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鸡娃”的人越来越多? | 循迹晓讲
|循迹晓讲·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作者:颜方平
|配图/排版/校对:循迹小编
|全文约5500字 阅读需要15分钟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看到标题,可能有一些读者不太明白“鸡娃”这个网络用语的含义,因此在开始正文前,借用某百科解释一下这个名词的含义:鸡娃,网络名词,就是给孩子打鸡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虎妈”“狼爸”们为了孩子能读好书,不断地给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不停地让孩子去拼搏。这种行为就叫做“鸡娃”(这些孩子往往出生在“中产阶级家庭”)。
鸡娃,一直是现代城市社会中非常热门的话题。
一些家长在网上披露自己鸡娃的经历,孩子从幼儿园小班开始就基本上没有休闲地度过一天,与此同时,家长同样也没有放松过一天,更重要的是鸡血是用无数金钱买的。
尽管我国的教育制度总体上看起来算是比较公平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原则上按区域升学,通过中考、高考筛选出少数学生升入大学,其余学生也可以选择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高等专业学校接受教育,“两张试卷定终身”,人人有份,童叟无欺。
然而,“原则上”和“实际上”还是有不少差异,这些差异也就派生出教育制度当中各种各样的陷阱,让重视教育的家庭不得不往里钻。
早教班、学前班、幼儿园、幼小衔接、课外辅导班、学区房、小升初,这些名词对于大量的家长们来说可谓是耳熟能详,这些名词的背后则是被压的喘不过气来的孩子和同样焦虑地喘不过气来的家长们。
不过这当中有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这些耳熟能详的教育名词,几乎都集中在从孩子启蒙到小学阶段,看起来好像中国的家长们越靠近高考越不重视,事实也的确如此。
在很多大城市,对教育的焦虑程度、重视程度呈现出倒挂现象,幼儿重视,小学拼命,初中尔尔,高中弃疗。
可是最重要的环节难道不是中考、高考吗?为什么越到重要的高考越弃疗,个中的悲惨事实就是,绝大多数从小鸡娃的家长,他们给娃打鸡血所消耗的成本都白白浪费了。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到底是什么促使着这部分中国家长舍得冒如此巨大的风险进行这种无法计算回报的投入呢?
鸡娃其实并不普遍
当鸡娃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最热门的话题的时候,一些基本事实我们必须弄清楚。什么样的家长才鸡娃?鸡娃的家长到底有多少?具体的准确数据,我们无法作出统计,但一些宏观的情况还是很能说一说的。鸡娃最需要准备好的不是别的,而是金钱。
随便一个辅导班每个月的花销都要达到数千元,而目前尚有六亿人月收入不足一千元,一半以上的人口月收入不足两千元,这就把全国大部分人口排除出了鸡娃的行列,他们即使想鸡娃,也无钱可鸡。
|在上海养一个娃,保守估计大约要82万(不包括学区房) 图源于网络
先从收入基本面来看。
2019年,新修改的《个人所得税法》正式实施。根据当时财政部门的权威说法,“仅以基本减除费用标准提高到每月5000元这一项因素来测算,修法后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占城镇就业人员的比例将由现在的44%降至15%。”2017年末中国城镇就业人数约4亿人,乘以15%就是6000万人。
也就是说,十四亿人口的国家,每月工资薪金所得超过5000元的仅有六千万人。
|如果不在一二线城市,想要找到一份5K+的工作其实很难 图源于网络
除了极少数主要收入不依赖工资薪金的富裕人口之外,绝大多数城镇居民月收入都不会超过5000元,而绝大多数农村居民的月收入更不可能超过5000元。
试想,孩子培训班的费用动辄数千元,这是一个夫妻双方月收入不超过10000元的家庭能负担得起的吗?
