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志纲为什么总能“够得着”?

刘世英 总裁读书会 2022-12-25

题记:智纲智库(王志纲工作室)创立于1994年,是中国本土最具影响力的民间智库和战略咨询机构,是中国战略咨询行业的开创者和领先品牌。智纲智库成立以来,一直坚守“抱朴守拙、丙方立场、与时俱进”的核心价值观,为上千家企业及上百个城市提供战略策划。近日,智纲智库创始人、总裁读书会全国领读者联盟领读导师王志纲,接受了总裁读书会创始人刘世英的采访,从中揭示了王志纲为什么总能“够得着”背后的秘诀所在。欢迎阅读!

▲王志纲(右)接受总裁读书会创始人刘世英采访

为了晋升,为了论文,为了生意,为了生活……不得不巴结谁,求靠谁,这种委曲求全的经历,谁没有过?不吹不拍活出自己,几个人能做得到?既不依附于官,也不依附于商,靠自己的专业与智慧独立游走于官于商之间,实现时间自由、财务自由、思想自由,过一种理想、节操、成就和社会尊重、社会价值都兼而有之的读书人该有的生活,谁不想要呢?

这就是王志纲经常所说的的“第三种生存”,也是他真实的生存状态。可在许多读书人心目中这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理想。

王志纲曾以民间策划人著称,最近又一次以“网红”身份“出圈”了。

他先是坐进“老俞闲话”直播间,开启“直播首秀”,跟俞敏洪热火朝天唠嗑近两个小时;然后又和俞敏洪走进“东方甄选”直播间,与董宇辉纵论天下、畅谈人生、勉励青年,不谈买书,只留下诸多金句和鸡汤……不经意间,一场直播把两本书都卖光了,而且创造了3000万+直播间人气的成绩;由此衍生出来的成百上千短视频一度刷爆了朋友圈,在视频号、抖音平台人气爆棚,尤其了不得的是看这些直播和短视频的60%以上都是年轻人……

王志纲,策划界曾经的“王大师”,碧桂园等大策划曾经是只要有点文化的人无人不知;但大多数人可能会认为,那都是过去的老黄历了。因而有人好奇了,为什么一个“过气”的老头儿还可以这么时髦、这么火?

人们发现,王志纲就像一坛老酒,越陈越香:他的新作《王志纲论战略》《大国大民》卖爆了,卖断货了!特别是作为一本专业书籍《王志纲论战略》出版不到一年发行超过10万册!

王志纲有句名言:“够得着”,意思就是有挑战性的目标凭自己的实力能够得上、拿得下。熟悉王志纲的人都知道,别人看起来再难的事情,每每王志纲总能“够得着”,拿得下。不走寻常路,“熟则不做”是他的另一句名言,他专挑不熟悉的、有挑战的事情来做,而且每次都“够得着”,还做得挺漂亮!如今玩最潮的——抖音直播,他一夜出圈成了“网红”,他又够着了!

人们好奇,王志纲为什么总能“够得着”?

信念:“我与大思想家也算‘够得着’”

“够得着”是一种“你能行我也能行”的信念,受身边人影响尤为深刻与直接。

毛泽东曾说“我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在解读这句话时,王志纲说:“同为长沙府偏僻乡下走出的风云人物,很难说毛泽东少年时,不是因为同乡曾国藩的丰功伟绩才萌发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情壮志。”

这说的是家乡名人对人成长成才的无声塑造与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此,王志纲也深有体会。

1955年,王志纲出生于贵州的一个小县城——水西。王志纲在描写贵州时说:“贵州山高沟深,土地贫瘠,但一旦出来就是苍松古柏、就是怪才鬼才。”

说到对贵州影响深远的名人,王阳明是一个不可绕过的人物。

王阳明虽然不属于贵州籍,但贵州于他,他于贵州却是相互成全的关系。

明正德元年,王阳明被谪贬至贵州龙场(今贵阳修文县)。当时这里“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属于尚未开化之地。艰苦环境反而激发了他的思考和感悟。他在贵州做了两件泽被后世的事:一是传播道学,教化乡里,开化文明;一是龙场悟道,提出“心即理”的命题。阳明心学由此从贵州发端,走遍神州,漂洋过海,福泽整个东亚地区。

