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初一到初三,电影票均价上涨15%背后的6点事实

绍耕 绍耕的竞争法冷思考 2024-01-02

春节假期看电影已然成为国内的“新民俗”。但是相比去年,今年春节档影片票价普遍上涨。


华尔街见闻2019年2月8日0时杜玉发表的文章《大年初三票房超9.21亿元……》援引的一组数据显示:

“拓普数据显示,2019年初一全国45.15元的平均票价,同比去年的39.15元上涨15.3%……”

 

相比之下,2017年春节档电影票均价为37.85元,2016 年春节档电影票均价为36.64元,仅同比提升3.82%。

(中国产业信息网,《2017年我国春节档票房同比增长 10.90%,实际增长 2.91%》2017年02月27日)

 

初一到初三电影票均价大幅上涨的背后,有以下6点事实应当关注。

 

事实1:观影人次下降

根据前述华尔街见闻报道援引的数据:

“今年大年初一的观影人次仅有3085万,同比下降了5.5%;到了大年初二,人次更是比去年初二下滑了16%;在票价浮动相对较小的一线地区,大年初一观影人次达到了360万,同比增长了9%,是今年唯一出现增长的地区。”


由此可见,春节档电影票均价上涨幅度与观影人数发展有着直接关系。电影票均价上涨幅度过大必然会影响观众人次。

 

事实2:票房两极分化

虽然春节假期有7天,但是当电影票价涨幅过高的话,过去几年培养起来的春节档电影消费群体很可能只选择看一部电影。这必然会导致春节档各影片的票房提早出现巨大差距。例如,之前由阿里影业作为出品人的《小猪佩奇过大年》在票房上已经严重掉队。




 

事实3:进口片被排挤

春节档没有一部进口影片,这是近几年一个容易被忽视的事实。这客观上形成了对国产影片的保护,不利于这个档期国内外影片之间的竞争,也会影响观影人次。这自然也会间接地影响院线收入。为了弥补由此可能带来的损失,院线自然会选择提高春节档的电影票价。

 

事实4:巨头联手拍片

同样容易被忽略的一个事实是,春节档的8部国产影片几乎都是互联网巨头联合参与出品的。

例如@央证公开课 在2019年2月5日发布的微博中提到



 

从中人们不难发现两个现象:

  • 一方面,BAT三大互联网巨头参与出品了包括《情圣2》在内的9部贺岁片,其中阿里巴巴一家就通过阿里影业、淘票票直接参与出品其中的6部。

  • 另一方面,形式上存在竞争关系的企业参与了同一部影片的出品,难免影响他们之间的竞争,例如万达与耀莱都参与了《熊出没·原始时代》,阿里巴巴和猫眼都参与出品了《飞驰人生》、《新喜剧之王》和《廉政风云》。

 

而这样的格局背后,还有一个更大的格局,即:

阿里巴巴还参股了万达电影、光线传媒,

并通过光线传媒控制着与阿里影业的“竞争对手”——猫眼。

而后者在2017年底已经与腾讯旗下的微影合并。从猫眼的股东结构来看,光线及其关联方、腾讯和美团点评持股比例分别为48.8%、16.27%和8.56%。

 

换言之,阿里影业、万达电影、光线传媒、猫眼微影已经成为了同气连枝、一荣具荣的“亲戚”,而不再是真正的竞争对手。如果算上撤档的《情圣2》,春节档他们出品的影片占到了9部中的8部。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些“同一家人“出品的影片自然不会大打价格战。百度爱奇艺参与出品的《神探蒲松龄》自然也可以随行就市地定价。

 

因此,春节档各电影出品方间的竞争格局名存实亡也导致2019年初一到初三电影票价均价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

 

事实5:平台影响影评

阿里巴巴子公司阿里影业(淘票票),直接投资的光线传媒和间接投资的猫眼都有影片进入春节档。在影片口碑下挫时,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阿里影业淘票票和猫眼也就都有动机将维持自己出品影片的良好影评分数,吸引更多观众去观看他们出品的影片。

 

根据@江宁婆婆 2月7日 18:27 发布的微博,下面4部影片中至少有3部出现了猫眼和淘票票的影评分数明显大幅高于豆瓣上的评分1.5分以上。

 

  • 《疯狂的外星人》:豆瓣分数7.2(开画)→6.9(初一)→6.6(初三)(猫眼8.7→8.5,淘票票8.5→8.4)


  • 《飞驰人生》:豆瓣分数7.3(开画)→7.3(初一)→7.1(初三)(猫眼9.0→8.9,淘票票8.8→8.7)


  • 《新喜剧之王》:豆瓣分数6.3(开画)→6.3(初一)→6.0(初三)(猫眼8.6→8.0,淘票票8.2→8.0)


  • 《流浪地球》:豆瓣分数 8.4(开画)→8.5(初一)→8.1(初三)(猫眼9.3→9.3,淘票票9.3→9.2)

 

事实6:死守最低限价

还有一个事实容易被忽略的是,从大年初一到初三,全国电影票价普遍高于30元。而在初一开画前,8部春节档贺岁片的最低预售票价也都死守在19.9元。


这个19.9元的最低限价并不是电影局或国家发改委确定的政府限价。但事实上,从2018年初至今,19.9元一直成为全国范围内各大院线和在线票务平台死守的最低电影票价。这客观上不仅会影响观影人次,也不利于电影之间开展价格竞争,使一些影片可以先通过低票价吸引观众,再争取借助良好口碑提高排片率,与院线自身投资的高排片率影片开展竞争。

 

当大众媒体和大V们把公众的关注焦点转向《流浪地球》时,春节档票价上涨背后的上述6点事实更能反映出我国电影业存在的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电影投资人是否还会更注重影片质量呢?


相比票价上涨,

更令人担忧的还是

中国电影业被极少数企业所把控,

例如或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8部春节档贺岁片出品的阿里巴巴。


如果互联网巨头深度介入电影业导致

竞争环境被破坏,

从业者过于迷信宣发、IP和明星流量,

甚至不惜通过在线票务平台影响真实的影评,

那么对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必将带来严重的危害,

远不止损害消费者利益。


---

本公众号以往有关电影业适用《反垄断法》的相关讨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