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朗普为什么要怒怼亚马逊?

2018-03-31 北山浮生 北山浮生谈古论今

最近,世界电商巨头亚马逊的老板贝索斯很不开心。


3月26日,亚马逊的市值还有7530亿美元;到了3月29日就只剩7000亿美元。中国与亚马逊最相似的电商京东,美股在29日收盘时的市值为576.85亿美元。换言之,亚马逊差不多在五天之内跌掉了一个京东。

亚马逊之所以突然跌掉这么多,是因为政坛老顽童川普的一个推特。


“在我参选总统大选前,老早就陈述过我对亚马逊的疑虑。亚马逊与其他人不同,他们只向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缴纳少少的税、甚至免缴税;把我们的邮政系统当做他们的宅配小弟(导致美国巨大亏损),还造成成千家零售商关门!”特朗普在29日早上的推文中这样写道。



除了在推特上声讨之外,有消息说,白宫还在研究修改税收优惠以及对亚马逊展开反垄断调查。上述消息引发了市场恐慌,于是一个京东灰飞烟灭。


就这样,特朗普与世界头号电商亚马逊怼上了。



根据美国政经资讯媒体Axios在3月28日报道,美国国会正在研究如何让facebook大出血,而特朗普则对此毫不关心,“他满脑子想的都是亚马逊,”其中一名消息人士说,“满脑子都是”。


特朗普要对付亚马逊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从他竞选总统的时候就开始了。2016年2月26日,特朗普曾在一场公开活动中说过“相信我,如果我当选了美国总统,他们(亚马逊)就会有麻烦了。”


目前,亚马逊还没有发出任何回应。根据彭博社的消息,亚马逊刚刚解除了与两家游说公司的合同,换了新的游说公司。2017年全年,亚马逊共投入1540万美元用于在华盛顿的游说活动,比上一年(2016年)增长了约340万美元。投入的资金虽然增加了,但总统的成见还是纹丝不动。


花了1亿人民币游说一年,没有达到任何效果,难怪亚马逊大为不满了。


另外,吃瓜群众似乎有点明白,为啥美国GDP这么高了……


为什么特朗普对亚马逊有这么大的怨念?为什么要对美国市值第三大的企业动手?


其实这是由美国产业空心化的现实,以及亚马逊的性质所导致的必然结果。以下为以前的一篇旧文略作修改,原本是解释中美博弈的核心,但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致力于制造业复兴的特朗普要怒怼亚马逊。


亚马逊是个很伟大的公司,同时也是一家很凶残的公司。


说它伟大,那是对它的顾客而言,说它凶残,则是对它的对手而言。


我们知道亚马逊从网上书店做起,如今已经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电商,短短二十年,它是如何打败诸多竞争对手的?


表面看起来很简单,那就是价格战,永远比竞争对手更低的价格。


价格战人人会玩,但能不能玩下去就不一定了,因为有个成本线的刚性约束在那里。


亚马逊能二十年如一日地始终坚持价格战,那就需要始终把成本控制得比竞争对手要低,看起来简单,这背后其实是一整套复杂精密的系统以及持续不断的改进,其中蕴含着很高的技术含量以及管理哲学,在此就不一一展开。


总之亚马逊的诀窍就是:成本压得比竞争对手低,我用这个价格能还能挣钱,你却不能,因此我必胜无疑。


对于竞争对手来说,这还不是最凶残的,更加凶残的是下面一招:亚马逊的定价策略不是根据竞争对手而来的,而是根据自身对于成本控制的能力而来。如果通过改进升级,能够把价格压得更低,那么就主动降价,让利给顾客。


这一招实际上是违反商业本性的。


通常的商业策略,出发点都是经营方,目标都是为了制造本方的垄断优势,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润。垄断的形式有多种,比如说某地的独家销售代理就是地域垄断,知识产权造成的技术壁垒就是技术垄断。


