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立春之后,这件事比什么都重要,抓住黄金14天,健康一整年!

春天来了!

今天立春第二天,自然阳气萌生升发,气温、日照、降雨都开始上升或增多,春是温暖的开始,孕育着生长。


顺时养生是中医养生的一大原则,按四季特点,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按自然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除了咬春(吃萝卜)吃春饼,立春后养生的重中之重就是:养肝!


如果肝脏代谢不正常,人体所需的养分得不到及时供应,身体各个器官都无法正常工作:本应明亮的眼睛会由于肝血不足而干涩呆滞,本应光滑坚韧的指甲也会干枯变形。


如果肝脏无法正常排毒,毒素就会滞留在体内,再美的女人也会变成“黄脸婆”,再强壮的男人也会萎靡不振,中老年人的健康更加无从谈起。


名医推荐养肝茶饭


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池晓玲说,春季养肝重在“生”,日常宜多吃性温、具有生发作用、健脾养肝的药食两用之品。


太子参陈皮大枣茶

太子参15克,大枣5 枚,陈皮3克,煎煮后代茶饮,可调养肝脏。


山药扁豆饭

粳米100 克,扁豆20 克,新鲜淮山药50克。加适量水,大火煮沸,然后小火焖熟即可。由于春季容易出现肝气过盛而影响脾胃,因此春季养肝还强调健脾益胃,这碗饭的精妙之处便在此了。


养肝三字经


春天养肝,养身参考给大家总结了一套三字经,立春后照着做,排出一整个冬天积压的毒素,给一整年的健康开个好头。


吃温热


这个温热主要是指食物的性质,立春要适当多吃点辛温发散的食物,酸味食物要少吃,因为不利于肝气疏泄和阳气生发。专家尤其推荐六种生发阳气的食物。


大葱:早春大葱冒出嫩芽,清香脆嫩,正好尝鲜,也有“咬春”的意思。葱里含的苹果酸、磷酸糖等,可兴奋神经系统,刺激血液循环,促使发汗,在一定程度上驱除体内寒气。


大蒜:有很强的杀菌作用,能杀灭想在体内打算活动的细菌,同时降低血脂,减少血液中糖的含量,从而保护肝功能,配合春季养肝。从中医的角度讲,养肝也是护阳。


韭菜:又名起阳草,能够促进血液循环,起到保养阳气的作用,对春季保健十分有益。  


白胡椒:白胡椒能温胃散寒,做韭菜炒鸡蛋或韭菜饺子时加些白胡椒,能预防感冒。


芥菜:含有丰富的A、C、D维生素,能提神醒脑、解除疲劳,解决春困的烦恼。芥菜有一种辛辣的芳香气味,可以旺火沸水焯一下,也可以急火快炒,从而减轻“异味”。


生姜:辣味成分具有一定的挥发性,能增强和加速血液循环,刺激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具有健胃功能。


伸懒腰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清晨刚醒来或工作劳累时,伸一伸懒腰会有说不出的惬意。其实,这是人体自我保健。人体困乏的时候,气血循环缓慢,这时若舒展四肢,伸腰展腹,全身肌肉用力,并配以深呼吸,有吐故纳新、舒畅肝气、活血通络、振奋精神的作用。


伸懒腰后,血液循环加快,全身肢体关节、筋肉得到了活动,睡意皆无,这样也激发了肝气,使肝气机通畅,更好地发挥调畅气机,调畅情志的作用。人也变得神清气爽。


伸懒腰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伸懒腰时要使身体尽量舒展,四肢要伸直,全身肌肉都要用力。伸展时,尽量吸气;放松时,全身肌肉要松弛下来,尽量呼气,这样锻炼的效果会更好。


嘘字功


保持眼睛睁开,用鼻子吸一口长气,口轻念“嘘”字将气慢慢呼出,如此连续呼吸30遍,此呼吸法可以去肝之邪热,亦去四肢壮热,眼睛昏花等症。


睡足觉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夏承志说,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养肝就是养眼。《黄帝内经》指出:“人卧血归于肝”。从西医的角度来说,睡眠时进入肝脏的血流量比站立时多数倍,有利于增强肝细胞功能,提高解毒能力。


中医认为,凌晨1~3点是肝经“值班”的时间,这个时段是养肝的最佳时间。


好心情

肝脏养生与情致密切相关,比如肝阳上亢,也就是常说的肝火旺人群,容易出现烦躁、易怒、夜晚睡不着等症状;而“怒则伤肝”,易怒的人又容易损伤肝脏。


因此,养肝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调节情致,让自己“乐起来”,保持良好的心情。


立春后建议人们多出去走走,换个环境、接触外界,正好可以重新补充身体的阳气。出游、郊游、钓鱼都是不错的选择。

6个养肝方

1.肝火目赤:症见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红肿、暴发火眼、大便燥结、小便赤黄等,这时可服些黄连上清丸。


2.肝火失眠:症见夜卧不宁、容易惊醒、口渴多饮、大便干燥、胁肋时胀或小腹隐痛,可选用复方芦荟胶囊,连服2天即可。


3. 肝火耳鸣:肝火上攻耳窍导致耳鸣,常表现为耳如雷鸣声、轰轰作响、或如潮声,同时还伴有易怒、面赤、口苦、胁痛、耳窍胀塞等,可用龙胆泻肝丸。


4. 肝火眩晕:肝经之火而上炎的眩晕,表现为头晕头痛、面红赤、口苦目赤、小便短赤等,可用清肝泻火的龙胆泻肝丸。


5. 肝热自汗:因肝热迫汗而易出汗,动则尤甚,常兼口干、口苦等症,治用丹栀逍遥丸。


6. 肝火头痛:因肝火上扰清窍所致。《类证治裁》:“内风扰巅者筋惕,肝阳上冒,震动髓海。”症见头角及巅顶掣痛,眩晕烦躁、易怒,睡眠不宁,脉弦等,治宜平肝潜阳为主,可用天麻钩藤口服液。


(小方来源:医药养生保健报社 作者:贾佩琰 养身参考提醒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立春至,天变暖。

多喝水,少减衣,

吃瓜果,防感冒。

保重身体是关键,

想你念你最重要。

微信传情问候到,

立春健康一年好。

春天到,抓住宝贵的养生时机,给一整年的健康开个好头!

- END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原文作者深表敬意。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敬请及时告之,我们会立即删除或做其他妥善处理。

目前“健康保护卡”少量到货

请需要的朋友抓紧下单,每人限购5件。

 感恩阅读,随喜分享 




更多精彩请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

了解健康环保的高科技 超氧纳米微气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