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大金课|《化工热力学》

天津大学始终把本科教育放在核心地位,注重课程建设和课程管理。在教育部公布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中,学校共有45门课程获得认定。为进一步提升课程建设质量,分享一流课程建设经验,特开辟“天大金课”专栏,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金课”课堂吧!

课程目标

化工热力学课程是化学工程领域重要的学科分支,是化工类及相关专业(如: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该课程,学生不仅要学会化工热力学的基本原理、概念、模型等知识,而且需要学会结合化工原理、数学等相关知识处理化学工程体系中有关能量计算和物质平衡计算的复杂工程问题。学生通过课上交流、课下撰写报告等方式,提高书面及口头交流能力,并学习撰写科技报告和论文的方法;结合热力学知识的推演过程及工程应用实例,提升逻辑思维能力,树立创新意识及节能降耗、可持续发展等社会责任意识。

总之,该课程是化工过程和装置开发、研究、设计的理论基础和计算必备工具,是化工多门专业课程的基础。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和德育多方面有所提升。

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由长期从事化工热力学及其相关研究的5位教师组成,其中教授3位,副教授2位。

课程负责人夏淑倩: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获得者,天津市教学名师,曾获天津大学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一等奖等、宝钢优秀教师奖,天津大学求是教学楷模奖。从事化工热力学教学、科研和教育教学改革。承担本科生 “化工热力学”课程、研究生“高等化工热力学”课程及留学生的“chemical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课程。关注教学改革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近5年主持教改项目7项,曾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省部级教学奖励11项。曾获宝钢优秀教师奖,天津市三八红旗手,紧扣“化工热力学”方向。近5年主持国家基金、国家“973课题”,国家重大研发计划课题等科研项目等12项科研课题。教学与科研方向一致,保证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确保教学的宽度和深度。

  团队成员:

李永红

教授

化学工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能源环境科技协会理事,英国剑桥大学材料科学系访问学者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工程系高访者。多年来承担本科生 “化工热力学”课程、研究生的“化工热力学”课程及“流体相平衡的分子热力学”课程的教学工作。“蒸馏过程节能与强化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教育部创新团队重要成员


陈明鸣

教授

化学工艺,教授,多年来承担本科生 “化工热力学”课程、研究生的“化工热力学”课程及留学生的“chemical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课程的教学工作。曾获天津大学青年教师讲课大赛一等奖奖励。美国化学会ACS会员。


杨长生

副教授

化学工艺,副教授,多年来承担本科生 “化工热力学”课程、研究生的“高等化工热力学”课程。长期从事精细化学品合成,电子化学品的合成和制备,化工生产过程中关键技术的解决,有机化学品的离子膜点解技术基础理论及应用基础研究。


李国柱

副教授

化学工艺,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承担本科生“化工热力学“及留学生研究生的“chemical engineering thermodynamics”课程的教学工作,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访问学者。曾获天津大学青年教师讲课大赛奖励等。


 课程建设情况

课程组多年来在传帮带的作用下,继承老一辈的传统,重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并加强了教材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课程曾获天津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天津市教学团队,天津市精品课。注重信息化技术与课程建设相结合,领衔全国建设“化工热力学课程在线资源库建设”、“化工热力学在线题库建设”、“化工热力学工程案例建设”。课程于2018年1月首次在中国大学MOOC上线,2020年获得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称号。

出版国家“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其中“十一五“规划教材获得第八届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出版社优秀教材一等奖。


课程特色与创新

1.做好课程的知识珍珠,更关注串成“知识项链”

为了解决网络碎片化学习弊端,在授课中讲清楚具体的“知识点”,还关注概念之间的逻辑分析、推演和推理,注意几个知识点的“串接”,使学生能感受到热力学的“逻辑美”。深入理解概念的同时,了解学科推理和演绎的科学思维;使学生在学习重要知识点后,能对整个单元有一个总体认知,学到的不仅仅是热力学的“知识珍珠”,而是一串美丽的“知识项链”。

2. 课程内容兼顾“广度和深度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宽度和深度,每章都为学生布置了“分享报告”,主要起两个方面的作用:   

    (a)督促学生在学习每章知识后,进一步查阅文献资料,拓展知识宽度,了解最新前沿,如第5章的分享报告题目为“查阅资料,阐述分析活度系数模型的发展和应用情况”;

    (b)使学生切实具备应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第4章的分析报告题目为“以某个实际化工生产过程为例,对能量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说明”。

3. 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

       为了更有针对性、更方便地在本校的教学中使用该在线课程,从而实现 “翻转课堂”,在运行MOOC的同时开设了“异步SPOC”课程,学时安排及讨论等与本校教学同步。提高了本校学生的学习效率。

4. 多元化测评,关注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品格综合收获

       为了促进学生加强平时学习和训练,关注学生在课程知识、应用能力及素质、品格等多方面的收获,综合评价课程目标,为课程持续改进提供支持。课程采用多元考评的方式,包括客观知识点线上检测、撰写学术报告、分享报告、综合测试等。


 社会影响与学生评价

近5年来,该教学团队多名教师主持并参加全国教学改革及化工热力学课程研讨会,并示范介绍天津大学教学改革及课程建设经验10余次,获得全国关注和赞誉。

学习者均留言“讲解透彻,专业性强”、“老师思路清晰,讲得很好,我也很有兴趣,坚持学下去”、“老师讲解得很透彻”等留言。


❤温馨提示❤:近期,微信公众号信息流改版。每个用户可以设置常读订阅号,这些订阅号将以大卡片的形式展示。因此,如果不想错过“大学方略”的文章,你一定要进行以下操作:进入“大学方略”公众号 → 点击右上角的 「菜单」→ 选择「设为星标」


如需公众号往期推送课件/文章,请添加右侧张老师微信获取

 

本期课程推荐

报名咨询:李老师丨18518556168


推 荐 阅 读

课程思政


好文阅读

教学方法



END


来源:天津大学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