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山浮生 2018-05-28

明天是卡尔·马克思的两百年诞辰,今天中共召开了隆重的纪念大会:



马克思可以说是近两百年来最重要的思想家,也是对人类历史进程改变最大的思想家之一。


马克思的青年时期曾经师从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并且受其深刻的影响,因此我们先从黑格尔谈起。


由于想问题太多,这位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头发有点捉急,生动诠释了什么叫做“热闹的马路不长草,聪明的脑袋不长毛”。


青年黑格尔


老年黑格尔


在搞物理研究的人看来,搞哲学消耗的那点脑力根本不算什么,有图为证:


一头秀发风流倜傥的小帅哥普朗克


青年普朗克



研究了几十年物理后秀发去无踪,成为锃光瓦亮的秃头男,倒是从此再也不受头皮屑困扰了。


老年普朗克


不过,搞物理的人有一点值得欣慰,每当他们发现了一个新的物理定律,人们会不假思索地认为,这个定律是普适的,也就是过去、现在、未来都会适用;在地球上适用,在火星上也同样适用。因为物理研究可以构造出理想的实验条件,排除无关因素,抓住事物背后的本质规律。


但是对于经济学家来说,就不是这个样子。经济学研究的是千头万绪的人类社会,经济学模型只不过是真实社会的一个抽象,与真实世界存在很大的距离,最挠头的是,人们几乎没有办法设计实验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因此,人们很难对经济学理论达成共识,而经济学家也是一副“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信了”的姿态。


不能说服别人,经济学家们自己也有责任。经济学不仅分为众多流派,而且不同流派之间,对于同一事物的看法可能截然相反。更让人感到无奈的是,尽管每年都有诺贝尔经济学奖,有无数经济学论文问世,但是他们的研究好像对于指导现实,并没有什么作用。

面对经济困境,人们总是会认为:


这次不一样。


我们(国家)不一样。




然后事实证明,又双叒叕tm跌倒在同一个坑里。




反映到历史中,就是马克思的老师黑格尔的那句话:


“人类从历史中所得到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记取历史教训。”


比如,昨天美国发生的一件事,就再次证明了这一论断。


超过1100名经济学家联合签署了一封公开信,其中包括十几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和以及前三届美国总统(克林顿、布什、奥巴马)的经济顾问,反对美国政府近期在贸易方面采取的保护主义措施。


经济学家们在这封信中表示,提高保护性关税是一个错误。这将导致商品价格上涨,国内消费者将为此埋单,令多数美国公民受到伤害。而建筑、交通、零售、银行、酒店等领域的工作者显然也将成为“关税战”中的失败者。 



经济学家们还认为,高关税措施不可避免地会影响美国的国际关系,不利于世界和平。


这封公开信直接引用1930年时经济学家们给政府的谏言信中的不少段落,告诫美国政府:不要采取大萧条初期时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信中提到:“国会在1930年未采纳经济学家们的建议,让所有的美国人都付出了代价。”


这封公开信仿佛历史的重演。88年前,也就是1930年,美国发生了极为相似的一幕。


当时,有1028名经济学家签署了一份谏言信,敦促美国国会议员,不要通过贸易保护主义法案——《斯姆特-霍利关税法》(The Smoot-Hawley Tariff Act)。不过谏言信没有奏效。


汽车业巨头亨利·福特在白宫花了一整个晚上,力图说服胡佛否决该项法案,他称它为“一项愚蠢的经济政策”。而J.P.摩根的首席执行官托马斯·W·拉蒙特则形容,当时他“就差跪下来乞求赫伯特·胡佛否决愚蠢的霍利-斯姆特关税法案了”。



亨利·福特


尽管面对巨大的反对声浪,胡佛总统斟酌再三,最终还是将其签署为法律。随后,美国经济跌入深渊。不少经济历史学家认为,正是该法案进一步导致世界经济衰退,最终酿成大萧条。


这部法律的威力为何这么大呢?


