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止于生态|Sasaki的跨学科滨水城市设计

AP Magazine 建筑实践 2022-04-24


成立于1953年的美国Sasaki事务所,自1999年进入中国市场,迄今已有20余年。Sasaki的项目涵盖建筑、室内设计、规划、城市设计、景观、策略规划、平面设计及市政工程等领域,在国际上获得广泛关注。近年来,Sasaki在中国参与了苏州河两岸城市设计、武汉长江主轴滨水公园、深圳市罗湖城市改造等城市滨水空间的规划与更新设计,并分别于2013年和2019年落地上海嘉定紫气东来徐汇跑道公园项目。


在《建筑实践》2020年01月刊“滨水空间”特辑中,我们专访了Sasaki的两位高级主管张斗薛铭仁,与他们一起探讨当下中国滨水城市设计的切入点与未来可能性。如果用关键词来形容Sasaki在中国的滨水城市设计要点,那么应该是 “生态”“人文”“跨学科”



 

人物:张斗

Sasaki高级主管,

上海公司总监,

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成员,

美国注册景观建筑师,

SITES、LEED BD+C认证专业人员

 

人物:薛铭仁

Sasaki高级主管,

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成员,

美国注册景观建筑师


访谈全文刊载于《建筑实践》2020年01期P74-80,点击阅读原文购买。



在中国的实践经验

“获得上层决策者的支持仍然是在目前的社会条件下,使设计取得成功的关键。清楚地了解当下的政策导向,并从中寻求支持,会对取得设计创新的成功带来巨大帮助。”

AP:Sasaki成立已有60余年,进入中国市场也已有20年,当初您的团队是如何拓展中国市场的?


张斗:Sasaki在中国市场的实践始于1999年。出于一个偶然的机会,经现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的孙一民先生介绍,Sasaki参加了由侨鑫集团组织的广州汇景新城的城市设计竞赛。当时我刚刚参加工作,作为公司中仅有的两名华裔景观设计师之一,也有幸参与了这个项目。Sasaki团队最终在竞赛中获得优胜,并由此进入中国市场。在之后的几年里,Sasaki在中国的设计项目多集中在城市设计和校园规划领域。


在2002年和2003年,我们分别参加了2008北京奥运会的城市设计竞赛和景观设计竞赛,并两次拔得头筹。作为获胜单位,虽然主办方最终并未聘用我们实施设计方案,然而Sasaki在城市设计和景观设计方面的雄厚实力在中国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我们在中国的实践也开始向更大的领域扩展。


2008年,我们承接了在中国的第一个大型公园项目——上海嘉定紫气东来景观轴线的设计。历经5年的时间,我们从规划整理、公园设计,到施工现场服务,全程参与和跟踪了这个相当于纽约中央公园四分之一面积的大型公园的多专业设计和建设。在此期间,Sasaki上海公司于2012年正式成立,为我们向中国的业主提供更加在地化的设计,并为其有效落地与实施提供了保障。


上海嘉定紫气东来景观轴线分析 

AP:Sasaki在中国的实践中,设计的侧重点和其他国家相比有哪些独特之处?


张斗:中国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快速变化的四十年,广大民众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非常高。人们很容易适应变化,且常常拥抱变化。这就使得新的设计思想和方式在使用者的层面上相对容易获得认可。然而,这并不等于所有的新鲜事物都会顺理成章地生根发芽、遍地开花。获得上层决策者的支持仍然是在目前的社会条件下,使设计取得成功的关键。清楚地了解当下的政策导向,并从中寻求支持,会对取得设计创新的成功带来巨大帮助。


高速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建设,而对细节的关怀仍然需要时间的沉淀。目前的景观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以及苗圃业的技术含量,仍然与国内日新月异的设计创作很不匹配。简单地移植在其它国家可以轻易获得成功的技术和做法,往往很难带来令人满意的结果。从设计伊始,设计师就需要对常用材料及当地比较成熟的施工技术和做法了熟于心;而设计方案也需要建立在以此为基础的技术逻辑之上,才能完成高质量的作品。