所以,经济上有实力鸡娃的家庭,在全国已经是极少数了。
再从地区教育情况差异来看。
在中西部地区,教育资源严重集中于少数大城市。2018年,一则关于成都七中把上课的视频向200余所贫困地区中学的7.2万名中学生直播的新闻引起了舆论关注。报道的作者来到云南省贫困县禄劝的一所中学,学校孩子们透过屏幕和成都七中一起上课。
| 图源于网络
在西部的很多省份,几乎只有省会城市的孩子才能最终进入比较好的大学读书。虽然省会城市的人口规模远大于其他城市,但与全省总人口比起来也只是少数,所以中西部地区的大部分人也鸡无可鸡。
而在东部沿海地区则是另外一份光景。
江苏省的教育长期以来呈现出县级高中擅长培养高分考生的现象,被称为“县中模式”,在一个县级行政区,鸡娃也没有什么意义,只要努力在初三和高三,就能顺利考入理想的大学。
而在省会南京,鸡娃的风气可以说是全省最烈,但南京市的高中高考成绩在全省只能排在中游,远不如县中模式有效。
| 某家长给孩子制定的寒假计划表 图源于网络
总的来说,鸡娃的家长也仅仅是部分地区、部分社会阶层。但鸡娃一族的共同特点是,他们都是工薪阶层以上,绝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社会活动比较活跃,一定程度上占据着社会话题的主流。
正是他们拥有这种特性,才把少数人的鸡娃变成了风行全国舆论的普遍话题。
为什么要鸡娃?
不唯省会城市,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比起南京这样的二线省会城市来说,鸡娃现象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们看到,城市越大,理应是教育资源越丰富,并且直辖市坐拥数量最多的重点高校,它们都会在招生名额上向本市倾斜,北京、上海的孩子应该更轻松一些才是。
然而并非如此,在北京,鸡娃的现象不敢说全国第一,也绝对是名列前茅。
| 某鸡娃群 图源于网络
平心而论,从北京教育制度的设置上看,北京的孩子在全国已经是选择最多的了。
2020年以来,海淀区小升初的政策,是登记入学、志愿填报、电脑派位相结合,每个小学毕业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一些志愿报名的学校,学校再随机录取。登记入学是海淀区所有公办学校都参加,包括俗称的“6小强”中学,仅从政策面看,孩子的选择可以说是比较丰富了。
但这样宽松的升学政策却没能打消家长的焦虑,鸡娃的现象并未明显降温。
| 图源于网络
为什么要鸡娃?
这与长期以来基础教育的结构性失衡有很大关系。海淀区现行的小升初招生政策,即民办学校派位入学政策,是近年来才推行的。
不唯北京,上海、杭州、南京等地,都陆续进行了小升初招生改革,将曾经民办学校可以自主通过考试等形式招生的“特权”取消,实行公办、民办同批次招生,不得举办小升初考试或者变相考试。在公民同招改革之前,长期存在着部分初中通过考试的形式筛选生源的现象。
按道理说,普通公立初中是义务教育划片入学,它不能够筛选生源。但例如人大附中就以举办“早培班”的名义,打着对“神童”进行特殊化培养的旗号,筛选生源,并且在未来的升学上给予特殊照顾。
| 人大附中“早培班” 图源于网络
“神童班”名额少,但想让自己的孩子当“神童”的家长却不少,因此社会教培机构抓住家长的心态大事宣传,家长当然乖乖掏钱。
此外,大量以“外国语学校”为名存在的民办初中,似乎可以游离于九年义务教育之外,大张旗鼓地举办小升初考试。其实这也是违规的,因此他们的考试都是变相进行,比如以学生参加社会性英语、奥数、文体特长等的考试或者竞赛为指标,再辅以面试,综合评定。
这就是目前竞争性“小升初”的主要来源。
鸡娃鸡出来的副作用
由于民办中学的招生喜欢通过各种考试或者变相考试来进行,而长期以来这些筛选生源招生的学校又游离于义务教育划片就近入学的体系之外,因此形成了两条互不影响的升学线。
许多家长喜欢双管齐下,一边准备参加筛选生源的各种考试,一边又购买一所传统上名声比较好的公立学校的学区房。
| 人大附中“早培班” 图源于网络
由于地理位置、管理水平等的原因,公立学校的教学水平和生源会有一些自然上的差异,这本无可厚非,比如在高级知识分子聚居区的学校往往属于“好”学校,在目前的社会形势下,这些差异都实属正常,而差异也并非永久的、固定的,它会因为多发性的随机变量而变化。