该法案共修订了1125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其中增加税率的商品有890种,有50种商品由过去的免税改为征税。 该法案引发的国际贸易战,将美国股市进一步推向深渊,道琼斯指数1932年7月跌至41点的历史最低水平时,美国股市总市值比1929年9月时的高点缩水了89%。


那么问题来了,尽管遭到经济学界、工商界的一致反对,为什么美国总统胡佛还要通过这一法案?时隔88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为什么还是和胡佛一样,要冒着反对的炮火,坚持推出贸易保护措施?


或者问得更简洁一点:


明知前面是地狱,为什么美国还要加速往前冲?


【该问题源自当时纽约流行一首儿歌:“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Mellon pulled the whistle, Hoover rang the bell, Wall Street gave the signal and the country went to hell!)】


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胡佛时代的美国,到底经历了什么。


胡佛在就任总统之前,在1921年至1928年期间,曾担任了七年的商务部长。胡佛担任商务部长的上世纪二十年代,在美国的历史上是如此的特别,纸醉金迷的浮华与底层人民的贫困交织在一起,被称为咆哮的二十年代(Roaring Twenties)。


诞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并且反映当时社会风貌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成为那个年代的一个文化标志。


《了不起的盖茨比》电影海报


一战之后,欧洲饱受战争摧残,陷入深度衰退。从经济角度来看,当时美国一枝独秀,尽管此时美国的军事实力还不突出。但是通过国际贸易的杠杆,足以影响全世界,实际上,制造业独步全球的美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活动的枢纽。


与二战后不同,美国没有试图支援欧洲的战后复兴,反而是进一步倾向于孤立主义政策,自20年代中期开始,北美经济规模开始凌驾于欧洲之上,在美国的拉动下,20年代后半期欧洲经济也迎来高速发展,被称作“黄金20年代”,在法国和加拿大亦称做“疯狂年月” (annees folles)。


在一百年前的美国人看来,现代科学似乎能够化一切为可能,经济与技术的发展潜力似乎无限巨大,所有人都感到一个全新的截然不同的时代即将到来。地产交易、股票市场特别活跃,一些投机家在这类赌博性行业中一夜之间成为暴发户。财富的多少成了评判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人们开始了盲目地赚钱,赚“快”钱,赚更多的钱;追逐变富裕,变得更富裕……


这一切的背后,实际上是始于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革命),在经过四十年的高速发展后(其间被一战打断),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迎来最繁荣的收获期。


然而,表面的经济大繁荣背后,孕育着隐忧:技术的进步确实造就了无数造富神话,但是新增财富大量聚集在少数人手中,广大工农阶层依然保持贫困。


所谓工业部门工资水平较高,其中不少是假象。在这十年内,新机器的应用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的同时,将大批工人替代掉了,许多人的收入水平不仅没有随着经济发展增长,反而是停滞甚至有所倒退。


相对于提升有限的购买力,供给侧却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批量化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使得科技产品愈趋廉价。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汽车,电影,无线电收音机,以及日用化学工业全面勃发,其中应当特别指出的是汽车工业。


战前,汽车还是一种极端奢侈品,只有少数富豪才能拥有;而到了20年代,廉价的批量造汽车已经遍及北美大地。到1927年,亨利·福特已经卖了1500万辆T型车。在加拿大,1918年的汽车总数只有区区30万辆;而十年之后,这一数字已经飙升到190万。汽车对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汽车工业快速成长为首屈一指的大产业,如加油站、汽车旅馆和石油业等周边产业也被拉动起来。


在《从生物进化到人类社会的崩溃,谈一谈什么是竞争》这篇文章中提到过,前工业社会的特点是供给不足,因此常常出现资源匮乏。工业社会的特点则是供给过剩,因此工业社会最重要的稀缺资源是购买力,或者市场容量。


供给过剩,需求不足,怎么办?


当时人们给出的对策是:分期付款与消费信贷!


