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再见2022,你好2023

微光探索 微光探索
2024-09-20
文 | 微光
图 | 微光,部分来源于网络
公众号 | 微光探索

ID | WeLightX

2022年接近尾声了,由于马上要出个长差,趁今天有点空,就把2022年大致回顾总结一下,提前交个卷吧。说是总结,其实既不系统也不深入,就简单聊聊投资、读书和生活,留个记录。 




一、投资

▍1. 持仓

目前持仓如下:腾讯44.8%,茅台15%,洋河15.8%,陕煤1.9%,美的4.9%,分众9.3%,古B 2.7%,中证医药ETF 5.3%。少量观察仓和纪念股忽略不计。(腾讯三年后估值应为57024亿。)

▍2. 收益

按净值法,截止到2022/12/24,2022年收益率为-6.34%,沪深300的2022年收益率为-22.51%

我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逐渐接触和开展股票投资,但刚开始几个月的投入很少,数据记录也不全,较完整的数据大约从2020年开始。

从2020/1/1开始计算,截止到2022/12/24,按净值法,三年的总收益率为54.75%,年化收益率为15.78%;同期沪深300的总收益率为-6.55%,年化收益率为-2.25%

如果看全部投资周期内的绝对收益率,即简单看收益总额占总投入的比例,同时忽略时间效应,由于后期投入资金较多,而曲线前涨后跌,绝对收益率只有约26%

关于收益率的计算方法及相互关系,感兴趣的可参考前期文章《一文搞懂投资收益率的影响因素》《投资收益率EXCEL计算模板及详解》

1231日时,如果有时间就再更新一下全年数据。

▍3. 经历大跌是投资的财富

今年股票市场的整体行情不太好,印象里好像有过几次较为猛烈的大跌,但现在已经几乎想不起来具体时间和原因了。

其实当时大跌之时,我也没有感到明显的心理波动。后来还写了篇短文《大跌之后聊几句》

经历大跌不见得是坏事,我反倒认为是投资的财富。不经历几轮牛熊,可能会存在自我认知偏差。我们常说正确面对股价波动是投资第一课,不是口头说说,要真的面对试试。

这两年看了一点投资方面的书,虽然不多,但自认投资理念上应该算是入门了。投资其实就一句话: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买公司就是买未来的自由现金流折现。其他都是围绕这个核心的扩充和延伸。

理念对了,下一步才走得稳。否则即使抄作业也抄不来,一只好股票,告诉你你也不信,信了你也不会买,买了你也拿不住,到头来只剩大涨后拍大腿的份。

光理念对只是第一步,还得有公司的研究分析。这方面我还差得远,照猫画虎研究了一两家,但还远远不够,以后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4. 关于投资收入与劳动收入

对于投资,可能很多人容易从复利公式中产生过于乐观的误解,认为从此可以躺着赚钱,高枕无忧,轻松实现财务自由。

复利公式有三个变量:基础本金、收益率、年限。三者有任何一项很低,结果就会大打折扣。取得理想的投资收益,需要有足够的本金积累、维持较高的收益率和持续不断的坚持。

对于没有长辈亲友支持,工作收入是财富积累主要来源的人,前期的重点还是努力工作,积累足够的本金,同步慢慢学习投资知识,在足够的时间和资本积累后,投资收入才会超过劳动收入成为主要来源。

关于资本收入与劳动收入,可以看看国家宏观层面的统计数据。世界范围内,英国和法国等有长达200年左右的统计数据。

根据英国200多年的统计数据,资本收入(包括租金、利润、股息、利息等)约占国民收入的20%~40%,劳动收入(包括工资、奖金、养老金等收入)约占60%~80%;平均资本收益率,大部分时间大致在4%~6%之间。

法国等国家的数据也大抵与此接近。

<资料来源:piketty.pse.ens.fr/capital21c>

▲ 1770~2010年英国的资本—劳动划分

<资料来源:piketty.pse.ens.fr/capital21c>

▲ 1770~2010年英国资本收益率

资本是存量,收入是流量。资本收入比重与存量、流量的关系为:资本收入比重α=资本收益率γ×资本收入比β。其中资本收入比重α是资本获得的收益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资本收入比β是资本存量与收入流量之比。

举个例子,如果在国民收入中资本收入比重α30%(劳动收入比重为70%),平均资本收益率为每年5%(γ=5%),则资本存量等于6年的国民收入(资本收入比β=6)。实际的统计数据,也大概在这个范围。

