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房价回到3年前!南京黑马板块……

MJ 南京开盘 2024-05-23

现在每曝出一套成交,就是对板块价值的沉重一击。

(欢迎扫码进入南京开盘交流群,
谢绝中介、置业顾问~)


最近,小行的明星盘——仁恒城市星光曝出首套成交:

一套建面约99㎡房源,成交总价430万,折合单价约43435元/㎡。这套房原先挂牌价460万,最终降了30万才成交,可见如今二手房的议价空间比较大


从房东角度来看,当初这套房肯定是挤破脑袋才抢到,光买入单价就要4.3万/㎡左右,现在这个净得价和3年前入手价差不多,只是中间的时间成本、机会成本、贷款利息全都亏掉了。


从买家角度来看,现在小行万科朗拾二期表价4.7万/㎡左右,整体均价4.5万/㎡左右。其中,99㎡户型优惠力度较大,单价3.9万/㎡起,均价4.3万/㎡上下,高楼层价格稍高一些。这套二手房的入手价,也跟时下的新房没啥价差了。同时,跟3年前的仁恒也差不多了。

卖家亏了,买家也没赚什么差价,小行仁恒的标杆还是立住了,尽管对比入手价没有什么明显涨幅,但现在能做到明面上持平已经非常不容易了。

实际上,很多人都说房价在回调,其实可以换个角度来理解,当各方面的消费都在缩减,一些东西的谈价空间变大的时候,房价的持平,也就是涨了。


小行之前的火爆逻辑,其实很简单。

近几年买房回归居住,那么一系列生活居住问题提上日程:
“周围有没有商场、菜场?”
“我上下班方不方便?”
“有没有地铁,已通车那种?”
“旁边有没有学校?
……

当然,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天下也没有十全十美的房子,要买房,一定需要取舍。在满足上述一系列问题之后,可能随之而来会有一些缺点,比如城市界面较旧(要成熟配套那肯定新不了)、可能临近高架(毕竟你要求上下班方便嘛)……但这些问题重要吗?不重要,因为现在谁还买房投资,周围城市界面新或旧,高不高架,在生活便利面前不值一提。

在大家都不再为“大饼”、“规划”买单后,实实在在、睁眼就能看到的配套资源,才是真的香饽饽。

当初单价不到5万的小行,其实在同价位上无人能出其右。5万不到的价格,你买不到河西但你可以买到河西的配套,买到上班下班通勤就几公里的快速,买到去新街口去各个商场都非常近的便捷。但如果买其他地方,不好意思,这些拥有的方便都要大打折扣。

最关键的是,小行不像河西南、不像大校场,它并没有大片的土地可以开发,竞争对手除了零星几个新盘和为数不多的次新房,整体供需环境可以说比河西、大校场还要更健康。

就现在来看,小行的供应量其实不算多:

新房方面,万科朗拾还有少量底跃,可以忽略不计;万科朗拾二期全盘已推出,网房上显示还有152套房待售;纯新盘越秀天和总共就3栋楼。


二手房方面,林林总总挂牌量在471套,其中几个次新房的挂牌量也就200套上下。


这也是为什么,万科在小行卖房卖得风生水起,连名字都不愿意换,只要守着之前的基本盘就能活下去了。

那为什么小行仁恒城市星光没溢价成交?

——这几年板块质素没变,终归还是环境变了。

供应量虽然不算多,但需求量在减少,并且随着其他板块的一波降价操作,潜在竞争者在变多,需求量就更少了。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小行万科朗拾,6月首开卖光,8月加推还摇号,9月加推直接平推。热度肉眼可见地被消耗。


这也给现下所有的板块提了个醒:供应量太大,不会好卖;供应量少,相对好卖,但在现在还没回暖的市场里,每开一次盘,就是对购买力的一次大收割。说白了,现在韭菜们长得慢了,割太快影响热度。


-END-

「特别提醒」
微信公众号已改版
请将公众号设为“星标”
第一时间收到南京开盘最新资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