王阳明以后,从水西又走出李世杰、丁宝桢、朱厚泽等多位治世能臣。

为什么一个小小的水西能走出如此多的治世能臣?“世界上很多看起来不关联的事,其实都是关联的。”在王志纲看来,这些王阳明身后走出的名人,背后的关联很有可能就是几百年前王阳明光芒普照,开化贵州的影响。没有王阳明的影响,贵州可能不会在近代走出这些旷世奇才。

他本人也深受王阳明影响。父亲是当地中学校长,幼时就给他讲过王阳明的故事。所以,他在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王阳明龙场悟道的修文龙场离他家不远,那时他就产生了这样的一种意识——“尽管身处贵州偏远山区,但我与大思想家也算‘够得着’了”。

也因为父亲,在很小的时候他就知道王阳明的“心学”。“格物致知”“知行合一”和“致良知”是他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形成的最初启蒙。日后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历万端事”,追求在“知行合一”中读书、读人、读社会,都深受此影响。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王志纲通过对任正非、龙永图等贵州老乡的观察,发现:从贵州走出来的人普遍有一股狠劲,看准了方向绝不动摇,且不成功不罢休。他将之形容为“日鼓鼓”的精神。“日鼓鼓”在贵州话里就是倔强、认死理、坚韧不拔、百折不挠。

这跟贵州的地理环境有关。贵州多山,山阻隔了贵州和外面的世界,很多人一辈子都被山所阻隔,永远走不出来;还有少数人,则被山赋予了超群的想象力,迫切地想要去看看山那边的世界。显然,王志纲是后者。

“我小时候最深的印象,就是站在山头,眺望着关山万重,总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去看看山外面的世界。”他回忆。那时候他对着大院里的叔叔带回来的贝壳以及捡到贝壳的海岸会产生无数波澜壮阔的想象。以至于当他长大后,还专门去过那片海岸。然后发现,那只是很小一片海滩,跟恢弘、广阔等词根本搭不上边。但在幼时,贝壳和海滩却象征着心之所往的外面世界。

在偏远闭塞的小城,父亲每天带回的三份报纸《参考消息》《文汇报》和《贵州日报》,也是他了解山外世界的渠道,给了他从小从大局着眼去看中国和世界问题的习惯。所以,当“尼克松访华”新闻一出,周边人还是懵的时候,他却深知:天要变了,新的时代要来了。

再后来,他带着好奇心与勇气走出大山、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这种好奇心和想象力也是日后他做记者、做智库的动力源头。

专业:十余年金戈铁马,终成“记者王”

“很多时候,一个人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依靠‘够得着’慢慢向上看齐,先有后好。有了‘够得着’”这个 0-1 的突破,才有后面无限叠加的可能。”王志纲从大山里的孩子一步步成长为“记者王”,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1978年,王志纲高考报志愿时,第一志愿毫不犹豫地填了北大新闻系。

很多人问他:“你一个贵州山里的小孩,怎么敢填北大呢?”

因为他知道自己“够得着”了。1976年,“四人帮”倒台前夕,他在县里当女篮教练,带队参加全省运动会时,经历了所谓的“体育革命”,就是不准讲比赛,只能讲友谊。所以,大家都不比赛了,都抢着扫厕所、搬凳子、打扫场地。

运动会结束后,“四人帮”倒台。他愤而提笔写下《如此体育革命》一文,批判这一荒唐场景,并将文章寄到国家体委的《中国体育报》。一年以后《中国体育报》复刊后,这篇文章在头版头条发表,一个字没改。

“看到这个以后我一下有信心了”。他坚信自己是一个当记者的好料,所以志愿填了北大新闻系,梦想是成为“成为中国的李普曼。”

不过阴差阳错,他就没去成北大,最终上了兰州大学政治经济系。有过短暂的遗憾,但他很快接受了这个现实。多年后回顾这段经历时,他深感庆幸:“如果到了北大,可能很快就成了一个浮夸的、时髦的青年,也不可能有今天的事业了。”比起北京,兰州算得上“苦寒”之地。这里没有什么消遣,加之兰大的浓郁的学术氛围,让他能够埋下头来苦读书。

对他一生影响最大的书《资本论》就是在这期间读的。四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系统学习,让他成了方法论的忠实拥趸。他坚信:方法论远比公式、信息、模型重要得多,一个人掌握了方法论,就能够事半功倍、少走弯路。