<资料来源:piketty.pse.ens.fr/capital21c>

▲ 1700~2010年英国的资本状况

整体而言,社会上大约存有3~7倍的年收入财富,人们的收入主要是以劳动收入为主(占比约70%),资本收入为辅(占比约30%)。

如果进一步按人员收入细分,随着收入阶层的逐步提升,劳动收入的地位逐步削弱,而在收入分布最高的1%1‰中,资本收入越来越占主导地位,这一结构性特征今天和过去一样。

然而,从过去到现在,资本收入占主导地位的人员比例在逐渐降低。2005年的法国,前0.1%人群中资本收入逐渐成为主导收入,而1932年则对应的是最高0.5%。同样,2007年的美国,只在前0.1%人群中资本收入占主导地位,而1929年对应的是前1%的人群。

<资料来源:piketty.pse.ens.fr/capital21c>

▲ 1929年美国最高收入的构成

<资料来源:piketty.pse.ens.fr/capital21c>

▲ 2007年美国最高收入的构成

这一比例变化,与目前超级经理人的出现有很大关系,当今大型跨国公司的管理层获得了超高的工作薪酬回报。新的社会在靠劳动获得成功和靠资本获得成功之间更好地保持了平衡。劳动收入与投资收入之间的平衡,还会受到战争对存量资产的消耗、通货膨胀对资产的稀释、遗产税对财富继承的削弱等影响,从而促使财富的再分配。

这些是宏观统计平均数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都不一样,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社会的大致情况。投资者,或者更进一步的价值投资者,在整个社会人员基数中可能不会占有太高的比重,收入结构与社会平均水平也会有差异。但持续保持对市场的敬畏和不确定性的警惕,维持一份投资之外的劳动收入来源,可减少颠覆性风险的发生。




二、读书

▍1. 2022年书单

我读书比较慢,今年大约读了二十多本书。读完的书微信读书里能找到的,我列了个书单。还有部分微信读书里没有的没列,比如《价值投资实战手册第二辑》、《巴菲特历年演讲》等。

因为大部分书都是朋友读过后推荐的,总的来说都挺不错,推荐一读。微信读书里的推荐值打分,也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我就不一一评分和介绍了。

有的书写得很好,但具体内容已经想不起来了,只是留下一个模糊的印象。重要的书,可以参考《卡片笔记写作法与flomo》的方法。然而,即使忘了也没有关系,这些模糊的内容其实在慢慢影响你的潜意识,并逐步构建你的世界观和认知体系,帮你快速做出判断和决策。

▍2. 读书的方式

今年越来越喜欢用微信读书了,这个软件的用户体验非常好,书籍库也很全面。系统没有的书可以外部导入,支持多种格式,笔记倒出也很方便。最重要的,是多平台同步做得很好,即便对于外部导入书籍也可同步。

我买了三年的微信读书会员,并配了一个华为的MatePad Paper墨水屏电纸书。墨水屏、手机、电脑能完美同步。墨水屏的体验也还可以,虽然响应赶不上手机快,对于读书还可以接受。如果是pdf文件,微信读书还不能重排版面,墨水屏自带的华为阅读体验更好。

当然,纸质书和电子书还是各有优缺点的。电子书快捷方便,适合利用零碎时间,更是出差利器,笔记和内容的整理也很容易等等,但电子书也无法完全取代纸质书。对于需要深度思考和上下文来回翻阅的书,电子书就很不方便了,比如专业书、有大量公式和数据的书等等。对于特别喜欢的书,读完电子书后我会买一本纸质书。

微信读书还有一个听书的功能,也很好。适合上下班路上、睡觉之前等时间听一听,有几本书我就是听完的。但听书主要适合思考深度较浅的内容。

▍3. 读书与读文章

这是一个不缺知识来源的时代,缺的主要是时间。因此,选择合适的途径和进行信息甄别也很重要。

关于书籍和文章,我的看法是倾向于读书的时间占比宜更多一些。二者各有特点,有几点区别。

一是整体与局部。书籍常常把一个问题的方方面面都描述得很全面,容易让人看到整体和全局;而文章通常只就一个很小的点进行分析,看到的是局部。如果对于某个问题没有整体的认识,细看局部容易被带偏。看书时我也更推荐看书的全文,而不是简化的书摘,这样才能全面了解作者要表达的观点。

二是系统性与时效性。上学的时候,研究某个专业方向,如果想要有系统性的认识,要读经典书籍;如果想研究最前沿的技术,要读权威期刊文章;如果想了解最新的研究发展动态,就读会议文章。会议文章出版最快,时效性最强;期刊文章次之,一般要几个月到一年左右发表;书籍最慢,要一年到数年才能出版,但也最系统。研究投资,或者其他内容,也是一样的道理。当今自媒体林立的时代,谁都可以写,信息了解渠道更多了,搞清自己想要了解什么,做好甄别和选择很重要。

