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对待博物馆,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现代文明程度 | 循迹晓讲
◎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 作者:谢承汇
◎ 润色:嬉皮笑脸
◎ 编辑:马戏团长
◎ 全文约4500字 阅读需要10分钟
◎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国内现在乍看之下,博物馆参观还挺火热,暑假期间北京几个大博物馆基本天天预约拉满,不提前个一星期基本没法约到票。
◎ 随着三星堆考古挖掘成为网络热点,三星堆博物馆也迎来大量游客参观打卡
今年因为疫情尚且如此,前两年没有疫情的时候,暑期时博物馆门口几乎天天都是大长队。博物馆如此盛况,再加上现在国学热汉服热,走在大街上时不时就能看到一两个穿汉服上街的人,似乎给人一种传统文化即将复兴的错觉。
然而,在我们先自豪起来之前,需要先给自己浇盆冷水,有一个问题,非常值得我们冷静思考,现在的国人,真的能欣赏得了传统文化么?
◎ 2014-2018年,中国博物馆参观人数及博物馆数量
这里就不卖关子了,答案是否定的,现在大部分情况下,中国并不具备这个环境,这和具体的教育水平无关。毕竟现在义务教育现在都如此普及,至少历史作为基础学科的一项,很多人还是知道的,别的不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谁人不知。
对传统文化的欣赏,是一个双向的问题,不完全是哪一方的问题,不仅对创作这一侧有要求,对观众也有要求。
本文就以博物馆为例子来解读这个问题,具体到博物馆,逻辑就变成了,博物馆要能提供高品质的内容,策划好展陈,而观众则需要达到欣赏这个内容的门槛,得看得懂一个展好在哪。
▲ 上面是循迹的微信视频号,点击上方即可收看视频
▲ 1.点开视频后暂停;2.点击右下角的“小窗播放”并返回,即可边听音频内容,边浏览文章;3.别忘了关注视频号-循迹讲堂,星标、转发、点赞、评论四连
▲ 注:本次游学历时一天,分别游览长陵、昭陵、定陵,请在购票平台分别购买三处景点的门票
▲ 不去一次观复博物馆,真就挺可惜的
要梳理这个双向问题,得从两头开始,这里就先从博物馆一侧开始,博物馆为什么要做好展陈?
博物馆这个概念本身就是西方传入中国的,所以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得先看看西方的博物馆发展历史。
西方的博物馆最早能追溯到亚历山大大帝时期,大概是公元前4世纪到3世纪。这个时期亚历山大东征西战,征服了无数地域,也掠夺来了各地不少艺术品和奇珍异宝。
◎ 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帝国,也为世界最早的博物馆雏形打下基础
亚历山大英年早逝,他的一个部下托勒密接手以后,就在亚历山大里亚这座城市里建了一座研究所,把之前亚历山大收集的图书,艺术品还有一些稀有的动植物都搬进去,起名叫博学园。
◎ 博学园
在当时,这座博学园算得上全世界最大的学术和艺术中心。在博学园里,艺术品专门被收藏在主管科学与艺术的女神缪斯的神庙里,这就是最早博物馆的雏形。女神缪斯的神庙,在希腊语里叫mouseion,这个词也是英语Museum的来源。
后来罗马人兴起,也学亚历山大,崇拜缪斯女神,罗马那些个将军征战归来,都会把各种艺术品献给缪斯神庙,公元189年罗马将军弗尔维阿斯出征,凯旋归来的时候献给缪斯神庙超过千尊的铜像和大理石雕像。
◎ 缪斯神庙
这种类似的情况也不少,罗马的万神殿,其实原身也是潘提翁神庙,现在欧洲人拿这个名字泛指各种人物纪念堂。
等到共和国时代结束,到罗马帝国时代,社会上层兴起了艺术品收藏的风潮,贵族都以收藏艺术品和奇珍物品作为身份的象征。
比较经典的一位就是罗马皇帝奥古斯都,他用大理石修了一座阿波罗神庙,里面放满了塑像和绘画,还有各种珍奇动物的骨骸,甚至连兵器都算入奥古斯都的收藏里。贵族们也在各自府中竞相开辟陈列室,有的还在花园里展览动物和植物。
◎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展
