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卫兴华:教之以事而喻诸德
本文转自“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微信公众号,作者为洪银兴教授。
◈ 卫兴华教授治学的信条是理论是真理的喉舌,而不是权势的奴仆,不唯上、不唯书、不唯风,解放思想、独立思考、求真务实,服从真理。
◈ 卫兴华教授特别强调,经济学研究不能受私人利益驱使,而是要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繁荣,认真热心地去工作,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切忌用主观随意性取代科学性。
◈ 卫兴华教授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可以表述为通过快速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 卫兴华教授提出应该突破生产力的两要素或者三要素的传统界限,主张生产力的多要素。
◈ 卫兴华教授认为马克思的价值论与财富论,是从不同角度提出的两个重要理论。财富论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更适用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劳动价值论适用于一切商品经济,以使用价值为内容的财富将以实现形式来满足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的需要。
◈ 卫兴华教授提出要把生产力标准和社会主义的建设价值标准统一起来,社会主义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他在国内第一次对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概念作出了界定,提出了计划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运行机制模式,
◈ 卫兴华教授指出,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除了发展生产力以外,再就是制度建设,共有的、按劳分配都是围绕着通过快速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这个主线运行的。在分配领域中,应该是效率与公平并重,实现二者的统一和结合,主张生产重效率,分配重公平。在初次分配领域就要处理好公平分配的问题,不能等到再分配才去解决公平问题。
卫兴华:教之以事而喻诸德
洪银兴
很高兴能参加我的母校,也是我的母院,在庆祝我们人民大学85周年校庆之际,来举行一个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源流和发展的研讨。我感觉到中国人民大学有一种红色的基因,所以这里一批又一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薪火相传,形成了坚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阵地,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高地。也成为了全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面旗帜,引领了全国的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发展。
我有幸在人民大学读了博士,也接受了许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老师的指导,最为突出的、我自己经历到的就是宋涛教授、卫兴华教授、吴树青教授、胡钧教授等等。这些老先生他们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他们是“经师”,是“大先生”。所以,我们在总结和研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源流和发展的时候,是离不开这些老先生的经济思想的。
卫兴华(1925—2019):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著有《走进马克思经济学殿堂》《什么是社会主义》(合著)《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合著)等。主编《探索·改革·振兴》《政治经济学原理》等。
我今天主要以卫兴华教授的研究作为一个案例,来谈一下人民大学在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面作出的伟大贡献。我今天讲的分两大部分,第一个部分,以卫兴华教授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他们坚定的理论信念、严谨的治学态度。第二个部分,以卫兴华教授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所作出的贡献。
第一部分,关于坚定的理论信念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卫兴华教授是我党培养的老一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他一直在中国人民大学从事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即使是90岁以后,在CSSCI上发表的论文数量也年年都名列前茅,尤其是在他离世的2019年还在多家重要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临终前的几个月,他还完成了两万字的关于马克思个人所有制研究的论文,而且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和逻辑起点》。所以,在新中国建立70周年的时候,卫兴华教授获得了人民教育家的国家荣誉称号和最美奋斗者的称号。卫兴华教授走了,但他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遗产,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遗产,这永远是激励我们前进的动力。
卫兴华教授能够得到全国经济学界的广泛、高度的认同,与他的为人和治学态度是相关的。就如他在2011年发表的论文中所讲,作为经济理论的研究者和工作者,要坚守自己的科学和道德情操。他治学的信条是理论是真理的喉舌,而不是权势的奴仆,不唯上、不唯书、不唯风,解放思想、独立思考、求真务实,服从真理。从他发表的论文中,我们也找不到他迎合“左”风的内容,他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治学学风,从不人云亦云,而是执着的追求真理。像卫兴华这样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治学学风,实际上也是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的老教授们一贯的作风。