通过信贷注水,将需求刺激起来,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供给需要。


这话听起来相当别扭,符合人直观的表述是:增加供给,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


在某种程度上,这两者实际可以看作是一回事:供需不平衡


供给和需求是经济这枚硬币的两面。简单地说,工厂里生产的每一双鞋子,都要找到买主,供给和需求要相互对应上,那么经济活动才能形成完整的闭环。商品只有被消费掉,才有意义。生产不了足够的鞋子,或者生产了过多的鞋子卖不出去,经济都会出问题。


在工业革命之前,人类长期遇到的问题是供给不足。在农业社会,财富主要表现为粮食,而粮食需要土地来生产,因此供给不足最终就落实在对土地的争夺与占有上。


工业时代的问题是供给过剩所导致的需求不足,表现为对市场的激烈争夺。工业时代的战争不要求占领土地,而是要求对方打开市场,鸦片战争就是典型的例子。


面对工业时代供需不平衡的问题,经济学家们给出的解决办法无非两条路:要么消灭过剩供给,要么提升有效需求。最多是将两者结合起来。


消灭过剩供给,可以直观地理解为“将牛奶倒进河里”,更为普遍的做法是把厂房拆了,把机器当废铁买了。很显然,这种做法会带来极大的社会痛苦,因此不被逼到最后关头不会采用。


既然经济增长如此乐观,统计数字表明,人们的收入也在不断增长,就算你现在买不起,将来也一定买得起,那么不如贷款分期,早买早享受。这样不就释放出巨大的购买需求,供需矛盾不就解决了吗?


经济增长的乐观状况,支持金融机构向人们发放大量消费信贷,以支持消费品市场的增长。在1924—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售额约从二十亿美元增为三十五亿美元。无庸置疑,采用分期付款的赊销办法,增加了小汽车、收音机、家具、家庭电气用具等耐用消费品的销售额。


上世纪二十年代分期付款销售的大面积推广,与本世纪初期美国大面积推广次级贷一样,都是通过透支未来,创造了经济繁荣的表象,同时埋下了金融隐患。


这个方案解决了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了吗?没有!欠债总是要还的,而且还要支付额外的利息。实际上这一方案只是利用金融工具,将矛盾爆发的时间推后,并且由于进一步拉大了供需的不平衡,在将来爆发的时候,破坏力更加严重,社会痛苦更深。


胡佛就是在这样一种乐观的情绪中,参加了1928年美国总统的竞选。他在竞选中许诺,提高工农阶层的收入,使得美国彻底消灭贫困。他曾说:“今天,我们美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于最终战胜贫困”,他预言“每家锅里有一只嫩鸡,车房中有两辆车。”


在竞选过程中,胡佛仅作了七次演讲,鼓吹个人主义和机会均等,把社会各阶层自愿合作的“美国制度”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投票结果,胡佛以444张对87张选举人票的绝对优势战胜对手而当选。


胡佛在万众欢呼中当选总统



1929年10月29日,灾难来临了。


从1929年10月29日到11月13日短短的两个星期内,共有300亿美元的财富消失,相当于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总开支。


随着股票巿场的崩溃,被金融工具掩盖的供需之间的巨大落差暴露出来,可怕的连锁反应很快发生:疯狂挤兑、银行倒闭、工厂关门、工人失业、贫困来临、有组织的抵抗、内战边缘。美国经济随即全面陷入毁灭性的灾难之中。


本来国内的商品就卖不出去,导致工人大批失业,通过国际贸易流入的外国商品还在消耗那可怜的购买力。那么,人的直观反应就是筑起贸易围墙,把外国商品挡在国门之外,让本国人买本国的的产品,也就是“只买美国货”,“只雇美国人”!也就是特朗普常说的:美国优先(America First)!