三是知识的可信度。精心雕刻在石壁上的文字,和随手写在草纸上的文字,在没有其他辅助信息判断的情况下,你更愿意相信哪个?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告诉你,石壁上的文字可信的概率更高,因为它需要更高的成本。书籍和文章的可信度,也是一样的道理。出版书籍与写几篇文章相比,显然前者需要花作者更多的心血和精力。当然,这也是个概率问题。

▍4. 享受读书

每个人的读书,可能会经历几个阶段。上学的时候,读书是主要任务,书籍类别大部分也是指定的;上大学和工作期间,因为研究和工作需要,会读一些专业书籍;学习工作之外,出于兴趣等原因,比如投资,便有了更广泛的涉猎,读书的种类也更丰富了。

读书的心态,也在慢慢从被动读书到主动享受读书转变。

同时,读书也是每个人自我提升的成本最低的途径。无论什么人,专家、学者、诺贝尔奖得主……,你都可以轻松地读到他们多年心血的总结,这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

投资之外,多读读历史、人文、社科类的书籍也很有益处,可以让你跨越时间和空间,知道历史是什么样的、不同国家是什么样的。比如《李光耀观天下》、《邓小平时代》、《中国的选择》,以及还有正在读的《可能性的艺术》等等,都是很不错的书。

许倬云老先生讲的一段话,讲得非常好,分享给大家:

“我的历史观,个人的地位最小,最短的是人,比人稍微长一点的是政治,比政治稍微长一点的是经济,比经济稍微长一点的是社会,时段最长的是文化,更长的是自然。”

说得精辟。




三、生活

生活上,说说新冠吧。关于新冠,网上的信息已经非常多了,我结合我自己的经历聊聊感受。

▍1. “隔离+感染+全家阳”一条龙

今年年底,我感染了新冠。其实从11月开始,就开启了我的“多次隔离+本人感染+全家阳性”一条龙无缝衔接之旅。

117日,我从外地出差回京,按照当时北京的管控政策,从有确诊病例所在地返京的,需要居家隔离7天。为了不影响家里人,我住在家附近的酒店。

1111日,居住的酒店被政府临时指定为隔离酒店,不能住了,正好那天我的健康宝弹窗,联系其他酒店均由于弹窗无法办理入住,只能回家和家人一起隔离。当时隔离是社区上门磁,不让出门。

不料刚回家两天,1113日,我爱人接到通知,说前两天在单位和确诊有密接,被认定为高风险人员,社区要求从1112日至18日居家隔离7天。上一杯还没喝完,下一杯就倒好续上了。

好不容易隔离结束,谁知没过几天又赶上了封控。1128日,我家小区我住的同一栋楼、同一单元、同一楼层出现了确诊病例,社区要求封控5天。

按楼栋、单元、楼层、住户划定高风险区的“新十条”政策是127号才发布的,但1128日社区对我家进行封控时,就已经靠拢未出台的新政策了,这和“11·24”应该不无关系。我们封控时,只封了我们楼层加上下楼共三层,没封小区,也没封整栋楼。当时政策不明朗,每个小区政策都不一样,我们算是精准管控。

给的封控文件也很讲究,标题用的是“告知书”,内容也写得比较灵活,落款前面是街道办、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最后才是社区。

封控期间每个楼层保安24小时值守,但社区人员也只是按要求办事,对社区工作的评价,我认为还是比较满意的。有隔离人员要求帮忙去买烧饼,社区同意了;甚至有人提出要出去遛狗,社区也说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每天可以他们陪同出门一次。

隔离期间,每天抗原自测。122日最后一天上门核酸检测,被隔离的三层住户中再次出现了阳性,且不止一户。后来社区的通知,已经是按户管理了,只有阳性住户居家隔离,不用去方舱,没阳的住户均可以正常外出。

后来社区群里发现,这几天感染人数不少。124日,社区的工作人员都已接近全军覆没,只剩下一个人值班,自然也顾不上管其他人了。

几天后,127日,“新十条”发布,提出科学精准划分风险区域、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优化调整隔离方式等10条具体措施。我家是提前享受了“新十条”措施的。

隔离结束后的几天,家里基本没有出门,就出去做了两次核酸,但还是很快感染了。我128日开始嗓子有轻微症状,129日开始发烧,1210日抗原阳性。1212日,全家都抗原阳了。