大学毕业后,王志纲进入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工作,做了一名不受重视的编辑。即使不是很喜欢这份工作,但贵州人身上的“认死理”的劲支撑着他,他依然努力做到最好。除了编杂志、打杂,工作三年还发表了十余篇论文,多篇在新华社、光明日报等发表。其中最具影响的是《传统经济模式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

这篇文章的背景,是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提出的一个课题:传统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当时《光明日报》《经济学周报》和陆定一、薛暮桥、马洪等知名经济学家都加入大讨论,各有立场,一时争执不下。当时还是“无名之辈”的王志纲写下该文加入这场讨论。他说:“我们的争论其实都犯了灯下黑的错误,传统经济模式并不是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你们每一个角度来看,你们每个角度都对,但都是片面的……从历史的沿革来说,它是战时共产主义;从理论的支撑来说,它是产品经济;从实践的结果来说,它是计划经济,把这三者结合到一起就是传统经济的模式。”随后,《光明日报》和《经济学周报》把这篇文章作为这次争论最终的总结文章。这也让王志纲意识到,自己“够得着”去往更广阔的世界了。

这篇文章成为王志纲命运的一个拐点。在新华社内蒙古分社社长张选国的多次邀请下,王志纲于1985年10月正式加盟新华社内蒙分社。

进入新华社不到1年,他凭借着《广州经受三次冲击更有生气》一夜成名。在听到中国广播之声传来“《广州经受三次冲击更有生气》,记者王志纲……”的时候,他正在通往东北大兴安岭的绿皮火车上。彼时天光微亮,车窗外是沐浴在朝阳下的白桦林。那一刻,他意识到“命运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果不其然,时任广东省长的叶选平亲自要人,经时任新华社社长穆青的亲自调配,王志纲被借调到广州。此后9年,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多了一个“记者王”。王志纲多次担负国家宏观重大经济题材的调研和报道工作,写下一系列内参和报道,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为中央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王志纲就“中央和地方关系问题”“诸侯经济”等问题,进行了历时70天、上下8000里的大跨度采写下的《中国走势探访录》,受到中央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并被请进了李鹏总理的办公室作汇报……不久之后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的大政方针。“这在新华社的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 一位新闻界元老感叹。

邓小平“92南巡”前后,王志纲受命陪伴新华社社长穆青,沿邓小平南巡路线同步采访,并执笔写下通讯《风帆起珠江》。这篇文章被穆青称作是“关键时刻影响新华社命运的关键稿子”。他写的关于蛇口改革长篇通讯《放眼向洋看世界》被袁庚说是“写蛇口的第一篇可以算是进入门槛的文章”。

他还是“对话”新闻题材的开创者。《广东与浦东的对话》获得了新华社一等好稿奖,这也是新华社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先例。《珠江三角洲启示录》一经刊发,就被一抢而空。连中央组织部都致电广东省,索要了几十份报纸,以备“学习研究”。这种文体很快被其他新闻从业者竞相模仿……

在新华社任职期间,王志纲还做过两年电视策划人,先后拍摄了《大潮涌珠江》《北方的躁动》《老板,你好嘢》《南方的河》一系列反映改革开放的高质量片子,每一部都引起很大轰动:

反映广东市场经济片子的《大潮涌珠江》播出后,时任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让中央台专门开辟时间播出这个片子。

在点将拍摄反映广州改革开放15年成就的《南方的河》时,时任广州市委宣传部长的朱小丹说:“只有王志纲才能行”。

王志纲送《北方的躁动》送到中央台去审片时,引得中央台审片小组的全部成员到电梯口来迎接,大家都想看看制作片子的“王大腕”是何方神圣?

为“老板”正名的系列专题片《老板,你好嘢》创造了广东电视台开办以来的最高收视率……

当时王志纲在广州记者圈是什么地位?1994年,王志纲选择离开新华社下海“找裤子”,封新城在《新周刊》这么写道,“伴随王志纲的离去,整个中国交响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将从此缺位”。影响力可见一斑。

活法:“不依附的”文人独立生存之道

十年记者生涯,给了他“下海不会被淹死的自信”。新华社十年是行万里路的十年,王志纲基本跑遍整个中国大地,近距离接触了几乎所有地方的省委书记,采访过很多著名企业家和学者,也遇到过很多朴实无华的平民百姓。这让他对整个中国有了更为立体深刻的观察和了解——他既了解政治的走向、经济的走势,也了解社情民意,培养了对于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及发展走势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同时在与采访嘉宾的砥砺交锋、思想碰撞中丰富了视野,拓展了思路,了解了实践的方法,这些都为日后做城市和区域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

王志纲“下海”不求发财,只求一种独立自由的活法。从此,南中国的新闻圈里少了一个纵论风云的“记者王”,市场经济的海洋里多了一位寻找“第三种生存”的知识分子。

一开始,王志纲的名片上印着这样的字样——“独立制片人”、“市场策划人”、“自由撰稿人”。一位广州老板看到当场大笑:“又要自由、又要金钱、又要名声,不可能,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扯淡!”

