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聊天对象比你想象得要喜欢你
作者 | Krystal D'Costa
翻译 | 严佳静
审校 | 樊响 酷炫脑
编辑 | Mandy
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在和某个新认识的人交谈后,你的脑海中会重放那些对话,并且你还会为自己没能在交谈中给出更好的回应而感到懊悔。比如没能给出那些可以证明你的诙谐幽默、知识渊博特质的回答,或是做出那些可以证明你和这位新朋友有很多相似爱好的回应。
如果有你有,那么我可以告诉你,你不是一个人。我们大多数人都经常会有这种“如果我当时说…...就更好了”的时刻。我们总是会在对话结束之后才意识到自己没有做出完美回应。然而,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发现,在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低估自己在别人初次对话中的表现。
为什么这项报告很重要呢?许多求职者都会在面试后为自己不完美的表现感到懊恼,所以这也许会是个好消息。在我们越来越依赖数字媒介交流的今天,面对面谈话普遍会带来焦虑感。
喜欢偏差
图 | rawpixel
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常常遇见的人会给你一种熟悉的感觉,如那些每天去公交车站的路上都会遇到的人,或者常常和你同乘一班车的人。但是要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还是需要借助对话才能实现。
与人对话是我们了解这个世界和他人的方式。面对面交流一个主要的好处就是当我们在与他人对话时,我们能获得一系列的社会线索,例如眼神接触、点头、皱眉等,而这些线索都可以告诉我们对话的进展是否顺利。
然而,Erica 和她的同事发现,很多时候我们会忽略这些线索反馈,进而影响我们对谈话顺利程度的感知。产生这种现象是由于我们害怕“社会排斥” (social rejection) ,而研究人员将这种认知偏差称为“喜欢偏差”(liking gap) 。
以下几个例子也许可以阐明我想表达的意思:
○ 普遍来说,我们在一段谈话中总是仔细编排我们要说的每一个词汇和句子,但其实有时候没说的话和说出的话一样重要。对话结束后,我们的大脑会回放所有的场景,我们会放大对话中的一切沉默和短语,过度解读。这样一来,我们对自己表现的判断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 我们总是倾向在没有完全确定互惠利益前保留自己的态度。但是在你觉得对方不给你提供任何线索和反馈的时候也请想想,你自己有把这些线索提供给对方吗?
○ 有时我们会忽略一些反馈,这是因为我们太过于专注规划接下来的事情(如规划下一句如何回应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等)从而忽略了对方表现出来的某些线索。
虽然在通常情况下,与人初期的对话和接触更容易受到这种偏差的影响,但其实当我们在与熟人交谈时也可能会出现这种认知偏差。也就是说,当我们在与很久没联系的熟悉同事、工作上的伙伴或者是朋友联系时,这种不确定性干扰也有可能会发生。
研究人员利用两人对话这种方式进行了几项研究,展示了不同情景下的喜欢偏差:
○ 在最初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招募了同性的实验参与者。在实验中,两名参与者要在开展了一些活跃气氛的活动后进行 5 分钟的短暂对话。随后,研究员将两位参与者分开并让他们各自填写了一份李克特量表(Likert assessment)。这份量表的内容包括参与者对另一位对话伙伴的态度喜好 (如,我是否有兴趣与他继续交谈下去),以及参与者自己认为的对方对自己的印象 (对方对我的印象是好是坏)。数据显示,大多数人实验参与者对他们的对话伙伴有不错的印象,但大多数人也认为他们的对话伙伴并不会对他有很好的印象。
○ 在后续研究中,研究员把关注点放在了社交信号上(social signals)。有两种情景:第一种是“无信号”情景, 对话中不存在任何社交信号;第二种是“忽略信号”情景,即对话中存在信号,但是对话者忽略了这些信号。研究员通过第三视角审查了初始研究中的对话,并评估了那些参与者是否彼此喜欢。通过审查对话,研究员可以成功预测到参与者很确定自己是否喜欢对话伙伴,但是却无法确定对话方是否喜欢自己。这就意味着在对话中,即使一方给出了社交信号,另一方也可能会把这些信号忽略掉。这支持了我之前提出的说法,当我们在对话中过分关注自己时,我们有时候就会忽略掉一些重要的信息。
○ 这一关注点在随后的研究中得到了证实。研究员要求参与者(在一个单独小组里,允许参与者们自由地进行对话)说出影响他们对对方形成第一印象的关键因素以及他们认为自己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的关键因素是什么。当参与者回想起与对话伙伴的的谈话时,他们所认为的自己给对方留下的第一印象的关键影响因素通常都是负面的,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尴尬的感觉。然而,实际上参与者们的表现不像他们自己所想的那样糟糕。
○ 为了测试这种喜欢偏差是否也会出现在较长的对话中,研究人员召集了同性和异性混合的实验参与者。参与者们两两为一组,展开最长可达 45 分钟的谈话。谈话之后,参与者们被要求填写一份李克特量表以评估他们对于谈话的感受和对对话伙伴的看法。结果表明,尽管谈话时间变长了但喜欢偏差的现象仍然存在。
此外,害羞这种特质绝对是导致喜欢偏差的一个重要因素。相比容易害羞的人,不害羞的人通常不太会出现喜欢偏差这种现象。
职场交流
图 | pixabay
在职场中,这些研究结果对于那些需要第一次与员工对话的远程交流团队、招聘经理和项目经理来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在存在明显权力差异的情况下,管理者或者面试官应该意识到这些偏差并且采取口头上的安慰来表示他们的关注。他们可以使用例如,“这是一个很好的/有趣的点”、“你愿意就这个话题进行更多的解释说明吗?”、“我很喜欢你解释这件事情的方式” 这些口头语句来传达他们对员工的关切。如果仅仅是因为肢体语言,下属可能会因为一时紧张根本无法注意到。这种类型的陈述可以将下属或者被面试者拉回特定的时刻,这样地位低的一方就不会纠结于寻找“正确”的回应。
最后简单的结束语如,“我很喜欢和你的这次对话”也可以帮助消除上司与下属之间对话的不确定性。尽管,人们无论如何还是会忍不住回想对话场景,但这些明显的口头信号还是能够起到减少部分焦虑感的效果。
新的项目团队在最开始的交流中,使用一些比较活跃气氛的手段来进行沟通的确会带来一定的好处。随着时间的推移,团队成员间的关系也会慢慢建立起来。但是团队的管理者应该慢慢在中立的环境建设团队,这样才有机会挖掘出员工专业技能背后的不同个性。
相互理解
图 | Trung Thanh
我们越来越依赖于在数字平台上与陌生人沟通,同时我们也喜欢在面对面沟通之前在网上就建立了关系。这些发现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网络社交和面对面交流有这么多的不同。当我们在网络上社交时,在发出信息之前,我们可以不断阅读重新输入,甚至在发送后撤回消息。不管怎么样我们都有机会反复思考。而且当我们网上社交时,我们很可能也不会太过在意对方的看法。然而在现实面对面交往中,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当我们社交时,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我们都希望能和志同道合的人成为朋友。要知道当你在与他人进行对话时,不只是你,对方也可能会产生焦虑感。了解这一点能帮助你感到心理平衡,在社交中变得更加积极主动。
原文链接:
https://blogs.scientificamerican.com/anthropology-in-practice/most-initial-conversations-go-better-than-people-think/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想要了解更多的脑科学知识吗?
扫描二维码
○ 上世纪的致幻视觉效果怎么解释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