▍2. 不同人员症状差异明显

我感染后的症状,基本是网上症状图的标准流程。第一天非常轻微,然后两天发烧头痛加浑身酸痛,接下来是咳嗽加嗓子疼痛,九天后1218日抗原测试转阴。唯一的区别是,到现在1224日,已经有16天了,咳嗽还没完全好。

总的来看,我的症状比流感要更严重一些,发烧头痛和咽喉疼痛最明显

我症状是最严重的,家里每个人的症状都不太一样。我爱人的感受是骨头痛,母亲咳嗽非常厉害。倒是四岁多的孩子症状最轻微,就发了一天烧,发烧时精神状态还挺好,活蹦乱跳。

我认识的人里,没发现感染后完全没有症状的。

<图片来源:北京日报>

▍3. 最急需的是退烧

感染后最急需的是退烧。每个人的发烧感受可能不同,我发烧时头痛非常厉害,脑袋有要炸裂般的阵痛,头转向都只能慢慢转,甚至甩体温计时都不能太用力,只能慢慢多甩几次,身体移动和用力头都有很强烈的阵痛感。

对大部分感染的人而言,目前的主要问题是买不到退烧药。

如果实在买不到药,也可以采用物理降温,有冷热两种方式,原理不同冷是冷敷,原理是热传导散热,用毛巾包一下冰过的矿泉水,放腋下等部位;热是热擦,原理是热水蒸发吸热,用湿的热毛巾擦拭额头、腋下、胳膊、大腿等部位降温。尤其热毛巾擦额头时,对我的头痛有很明显的缓解作用。

退烧药到底缺不缺呢?根据网上数据,目前中国布洛芬原料药的年产能在1.4万吨左右,占全球的1/3。对乙酰氨基酚的全球年产能约为19万吨,而国内对乙酰氨基酚产能达到了10万吨左右,实际生产量为8万吨以上。

中国人口14亿,按90%感染发烧,每人每天3粒退烧药,服用2天,总共需要75.6亿粒。对于泰诺(主要成分对乙酰氨基酚),每粒650毫克,共计约4914吨,约占年产能的5%;对于布诺芬,每粒300毫克,共计约2268吨,约占年产能的16%

确实,退烧药的产能是足够的。但问题在于,对于短时间内急速爆发的用药需求,药厂、医院和药店都没有做好充足的提前准备,加上人员大面积感染,药企生产、物流配送、医院和药店的储备都没跟上,现实情况就是大部分人都买不到药。

值得点赞的是,腾讯出行很快推出了一个抗疫互助小程序,帮助大家传递药品的供需信息。可通过“微信→我→服务→抗疫互助”进入。

▍4. 不可小觑新冠

绝大部分人感染新冠,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我们坦然面对就行,既不要过分害怕,同时也不可小觑。尤其对于有基础病、年龄较大的人员,还是非常危险的。危险人群要尽量晚感染,度过这个医疗资源挤兑的缓冲期。

近几天陆续看到有不少院士、老年人、专家、学者去世的消息,也看到有转阴后由于剧烈运动复阳去世的,甚至有三十多岁的年轻人去世的。

参考国际上202210月的新冠统计数据,日、韩为千分之一左右的死亡率,全球为千分之三左右的死亡率,在中国的人口基数以及大面积集中感染、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况下,要死很多人是肯定的,按这个比例,大致可能有百万量级的人员死亡。

所以,也不要掉以轻心,能不感染还是尽量不感染,或者至少晚一点感染。重症发生在别人身上是概率,发生在自己身上就是悲剧。

再来看一看新冠在历史上传染病中的位置。历史上死亡人数超过100万人的19次传染病毒疫情中,新冠目前排行第5。这是截止至今年9月份的数据,放开后,还会有更多的死亡人数。

在医疗条件大为改善的今天,能引起千万级的人口死亡,说明这个病毒还是很厉害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于病毒以后的变异,这方面我不懂。按通俗的理解,大概率会慢慢变弱,但是也存在变强的可能性。变异方向是随机的,但留存几率有自然选择。因为如果致死率增加了,病毒也和病人一起被消灭了,那些能和人共存的、毒性弱的,会有更高的概率存活和传播开来。就像现在的奥密克戎相比早期的新冠,以及现在的流感病毒一样,症状没那么严重了。

希望大家都能从杨过转为杨康,不要成为王重阳。

就聊这么多吧。




四、展望

再见,2022;你好,2023

明年,希望工作能顺顺利利,身体健健康康,孩子快乐成长,家庭幸福,投资上能有些进步,再多读几本书,就算是圆满了。

提前祝大家2023快乐,一切都好。


声明:本人所发文章均仅用于记录个人学习思考,不用于任何投资建议。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微光探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