特朗普是这么想的,利益受损的美国工人和农民也是这么想的,88年前的胡佛以及当时的美国工农也是类似的想法。因此胡佛才不顾一千多名经济学家的反对,毅然签署了旨在提高关税,进行贸易保护的《斯姆特-霍利关税法》。


但是,这种做法是只把自己当成玩家,把别人都当成游戏里的NPC。


国际贸易是一个对等的游戏,既然美国采用保护主义,其他国家自然也要对美国关闭贸易大门。


法案通过之前,各国抵制活动已经爆发。或者可以理解为,各国政府都存着与美国政府类似的想法,美国带了头,正好给各国实施贸易保护以足够的借口。


这种结果对于一个实行民主选举的国家,几乎是必然的。一千个经济学家只能提供一千张选票,而愤怒的工人和农民的选票则是数以百万计, 总统采纳哪边的意见,显而易见。


当时美国政府总共收到了来自外国的34份正式抗议,各国政府纷纷提高了针对美国产品的税率。 1930年,加拿大率先于16种产品上征收新关税,占美国输往加拿大商品总额的30%。之后加拿大开始寻求与英联邦的更加密切的经济联系。法国和英国亦表示抗议,并开始发展新的贸易渠道。德国则着力于建立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美国的进口额从1929年的44亿美元骤降66%至1933年的15亿美元,而出口额则从54亿美元骤降61%至21亿美元,降幅均超过GDP同期50%的降幅。


斯姆特-霍利法挽救了美国的经济吗?恰恰相反。贸易的目的就是对接供给和需求,贸易保护政策之下,原本统一的国际市场被分割成一个个较小的国内市场,消费规模也受到了抑制,使得供给方所能面对的消费市场大为萎缩,使得危机进一步恶化。


1930年,美国的失业率为7.8%,而到1931年,骤升至16.3%,并一路走高,1933年达到25.1%,失业人口总数达到一千七百万以上。86000 家企业破产,5500 家银行倒闭,全国金融界陷入窒息状态,千百万美国人多年的辛苦积蓄付诸东流,GNP 由危机爆发时的1044亿美元急降至1933 年的742亿美元。


到了1933年,实际上古典资本主义已经寿终正寝。这一年希特勒在德国掌权,小罗斯福成为美国总统,开始推行带有强烈社会主义色彩的新政。三年之后,在近代资本主义的发源地英国,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 and Money,简称《通论》)。



该书在西方经济学界和政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一些经济学家把该书的出版称为经济理论上的“凯恩斯革命”。西方学者对此评论道:“凯恩斯是在致命危机威胁资本主义世界时挽救和巩固了这个社会。”有的学者把凯恩斯的理论比做“与哥白尼在天文学上、达尔文在生物学上、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一样的革命”。


“凯恩斯主义”实际上是罗斯福新政的指导思想,罗斯福推出了大量以工代赈的公共支出,除了各种必须的基础设施建设之外,想方设法给人找点事做,例如雇佣了大量青壮年植树造林,建造公园,雇佣人驱赶街上的鸟,建造拉什莫尔山上的四巨头雕像,总之就是想办法把财富分配失业的穷人,让他们能够消费。


此后,凯恩斯理论逐渐取代了传统经济学成为西方经济学的正统理论,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也纷纷采用凯恩斯的需求管理政策。


凯恩斯的理论指出,有效需求不足,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总根源,在私人需求与供给无法匹配的时候,国家应当强势介入,增加公共投资和公共消费支出,实现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由此而产生的财政赤字不仅无害,而且有助于把经济运行中的“漏出”或“呆滞”的财富重新用于生产和消费,从而可以实现供求关系的平衡,促进经济增长。


因此凯恩斯认为,国家应当不怕制造财政赤字,用公共财政支出代替富人消费,从而达到供给=消费。


但是,凯恩斯主义仍然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因为,真正的病根,凯恩斯并没有找到,他只是找到了衍生的次要因素而已。


要找到问题的根源,我们就要问,造成1929年危机和当前全球困境的罪魁祸首究竟是什么呢?


技术革命本身。


这个答案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但是这就跟那个永远长不大的小学生判案一样,在排除了所有不可能之后,剩下那个无论看起来多么不合理,它就是唯一的真相。



技术的进步,通常被认为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但实际上,技术进步更是麻烦的制造者。


美国历史上的1928年正如2007年,正是一轮超级经济周期的顶点。本世纪初的十年,正是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互联网技术革命,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到达了繁荣的收获期。


从历史大周期来看,2008年的开始的经济危机,与1929年的大萧条是同一级别,分别是一轮“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不平衡造成的结果。


技术革命极大提升了效率,降低了成本,那么就意味着可以用更少的劳动力,生产更多的产品。


那么,富裕出来的那些劳动力怎么办?