快速的城市化不仅催生了大量的新城,也使城市人口密度进一步加大,使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承载更多的使用者和更高的使用频率。这就要求其中有比例相对较大的硬质景观,和更多对维护需求较低的景观。与此同时,随着环境意识的逐渐增强,政府的决策者们开始密切关注城市中的雨水管理及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潜在威胁,对景观的韧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平衡大量的使用需求和韧性设计,往往成为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影响因素。



城市滨水空间设计

“滨江地块的重点应放在空间的对话与多样性上,物理空间上的宽度也让设计具有更多的包容性。”


“水系一直是滨水生活的中心,将水岸资源延伸到城市内部形成滨水区,是保持滨水城市繁荣的核心力量。”

AP:Sasaki参与过中国很多滨水城市设计的竞赛,关于不同尺度的滨水空间设计,Sasaki有哪些经验和理解?


薛铭仁:影响临水地块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交通系统的组织。在过去以运输模式与经济发展为先的思路影响下,不管是平行于水系的城市主干道还是高架道路,导致了很多城市的滨水地块与水岸或城市肌理间的割裂。另一个主要因素是垂直于水岸的桥梁工程。桥上与桥下空间对于慢行和城市界面上的冲击,都是滨水地块设计开发所面临的极大挑战。


相较于滨江较宽的尺度,滨河地块有相对更多的机会去建立两岸的协同效应。利用水系的物质空间作为公共的慢行走廊或活力界面,建立以水为主轴的滨水生活。反之,滨江地块的重点应放在空间的对话与多样性上,物理空间上的宽度也让设计具有更多的包容性。


不同尺度之间的滨水地块对于气候变迁与城市韧性的适应性,通常建立在对基础设施的硬性要求上,也造成设计与工程、生态之间的博弈。Sasaki主持的滨水项目通常会透过跨学科的合作,平衡各方之间的利益。


苏州河两岸城市设计示意图 

AP:Sasaki在上海苏州河两岸的城市设计竞赛中,对上海的水质和生态环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近几年的整治过程中,您觉得上海的水质和生态环境有提高吗?还有哪些需要改善的地方?


张斗:2012年清淤后,苏州河的水质得到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城市中心区雨污合流的问题并未解决,且河岸硬质化问题依然严重,苏州河的水质在此之后并无进一步改善。在现有的城市水系中,在未进行大规模改造的情况下,多数只通过增加种植浮床等方式,使水质得到有限的改善。而在一些有机会进行整体治理的旧河道,或经过系统性设计的新河道中,水质和生态环境则有明显的提高。由Sasaki主持设计的上海嘉定紫气东来景观轴线中的多条河道,与徐汇跑道公园中的机场河就是很好的例子。


在紫气东来项目中,借助建设公园的机会,我们通过对现有多条河道实施清淤、平面线形去直取弯、扩大断面、软化驳岸、增加湿地等手段,不仅极大地改善了水质,将原来的四类水提升为三类水,而且在沿河创造了大量的生物栖息地,使水岸区域成为人和自然共生的重要场所。在徐汇跑道公园项目中,我们通过对机场河驳岸的创新处理,包括全面软化驳岸、增加人工湿地作为街道雨水进入河道的前池,沿河种植湿地植物保持水质等手段,保障了机场河水质的长久健康,也提升了河道的栖息地价值。


虽然以上案例对河道的水质和生态环境都进行了大幅度的改善,然而这类措施目前仍然只在一些小型河道中得到实施。在城市的主干河道中,如黄浦江和苏州河,其河道设计的重心仍然在于防汛。近两年轰轰烈烈的贯通工程也仅仅停留在慢行交通体系的建设和连接上,并未对河道水质、生态环境及滨水区的使用功能进行统一考量,错失了全面提升滨水空间品质的机会,使其在日后有极大可能需要进行二次改造,造成多方面的浪费。


上海嘉定紫气东来景观轴线

上海徐汇跑道公园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AP:上海的滨水环境呈现出不同的城市尺度和建筑形式,如何看待通过“一江一河”进行城市区域的缝合与连接?