但从一个人,到一群人,最终走向一个时代,他用30年时间将这条路走通。这是王志纲的又一次“够得着”。

智纲智库(王志纲工作室)在多个行业、区域完成一千多个成功案例。他们参与了很多大型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和推进。“房地产不等于钢筋加水泥”“品牌的背后是文化”、“碧桂园生活方式”等地产新理念都是王志纲提出的,对整个中国地产行业和咨询策划业都影响深远。茅台“文化酒”的定位也是王志纲提出来的,“国酒喝出健康来”这句脍炙人口的广告语也出自王志纲。因为智纲智库服务过的不少客户都曾进入《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其中不乏首富(杨国强、吴亚军、王健林等),所以有人就说:“王志纲的工作是制造老板”,还有人称他为“首富制造者”。

▲1994年,王志纲在碧桂园策划会

转战城市和区域战略领域之后,以大成都战略规划为发端,从首都圈到大上海、从东部到西部,从沿海到沿江,从发达地区到闭塞地区,智纲智库几乎参与过中国所有区域的发展探索和战略制定。成都的悠闲文化、西安皇城复兴计划、重庆大三峡战略、丽江城市发展战略、景德镇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战略都是代表性案例。

伴随旅游业的“狂飙突进”,智纲智库还为上百个旅游项目“找魂”,成了诸多“现象级”旅游项目幕后推手,如:告庄西双景项目、万达长白山文旅小镇。

如今养老、健康、高科技与互联网、新兴产生的高速增长,智纲智库又开始进行新的转向。正在进行中的西安丝路科学城项目是典型案例。

经过多年积淀,智纲智库成为一家能直接跟政府最高层就城市的发展战略进行平等对话的民间战略机构。合作的对象中有一些从新华社时期就是王志纲的“粉丝”,这么多年也持续关注着他。有一个领导跟王志纲说:“当年为了读南方的东西,我们专门定了《南风窗》杂志,因为你经常在上面发表文章。”多年后,这个人当了某省高层领导后,专门来找王志纲做战略咨询。

几十年纵横捭阖,王志纲活成一股“清流”:从不给客户回扣,也不要任何回扣;从不主动请客户吃饭,都是别人请客;从不到客户的办公室去,都是客户登门拜访,再大的官也不例外。

这样神奇的一幕也经常出现:不论走到哪里,人家省委书记包括最高领导都是用最高规格接待他。安排座位时,他都是跟省委书记一起,坐在主宾席上。而其他老板就是按身家排位了,一百亿往上坐,几十亿的在后头。而且这种尊重、待遇不是他要求的,是别人发自内心给的。

王志纲接受得很坦然。“这是社会的一种价值排位,你受尊重并不是因为钱,而是因为你的江湖地位,你的价值。”他将之成为“丙方”的生存智慧。

当然,走这条路并不容易。“不依附”的底气是你有实力一直做领跑者。

智纲智库一直秉承“教会徒弟,饿瘪师父”,不断扬弃、不断超越自我。三十年来,智纲智库最重要的坚守是“熟则不做,非新勿扰”,始终坚持专注于中国经济发展中最具前瞻性的战略课题。商品经济时代,做市场;地产勃兴时代,做大盘;城市扩张时代,做城市运营;产业转型时代,做企业战略突破……巨变总是不期而至,他要求团队保持对陌生领域和新鲜课题的激情与渴望,要求员工随时准备好进入全新的探索和研究。这样的成长历程痛苦而漫长,在他看来却是值得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独享“头啖汤”。现在已然形成了这样一个现象——凡是别人遇到一个全新的问题找不到路的时候,他们第一时间就会来找智纲智库、来找王志纲。

“每个人可能都要经历时代的跌宕起伏,但当时代潮水涌来的时候,你能不能纵身入海?这要看你的积累和沉淀了。”王志纲用自己的人生经历总结出最朴素的成长道理:当你做成一件事情,你是偶然;当你做成两件事情,你是传奇;当你做成三件事情,你是运气;当你做成五件、十件、几十件,十五年你都是在领跑时,你就会逐渐进入无竞争状态,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这正是“够得着”的道理。

定力:经得苦难、耐得寂寞、受得诱惑、敢于破局

一步步“够得着”的过程,往往会伴随着很多痛苦、诱惑、抉择、质疑。王志纲同样遇到过。

“为什么从大山走出来的王志纲比很多来自大城市的孩子都优秀?”