按照一般的商业规律,某个行业存在竞争的情况下,竞争各方会用残酷的价格战来击垮对手,大家就会都不挣钱,当然顾客会得到实惠。但是当一方获得市场的垄断地位后,就会提价以赚取超额的垄断利润。因为顾客别无选择,只能接受这一价格。前面辛辛苦苦半天,不就是为了后面能躺着赚钱吗? 现行的反倾销法案的立法依据也是如此,因为这会扰乱正常的商业秩序,违背了公平竞争原则。


亚马逊的策略,在效果上和倾销是一样的,但在法律上抓不到任何把柄,因为并不符合倾销的定义——“低于成本价销售”。


这一招杀伤力超强,那就是挤压竞争对手到生死线以下,从而使其陷入绝境。


有人可能不理解,为什么在无人竞争的情况下也要降价呢?通过价格压力,保持自身运行高效、防止懈怠的同时,也吓阻了任何意图下场竞争的对手。


当然负面效果也很明显,明明是亚马逊能挣的钱,它却偏偏不挣,必须得首先说服那些要求回报的苛刻的投资者们。然而,亚马逊却成功了,在长期处于盈利为零的情况下,一直保持高速增长。


亚马逊不仅在控制成本上是把好手,也是技术创新的先锋。亚马逊早已不仅仅是一家互联网零售公司,它还是云计算服务、客户体验渠道、物流网络、家居自动化公司、图书发行商、电影和视频工作室、时尚设计师、硬件公司、研发公司、电商巨头、产品搜索引擎,以及客户留存的专家。亚马逊还在加强线下业务存在。亚马逊餐厅、Kohls的店中店、亚马逊GO无人店、亚马逊书店、亚马逊生鲜提货点,以及其他项目正在逐步铺开。亚马逊还在开发健康科技、金融科技和银行服务。在生物技术、制药和下一代广告技术方面,亚马逊有能力借助生态系统的力量击败竞争对手。


目前,亚马逊正在与至少129家大公司同时展开竞争。


亚马逊的贡献在于,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商业竞争模式——持续主动地降低成本以及售价。


可以推断,以亚马逊为开端,这种商业竞争模式必将被推广开来,并成为未来市场上的标配。


如果不能适应,对不起,只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被残酷淘汰!事实上也正如特朗普所说的那样,由于亚马逊的出现,美国大量实体销售商店纷纷倒闭,从大型连锁购物超市,到夫妻杂货店,无一幸免。


可能有人想到,中国的电商也导致了大量实体店的萧条。但如果如果我们回顾历史,实际上每一次重大技术革命,其本质都是成本与售价的下降,进而导致大批失业。


工业革命,实际上是将原先少部分人才能享用的手工奢侈品,用多数人都消费得起的工业品的代替;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技术的进步,则是极大降低了物流成本,使得消费者所面对的零售价格降到合理区间,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巨大变革。信息技术革命,则是极大降低了供求双方信息交互的成本,通过ICT技术与生产、物流、金融等方面结合,进一步降低了从生产到物流方面的成本。那些成本不能与之竞争的陈旧业态,纷纷被扫进垃圾堆,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


一句话,不能实现降价的技术突破都是耍流氓!(重大的功能创新除外,比如把二维的小电影变成了VR的沉浸式小电影……)


在亚马逊出现之前,成本降低带来的价格实惠并不明显,因为无论是生产商还是渠道商,总是尽可能地利用技术差距造成的竞争壁垒谋取暴利。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段子:某某产品在中国不能生产的时候,被卖成了天价;于是中国厂商刻苦研发,终于生产出同类产品。虽然质量仍然比不上国外同等产品,但是由于客户有了选择权,因此国外产品应声下跌;随着中国货质量不断提升,国外产品的价格也不断下跌,最终淡出市场——因为他们的成本无法与我们竞争。


以前每当听到这种段子前,我都会想,这帮贪得无厌的外国厂商真可恨!


但如今我的想法恰好相反:多谢这些外国厂商的仁慈,给中国产业追赶,留下了宝贵的生存空间!


设想一下,如果这些外国厂商一开始就采用亚马逊的策略,直接根据成本来定价,虽然这会导致他们国内福利减少,假期也不会那么多了,但是,中国厂商进行追赶,还有可能吗?


