客可以「一日吃遍关中美食」

而且这些美食分拆成小份、小小份

这样游客可以「吃的少,尝的多」



为吃打造的「环境」

袁家村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

严格控制街道尺度,即:

宁可窄一点,不要宽一点

宁可短一点,不要长一点

宁可弯一点,不要直一点


▼ 袁家村街道窄而「喧哗」


用收紧的小街小巷,

制造出街巷熙熙攘攘的感觉,

营造出「人气感」

这也让沿街的美食制作成为「景色」,

增加了街道里的「烟火气」




03

高附加值,借力六产驱动力


MEASURE THE WORLD


▼ 瑞安市平阳坑田园风光


「六产」的含义就是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

简单来说,

产业是「1+2+3」利润是1×2×3


▼ 高附加值的「掌生谷粒」大米


第六产业为突破,是当前乡村转型的普遍选择,

然而知易行难,发展第六产业过程中问题重重,

如农村二产多为初级加工品,产业附加值太低;

乡村旅游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精品等诸多问题

仍然在困扰着千万乡村。

该如何突破当前困局?



①. 小果实采摘从体验到产品链


农业采摘是现在较为常见的乡村旅游项目,

适宜通过采摘发展旅游的水果,

通常具备4大特征

果小易采,能短时间多次收获愉悦感;

颜值诱人,激发游客采摘兴趣;

即时能吃,采摘与尝鲜两不误;

操作安全,老少皆宜。


所以大家会看到市面上有很多像草莓、

樱桃、圣女果一样的小果实的采摘。

但是这些采摘,季节性强,

鲜少能突破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瓶颈,

很多自身生存都是问题,何谈振兴


这里要说说德国的

卡尔斯草莓农庄的六产发展。


▼ 卡尔斯草莓农庄(来源:wikimedia)


目前它已成功经营了5家草莓主题乐园,

2个主题咖啡店,300多个草莓屋销售点,

并且带着成功的理念与设计,走进中国市场。



「关于草莓的一切」产业链

卡尔斯草莓农庄前期以8公顷草莓园为基础,

专注于生产最好的草莓,

并设置各类草莓美食工坊等打响品牌。


▼ 卡尔斯草莓农庄内的农贸产品(来源:wikimedia)


形成规模以后,成立草莓衍生品公司,

设计销售「关于草莓的一切」

如草莓美食、草莓文创、

草莓服饰、草莓护肤品等等,

其草莓衍生品全面「入侵」城市,

完成从「偏居一隅」到「全面霸屏」华丽转身


▼ 卡尔斯草莓农庄内的草莓主题乐园(来源:wikimedia)


目前,卡尔斯草莓农庄已延伸出餐饮、酒店、

主题乐园等旅游类的三产服务,

并组建旅游公司负责第三产业的深度挖掘。



②. 大果实采摘从品尝到游乐化


采摘这个事看上去简单,其实不然。

游客到底想摘的是什么,想买到的又是什么?

游客真正想摘的其实是乐趣

想买到的更多的是愉悦感


这些需求非常适合大果实采摘领域,

我们就可以通过创意,

变大果实采摘地为「节庆游乐场」


例如,澳大利亚金吉拉小镇,

就是一个借力西瓜这个大果实,

实现旅游振兴乡村的典范。


▼ 金吉拉小镇标志性的西瓜雕塑(来源:wikimedia)



西瓜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玩的

金吉拉小镇远离大城市,旅游资源乏善可陈,

其西瓜产量占整个澳大利亚西瓜总产量的25%,

被誉为「澳大利亚的西瓜之都」。

金吉拉通过一系列关于西瓜的创意,

让自己脱颖而出,晋升为世界级水果旅游地。


金吉拉并没有发展西瓜采摘,

而是转而发展成节庆——金吉拉西瓜节

2017年金吉拉西瓜节上,

总共设置了20余项娱乐体验项目,

有20吨西瓜用于各种娱乐比赛项目

只有6吨左右用于品尝


▼ 「嗨」翻天的金吉拉西瓜节(来源:wikimedia)


节日期间,还有与西瓜相关的

音乐会、儿童表演、电影等活动,

丰富游客的游览体验。

西瓜节已成功举办了22届,

成为小镇旅游IP,带动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 这个节庆中有很多活动:吃瓜比赛、头撞西瓜、带瓜赛跑、滑西瓜比赛、吐西瓜籽比赛、扔西瓜比赛等,想象力无限(来源:wikimedia)