有人反驳说,每次技术革命,同样带来了更多的岗位,甚至是更加高薪的职位。


话是没错,但是填补新的高薪职位的人,并不是原先那些劳动者。在技术大变革面前,原先的劳动者接受的教育,工作中磨练出来的技能,统统贬值甚至无用了,于是面临被淘汰的境地。


接受再教育以适应新的岗位?可能有个别天赋异禀的人存在,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已经被时代淘汰了。


正如小沈阳所说,人活着,钱没了,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


例如,在1920—1929年,工业总产值几乎增加了50%,而工业工人人数却没有增多,交通运输业职工实际上还有所减少。在工资水平很低的服务行业,工人增加最多,毫无疑问,许多因技术进步而失业的技术工人失去了原先相对高薪的工作,被迫从事低收入工作糊口。这些人的收入都是“被平均”了,反映在统计数字上工人收入升高,但这是不真实的。


身处在当今互联网大潮的我们中,感受也同样明显。随着互联网产业发展成熟,并逐渐进化到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时代,新的业态不断涌现的同时,原有的业态在不断萎缩甚至消亡,大批劳动者面临淘汰的命运已经不可逆转。


他们失业,降低收入,就意味着在供给大幅提升的同时,社会需求却下降了。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每一次工业革命爆发之后,在大约一代人左右的时间里,就会因为有效需求不足,造成社会动荡甚至革命。


技术革命造成社会动荡,为了避免社会动荡,难道我们要拒绝社会进步吗?


这个结论显然是荒谬的,如果这么做,就是“因噎废食”。技术发展本身是中性的,因此我们还要进一步挖掘深层次的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1929年开始的大萧条,第三次工业革命造成了目前的困境,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不平衡,是否造成了经济大危机,进而引发社会危机呢?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而且那次危机正好被青年时代的马克思完整经历,并引发了他深入地思考社会。




真的是需求不足吗?其实不是的,是因为大部分穷人的需求,被其所占有的少得可怜的货币束缚住了,因此无法释放成为有效的购买力。


与凯恩斯主义类似,马克思主义的经济核心,其实也是一种二次分配方案,其背后的依据是:在不考虑进出口的情况下,理想中的经济社会,供给的商品折合的货币,应当通过分配方式转移到消费者手中,然后再全部花掉,供需就达到了平衡。可问题是,在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社会,货币会集中到少数人手里,于是问题就来了。


在个人可支配财富较少的时候,可以近似看作人的消费需求随着可支配财富线性增长,但是随着财富增加到一定程度,人的消费需求不会同步增长。比如一个普通人的年收入是十万块,他可能把收入全部花光成为月光族;年收入二十万,他也能基本花光。但是一个年收入一亿的富人,他再怎么消费,也只是花掉了一小部分。多余的财富必然沉淀下来,无法转化成消费力。导致消费<供给。


于是,马克思看到,贫富差距的必然出现,是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源。而私有制的枷锁,又是造成人的购买力被货币束缚的原因。


想明白这一点,马克思就不在货币交换的框框里继续打转了,他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生产前就确定好需求方,根据需求组织生产,按需分配!


从技术发展的角度看,马克思的理论可以说是超前了一百多年。得知消费者的需求,这是太难太难的事情,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成熟之前,几乎不可能做到。参见(《马云和刘强东不约而同开始谈论马克思主义,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马克思的理论如同石破天惊,而且他指出了实现方案的途径:暴力革命!这就打破了资本主义神圣不可侵犯的私人所有权,这就相当于中世纪突然冒出个人,不仅质疑上帝的存在,而且主张暴力拆毁教堂。


在资本主义社会下,马克思是如此的离经叛道,在引起了广大无产阶级共鸣的同时,遭到了绝大多数经济学家的口诛笔伐:我们中出了一个叛徒!