卫兴华教授特别强调,经济学研究不能受私人利益驱使,而是要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繁荣,认真热心地去工作,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切忌用主观随意性取代科学性。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需要发展,但是必须首先要把握其本意,不能曲解甚至编造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他认真研究原著,一遇到有可疑之处就反复的查证原版以求准确。卫兴华教授认为,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者,不论是社会主义的运动处于高潮还是低潮,马克思主义是处于顺势还是逆势,都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而贡献自己的力量。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有些人认为过时,遭受逆流冲击的时候,更应该旗帜鲜明的迎接挑战,坚持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卫兴华教授在理论和学术研究中有许多重要的学术观点和真知灼见,是在学术争鸣中获得的。他在准确的阐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的同时,经常针对他认为是错解和误解了经典作家的观点进行讨论和争鸣,他对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观点,就像眼睛里容不得一粒沙子一样。在卫兴华教授这里,有三个底线是不能破的,第一是公有制为主体,第二是按劳分配为主体,第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要求。一旦他发现诋毁这些底线的理论观点,他都会旗帜鲜明地给予批判。即使是他最亲密的朋友提出的不同观点,他都会毫不留情地在学术刊物上进行商榷。所以,在许多媒体把卫兴华教授称为理论界的清道夫、保洁员,我想我们人大经济学院的一些老教授们都是这样。
让我永远不能忘怀的是,在他去世那一年的五月,卫老师重病住院,还在抢救中。我去医院看他,当时他身上插了许多管子,他抓住我的手整整讲了半个小时马克思主义的个人所有制理论,他特别提到,对《资本论》第一卷中关于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以后,重建个人所有制的论断,理论界有不同的解读。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提出的这个问题,是要说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后,应建立什么样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问题,这一问题是与我国现阶段建立什么样的公有制,或以什么样的原则改革国有企业的实践密切相关。他指出,要从总体上把握《资本论》中的认识,所谓改造成为联合起来的社会的个人所有制,也就是归全体劳动者所有的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他讲了这些观点以后表示,一定要拼尽全力,在有生一年再写一篇文章,正本清源,把马克思所有制理论搞清楚。所以,讲过以后他当时身体奇迹般的好转了,没有多久就出院了。他还在病床上就把这篇文章的初稿发给我征求意见,一出院就进行修改完善,在最后一次住院前完成了两万字的关于马克思主义个人所有制的理论文章,真可以说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从中我也深深感受到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忠诚和信仰。这是我所讲的第一个问题,强调坚定的理论信念。
第二个部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构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卫兴华教授为代表的老先生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有着重大的建树。
第一个贡献,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卫兴华教授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可以表述为通过快速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尤其是近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撰写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文章,也说明了卫兴华教授当时所提出的这个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的观点是正确的,即强调发展生产力,强调共同富裕,这是第一个贡献。
第二个贡献,是关于生产力要素的突破。理论界长期流行生产力二要素或者是三要素的观点,他的依据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讲的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也就是三要素论。卫兴华教授在1980年就发表论文,提出应该突破生产力的两要素或者三要素的传统界限,主张生产力的多要素。他的依据是,《资本论》第一卷中关于提高劳动生产力要素的论述,包括科学和它在生产中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效能以及资源条件。他认为,科学分工协作、管理资源等也是生产的要素。随着生产的发展,会有新的生产要素的加入。卫兴华教授指出,长期以来理论界把生产力的内容理解的很狭窄,不重视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生态平衡,忽视或者屏蔽科学技术和科技人员的作用,造成了我国生产力发展不足的问题。而他认为,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生产的多要素,特别是把握马克思强调的科学的独立作用,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第三个贡献,是重视对马克思的财富论的研究。卫兴华教授在2019年发表的《马克思的财富论及其当代意义》这篇文章中认为,马克思的价值论与财富论,是从不同角度提出的两个重要理论。财富论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更适用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劳动价值论适用于一切商品经济,商品价值不是永恒的范畴,未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时,商品生产消亡了,由使用价值构成的财富,会以产品的形式独立存在,以使用价值为内容的财富将以实现形式来满足社会成员的物质文化的需要。我们社会主义将最终实现使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充分涌流,达到让所有人富裕的目的。这就意味着卫兴华教授研究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体系中,财富论将成为重要的经济学理论。