“为什么王志纲可以称为名记者?他比我强在哪里?”

“为什么同样的东西,你们要比别人贵很多倍?而且别人是当孙子,自带干粮,参与竞标,你们不仅从不参与竞标,还得让对方以五星级酒店接待伺候,享受前所未有的荣光?”

……

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够得着”背后的道理。王阳明的临终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对王志纲影响至深。一个人不能选择出身和时代,但能选择是否绽放光明。成功不是随便来的,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你要有“定力”,要经得苦难、耐得寂寞、受得诱惑、敢于破局。

王志纲的少年时代有一种底色是“绝望”,绝望于没有出路,找出路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痛苦。

文革期间,因为父母被批斗,他被人称作“狗崽子”,受到诸多冷眼和奚落。受高尔基作品影响,他选择去“社会大学”改造自己。他去当泥瓦匠,一天只得8分钱,而一件衣服要8块钱。为了不磨坏衣服,他光着上身干活,把肚皮磨得出血。做工期间,他还从5楼高的脚手架上摔下来过,好在运气好,摔到一楼时,出于求生的本能,他抓到了尚未拆除的脚手架,才让他逃过一劫。

因为家庭原因,他无法上学,想当兵也只能靠特招。为此,他选择靠苦练手风琴和篮球谋生路,练到手风琴可以独奏,练到成为全县“篮球明星”,甚至成为女篮教练,把一支默默无闻的篮球队训练成打遍全省无敌手的金牌球队。但即便拼尽全力,依然得不到一个招工指标。胸中有壮志,现实却无路走,他为此曾失声痛哭。据他说,那是他一生中为数不多的落泪。

但在这样的条件下,他都没有放弃阅读和学习。当时学校的图书馆都被封了(图书馆、阅览室被认为是反动的地方),他就偷偷跑到里面去看书,看得天黑了还意犹未尽的,看得眼睛都近视了。做泥瓦匠期间,只要有时间他也抱着书在读,别人都不理解:“你爹一介知识分子都搞成牛鬼蛇神了,你还成天读什么书啊?”

他不为所动。正是靠着这种绝境中不放弃的精神,他等到了“恢复高考”,并抓住机会考取了大学。那时候他已经23岁了。

做记者的十年,中国曾出现几次下海浪潮。先是往深圳跑,后来又往海南跑,最后往惠州跑……这些浪潮一次次扑向王志纲,面对扑向而来的名利的诱惑,王志纲依然不为所动。只因他的初心和所求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作为一名新华社记者,在外头看着好像很风光,但其实很清贫。当时他的生存条件可以用“恶劣”形容。到广州的前三年,他居住在一个“家徒四壁”的阁楼的“隔间”。刚去时,整个房间就只有一张床能用,为此他睡了三个月床板。

那时候没有空调、没有电脑,广东又非常热,夏天尤其难熬。他就穿条短裤,一支笔,一张纸,一个格子、一个格子的爬。汗水就顺着头上、脸上一直流淌到纸上。等到把稿纸写完以后,稿纸也湿了,要等晾干。

《风帆起珠江》《放眼向洋看世界》《珠江三角洲启示录》《百万移民下珠江》这些重磅稿件都是这么“爬”出来的。楼对面有个老记者的孙子每天晚上看见对面他在屋里爬格子,就跟他爷爷说:“爷爷,那个王叔叔又在爬格子啦!”那时候,他还因为长期伏案工作,导致脑供血不足而晕厥过。而那时候花好几个月写这样一篇大稿,少则不过几十元稿费,多也不过三四百元。

他还拒绝了很多“升迁”的机会。写完《中国走势采访录》,被请到在中南海向领导汇报时,上面直接征询王志纲的意见,问他是否愿意来中办工作。在外人看来这是可直达天听的机会,却被王志纲婉言谢绝。“下海”前,因为他是新华社的名人,总社很欣赏他,多次找他谈话要他当官。他也拒绝了。他觉得很荒谬:“我怎么能当官呢?”

