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寻谣笔记|在青浦、吴江摇一艘小船
吾唱山歌乱说多
蚌壳摇船出太湖
摇到太湖中挑野菜
摇到洞庭山上去挖田螺
挖田螺 挖田螺
一个田螺要有十斤多
三岁孩童做个摇船汉
八十岁婆婆睡在摇篮里
因为多年好友陆晨兄的邀请让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寻谣计划的上海站,成为了志愿者,认识了民谣歌手小河大哥以及一群和我一样对寻找有旋律的老童谣有着热情的好朋友们。
身为上海人我一直热爱生我养我的土地,过去也曾做过一些本土文化保护的志愿工作。但是这几年我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乐器教学和世界音乐研究上了,了解了冲绳音乐、巴尔干音乐、中南美洲音乐.....,但在听到台湾音乐人林生祥等人用母语演唱,并极具本土特色的音乐作品时,我开始反思好像我对生养自己的土地的音乐并没有那么了解。之后我开始思考要为本土音乐做些什么,但是好些一直以来都未找到合适的契机以及合适的伙伴,这次的寻谣计划对我来说正是个好机会让我可以团结力量为家乡做些事情。
通过小河他们的介绍我知道了寻谣计划最大的意义不仅在于收集有老的歌词(包括各地方言歌曲)的童谣,同样收集到的曲调也要是旧时代留下来的。小河兄渴望收集到原生态音乐的理念和我自己的理念不谋而合,所以我决定尽全力协助小河兄与其团队的寻谣工作。
通过了解我发现有旋律的童谣主要出现在山歌中,翻阅资料时我看到80年代调查方言时上海市区会唱山歌的人已经屈指可数,为了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我想到了联系上海郊区的山歌传承人这个方法。事实上后来我了解到另一位寻谣同仁肥二大哥在寻找嘉定的童谣时也是这么做的。
除了和商榻的鲍老师之前就认识以外,其他传承人需要通过层层关系去寻找,为了找到其他传承人我整理一套步骤:
1.上网搜索哪些地方有山歌2.然后梳理自己的人脉看通过哪些人脉可以找到传承人3.和传承人电话沟通4.上门拜访5.通过传承人引荐传承人
经过了解我发现大多数吴歌传承人(吴越地区山歌的统称)都已经70-80多岁了,甚至有几位已经90多岁了,这让我更感受到了传承童谣的重要性!
其实寻谣的过程对我来讲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不仅了解了我所生活地区的童谣、山歌还通过传承人的介绍了解了过去我不知道的一些吴越民风、民俗。也正因为参加了寻谣计划才发现我们吴越地区的山歌比起少数民族的山歌也不遑多让。
青浦、吴江寻谣
原生态的老街和百年老屋里的山歌传承人
小河摄
一次探访原生态古镇时的偶遇让我认识了上海青浦商榻镇(现青浦金泽镇商榻社区)老街上的鲍益良老师,从年轻时就热爱音乐、曲艺、戏剧、文学、摄影的他一直到现在78岁高龄还在坚持创作。我常常在想如果我到了他的年纪还能继续创作那就是真的实现“艺术人生”了。鲍老师作为商榻的地方文艺骨干也是我最熟悉的山歌传承人,从寻谣计划上海站一开始我就想到了他,在电话沟通后鲍老师不仅接受了我们的拜访请求还答应带我们去青浦商榻不远处的江苏吴江芦墟和江苏昆山周庄、锦溪寻谣。
从左到右分别为:
孙大肆、 鲍老师、张老师
小河、小陈
在经过了几次微信联络、电话交流、以及寻谣团队拜访的前一天(周六)我的独自登门拜访和沟通之后,我们确定了上海青浦商榻、江苏吴江芦墟的“短距离跨省”一日行程。
