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和收入为何不成正比?

自度 循迹晓讲 2020-09-12

编者按:上世纪中叶,当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印下第一个脚印时,几乎所有的人都相信人类将在10-20年之内登上火星。现在,86年过去了,别说火星了,月球也再没人去过,理由很简单:那是赔本买卖呀!——刘慈欣《中国太阳》

这世界上有很多不错的发明并没有流传下来,因为,不赚钱。

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物与医学奖得主屠呦呦带领她的团队在青蒿素的研究上再次取得进展,无论是在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上还是在克服青蒿素的抗药性上所取得的进展都无疑为我们展示了这位89岁的伟大科学家的科学精神。

事实上,最为屠呦呦所取得的进展而感到高兴的恐怕要数昆药集团了,因为早在3年多前,昆药集团就以7000万的价格购买了相关专利;看来,大家不用再为屠呦呦团队的研究人员的生计问题而发愁了。

屠呦呦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但是一旦涉及科学家,人们很容易想到一个最近被问了无数次的问题:科学家到底挣不挣钱?

这的确是个复杂的问题,一些科学家可以说赚钱赚到手软, 2017年,山东理工大学毕玉遂教授团队研发的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以5亿元的价格完成了专利转让,而一些科学家的确是生活清贫,以至于某位研究社会科学的副研究员发出了“中国科学家不如戏子”的无奈感慨。

中文互联网上关于“中国科学家不如戏子”的话题讨论

同样是科学家,在赚钱方面为何会出现如此之大的区别?我们首先要从科学的分类说起。

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

我们大致可以将科学分为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

所谓基础科学:既以自然现象和物质运动形式为研究对象,探索自然界发展规律的科学。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球科学、逻辑学七门基础学科及其分支学科、边缘学科。

而应用科学:则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为基础,是直接应用于物质生产中的技术、工艺性质的科学,相比于基础科学,应用科学与技术之间的界限较模糊。

看看基础科学的这7个科目,有一个赚钱的吗?如果不干副业,大家听说过研究这7个科目的科学家赚到大钱的吗?似乎没有吧?

但应用科学就不同了,无论是屠呦呦还是毕玉遂,所从事的研究都属于应用科学或技术科学范畴,这些研究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很近,一旦取得突破,就能直接的满足社会需求,提高社会生产力,当然,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经济效益就会随之而来。

应用科学应为与市场较近,容易获得经济收益,所以从事应用科学研究的研究人员也相应的有更大机会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但是,如果基础科学停滞不前,应用科学的发展也会被掣肘,正如《三体》中所描述的那样:三体人以“智子”锁死了地球的基础物理学,地球人的应用技术再怎么发展也不可能战胜基础科学更发达的三体人。而现在,经济驱动一切的原则正在扮演三体人“智子”的角色。

《三体》电影海报

服务政府还是服务市场

如上文所说,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研究人员收入较单一,而应用科学的研究者有可能获得高收入,但是你以为所有应用科学的研究者都有机会像毕玉遂老师一样,1个专利,赚他个几个亿吗?显然不是。

经济学家吴晓波(当然,他不能算一个特别纯粹的经济学家)提到过一个有趣的现象:企业家虽然也有少数互相瞧不起的现象,但大致来说,在不涉及利益纠纷的情况下,还是比较和气的,但经济学家却不同,他们经常互相瞧不起,而究其原因,无非是:企业家们的服务对象是市场,市场很大,可能性很多,相互和睦相处可能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而经济学家服务的是政府,收入来源很有限,而且,有时理论是排他的,我对了,就意味着你错了,在只有一个老板(政府),资源又有限的情况下,当然会互相瞧不起了。

吴晓波的例子又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影响科学家收入的关键因素:服务政府者收入有上限,服务市场者有机会获得高收入。

吴晓波老师可能是最会赚钱的经济学家了

明白了这点,我们就不难理解那位发出“科学家不如戏子”感慨的社会学副研究员所面临的的窘境了:

这位副研究员的境况是:首先,他的服务对象很单一,是政府,政府会支付其作为副研究员的薪酬,坦白说,这些薪酬用于这位副研究员生活应该是足够的,但国家可能给他数千万甚至数亿的年薪?显然不可能,国家财政也受不了这样的压力。

其次,他没有能推向市场产品,如书籍等(当然,在自媒体的时代,那篇《科学家不如戏子》可能也会或多或少的给这位副研究员带来一些经济收益吧)。这样一来,他的收入将会稳定,不会太低,但也高不到哪去。

如今一线的“流量小生”的收入往往令人咋舌

好了,看看他的对手——明星(戏子这次有侮辱人格的意味,最好不用),明星们主要服务对象是市场,他们的表演,有粉丝买单,或许一个粉丝只付出几元、几十元钱,但在市场这个可怕的放大器的加持下,这几元几十元如果乘上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巨大基数,巨大的经济收益就会随之而来,强大的根本不是明星本身,而是他们服务的市场。


研究人员“净土”和蓝海

综上所述:研究人员想获得高收入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1.研究内容能直接满足社会需求,直接转化为生产力。

2.服务对象应该是市场,既服务于政府又服务于市场。

在写这篇文章时,我一直使用的称谓是“研究人员”,而不是“科学家”,因为能被称谓“科学家”者,虽不一定富甲一方,但一定不会再为生计发愁了,大家更应该关心的是基层研究人员的收入情况,如果说少数伟大的科学家是中国科学界的璀璨明星,那么这些人就是科学研究的基石。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的社会各界已经有一些人在以实际的行动来改善研究人员的生活水平了,马化腾捐出10亿,特别强调用于不能赚快钱的基础科学。李嘉诚也宣布汕头大学未来4年学生学费由李嘉诚基金会提供,这其中大部分是理工类专业。这两位算是开了个好头,而改善研究人员生活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马总艺术照还有点“科学家”的样子

在文章的最后,我希望讨论一下:什么样的制度才是对于研究人员最为友善的?

政府提供的固定岗位是科学研究的一片海岸,或者说是一片净土;而市场则是科学家们开疆拓土的大海。

而真正对研究人员友好的制度,应该是:既给他们一片净土,又给他们一条可以出海的船。

(完)



·近期好文推荐·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