但总体上划片就近入学的政策应当是比较公平的。
然而民办学校抢生源的现象,则加深了家长们的焦虑,面对小升初考试的不确定性,家长们也不得不考虑最大限度降低风险,购买学区房就是最大的保险。
|上海2018年1月-2020 年10月学区房成交占比(学区房成交量/市场成交总量) 图源于网络
因此原来并不是特别重视的家庭,因为那些特别重视家庭的行为,而受到影响,不自觉也加入了抢购学区房的大军。热门学区也因为聚集了大量小升初被刷下来的鸡娃们,其整体的生源质量肯定要高于没有聚集那么多鸡娃的学校,因此公立学校的生源质量之间的差异被人为拉大了,学区房之间的价格差异也同样被拉大,出现了大量的天价学区房。
此时,我们仔细考察如今公立学校之间的所谓“好”、“差”,已经不能用地理位置和管理水平来解释了,因为校长是教育部门统一任命的,教师是教育部门统一招聘的,互相之间应无太大差别,为什么会有中考成绩的差异,主要就是生源。
这种唯生源论的现象,一方面让“好”学校的管理者疏于加强管理,一方面又让“差”学校的管理者自暴自弃。
|杭州某小区横幅 图源于网络
在那些“好”学校,由于学生大多都是那些被鸡的娃,上奥数的上奥数,学英语的学英语,幼儿园就学完了小学课程,小学就学完了初中课程,那还要学校的老师教什么呢?
久而久之,老师们对此心安理得,甚至偶尔出现一两个没有在课外辅导班提前学的学生,老师竟然觉得这是不正常现象,一些学校甚至出现了老师故意不好好讲课,强逼学生去课外班学,如果学生执意不去就百般刁难的情形。
这样的学校,还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吗?
鸡娃背后的逻辑
教育资源应当是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分,是应当均等的对全社会提供的。
在很多西方国家,尽管存在着贵族学校,但公立学校一定是相对平均,至少不能明显地区分三六九等,即使水平烂也必须是同样烂,那么有钱人自然可以选择掏钱远离公立学校,去贵族学校读书,但不要跟普罗大众抢夺资源。
虽然存在着巨大的贫富差距,但在绝大多数现代文明世界的主流国家,教育还是相对公平的,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也是相对比较多的,在教育上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定是比发展中国家更少的。
|英国伊顿公学就是著名的贵族中学 图源于网络
在一些国家却不是这样,不唯教育,医疗也是一样,社会公共资源根据权力分配,有权有钱者他们并不是选择多花钱自己选择贵族学校,而是他们能够通过钱和权,抢到比其他民众更多的社会公共资源。
这也是全民都自觉捍卫特权的根本原因,大家都希望能够通过各种手段,为自己争抢到更多的特权。
比如学区房,最早的所谓“好”的公立学校,往往是靠近政府机关、高校等,在资源投入上就优于老旧城区的学校。那些与政府和高校不沾边的工薪族就也拼命要买“好学校”的学区房,认为这样就能抢到一些分配给高层精英的资源了。
|某位家长在朋友圈发布的动态 图源于网络
近几年来,为了解决教育结构性畸形的现象,各大城市教育部门纷纷出台政策取消类似民办学校在划片入学之外筛选生源的特权,实现公民同招。
这本来是一件拨乱反正的大好事,然而,这些城市的小学生家长们的反应,竟然绝大多数是一片哀嚎。教育公平,本应当是社会的应有之义,而那些鸡娃的家长却视之为洪水猛兽。
一些无良房地产媒体更是煽风点火,煽乎“学区房是中产最后的堡垒”这样的奇谈怪论,而把本应是全社会每个人最后堡垒的公平正义抛在一边,踩在脚下。
这体现了极端不正常的国民心态,每个人都以想尽办法获得特权为目标,取消了特权,那些原本是特权受害者的人反而极力反对,主动去维护特权,做特权的铜墙铁壁,何其悲哀。
鸡娃鸡出来的产业链
鸡娃的时代,嗅觉敏锐的资本怎么能缺席这一场割韭菜的盛宴呢。从出版机构,到培训机构,在到学区房,各行各业只要跟鸡娃能沾点边的,都开足了马力赚孩子的钱,赚家长的钱。
很多大城市搞开发摊大饼,城市范围越来越大,但再偏远的楼盘,只要配建一所学校,挂一个好学校“分校”的牌子,这里的价格就能蹭蹭往上涨。而网络写手们非常擅长写什么“西方贵族的孩子也很辛苦”,“有钱又当学霸的人生”的毒鸡汤,以此来安慰鸡娃的家长,骗取流量。
普通人为什么要跟贵族比?这不是缺心眼儿吗?