后来回想起这段经历,王志纲这么总结:“如果算经济账的话是吃亏的,但是那段经历让我这一辈子受用无穷。因为做什么事都是厚积薄发。如果一个人太功利,太追求短的东西是没有大的出息的。”

“对一个有能力的人来说,在这个乱云飞渡、充斥着太多机会的社会里,最大的问题不在于能否捕捉机遇,而是如何拒绝诱惑!”下海之后,诱惑更多了。守住初心是一种选择,也是人生智慧。

“拒绝,是每一天都在做的事。”面对井喷一样扑来时商机,他考虑的是不是怎么滴水不漏地把它分光吃净,而是琢磨着哪些是该放弃的。所以,智纲智库的发展历程也是他一次一次地壮士断臂、斩仓的过程,而“断臂是为了重生,强干弱枝”,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智纲智库这棵树长成钻天杨。

“不是客户选我们,而是我们选客户。”面对蜂拥而来的客户,他考虑的不是如何留住他们,而是如何拒绝不合适,选出有价值的。完全利欲熏心,满眼、满心只认钱的对象绝不合作;价值取向上悬殊很大的对象绝不合作;专业行当不对口的,婉言谢绝,或推荐有关行业内的专业人士。这时候大概要筛掉50%的“上门求合作者”。这还不算完,剩下的要先“调频道”,将双方“频道”调至统一后,再考虑合作,这时候可能又要筛掉10%的“意向者”。他们会在这剩下的中间选出适合的合作对象。

还有老板来“招安”他,让他参股,说“一上市就几十亿”;也有人说,做一个楼盘不就发了,何必那么辛苦?他也统统拒绝。

又有人说,“真傻,有钱不赚。”他当然知道,这不是做生意的逻辑,但这是做智库的逻辑:“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要继续前进,就不能背着太多的坛坛罐罐。这是关乎“能不能够坚守和坚持自己的初心,能不能知行合一,能不能矢志不渝地为了打造中国最好的战略思想库而战”的大事。

这一路走来,他坦言,经历过很多苦难,但从不把苦难当成是负资产;经历过绝望,但从来没有消沉过;经历过很多遗憾,但他从不把遗憾当成悔恨;面临过无数的诱惑,但他始终坚守初心……正是这种定力,让王志纲活成了很多人羡慕的样子,实现了“财富自由,思想自由,时间自由”的高度统一,“生命生活生意”的高度统一。

答案:有一本书“指导了我后面的几十年人生”

王志纲不久前参与了《总裁读书会》节目的录制,分享他的读书生活;让他领读推荐一本他最受益的书,他领读了他读过7遍的《资本论》。王志纲深情回顾了他大学研读《资本论》的经历和过程:“为了这次《资本论》分享课,我回去翻了一下之前的东西,卡片都是几千个,钢笔写的,笔记本几十本,一本《资本论》都翻烂了。”

▲王志纲在总裁读书会节目上领读《资本论》

“回想起之前的那段岁月,真是不堪回顾,孤影青灯。那时我们读书怎么读?一个星期四个两小时读《资本论》,三个两小时读原著,一个两小时答辩,完全是像神学院学生在神学院读经典。我跟我的同学们最大的不同,就是我读出了一个另外的马克思,读出了一个另外的《资本论》,而不是书本上的东西。

“读第一遍时,老师一块辅导,从商品,从价值二重性,从剩余价值,从资本论有机构成,从相对贫困论和绝对贫困论,从第一册到第二册到第三册。可以说读第一遍的时候全是一头雾水,根本读不懂,从它的语言体系、逻辑体系以及它的方法论。

“因为马克思讲《资本论》,它是用叙述的方法,和研究的方法是不一样的。他好像是一种先验的形态,从资本的细胞开始,也就是从商品开始讲起,层层剥除往外走,这跟我们的认知方式是不一样的。所以当时我是一头雾水,根本读不懂,比圣经都难读,我感觉连老师都是似是而非。为什么呢?《资本论》里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用典极多,你要读1000字的《资本论》,你必须读1万字辅佐性的著作。要读一本《资本论》,你必须读1000本西方类似关联的书籍。