比如,华为87年刚创建的时候,是依靠代理销售国外的交换机起步的。如果说的不好听一点,华为最开始就是一个买办商。当时的交换机原理并不复杂,就是几个端口和一个主板以及若干转换芯片,然而由于中国不能生产,因此买得非常贵,十几万一台,但是生产成本其实并不高。华为决定自己干。从89年立项,一年不到就生产出第一款24口产品BH03。华为制造的交换机虽然粗糙了很多,也不是太稳定,但只卖几万块,相对于成本来说仍然是暴利了,从此开始了波澜壮阔发展之路。华为一路依靠价格战,屠杀了当年那些看上去高不可攀的国外巨头,如今成为通信行业的老大。


如果当年爱立信、诺基亚这些通信巨头,不被眼前的巨利所诱惑,放弃躺着挣钱的好日子,像亚马逊那样直接降价到位,哪还有华为的生存空间?




万幸的是,当亚马逊进入中国的时候,中国的制造业已经基本站起来了;万幸的是,亚马逊只是一家渠道商,而不是生产商,虽然亚马逊压低了渠道价格,但是进价摆在那里,除了一线城市的白领以上阶层来说,价格依然偏高。虽说国货质量比不上国外产品,甚至还混杂了许多假冒伪劣商品,但是总体来说,性价比还是颇高的,相对于高价优质的外国商品,更加适应中国人的消费水平。


依托本土的制造业以及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淘宝京东等一票本土电商崛起了,亚马逊在全球攻城略地的同时,在中国折戟沉沙。


这场商业战争的重要意义,实际上被绝大多数人所忽略。如果将其与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相对比,那么无论怎么强调其重要性都不过分!


没错,除了没有贩毒之外,亚马逊就相当于当年的东印度公司和怡和洋行,甚至要更加强大得多!

位于上海外滩的怡和洋行旧址


鸦片战争虽然是因为鸦片贸易而发端,但是对于中国的意义,其实跟毒品关系不是太大。


鸦片战争的关键,其实是一场自由贸易的谈判。在此之后,国外的廉价工业品大量涌入国门,摧毁了中国落后的本土制造业,使得中国经济逐步陷入崩溃的深渊!


美国、德国、日本,甚至包括英国自己,都是先用贸易保护政策保护本国弱小的制造业,待茁壮成长之后,才参与国际竞争,并发展壮大。中国倒好,与工业国直接进行自由贸易,不被玩死才怪!


有人会说,进口商品更便宜,国内消费者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好的商品,这应该是好事啊!


可是这种说法却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如果本土制造业都完蛋了,大部分国内消费者都该失业了,哪还有钱去消费?


恐怕只有一小撮买办阶层,以及依附于买办的服务业才会兴旺发达,除此之外都是穷光蛋啊穷光蛋。


因此,中国的GDP从1840年之后迅速滑落,内乱纷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精英们只有争相去做买办,从贸易扩展到金融,抱着洋大人的大腿喝同胞的血,才能过上富裕的生活。对于外商来说,就算再怎么中国通,也很难深入了解中国本土人情,做成一笔又一笔的买卖,因此他们其实也很需要这些买办的投靠。


天津的买办之王梁炎卿,在怡和洋行当买办,身家可以积累到2000万两白银,成为津门巨富!和他齐名的还有泰来洋行的王铭槐、太古洋行的郑翼之、汇丰银行的吴调卿,也在天津显赫一时。这些巨富与绝大多数贫苦不堪的中国人,更形成鲜明对比。在今天的一些非洲或拉美国家,多数人贫困潦倒,但也有拥有庄园和私人飞机的买办巨富,跟梁炎卿等都是一路货色。



上海滩的买办之首——苏州席氏家族,祖孙三代作为汇丰银行的买办长达55年,从1874年到1927年国民党政府成立,汇丰银行向中国政府提供政治及实业贷款共82笔,共计银三亿五千多万两,大都经席氏之手。汇丰获得了巨额利润的同时,控制了中国的金融以及经济命脉。