西方近代的经济学诞生于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其存在的意义,本来就是用来给资本主义张目,解释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运行规律,塑造其合法性,突然冒出一个砸锅刨祖坟的家伙,自然是绝对不能忍了。


因此经济学家们基本都不承认马克思,马克思也耻于与他们为伍,于是他的这门学问被称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的方案直指资本主义存在的基石,正如当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直指封建土地制度的基石一样,不惊天动地得斗争一番之后,是不可能改变的。于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号召下,国际共运风起云涌,从十九世纪中期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尽管遭遇无数口诛笔伐,但事实雄辩地证明,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指导客观世界,是真实有效的。


美国陷入大萧条的同时,世界各国的状况也都差不多,但是实行公有制的苏联除外。企业国有,产品自然也是全体苏联人一起分配。企业的产品造出来,可以为任何原因发愁,但绝不会因为造多了发愁——大不了用计划分配掉,不计具体价格利润便是。


这种方式简单粗暴,但是有效。于是在全世界陷入大萧条的同时,苏联迎来了增长高峰。美国不断地把工厂废弃,工程师、技工在美国失业,愿意当蓝领都没人雇,苏联可以高薪聘请。所以苏联驻美国的大使馆门外排着长队要签证,苏联人还挑挑拣拣。这反映在经济上就是苏联的工业每五六年就翻一番,到了30年代,在没有任何殖民地的情况下,苏联居然变成了世界第二工业国。


但也要承认,马克思是人不是神,他只是一个卓越的思想家。更何况,他计划撰写的五卷《资本论》,严格地说只完成了第一卷。马克思生活的年代,也只是经历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的动荡岁月,并不知道后面的历史演化过程。


因此,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应当是沿着马克思开辟的道路不断前行,根据历史事实不断改进,而不是照搬书上的教条。


在产业资本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的时期,资本主义仍然是历史进程的推动者而不是阻碍者。


技术革命造成供需矛盾?其实这个问题不难解决。技术革命会带来新的产业,新的产业带来新的利益阶层。原有利益阶层不满没关系,扶植新利益阶层尽快成长起来就是了。再借用社会主义的一些手段,掩盖矛盾削弱不满,只要经过痛苦期,新的产业成长为经济支柱,仍然能够愉快地发展。


在资本蜕化为完全食利的金融资本之前,这套游戏就可以一直玩下去。但是美国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启了脱实向虚的不归路之后,金融霸权是很爽,同时也意味着资本主义自掘坟墓,堵上了所有腾挪辗转的空间,游戏逐渐走向了尽头。


金融贵族终于像数百年前被他们推翻的土地贵族一样,从社会发展的推动者,变成了社会进步的阻碍者。


08年开始的经济危机,看起来似乎没有1929年那次严重,但那是大萧条的教训得到反思后,采用了救市手段而已。这些方案都是治标不治本,在缓解表面矛盾的同时,埋下了深层次的更多“地雷”。


本次危机也是五百年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重大也可能是最后一个危机。马克思主义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风雨,甚至一度被淡忘之后,再一次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采用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中国,用一种更有竞争力的发展方式,获得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则进一步加快了游戏的进程。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中美博弈,实质是两种经济模式的竞争。到底是以实体经济为核心,以人民利益为根本的发展模式会取胜,还是以金融为核心,以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的发展模式占优,估计未来二三十年就会出结果了。


谨以此文,纪念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北山浮生谈古论今(BSFS_View),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热帖推荐:


中美"冷战",朝鲜"改开",接下来是否……大国解体?

美国禁令一出,中兴药丸?

南海军演、突袭叙利亚……围棋与德州扑克的较量!

从美团大战滴滴,看互联网帝国的兴替与未来

今日头条整改,一场新时代的“禁毒战争”已经打响!

以史为镜:美国人当年是怎么玩转知识产权攻防战的?

特朗普为什么要怒怼亚马逊?

特朗普减税,中美命运对决时刻加速到来?

以金融视角看世界:从万历十五年到2017年,大国衰落的轮回又将重演?

马云和刘强东不约而同开始谈论马克思主义,对世界意味着什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