如果你觉得这样也太糟蹋粮食,

那说明你的脑子还被禁锢在旧时代

吃东西是人的基础需求,当基础需求解决之后

人永远愿意解决更高层次的需求




04

圈层细化,聚焦特定人群驱动力


MEASURE THE WORLD


▼ 三门峡市北营村地坑院


乡村旅游离不开城市特定人群市场需求的反哺;

外来人群也是带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真正源动力。



①. 艺术人群是启动资源


当下,艺术作为乡村振兴的一种手段,

已经被广泛地应用起来。

但是仅靠艺术家来支撑的乡村振兴是有问题的,

艺术家聚集以后,是能带来一时的优势,

但后续没有产业支撑,往往无疾而终。

所以,乡村振兴中,艺术不应当是主角

应当成为「振兴前期的启动资源」


日本越后妻有,

就是先艺术,后乡土的振兴代表。


▼ 越后妻有「大地艺术展」 @何露


越后妻有位于日本新泻县山区,

是传统的偏远乡村,人口空心化严重。

现在这里通过艺术振兴乡村,

举办大地艺术节,

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艺术节之一。



引人的在地化艺术

它的转型成功离不开艺术策展人——北川弗兰。

2000年,由地方政府与北川先生联合打造的

「大地艺术三年展」首次亮相,

艺术展以760平方公里的地域为作品展出舞台


▼ 以大地为背景的艺术作品 @何露


大地艺术三年展与多数艺术节

「彰显艺术」有所不同,

大地艺术节坚持的是「人与自然的结合」

强调的是展现乡村本土元素。


正是这种在地化的特色,

使此前的六届艺术节,

共吸引363组艺术家和建筑师参与,

游客量从第1届的16万人增长到目前的50万人


▼ 中国设计师马岩松作品《光之隧道》 @何露



培育艺术策展输出能力

艺术节成功的背后,

离不开当地NPO协作组织

正是他们与当地农户的沟通、衔接,

才使艺术与乡村真正融合。


NPO协作组织工作包括:

开幕前协助艺术家们完成艺术品制作,

开幕后各场馆的接待管理,

艺术作品、餐厅及民宿的营运等。


▼ NPO协作组织 @何露


更重要的是,

让小村具备了艺术策展的输出能力



打造艺术品牌

另外,艺术家们还和本地居民合作,

设计土特产品,

形成「艺术家设计,当地农民生产」

高附加值模式,

其产品甚至在东京最繁华的新宿举办专场展销会,

也就是说「越后妻有」不只是村子的名字,

它已成为一个艺术品牌


▼ 里山美术馆已是当地的艺术品牌展示聚集地 @何露



②. 新田园生活吸引科创人群


乡村振兴是可以和高科技结合在一起的,

就像前文提到的日本神山町


神山町也曾备受少子化和老龄化的困扰,

即将进入「鬼村」行列,

但现在,神山町摇身一变成为绿色硅谷。

神山町通过「两步走」战略,

成功创造了「神山奇迹」。


▼ 神山町地貌



艺术改造田园环境

第一步走战略是做文创,率先吸引艺术家来,

艺术并不能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但艺术家擅长对环境进行艺术化的改造

有了文创环境为基底,

接下来,神山町转向主打健康生活。

投资把很多旧村子改造成为酷居所,

营造出科创人才喜爱的「新田园生活」环境


▼ 村子里的上山森林公园深受年轻人的喜爱(来源:wikimedia)



「乡土远程办公」

更重要的是,

神山町拥有全国首屈一指的通信基础设施

达到了一些企业远程办公的需求标准。

完善的IT设施、优美的乡村环境、

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神山町最大的资本,

目前,已吸引到IT、广告等行业的33家企业。


▼ 2010年—2017年入驻神山町的代表企业


在神山町的科创人才,

并不是把这里当成一个多么重要的办公场所,

而是来这里办公成了一种现象级的生活。

越来越多的人搞远程办公,

也有一些员工会把家搬到这个地方。



③. 小而全吸引休闲运动人群


户外运动产业正在蓬勃发展,

而且追求运动体验比「真」运动的人多得多

这为乡村旅游带来全新机会。

日本群马县的水上町,

是一个做户外产业的村子。


▼ 水上町地貌



户外+

水上町背靠白砂山、古川岳等四座高山,

河流湖泊众多,因此没有选择传统农业振兴,

转而突破户外功能。

突出自然环境与户外运动为带动的「户外+」

不仅有皮划艇、滑雪、徒步、

自行车越野、山地冒险等等,

还设置了森林露营地及水上蹦极基地,

总之来这里基本能体验到所有户外运动。


▼ 水上町借助河道发展水上运动(来源:wikimedia)


并通过本地温泉资源,「工匠之乡」资源,

加大游客旅游深度和逗留时间,

从「当日来回」逐渐发展到「两天一夜」游


▼ 水上町冬季滑雪场(来源:wikimedia)


1998年至2005年间,

每年来水上町游览、体验的游客达45万人

水上町由默默无闻,

转而成为被日本各地游客熟知的明星。




05

特定爱好,激活特殊资源驱动力


MEASURE THE WORLD


▼ 鄂尔多斯市库布齐沙漠


如果一个乡村资源平平,

几乎什么都没有,该怎么办呢?