如果加上席家3个女婿,席氏家族共计14人先后担任了上海的6家英商银行(汇丰、麦加利、有利、宝信、中华汇理、德丰)、3家美商银行(花旗、信济、通运),2家日商银行(住友、横滨正金)和法(中法工商)、俄(华俄道胜)、意(华义)各1家银行的买办,从而形成了中国近代金融史上著名的席氏买办集团和名副其实的买办世家。不仅如此,席氏家族与宋子文家族、陈果夫家族等政界要人建立了密切的姻亲关系,编织了复杂的洋行、钱庄、银行业之间的商业网络,成为横跨政商两界的超级巨头,也将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彻底变成了代表买办阶级利益的卖国政府。


席正甫

位于上海外滩的汇丰银行旧址,曾被称为“从苏伊士运河到远东白令海峡最讲究的建筑”



说蒋氏政府是卖国政府,可能有人会感到诧异。1946年蒋介石政府与美国签订的《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被评价为有史以来最为卖国的不平等条约,其卖国程度甚至远超《二十一条》。该条约规定中美之间全面自由贸易,中国方面完全丧失了关税自主权,美国商品如潮水般涌入中国市场,形成独占地位,这对民族资产阶级是个毁灭性的打击。


该条约签订之后,中国的本土工商企业大量倒闭破产,工人失业,国统区的工业体系趋于瓦解。美国利用该条约对中国进行了无休止的经济掠夺,加上国民党的野蛮掠夺和战争消耗,国统区的经济危机空前严重,进而引发了更严重的社会危机。它加速了国民政府的瓦解,更将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推到了共产党一边,使得国民党在政治上更为孤立,也为蒋氏政府迅速走向倒台,埋下了伏笔。


国际贸易,其实才是大国间搏杀的真正战场!自由贸易再加上贸易和金融买办,才是摧毁一个国家的超级套餐!


最近美国政府之所以老是在贸易问题上跟中国叫板,就是因为,短短几十年,中美在国际贸易上的关系居然互换了……这还能忍吗?如果再不做点什么,美国要是变成中国的经济殖民地,那还怎么面对美国建国以来的列祖列宗啊!




自由贸易,是多么动听的词汇,据说可以增进所有国家的福祉,难道不应该是各国争相实行嘛?


为什么如今欧美不再高喊贸易自由,却纷纷祭起贸易保护的盾牌呢?


事实的真相是,穷则贸易保护,达则自由贸易,才是正常国家的处理方式。


至于是穷还是达,主要看本国的生产部门(主要是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究竟如何。美国放弃自由贸易的大旗,开始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就是因为中国制造业的实力不断增强,美国顶不住了。


也有人说,美国开动印钞机印了一大堆花花绿绿的美钞,就把中国生产的商品买走,还把污染留给中国,怎么看都是中国吃亏啊!


中短期看,确实中国吃了亏,但长期来看,美国其实更难受。对于工业空心化的美国来说,美元已经日益成为美国的支柱,金融霸权再强大,其实也是人们对美元的信心构成的,债务越滚越多,信心自然会潜移默化的下降。一旦达到临界点……杀伤力不可想象。


怎么看,天量的国债都是悬在美国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反过来说,美国宁愿自己负债,也要拉动中国的制造机器得以运转,这简直就是活雷锋啊!


国际贸易,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双刃剑,至于是伤人还是伤己,归根结底还是看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孰强孰弱。


谁强,谁倡导自由贸易,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中国历史上从汉朝开始倡导自由贸易得有两千年了,因为在大多数时间,中国都是贸易赢家,赢家当得时间太长,都忘记还有贸易保护一说了……


近代中国遭万人唾骂的买办,其实也只不过是进口贸易商,在近代制造业羸弱的情况下,他们就是万恶的民族罪人;但是在今天,不过是丰富人民物质需求的正经商人(走私商除外),只不过在面临国内竞争的情况下,不能躺着挣钱而已。


亚马逊也是如此。如果中国的工业实力不足,那么依照亚马逊的主动降价策略,它比当年的怡和洋行还要可怕;但如果中国制造业具有优势,那么亚马逊就会放大这种优势,帮助中国商品去世界各地攻城略地。


