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掣签制度:想做“大老爷”也得凭运气 | 循迹晓讲

谢承汇 循迹晓讲 2022-03-17


◎ 循迹 ·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 主讲:谢承汇

◎ 策划:谢承汇

◎ 责编:马戏团长

◎ 全文约3500字 阅读需要10分钟

◎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 文章配图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行为,请在后台联系我们删除


从隋唐时期出现的科举制度,到了宋代发展到了顶峰,虽然在元朝陷入短暂低谷,但在明清时期,重新被推崇。直到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最后一届结束后被废止,前后经历1200多年。


可以说,科举是传统中国最重要、最完善的职业官员选拔制度。


但同时也有个疑问:如果一个学子,侥幸金榜题名,那他之后怎么做官呢?换句话说,如何给有功名的人分配官职?这个话题似乎很少有人涉及,今天就帮大家梳理一下这个问题。


通常来说,金榜题名的人,有两种当官的分配方式。一种是皇帝钦点,还一种是吏部任命。一般来说皇帝钦点官员人数不会那么多,只有特别优秀的考生才有这个机会。

◎ 说到钦点······


过去科举要先考童生,之后考秀才,然后是举人。之后才能进京赶考,考中的叫贡士,贡士可以参加殿试,由皇帝亲自监考。最后成绩分三甲,也就是三个等级。头甲叫进士及第,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


二甲叫进士出身,三甲叫同进士出身,加一块一百多人。其中最厉害的,进士及第那三位和进士出身中排名靠前的几个人,一般皇帝会亲自授予你一个官当,不过官职都不高,一般来说就是陪读,或者六部中的基层工作人员。


到了明清时期,一般会被封为庶吉士,或者进国子监当个抄书的编修。比如说,明朝著名奸相严嵩,就是二甲第二名,相当于这次科举考试的第五名,被封为庶吉士,进了翰林院。再比如高开低走的苏轼,作为科举考试的大热门,就在皇帝要亲自封官的时候,母亲病故,不得不回家守孝,耽误了大好前程。


前几名优秀的考生,皇帝自然会分配,剩下的人虽然也是万里挑一,但毕竟也是大部分。他们的命运就没有那么顺利了,需要到吏部等待任命。


中国古代,当官的其实占比很低。1987年《中国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中,公布了中国历代民官比例,西汉时期是7945:1,唐朝2927:1,明朝2299:1。就算是被诟病“冗官冗员”严重的清朝,这个数字也有911:1。


◎ 虽然官民比例较低,但官员身边有大量“临时工”辅助工作,实际上百姓要面对的“老爷”要多得多


民官比例如此悬殊,导致大量金榜题名的人也没有官当,需要等到官员调职或者退休,才能轮到他们去当官


这种情况在古代被称为“补缺”,正好有空缺可以去当官的情况叫“实缺”。很多文学作品里都有一种现象,一个高中的考生,花钱走路子疏通关系,买一个“实缺”就是这么回事儿。


这些后补考生要去吏部登记,等他们安排工作。这里面的规矩也不小,除了花钱者得之外,更重要是:不能回老家当官;地方官有直系亲属的,两人要相距500里,为了防止两人串通作弊,诸如此类等等。


既然分配工作的权力在吏部,那里面可操作的空间可就大了。毕竟僧多粥少,经常出现三四个空缺但是有四五十候补官员排队的情况,那自然是价高者得。官员上任后,先想着怎么把花的钱挣回来,必然玩命盘剥捞钱。


所以民间有个说法,如果县太爷贪污,那他这官是买来的,把当官做成了生意,得回本。


◎ 图为1860年费利斯·比托拍摄的晚清官员像


除了官员贪污,这种官员分配制度也导致结党营私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原因也好理解,你花了钱托人买了官,那就形成了利益绑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也就成了朋党,这也是封建王朝党争严重的一个原因。


到了明朝,党争情况愈演愈烈,这中间,谁能控制官员选拔,谁就能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也就越占优势。吏部作为任命官员的部门,逐渐成为党争中优势的一方。吏部甚至成了权力中心,把内阁架空了。到了明朝万历年间,这种情况发展到了顶峰。内阁制度在明朝由来已久,内阁成员也从最初的低等级官员,换成了身居高位的要员。看到自己权力被架空,自然不能接受。


万历年间,有位内阁大臣叫张位,为了恢复内阁的权力,不择手段跟吏部作对,只要是吏部提的建议我一概反对,只要是吏部提拔的官员我一律打击。两边官员在朝堂之上针锋相对,就差动手了,眼看事情越来越严重,双方可能落个两败俱伤的下场。吏部尚书孙丕扬首先绷不住了,他提议,改变官员任命方式。


虽然还是由吏部负责,但是从人定变成“天定”,说白了就是抽签


把每个补缺的候补官员名字和空缺官职写在竹片上,做成签,放在抽签桶里,抽签决定谁去哪当官,这样一来就避免了人为干涉选官的问题。这个看似幼稚的提议,居然得到内阁和吏部两方的认可,烂规矩也比没规矩强。


◎ 影视剧中官员掣签


于是全新的官员任命制度出现了,这就是“掣签制度”。一开始,这个制度不错,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朝廷上的矛盾。毕竟刚定规矩,双方都不知道怎么钻漏洞。