薛铭仁:地理上的空间特征,譬如河流或是山脊线,常作为划分区域的天然边界。行政区域上的划分则是人为认定的系统,建立在历史的脉络上,也与社会经济的活动紧密相关。每个划定的区域在竞争与协同的环境下,渐渐发展出自身的城市特色与风貌。


流域则是横跨行政分界,突破人与社会为核心的自然系统,是地表径流集水面积的统称。流域的界定是自然形成的,充满流动性与循环性。江河景观与开放空间体系在过去的行政管理体制下,逐渐形成城市中的负空间与物理上的城市边界。在现代运输方式发展之前,江河体系就是主要的经济本底,更加剧了滨水空间的线性发展与对城市肌理的分割。


上海以“一江一河”来缝合历史对城市的割裂不只是尊重自然体系的回应,也重新审视了江与河在城市中扮演的不同角色与可能性。我们在苏州河两岸城市设计中的一个主要设计想法就是重点拓展滨河区域,连通相邻的城市地块,充分挖掘苏州河区域的潜能,以跳脱行政区域与河流线性空间上的限制,为公众创造一个由休闲河岸及活力临街城市界面共同勾勒的都市文化流域。


苏州河两岸城市设计鸟瞰



滨水地区开发的未来

“城市设计所扮演的‘桥梁’角色可以将空间策略推演出物理空间与实际的操作准则,引导政府、开发商、运营商与建筑师等参与实施建设单位,共建一个对话平台。”

AP:滨水地区的开发与建设会涉及到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多个环节。如何看待当今中国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环节之间脱节的现象?对未来的开发建设有哪些建议?


薛铭仁: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城市设计确实是一个较新的学科。建筑、景观、规划都有其更深远的历史与影响力。在过去几十年中,城市的发展大都建立在对规划容积率的追求与开发速度的争抢上。近年来在城市更新与存量发展的大环境下,对于城市风貌、空间肌理还有城市资源的应用渐渐得到重视。城市设计所扮演的“桥梁”角色可以将空间策略推演出物理空间与实际的操作准则,引导政府、开发商、运营商与建筑师等参与实施建设单位,共建一个对话平台。


近年来,由于政府对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视,上海的滨江空间已经形成一个较高的起点,对于慢行系统的梳理与贯通、工业遗址的改造与整合都有显著的提升。比较可惜的是,由于景观的生态休闲功能在经济价值上的劣势,临水的景观资源往往被城市开发抢先占据,导致公共开放空间被挤压或被置入不适当的功能,大型的城市公园与城市其他主要开放空间反而是破碎化的。相较于上世纪进行的滨江空间建设,浦东前滩的世博文化公园与徐汇西岸滨水片区正在进行的规划与建设,已经开始着眼于滨江的生态与文化价值对于市民生活与城市空间的引导性。我们期许未来的设计推进,可以将滨水区域的景观与城市设计做出一个比较全面的规划设计。


棕地的滨水开发也是上海滨水开发不可避免的环境议题之一。在过去有所顾虑的经济平衡,或许可通过分期开发与生态修复的平行推进,达到环境治理与经济起飞的双赢局面,落实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安全宜居的目标。LEED与SITES的认证制度中也对于棕地开发有明确的奖励,这也为政府、开发商与设计师实现滨水空间改造、环境与开发的平衡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对于主要城市的滨水区域的建设,首先要着眼于其跨单位与学科的战略高度。前面提到不管是在空间形态的改造、交通组织的提升、生态与文化的融合、对气候变迁的回应,乃至民众参与城市运营所发出的不同声音,都需要一个有能力的协调单位对此类问题做出完善的决策。滨水区域的建设尺度通常较大,通过城市设计整合总体规划或许是一个可能性。换个角度来说,如果可以从过去的错误中学习改进,不管是从设计还是从总体把控的角度来看,都会更有意义。



本文图片由Sasaki提供

采访 / 肖宁菲

编辑 / 郑昕


© 建筑实践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建筑实践》2020年01月刊

“滨水空间”特辑



视野之外|林君翰的乡间发现

公共性与城市性|在西岸美术馆背后

面向城市未来的站城一体开发——专访日建设计执行董事陆钟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