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悠悠槐乡情

大雁 雁引愁心去 2022-10-23


  想见你  

    在春暖花开时


悠悠槐乡情


     时光荏苒,一眨眼,距上次去洪洞大槐树已过去十多年。周末闲暇,再次带上老妈故地重游。

十年照片对比图

     景区比从前更加宏伟壮观,彩旗招展,灯光辉映,萦回曲折的走廊、清澈见底的湖水、闲适雅致的锦鲤、青筋暴突的根系、主题鲜明的文化石、富有晋南特色的民俗馆,以及随处可见的根系文化宣传,处处精美,处处吸睛。先不说别的,单大门两侧匝道边粉嫩娇媚的樱花,就黏着我们的脚步,让人无法直截了当地奔向主题,迈向前方。好吧,情系自然,顺应自然。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根”字影壁依旧气势恢宏,砖雕纹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前来的游客纷纷驻足,有的细赏,有的沉思,有的泪眼婆娑,有的百感交集。正好赶上一场锣鼓表演,粉墨登场的演员,一边情绪激昂地卖力敲打,一边还配合着五湖四海的游客拍照留念。铿锵有力的锣鼓声既传达出根祖文化的力量,也显示了根祖文化的友好。


      大槐树也还是那么遒劲,第一代虽以作古,但衍生出的第二代、第三代仍和前些年所见略同,倒是我们脸上的皱纹一日日密集,使劲追赶着日子越来越快。这没什么稀罕,如果大槐树衰老得太快,又怎能引领一代代后人辩识自己的出身地位呢?说到底,我们不过是他诸多根系中某个枝条上最普通的几片树叶而已,就如景区里那些数不清的第四代、第五代,甚至第“N”代一样,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第二代、第三代大槐树不远处,古槐化石低调内敛地偏安一隅。历经了沧海桑田的变迁和大自然千险万难的考验,他们的眼界、格局、胸襟已经无法用日常语言来形容。端坐在新时代面前,他们一言不发,却把厚重的内涵和豁达的包容悄无声息地传递给我们。读懂他们的眼神,就读懂了疼痛与坚强;看清他们的身躯,便可滤清自大狂妄的思想。



     明代大槐树遗址旁有座碑亭,虽不久远,但古色古香,正额镌刻的是“誉延嘉树”,意思是大槐树随着移民后裔的辗转迁徙在海内外享有盛誉。背面镌刻的是“荫庇众生”,说的是大槐树的神灵世世代代佑庇着移民后裔和大槐树下的芸芸众生。而迁徙他乡的槐乡人,无法归乡,无以凭吊,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传统习惯——以种植槐树的方式来寄托思乡念家的悠悠情怀。一粒种子,经历了四季轮回,茂密葱茏了一个世界。槐树这样,人也亦然。

誉延

嘉树

荫庇

众生


    “献殿”前陈列着高大的香炉,袅袅的烟雾弥漫在上空,增加了一种神秘感、隔世感。这是祭祀行礼的地方。见到诸如此类的祭坛,我妈从不关心是哪路神仙,她只顾毕恭毕敬,虔诚朝拜。现在,她依然不问出处,行礼不遗余力,许愿态度端正,至于拜的是哪路神仙,这些神仙到底会有什么反馈,这是神仙该考虑的问题,我妈才不会劳神苦思地去问西东。




     祭祖堂内,大家把目光聚焦在中华姓氏苑的姓氏牌坊上,每个人都兴致勃勃地找着自己的始祖。“王”字大气磅礴地正襟危坐在第一排,煞有王者风范;“畅”字找得并不顺畅,它深藏不露地躲在犄角旮旯,许久才觅到;看着密密麻麻的姓氏,我妈傻眼后干脆放弃。我们帮她找到“刘”,她一边祭拜,一边疑虑重重地自言自语:“不像啊?怎么不一样呢?”其实,“刘”字还是那个刘,不过沿用了繁体字,左边那部分笔画繁琐,故而显得饱满——在种族繁衍的过程中,除了遗传的共性,也会滋生变异的个性。就如在姓氏碑上,有些人一目了然就看清了自己的前世今生,有些人峰回路转才能找到,而有些人像我妈一样,即使找到了内心还是会充满疑虑和困惑。看来,认祖归宗这件事也充满着变数与曲折,并非如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迁民壁画以冷静的笔调刻画了宏大的移民盛况;大槐树底下,这场在世界范围内都影响深远的明代移民史正在上演。让我们跟随着故事中人物的脚步,一起触摸背井离乡的风餐露宿,一起感受骨肉分离的痛彻心扉,一起体验客居他乡的孤苦伶仃,一起理解安土重迁的故土情怀。至于上卫生间为什么叫做“解手”或者“方便”?道路旁披枷带锁的人物铜像会告诉你——不过是为了防止移民逃跑将他们手脚缚紧,上厕所时不得不解手方便。可见,不是所有的词语都很轻巧,像“解手”这类词语就是残忍的、冷酷的、血淋淋的。这些词语准确生动地记载了凄凄惨惨戚戚的移民过程。


      遥想当年,肉体的折磨、心理的创伤、精神的摧残……这段惨痛的记忆也许会激发你的愤慨,但冷却下来,站在历史的高度,你会明白这冷冰冰的移民政策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悠悠六百年的时光悄然滑落,祖先们经历的阵阵苦痛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风尘中,但他们脚踏实地、不屈不挠、迎难而上、顽强拼搏、和谐共生的移民文化、移民精神却与天地同寿,与日月齐光。

      移民的心血不会白费,祖先的付出不会徒劳。随着遍布全国十八个省、五百个县,以及香港特区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槐乡后裔,一代代根连根一根之源,一辈辈心连心一脉相承,天下大同的移民文化更加丰富多彩。现如今,寻根祭祖的活动越来越盛,百家姓氏的香火越来越旺,根祖文化的影响将会越来越深,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也必然会越来越强!




往期文章回顾





清明返乡

出  塞

西藏之旅

献给父母

春之声

那些年,那些娱乐活动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