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禁令一出,中兴药丸?
特朗普政府看来是铁了心要狙击中国制造2025,贸易战风波的舆论热点还没有过,一纸禁令又将通讯企业中兴推上了风口浪尖。
网上立即出现了一大票痛心疾首的唱衰之声。有人说中兴违反了美国制裁伊朗的禁令,不做死就不会死;有人说中兴药丸,中国的电子产业也要遭到灭顶打击。
有一篇名叫《美国用芯片一剑封喉,我们靠茅台反击吗?》的文章,作者以绝望的口吻,认定中国即将面临大祸;继而又用怒其不争之语气,对中国的“不争气”好一顿奚落和批判。
此君之所以认定中国会面临大祸,主要基于以下原因:
电子科技产业的核心设备、元器件——比如芯片,基本上只有美国能生产,国内无法替代。中国高科技严重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基本就是集成组装代工企业——所以,一旦美国封锁,中国百万亿级别的电子产业就将灰飞烟灭!离了那些美国的核心产品,中国制造的高大上东西,瞬间变成一堆破铜烂铁。作者最后总结道,美国如果真要打击中国,根本没必要费那么多口舌,一个小小的芯片就可搞定。
到此为止,一篇中规中矩的“中必输”批判文已经可以圆满结束,但是该作者不满足于这一点,而是继续深挖背后的原因。
在这位作者看来,中国之所以会面临此大祸,是因为我们的行业从业者只知道拿来主义,满足于对外国现有科技核心产品的现成利用;而在政府层面,只知道关注基建、房地产这些拉动GDP的面子工程上,对于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作者痛心疾首道,美国市值前5名的公司都是高科技公司,我们A股市值第一的却是贵州茅台,一个依靠人口红利消费升级而产生的异类。而在表达了自己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后,作者大笔一挥,慷慨激昂义地叫道:如果还有人说这是合理的,请赚得钵满盆满的贵州茅台勇敢站出来,端起一碗白酒反击英特尔吧——一篇激荡风云的公知大作就此圆满完成!
实事求是地说,本文要比普通的公知文强得多,逻辑层次清晰,对于中国电子产业的弊病分析得也很到位,但是结论嘛,却大错特错。
这也难怪,反正地球上任何问题,他们都能归结到中国的体制问题,更何况这件事中国确实有不小的问题。
在我看来,特朗普这是一个“神助攻”,正好推动中国的产业升级,吹响了“向掌握核心技术”这一目标发起冲锋的号角。
首先必须承认,这一禁令打中了中兴“缺芯”的痛点,将会对中兴的运营造成很大的困难,这是毋庸质疑的。
美国利用自己在半导体集成电路领域掌握的技术优势,对一家中国公司进行了封锁,甚至意图打击中国整个的电子产业,这实际上已经不是经济的问题,而是升级为政治的问题。
打个比方,对于一个粮食不能自给的国家,如果对其进行粮食禁运,无非是抓住其产业弱点,逼迫其在政治上屈服。
这一事件,给中国从上到下敲响了警钟,“造不如买”的比较优势说辞可以休矣,一切必须的产业必须抓在自己手里才能放心。
自由主义经济学所倡导的“比较优势”理论,经过很多经济学者的长期鼓吹,曾经蒙蔽了很多人,但事实证明这只不过是一则“真实的谎言”。
“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最早由大卫·李嘉图在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上发展而来。
大卫·李嘉图
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各国都应当从事自身的优势产业,并相互贸易,从而提升整体福利。但是,如果A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较之B国均处于绝对劣势,该怎么办呢?