“为了去了解这个过程,我恶补了西方的上百本书,因为你不恶补这些东西,你根本搞不明白他怎么用典的。伊索寓言、希腊神话、河马史诗,洛克、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还有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古典经济学派怎么形成的,还有在哲学上从黑格尔的辩证法到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因为他要批判地继承这些思想,然后再空想社会主义,从太阳城到乌托邦,这个理论体系必须把前面的东西搞明白。

“没想到为了搞明白这些本意,一下子给我打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中国这几十年来闭关锁国,我们根本接触不到西方的知识。我们只知道,比如讲到中国的哲学,一个就是范文澜的中国通史,一个就是艾思奇的简明哲学史,非常简单,而且非常教条,这就是我们的知识。

“这个时候当我们打开这个世界的时候,用一种活化的方式,就像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样,了解了整个文艺复兴到思想启蒙运动,以及欧洲的宗教改革。为什么欧洲能够群星灿烂,为什么欧洲能够启蒙,为什么在欧洲能够产生产业革命,为什么欧洲能够成为人类社会的火车头和一盏明灯,为什么会产生马克思、恩格斯这样的人?

“存在决定意识,环境特别重要。就是这样让我一不小心打开了一扇大门,发现了一个除了中国纵向的世界以外,还有另外一个世界,所以我就有了横坐标。这个时候我看世界的方式就是立体的、多元的避免了我以后出现抓住一点不计其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等这种问题,这是我学《资本论》的第一个收获

“第二个收获什么呢?读了两遍三遍以后我开始渐入佳境,因为知道来龙去脉和源头,我终于明白了,马克思分析的方式,什么叫做辩证唯物主义,什么叫做历史唯物主义。

“我们很多人都会背口诀,存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精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是这些之间的辩证关系,包括马克思在继承黑格尔哲学的时候,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量变到质变规律,这三大规律怎么构成了人类社会的运动和发展;包括费尔巴哈的思想,这两者他怎么把它打通,变成了辩证唯物主义。这些东西背口诀可以,但怎么理解和运用,很多人是不明白的。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充分运用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这种方法论和手术刀,构建了一套庞大的体系,来解剖这个资本主义世界。这点上可以说他超越了在此之前几乎所有的大师,他站在一个人类的制高点上,这点是很了不起的。从这点来说,让我知道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马克思创立了三大学说,第一个是青年马克思的时候,开始是哲学家,那时德意志意识形态,他在哲学上是不错的。后来他就开始用这个思路写出了共产党宣言、科学社会主义。其实这个科学社会主义是站不住的,他自己深深地意识到这个问题。

“严谨的马克思用了他的后半生三四十年的时间去补充了这个政治经济学批判,最后死在自己的办公桌前。最后的第三卷手稿还是恩格斯帮他完善的,当他把《资本论》写完以后,作为一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才终于定型了。如果没有这个《资本论》,前面不构成科学和完整的东西。

“这就是读完第二遍结束时,我当时对于马克思主义有了立体的、有机的、全面的认识。到了第五遍第六遍,如沐春风,我就发现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种方法论分析的确是一个它的精髓,可以从里面受益无穷这个受益无穷,以至于指导了我后面的几十年人生。”

王志纲四十年职业生涯一路高歌,为什么总能“够得着”?以上王志纲掏心掏肺的解读,应是一个“底层密码”级的答案。

由此,“够得着”构成一种长期主义和专业精神的实践。他的人生中没有“断头公路”,做编辑,做记者,做制片人,做策划人,做战略咨询……每一样不仅做到了极致,而且有始有终,形成“闭环”。

由此,“够得着”成为一种自信和定力。如何拒绝诱惑、忍受孤独是人生必修课和大智慧,他修行有方,于是“念念不忘,终得回响”,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和形形色色的具体生动的人和事,犹如法术在手,透过现象看本质,总能清晰准确把握实质,“找到魂”,演绎了许许多多在绝望中破局重生的故事,成就了我们今天看到的王志纲。

王志纲的“够得着”最终成为一种活法,使他有底气有豪气走出一条既不依附于商,也不依附于官,靠知识智慧立世的文人独立生存之道。王志纲以“第三种生存”活出了知识分子的价值和尊严,成为这个时代一个可贵的样本。



相关阅读:

王志纲谈《资本论》:哲学的根本问题不是解释世界,而是改造世界

一文讲透《王志纲论战略》(全书精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