第四个贡献,是社会主义要将生产的标准和价值标准统一起来。如果忽视和脱离开生产力的发展,只是片面强调社会主义道路,强调公有制、按劳分配、消灭剥削,结果会是普遍贫穷的社会主义。反过来,如果只是片面强调生产的标准,而忽视社会主义的价值标准,重资本轻劳动、重私有轻公有,重增长轻公平,会导致贫富分化,背离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道路。这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把生产力标准和社会主义的建设价值标准统一起来,社会主义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
第五个贡献,是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理论。卫兴华教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也许不是最早的,但是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研究可以说是最早的。我国的市场化改革开始后,卫兴华教授就重点转向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运行机制的研究。他和他指导的博士生在1986年发表的《论企业活力与企业行为约束》就提出,要增强企业作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活力,这篇文章获得了1986年度的孙冶方经济学奖。1986年卫兴华教授和他的博士生合作的《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和1989年出版的《经济运行机制的概论》,在国内第一次对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概念作出了界定,提出了计划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运行机制模式,这一成果获得了2019年的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
第六个贡献,是共同富裕理论。卫兴华作为人民教育家,心怀人民。卫兴华所有的分配理论就体现了他心系劳动人民的情怀,在我看到的文献中,卫兴华可以说是最早阐述马克思在《1857-1858年的经济学手稿》中所提出的,未来社会制度中,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的观点。卫兴华认为,实现共同富裕,不能等到赶上和超过了发达国家的人均GDP水平才谈共同富裕,现阶段就要推进这个过程,它的路径除了发展生产力以外,再就是制度建设,共有的、按劳分配都是围绕着通过快速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这个主线运行的。在改革开放以后有一段时间,曾经流行分配领域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提法。卫兴华教授一开始就对这种提法产生怀疑,他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用于指导分配制度的改革是不妥当的。效率优先作为对生产领域的要求是理所当然的,但是效率优先相对于分配公平的原则是存在问题的。他始终主张,在分配领域中,应该是效率与公平并重,实现二者的统一和结合,主张生产重效率,分配重公平。社会主义应该重视分配公平,分配公平有利于促进效率,相反的重效率轻公平,是有利于资本而不利于劳动,收入差距会过分扩大。现实中存在初次分配不公所形成的社会差距,所以他特别强调,在初次分配领域就要处理好公平分配的问题,不能等到再分配才去解决公平问题。
我这里总结了卫兴华教授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学的六大贡献。我认为这六大贡献同时也是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源流。所以,在结束的时候,我用卫兴华教授在文章中的一段话来结束。他说,“我是在中国共产党创建的中国人民大学,学习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深知马克思主义的初心。这样,党的初心、马克思主义的初心、烈士先驱们的初心都融合于我的心中,不管是顺境逆境,不管受了多少挫折和委屈,初心不改。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将继续为增进劳动人民的福祉鼓与呼,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贡献一份力量。”
我想,这就是我们以卫兴华为代表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一代代的经济学者,他们始终不忘初心,从而能够对我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洪银兴教授
作者简介
洪银兴,1950年生,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著有《以制度和秩序驾驭市场经济》《现代经济学通论》《转型经济学》《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等。
往期推荐
观点
数迹
C刊公号热文——高校学报(二季度)
方圆
刊界
省级党报理论版块简况(二)
智汇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负责人就《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答记者问
书简
中华优秀传统典籍中的学术智慧
撷英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院编辑部出品
● 声明
推文基于更好更多传递信息之目的,限于视野和能力,可能会有疏漏及不足之处,请随时指正。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致信zhpj@nju.edu.cn,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如需转载,请保持图文完整,并标注版权及本公众号ID、二维码、作者,谢谢!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第一时间获得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动态与研究资讯。
觉得“好看”请点赞或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