还有两个资源可用,

一个是名人,一个是暗夜



①. 名人故事放大做


中国名人众多,

但是多数名人故居,没有做起来。

我们看一下法国吉维尼小镇,

它不仅将名人故居做的有声有色,

还带火了整个小镇的旅游产业。


著名的印象派大师克劳德·莫奈的故居

坐落在吉维尼小镇。


▼ 吉维尼小镇风貌(来源:wikimedia)


他在这里创作出了《睡莲》《干草堆》等

众多世界名画,成就了一代画派。



「大师刚出门」的还原

吉维尼的成功在于,通过生活场景复原,

营造出无处不在的莫奈生活气息,

让人们感觉到不是去参观名人故居,

而是去拜访一位大师的家。


▼ 莫奈故居(来源:wikimedia)


比如,还原莫奈故居,

从客厅到餐厅,从画室到卧室。

再比如,莫奈曾引以为豪的说过

「花园是我最美的作品。」

小村花了近10年的时间修复好花园。


▼ 莫奈故居外修复的花园(来源:wikimedia)


总之,从室内到室外,

通过塑造成大师刚刚出门的样子,

让人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仿佛大师还生活在这里。



大师在小镇「出没」

吉维尼的成功在于,

依托名人主题进行全息化打造,

将「莫奈风」向全域化消费延展

让人们处处可感知、处处可体验:

打造印象派小火车,让游客重温莫奈的发现之旅;

以莫奈命名主街,营造无处不在的莫奈氛围;

餐厅主打莫奈特色,让游客和莫奈一起「用餐」;

打造特色纪念品商店,

让游客将「莫奈记忆」带回家


除此之外,小镇还开设绘画体验课程,

为艺术爱好者提供实地临摹大师作品的机会,

体验成为「一日大师」的乐趣。


▼ 左:《睡莲》,右:修复后的睡莲池塘,成为艺术写生圣地(来源:wikimedia)


最终,通过对名人莫奈的深入挖掘利用,

吉维尼衍生出新的艺术产业,实现了小镇发展。



②. 暗夜资源开发「有节制」


前文提到的美星町专做「暗夜生意」

其仅剩的「繁星」成为了特色,

并发展成为日本天文研究的重镇,

被日本列为三大观星胜地之一。


▼ 美星町的观星功能设施


那美星町是不是只靠天吃饭,

啥都没做呢?当然不是。



瞄准观星的「敌人」控制它

光害对观星具有巨大的干扰,

保证绝对的黑暗环境对于观星是极为重要的。

美星町实施严苛的《美星町防止光害条例》

保证晚上10点以后,周围环境绝对黑暗

减少光污染的干扰,创造更极致的观星环境。



熟知追星人的「需求」满足它

观测天体的重要手段就是天文望远镜,

以及赤道仪、追星仪等等沉重的专业设备,

这对很多追星人来说

是一个巨大的财力、体力挑战。

于是,美星町小小的村子里建设了天文台,

提供各类专业观星设备,展现观星的专业性,

吸引更多专业的天文爱好者聚集。


▼ 美星町天文台(来源:wikipedia)


我国幅员辽阔,

特别是西北部区域地域广阔,

拥有我国最佳的天文观星环境,

掌握好观星环境的打造要点

众多暗夜里的乡村将大有可为


▼ 鄂尔多斯市库布齐沙漠,正在成为天文爱好者的聚集地




06

本文总结


MEASURE THE WORLD


「道、法、术」篇:

「道同」:明确大势,有所为有所不为

「法我」:讲究内生动力,盘活人才和资源

「术异」:不断创造新办法,出奇制胜


 驱动力、打造手法篇:

「看脸时代」,抓住形象驱动力

 人人有乡愁,唤醒生活驱动力

 高附加值,借力六产驱动力

 圈层细化,聚焦特定人群驱动力

 特定爱好,激活特殊资源驱动力



原文推荐阅读:

李忠《乡村振兴之道、法、术》








1/6图片工作室出品


推荐阅读



丈量城市

世界看得见,我们只看图说话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