比较优势理论,正是为了解决这一理论难题而生。该理论认为,只要A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劣势的程度不同,则A国在劣势较轻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B国则在优势较大的商品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两个国家分工专业化生产和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进口其处于比较劣势的商品,则两国都能从贸易中得到利益。
具体到中美两国的产业分工来说,中国在整体组装方面劣势较小,而在芯片制造方面劣势较大,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应当从美国进口芯片,经济上更合算,这就是“造不如买”的由来。
比较优势理论在纯粹的经济领域是成立的,可问题是,这个世界从来不存在纯粹的经济现象,经济和政治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在国际世界还不是天下大同的理想状态时,如果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掌握在其他国家手中,这就成了一个易被攻击的短板,甚至成为一个国家致命的漏洞。
这一事件教育所有的中国人,放弃一切幻想,继续上攻所有高端制造业,将全部产业的控制权抓在手中,掌握从研发到市场的经济循环的全部环节,甚至达到古代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曾经达到的地位——“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却可以不需要世界”。
刨除让中国警醒这一效果之外,美国是否能通过类似的禁令,在产业竞争上围剿中国呢?
恐怕,效果将适得其反!
首先,美国不可能通过限制手段,扼杀中国的电子产业。虽然美国在芯片上占据优势,但是芯片并不能直接卖给消费者,完成经济循环,必须通过下游的组装加工环节,变成消费产品投放市场才行。
电子科技产品的组装制造,需要大规模产业协作——它不仅需要有大量勤奋、守纪律的普通劳动力,还必须有大量相对廉价、且超级勤奋的技术工程师,需要大量的相关配套制造产业,需要有高效、紧密的协作体系——总而言之,它需要有超级强大的工业能力和复杂的产业链支撑。同时,它还需要有优良的基础设施配套,有高效的物流体系,有能够适应大规模工业制造和产品流通的政府。
放眼世界,谁能同时满足这些条件?只有中国!
特朗普曾经要求苹果公司将生产线搬回美国,直接就被怼回去了,因为根本办不到。就算强行办到了,成本也会大幅飙升,经济上根本不可行。
对于电子产业来说,虽然美国占据了上游,但是中国掌握了下游,美国对中国禁运芯片,却无法给自己的芯片产业找到替代的下游渠道,中国虽然会遭遇重创,但是美国的芯片产业也会活活饿死。
就算总统发疯了,要进行这种“自杀式攻击”,由于动了太多人的利益,按照美国的光荣传统,估计很快就会被某个精神病患者干掉了……
其次,美国想通过禁令来限制中国产业的发展,可以说是开错了药方。
要想扼杀中国的芯片产业,最正确的做法是彻底放开芯片出口,并且放弃获得垄断高额利润的诱惑,用低价芯片冲击中国市场,那样的话,中国尚且幼稚的芯片产业就会像被洪水冲过的庄稼地一样,寸草不生。
在《特朗普为什么要怒怼亚马逊?》这篇文章中我提到过:
在亚马逊出现之前,成本降低带来的价格实惠并不明显,因为无论是生产商还是渠道商,总是尽可能地利用技术差距造成的竞争壁垒谋取暴利。我们经常能听到这样的段子:某某产品在中国不能生产的时候,被卖成了天价;于是中国厂商刻苦研发,终于生产出同类产品。虽然质量仍然比不上国外同等产品,但是由于客户有了选择权,因此国外产品应声下跌;随着中国货质量不断提升,国外产品的价格也不断下跌,最终淡出市场——因为他们的成本无法与我们竞争。
以前每当听到这种段子前,我都会想,这帮贪得无厌的外国厂商真可恨!
但如今我的想法恰好相反:多谢这些外国厂商的仁慈,给中国产业追赶,留下了宝贵的生存空间!
设想一下,如果这些外国厂商一开始就采用亚马逊的策略,直接根据成本来定价,虽然这会导致他们国内福利减少,假期也不会那么多了,但是,中国厂商进行追赶,还有可能吗?
比如,华为87年刚创建的时候,是依靠代理销售国外的交换机起步的。如果说的不好听一点,华为最开始就是一个买办商。当时的交换机原理并不复杂,就是几个端口和一个主板以及若干转换芯片,然而由于中国不能生产,因此买得非常贵,十几万一台,但是生产成本其实并不高。华为决定自己干。从89年立项,一年不到就生产出第一款24口产品BH03。华为制造的交换机虽然粗糙了很多,也不是太稳定,但只卖几万块,相对于成本来说仍然是暴利了,从此开始了波澜壮阔发展之路。华为一路依靠价格战,屠杀了当年那些看上去高不可攀的国外巨头,如今成为通信行业的老大。
如果当年爱立信、诺基亚这些通信巨头,不被眼前的巨利所诱惑,放弃躺着挣钱的好日子,像亚马逊那样直接降价到位,哪还有华为的生存空间?