不过亚历山大和罗马的这种艺术品收集,还都比较原始,虽然有意识,但是具体操作方式无非就是把各种艺术品放到一块去,也没有什么后续的工作,甚至有的都不会公开展示,像是罗马皇帝的收藏,别说一般人,就连贵族都没几个能有幸观赏到的,就算是贵族的收藏,也得是同属社会上层的人才能看到。
咱们熟知的这种现代博物馆出现,得等到文艺复兴时期。
◎ 油画《古物收藏家》德国画家冯·格吕茨纳 作 现藏于圣彼得堡埃尔米塔日博物馆
文艺复兴,复兴的就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所以有一些文化传统也被复兴,比如古董艺术品的收藏。在文艺复兴时期,贵族和富商都热衷于收藏这些个东西,这种收藏风气的复兴在三个方向上产生了影响。
一个是养活了一群艺术家,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各种文艺复兴时期的传世经典,其中很大一部分离不开富商和贵族的赞助。
还有一个,这古董数量有限,谁都想要,就只能去地里挖,这挖古董挖到后面,逐渐开始追求科学严谨,发展为现代学科里的考古学。
这最后一个影响,就是贵族和富商们重新开始在自家住宅里开辟陈列室,天天琢磨怎么把自己这些奇珍异宝展示得更好看,这也是博物学的源头。
◎ 精罗落泪,君士坦丁堡陷落
这股收藏风潮跟当时的各种历史大事都有关,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帝国攻陷,拜占庭帝国灭亡,虽然拜占庭没了,但是它的文化还在,大批学者与教师都跑到了西欧避难。
他们给西欧带来了大量古希腊的手抄本著作和古罗马时期的艺术品。当时意大利王室的宫殿里摆满了罗马附近出土的各种古董,法国德国也兴这个,雕像、壁画、古书、手稿、古钱币、盔甲、化石、标本,西欧的贵族和商人也不挑,全都要。德国意大利法国,再加上荷兰,这四国里,文艺复兴时期搞收藏的有超过一千家。
最开始这些人搞收藏也跟古罗马贵族一样,都是自己收藏自己看,最多给同行看看,大家一起长长眼,平民是看不到这些东西的。等到了启蒙运动的时候,倡导科学知识,当时传播这个科学知识,主要就是两个手段,一个是编撰百科全书,一个就是开办博物馆。
◎ 大英博物馆
在英国,英国政府组织编纂了钱伯斯百科辞典,同时开办了不列颠博物馆,也就是现在大英博物馆。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推翻波旁王朝以后,王室的那些艺术品都被收为国家所有,1793年法国政府下令在卢浮宫的大画廊建立中央艺术博物馆,正式向社会公众开放。
到20世纪的时候,欧美都意识到了博物馆在公共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与其作为一个存放展示文物用的仓库,其教育意义明显更重要,再加上20世纪初民族主义盛行,博物馆作为宣传民族主义的设施,自然受政府欢迎。
德国在1900~1920年间新建了179座博物馆。英国博物馆1850年为59座,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增至295座。日本从1891~1910年20年间新设立了55座博物馆。
◎ 中国博物馆的起源
这博物馆在中国,就没有西方这么复杂,就是两个阶段,一个古代一个近现代。中国古代的时候,跟古罗马一样,社会上层喜欢收藏艺术品,周王室就有个专门的机构,叫“守藏室”,收集各种宝器,并且还登记造册。
历朝历代,皇室贵族搞收藏的屡见不鲜,收藏风气最重的当属宋朝。中国比较有名的几个藏宝阁,直秘阁、龙图阁、天章阁,都是宋朝的,既收藏古籍古书,也收古玩。
◎ 中国最早、收藏名碑最多的博物馆
宋朝的皇帝也都是大手笔,宋哲宗喜欢碑石篆刻,广集天下石碑,元祐五年在长安修碑林,也就是现在西安咱们还能看到的这个碑林。宋哲宗这还只是喜欢一项碑刻,就能搞出这么大动静。
到宋徽宗这,就真是什么都要了,宋徽宗宣和年间,宋朝宫室里收藏的文物激增至万余件,涵盖古玉、印玺、古籍、书画、青铜器等等。宋徽宗为了放得下这些东西,额外修了3个阁1个殿,保和殿、稽古阁、博古阁、尚古阁。
但是中国的收藏风气一直都是仅限于社会上层,最多也就是在宋朝的时候,有些商人或者比较富裕的文人会藏些古董,而且没有展示的说法,所谓收藏收藏,就是收了以后藏着不给别人看,别说一般人,有的对同事家人都要藏着掖着,搞所谓的单传,只给自己的至亲看。
这种闭塞的收藏风气一直延续到近代,中国真的需要博物馆的时候反倒成了绊脚石。