如果中国制造业实力天下第一,那么亚马逊就成为中国的“东印度公司”和“怡和洋行”,成为中国商品横扫世界的助推器。


2017年,亚马逊(中国)在零售业务萎缩的压力下,做出重大战略转型,致力于推动大量的中国新生代品牌成长,打造一个成就世界级品牌的超级平台。


助推中国中小企业走向全世界。这原本是阿里马云的梦想,亚马逊如今也和杰克马有了共同的梦想。亚马逊作为美国的电商巨头,致力于将中国的商品卖到全世界,就是因为看中了其中的利润前景。



毕竟,资本是没有祖国的!


美国在制造业竞争方面越来越处于劣势,美国政府自然会像满清政府一样越来越闭关锁国,也会像满清憎恨怡和洋行一样憎恨亚马逊了。


对于中国来说,要想让天下资本为我所用,修炼内功,进行产业升级才是王道!


到时候,真理正义都会站在中国一边。



对于主要的贸易逆差国——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来说,亚马逊的作用就不是太妙了,因为它会自动变成中国的“带路党”,进一步压制本国企业的生存空间,除非国家采用更加激进的贸易保护措施。能发行国际货币的美国还好,英法日又不能印钱,因此它们的处境要更加难受。


在强势的中国制造面前,凡是与中国打交道的国外进口商,其实都是买办,都是帮助中国遏制其本国工业的“帮凶”。各国右翼民族主义势力崛起,其实都跟中国商品横扫世界不无关系,就跟当年的“义和团”似的。


民族主义者执行贸易保护政策,就会触犯了本国的买办阶层的利益,因此一定会遭到激烈反对,这就表现为美国国内的内斗。当年美国北方的民族资产阶级与南方的买办集团可是打了一场内战,才解决问题。中国当年则是江浙买办集团收买了蒋介石,在1927年搞了“四一二清党运动”,用血淋淋的屠刀屠杀共产党和国民党左翼,才把反买办的浪潮压下去。买办们从此和政权紧密结合,把国民党政权引上不归路的同时,也让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去燎原了。


所以,既不能让美国的民族主义占上风,也不能让美国的买办太得势,双方就这么怼下去,才更加符合中国的利益。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美国的制造业是衰退了,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仍然比绝大多数国家要强,甚至在大多数高端领域,仍然比中国强,中国只不过占据了门类齐全的优势而已;美国的GDP占世界的份额下降了,但如果把中国除去的话,美国的份额实际上是增长的——只不过中国最近十几年的发展成绩比较耀眼,美国显得暗淡了而已。在发达国家中,美国仍然是增长率最高的国家。因此中美之间的博弈仍然是漫长的过程,任重而道远啊!


2015年世界各国的GDP份额(来自世界银行)



就算将来中国在产业竞争中获得全面胜利,中国的企业也应当充分学习亚马逊这家公司的经营理念,趁着亚马逊还没有广泛延伸到制造业之前,采用一切合理手段压缩成本,主动降低售价,“一切以客户价值为导向”。


辛苦点没什么,我们的理想,本来就是为全人类谋福祉嘛!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北山浮生谈古论今(BSFS_View),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热帖推荐:


内鬼”与金融大鳄内外勾结,居然会导致亡国?——知春路风云录之七

特朗普减税,中美命运对决时刻加速到来?

以金融视角看世界:从万历十五年到2017年,大国衰落的轮回又将重演?

马云和刘强东不约而同开始谈论马克思主义,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一带一路与《战狼》:中华觉醒的两个符号

《建军大业》没有告诉你:为何当初的革命同志会反目成仇?

从2017回望1927:中共军队的战斗力从何而来?

宋江为何造反?我们都被《水浒传》骗了!

从万历十五年到2017年,历史的轮回?

东方“罗斯柴尔德”是如何灭亡一个帝国的?

寒门能通过高考改变命运,得感谢一个山西女人

华夏文明能够延续至今,居然跟一个山西商人有关?

荷兰的“东林党”如何以人民的名义把强大帝国玩残的?

被难民摧毁的文明帝国


赞赏请扫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