没等他们找到漏洞,掣签制度的一个弊端就体现出来了。分配官员完全看脸,不能根据官员能力,合理分配职位。《万历野获篇》里记载了这么一件事儿,当时有个陕西的老进士,终于轮到他补缺了,抽到了一个杭州的官职。对老进士来说这是件好事儿,毕竟江南鱼米之乡有钱,是个肥缺。


可是实际情况是,这个老进士可能一辈子没出过村,单纯惯了,实在不能适应江南复杂的工作,到了杭州之后,别说做出什么政绩了,把当地搞的乌烟瘴气,百姓怨声载道。没辙,干了一年只能把他撤职了,重新换了个合适的人去。


为了防止这种问题发生,朝廷对掣签制度进行了改革,把空缺官职按照难易程度进行分类,同时面试候补官员,也把他们按照能力分类,分成甲乙丙三等,同等级之间进行抽签。举个例子,刚才说的在杭州当官,是甲等难度,那你只有评为甲等候补官员才可能抽到。乙等丙等没戏。这种做法也缓解了能力不足的情况。


◎ 长按识别上方二维码,即可报名参加相关线下活动


能力问题解决了,人们也找到了制度漏洞,作弊情况再次出现。


明面上看,掣签制度很公平,但里面可操作的空间还是太大。不少人拿着真金白银找到吏部,让他们在抽签上想办法。吏部官员也很聪明,在签儿上做记号,有的签长点儿,有的粗一点儿,有的上头绑个绳子,总之手段很多。不过来求官的人多了,记号多了,难免出现抽错签的问题。就算抽错了也丝毫不慌,吏部官员会淡定的把签放回去重新抽,直到抽中那个内定人员为止。


甚至在明朝,吏部被人们戏称为“签部”,讽刺他们的抽签手段高明。但是无论如何,抽签安排官员,比完全人定还是强多了。


◎ 明代官员群像


到了清朝,也沿用了明朝的掣签制度,进行官员选拔,不过也对这个制度进行了完善。比如说,在抽签之前,会公开空缺信息,然后进行报名,之后对报名人员进行考核,能力通过的,再进行抽签。这跟今天竞争上岗差不多。抽签地点也换了,直接安排到午门广场或者天安门前进行。


这俩地儿比原来吏部大堂神圣多了,用这种气氛震慑想作弊的官员。抽签也不是提前准备好,而是当着候选人的面儿放进签盒。旁边再来个皇亲国戚进行监督,就是防止你作弊。抽完了还没完,还要对结果进行复核,都没问题了,还要上报皇帝,由皇帝亲自接见面试。


不过一般到了皇帝接见这一步就没什么问题了,每年那么多新上任官员,皇帝一个一个面试累死了,一般就是统一接见,皇帝看一眼就过去了。


不过也有例外,像是康熙雍正这种勤政的皇帝,就经常单独面试官员。


传说,康熙皇帝在一次面试的时候,发现大量官员能力不足,肯定干不好。于是秘密派人访查情况,结果发现,这批官员是太子胤礽复核,太子收了他们的贿赂,想滥竽充数蒙混过关。康熙记下了这笔账,在之后废太子中,这就是他的一条罪证。


这种做法成功的把官员分配这件事儿又归结成为某个人的责任,官员分配是否公平,要看各级监督人员的自身素质,最后虽然有皇帝把关,但不能要求每位皇帝都像康熙雍正那样亲力亲为。


◎ 胡林翼像


所以到了清朝末期,冗官冗员现象横飞,甚至官员买卖明码标价。当年胡林翼在家丁忧,林则徐推举他重新做官,但是已经没了名额,于是胡林翼自费一万四千两,在贵州买了个道台,这就属于非正常的官员分配了。


但“掣签法”以现代观点来看,此种制度仅仅保证官员任命阶段的公平,完全谈不上效率,只能算“无法之法”。


明人于慎行在《笔麝》中如此评价:“掣签之法一时宫中相传以为至公,下逮闾巷翕然称诵,而不知其非体也……至于人才长短,各有所宜;资格高下,各有所便;地方繁简,各有所合;道里远近,各有所准。乃一付之于签,是掩镜可以索照,而折衡可以坐揣也。从古以来,不闻此法。”


无独有偶,梁启超在《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中也批评“掣签法”:“奇才不能进,庸才不能退,则考绩废也;不为人择地,不为地择人,则吏治隳也。


总得来说,“掣签”就是古代官员任命制度的一种无奈之举,而当这种无奈之举制度化后,吏部也就彻底丧失了选官的能力,从这点来看,掣签不过是“人治”选官下的一块遮羞布而已。


(END)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华裔天才品酒师:我用三句话,让美国人为我花了三千万 | 循迹晓讲


历代严禁「私盐贩售」,为何总有人不怕“铁拳”?| 循迹晓讲


从放牛娃到“最高科学家”,韩国“民族英雄”黄禹锡是如何跌落神坛的?| 循迹晓讲


王冰冰“塌房”事件:公德私德孰轻孰重?| 循迹晓讲




◎ 图为1860年费利斯·比托拍摄的晚清官员 影视剧中官员掣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