到近代,有不少思想比较先进的人,都主张启民智,学西方搞文化教育,开设博物馆就是其中一项措施,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里都提到过,但是都没成,全给驳回了,原因就是刚刚说的,这收藏的风气仅限于社会上层,尤其是皇室,这要是把东西拿出去,给平民随便看,这有损他们作为皇室贵族的身份。
而且最重要的是,博物馆是启发民智的手段,而满清防得就是启发民智,民智一开,这官府之前愚民的那一套就不好用了,管理成本可就高多了。
因为这些原因,中国人直到20世纪初才有自己的博物馆。
◎ 徐家汇博物院 由法籍耶稣会会士韩德(Pierre Heude),韩德于清同治七年来华,同治十二年创立徐家汇博物院,是上海最早的博物馆。原址在今漕溪北路240号。
在中国最早的一批现代博物馆,基本都是由传教士创办,像是1868年法国耶稣会士韩德在上海创办徐家汇博物院,1874年英国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在上海创办亚洲文会博物院,1904年英国伦敦教会在天津建华北博物院。
中国人自己建的博物馆倒也不是没有,但是都是配套学院建的,1876年京师同文馆最早设博物馆。1877年,上海格致书院建“铁嵌玻璃房”博物馆。
◎ 南通博物苑是中国人独立创办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馆
直到1905年,实业家张謇自费创办南通博物苑,这才是第一座中国自己开办而且向公共开放的现代博物馆。
看完两边博物馆的发展历程,这差别在哪,就很明了了。中国在近代化的过程中,只是抄到了博物馆这种形式,而除了少数人,整个社会并没有理解博物馆的教育意义所在。
截止到现在,在各种类似的调查中,有关博物馆的用途和功能,大多数人还是把博物馆当作一个储存研究文物的机构,而非一个具备社会教育功能的机构。
并且咱们之前提到,20世纪博物馆的兴起,和民族主义的发展离不开关系。而中国恰恰又是在20世纪开始学习西方建立现代博物馆,这就使得中国几十年以来从未在博物馆建设上摆脱民族主义的色彩。
直到现在,国内大部分博物馆仍然无法摆脱这种色彩,不断在传达着“中华民族”亦或是“汉族”如何如何,但是展出的器物,又能有多少是真正汉族的东西?
◎ 青花瓷也算是舶来品
不说别的,中国人常常拿来作为国粹之一的青花瓷,本身的技术源于波斯的瓷器烧造技术,早期用的颜料苏麻喇青也是从中东地区运来,器型也是仿造波斯地区的金银器,就连青花瓷兴起的年代,也是元代这么一个蒙古族统治汉族的时代。我们称之为国粹,却又刻意地无视掉这上面无数外来的要素,也难怪现在主张大汉族主义的“皇汉”遍地都是。
当然,咱们在一开始就说过,看博物馆这个问题是个双向问题,博物馆这边有问题,受众这边一样跑不了。
国内每逢假期,博物馆必定人满为患,这有一个问题,公众对博物馆真有如此热衷么?其实并非如此,有很多人选择去博物馆,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博物馆免费。
相对于收费的各种景点,免费的博物馆,又有暖气空调,又有的逛,还有地方坐着歇,是相当理想的休闲地带,至于这里面具体有什么,who care?就算有个别正经来看的,又能有多少仔细看展品介绍展览说明的,大部分人对于博物馆的印象仅仅是,“东西好看”,没了。
对于其中的价值,内涵,一概没有触碰。看完一趟博物馆,买点文创,和逛完一趟街没什么区别。
如此一看,中国的博物馆就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早年间的跳跃性仿效使得博物馆成了一座空中楼阁,而大部分到博物馆的观众又并不存在对于文化知识上的需求,曲高和寡,也难怪近几年各大博物馆纷纷都在向文创产品上发展,毕竟在现在,只有足够俗,才能有人关注。
但是之后又如何呢?俗完以后,又该怎么走?同样的道理适用其他所谓的“圈”,包括但不限于汉服,传统武术等等,走俗的路线,推广开了,只能越走越俗,那就离本来的目的越来越远,想要扳回来,恐怕要费的功夫可相当不小。
(END)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都2022年了,为何还有人支持“游街示众”?| 循迹晓讲
哈萨克为何不服北方慈父管教?| 循迹晓讲
老祖宗的纹身传统为何被“打入冷宫”?| 循迹晓讲
戏子真的能“误国”吗?| 循迹晓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