终于在温暖和煦的四月我们来到了青浦商榻(一个距离上海市区70公里的地方)鲍老师的家里,由于当天出发的时间较晚,我们在帮鲍老师拍摄了他的新作并且请他简单介绍了他们家的300年老宅以及他所参与的文艺创作之后,我们就抓紧时间驱车带着鲍老师前往不远处的江苏吴江芦墟镇。
商塌宣卷 鲍益良创作《断交》
“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也没有任何商业气息,劳防用品店和理发店还是数十年前的样子,上了年纪的老裁缝还经营着年轻时就开的店,馄饨和鸡肉串还是小时候的味道!虽然时光曾在老街上留下印记,但是却未曾带走太多记忆中的美好。”
小河摄
这是几年前首次访问芦墟时这座古镇带给我的最初印象,而这次遇到的爱写微型小说的修鞋匠,爱好文艺、家道中落的本地出租车司机又体现了芦墟这个小镇文人墨客云集的过去。鲍老师带我们拜访的芦墟山歌传承人、吴江地方文史专家张舫澜老师是如今少数还住在老街上的文史工作者。
一到芦墟鲍老师的先介绍了我们和张老师认识,已经82岁的张老师身体硬朗、精神饱满完全看不出是年过八旬的老人。和张老师打了招呼之后我们来到了当地的农家菜饭馆共进午餐,期间张老师、鲍老师为大家介绍了一些吴江和青浦的民俗、传统、曲艺、民间音乐,也让整个寻谣团队都学到了不少知识。
鲍老师与张老师(从左到右)
饭后我们来到了芦墟老街,身为本地人和地方文史专家的张老师为我们导览了芦墟老街,张老师的导览也让我了解了不少自己过去没有看到的老街历史.....后来听张老师说芦墟也很快会被开发,让我真的感叹原生态的古镇、村落或许真的会越来越少,我们儿时的记忆或许也会离我们越来越远。
在参观完张老师的老街诗社后,他引领我们来到了他位于老街西栅深处的家,同样是一栋数百年历史的老宅,来到张老师的家里才发现这位82岁的吴江文史专家居住的老宅里有上千本书,他对于芦墟乃至吴江和周边地方文史的了解源于自己的不断的阅读和专研。
在为我们介绍了一些关于芦墟山歌的历史和故事后,张老师请来了芦墟本地的两位山歌手60多岁的张觉民伯伯和84岁柯金海爷爷,我们首先欣赏了张伯伯的精彩演唱,喜欢沪剧的他还曾将沪剧的元素融入到芦墟山歌中,然后轮到了柯爷爷登场,一首原生态的“吾唱山歌乱说多”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乱说”的歌词题材十分符合童谣的意境,于是今天第一段童谣收集到了,更珍贵的是这还是首明朝就有并流传至今的山歌!
张觉民伯伯(左)柯金海爷爷(右)
过程中在嘉善念过多年书的张舫澜老师和小时候在嘉善待过的我交流了很多关于嘉善的事情,这也算得上是“老乡”和“老乡”之间的深入交流了,顺便说一句我们嘉善陶庄地区的方言和江苏吴江芦墟因为相隔仅有几公里所以方言高度接近,是真正的“老乡”,虽然我不会讲嘉善陶庄地区方言、也已经快把嘉善西塘、干窑地区的方言忘光,只能和张舫澜老师用上海话交谈,但是不同年代在嘉善的故事还是成为了我和张老师共同的回忆。
一次短暂的寻谣时间远远不够,我们还未曾从两位老师的“民间音乐宝库”里获得太多,于是临走时我们相约了下一次的拜访.......
作者介绍
小陈(Frank Zen)
吴文化传播、闽文化研究、南岛文化研究者。世界音乐研究者(西非、拉美、冲绳、巴尔干等),美食主播、资深背包客。
【查看往期】
志愿者寻谣笔记 | 走回生活现场
志愿者寻谣笔记 | 破除迷信、重回现实
设计 〠 vv
编辑 ☻ 旷四旬
文字 ✐ 小陈
摄影 ✄ 小陈 小河
演耳
於聲聞處 自覺覺他
联系我们
press@earsplay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