美国在国际贸易上出昏招,也不是第一次了。
解放战争只打了三年多,顺利得连毛泽东都很意外,就是因为作为国民党政府的盟友的美国,在国际贸易领域做出了“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1946年的美国,作为占据绝对优势的头号工业强国,各种工农业产品的价格都比中国同类产品价格更低,质量还更好。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后,在极低的关税下,大量美国商品像洪水一样冲进了中国市场,挤垮了国民政府治下的几乎所有工业行业,摧毁了白色中国的经济体系,将国民政府原本的执政基础——城市中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迅速推到共产党那里。这才是这场战争迅速变成一边倒的秘密。也是后来出台马歇尔计划的原因——如果美国用同样的方式向欧洲倾销,那么就把欧洲各国推向苏联。
后发国家为什么要搞贸易保护?
就是因为国内同类幼稚产业需要迭代升级的时间,用高额关税将质优价廉的进口商品挡在国门之外,用国内市场哺育这些幼稚产业,令其发展壮大,以便将来与外国公司抗衡。半导体行业是个迭代升级十分迅速,同时对经验积累要求特别高的行业,中国虽然一直在高投入扶植其发展,但是始终距离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
政府为了发展本国产业推出贸易保护举措,实际上是很拉仇恨的举动,甚至不得人心,造成极大的国内矛盾。因为这一措施只是让从事该产业的相关人员收益,而国内的消费者不得不用更高的价格购买国内相对低质的商品,相当于从国内消费者身上割肉来哺育产业。
美国当年北方工业阶层为了保护自身的幼稚的棉纺织业,极力要求提高进口关税进行贸易保护,南方的棉花种植园主则需要购买进口商品,拥抱自由贸易,为了关税问题打了一场南北战争,死了几十万人才解决这一问题。
美国的禁令,相当于中国变相实行了对芯片产业的贸易保护,再加上在美国的威胁下,中国必然加紧出台促进芯片产业发展的有利政策,芯片行业将迎来大利好。
就在制裁中国禁令发布的同一天,国家发改委网站上一份《关于促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的意见》(简称“《意见》”),悄然透露了中国加速发展国之重器保障国家安全的铁腕行动。
“重大技术装备是国之重器,事关综合国力和国家安全。”将这两句话放在《意见》开篇,已经决定了这个《意见》的份量。而这次给出的“杀手锏”是“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简称“首台套”)”。
那么,什么是“首台套”?国家发改委给出的定义是: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是指国内实现重大技术突破、拥有知识产权、尚未取得市场业绩的装备产品,包括前三台(套)或批(次)成套设备、整机设备及核心部件、控制系统、基础材料、软件系统等。
而选择“首台套”的意义在于:重大技术装备是制造业的脊梁,关系国家安全和经济命脉,具有新技术密集、系统成套复杂、附加值高、带动性大等突出特点,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
更绝的是,如果中国实行贸易保护,本来应该使得消费者针对中国政府政府产生不满情绪;美国的禁令达到与贸易保护的效果,但是仇恨都被美国拉走了。相反,在随之而来的爱国主义情绪下,国内消费者更加愿意购买国产商品,加速本国产业升级。
川建国同志,你是觉得中国做得还不够努力,想再鞭策一下吗?中国人民是绝对不会辜负你的期待的。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北山浮生谈古论今(BSFS_View),观看更多精彩内容!
热帖推荐:
内鬼”与金融大鳄内外勾结,居然会导致亡国?——知春路风云录之七
以金融视角看世界:从万历十五年到2017年,大国衰落的轮回又将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