|某培训班 图源于网络
鸡娃产业链的主角,还是培训机构。在任何一个城市,几乎每一个商业综合体当中,生意最好的除了餐饮,就是培训班。其实餐饮也是沾了培训班的光,孩子在里头培训,家长在外面没事干,可不就得看看电影吃吃饭吗?那些培训班的真实水平又如何呢?
笔者曾经听过一个知名培训机构的奥数课程,讲鸡兔同笼,竟然直接就教小孩子背口诀,至于为什么要这么解,老师不会教,孩子不想学,靠背诵学出来的奥数,到底是开发智力还是毁坏智力,这是个问题。
这个现象恐怕也能解释大城市的教育“倒挂”,绝大多数鸡娃恐怕到了初中就没有任何学习的动力,只能弃疗,把他一生的知识水平巅峰留在了小升初前夕。
|想给孩子报奥数班的家长,先问问自己能不能学会 图源于网络
为了招揽生意,培训机构相处了各种话术,其水平不亚于传销组织。
什么奥数可以开发智力,小时候不学长大了后悔,什么数学思维必须从小培养云云。或者打着“早教”、“幼小衔接”、“培优”的旗号提前学高年级课程,并且告诉家长,所有的孩子都提前学了,你的孩子不学就掉队了。
其实教育理论早就证明,10周岁以前的儿童根本不适宜学习太多知识性内容,学多了反而影响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就像炒股,当你的股票在下跌,并且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底,有人告诉你未来这个股票一定会涨上来,你敢信吗?
绝大多数人是不敢信的,于是还是会选择割肉离场,散户就被割了韭菜。
绝大多数那些知识水平巅峰被定格在小升初前夕的被鸡娃们,高中弃疗,家庭条件不错的,只能想办法砸钱买个海外本科,再给留学中介割韭菜。如此一条收割产业链,真是绝妙。
鸡娃并不是当今社会才有,早有学者指出,古代涌现的大量“神童”,就是被鸡出来的。然而少时了了,大未必佳,少年的时候就把四书五经了然于胸的孩子,充其量只是背书家,反而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都被日复一日的背书训练全部磨平了。
有北京海淀的老师曾经说,十多年前在班上看到的学生,知识面普遍非常丰富,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现在的学生除了老师和培训班讲授的内容,知道的东西非常有限,而且也不想知道,毫无求知欲。
再回过头来思考一下,培训班用背口诀的办法教孩子奥数,是不是在磨灭孩子的好奇心呢?
鸡娃的背后,不仅是教育方法的问题,更是教育制度的问题,在孩子受害的同时,整个社会人心,乃至社会的公平正义,都在受到严重的伤害,更让越来越多的骗子利用鸡娃家长的焦虑赚得盆满钵满,沉重的经济负担影响了家长们在其他正常的、健康的领域消费,这更是经济发展的畸形。
只不过,焦虑的我们,该怎么办呢?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
(END)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年轻人,你们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 循迹晓讲
拥有先进制度的古罗马,为何不断陷入血腥残酷的内战?| 循迹晓讲
为什么说《第一滴血》能甩《战狼》十八条街?| 循迹晓讲
打“爱国”牌的女权主义者会一直赢下去吗?| 循迹晓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