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情下的学校教育新生态,复课后哪些环节还能继续?

未来学校建设 未来学校建设 2021-12-23

有人曾说“学校是一门时代学”,它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形态也会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显示出不同特征。2020年初爆发的这场全球大流行的新冠病毒疫情,就让在线教学变为当下学校教育的主流模式。



面对教学形态的变化,与之密切相关的教研模式也随之而变,老师们纷纷通过在线协同教研完成“空中课堂”的教学设计。


昨日,全国各省市根据疫情防控情况,明确开学时间。多地部署以错峰开学的方式,逐渐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



在线教学将在学校正式开学复课之后退居二线,那在线协同教研模式能否在此后的学校常态化教学中继续执行呢?


在线协同教研与常态化教研有何不同


教研活动是教学设计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但随着教研频率的增多以及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熟悉,常态化的教研活动往往流于形式,无法产生更多的研究价值与创新方式。


在线协同教研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是把教师聚集在网络空间里,进行在线研究教学设计这样简单的开展模式,而是经过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研究如何更好地进行课程的设计,探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发的学习方式变革。


另外,在线协同教研与常态化教研之间还有一个重要区别,在线协同教研能够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老师们不用因为必须留守班级管理学生而浪费相互等待的时间;

外出学习、赛课的老师也能随时与留在学校的老师教研;

同一教育集团不同校区的老师,可以随时通过线上模式协同教研;

……



在线协同教研有何优势?


以开放互通的信息空间,促进教研资源的共享


在线协同教研打破物理空间的限制,建构一个开放互通的信息空间,为教研提供数据和信息的记录、存储、分析、传输等虚拟环境,有效促进教研数据、教研信息和教研资源的共享。


以移动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拓展教研活动场域


在线协同教研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打造多样化的教研活动场景,特别是移动听评课系统、直播社区和在线协同软件等创新应用,使得“人人皆教研、时时能教研、处处可教研”成为可能,极大地拓展教研活动场域。


以教师学习方式变革,促进教研形式创新


移动学习、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等互联网学习方式的兴起,倒逼着教师教研方式的创新。在线协同教研可以说是线上教学、小组合作式学习的延伸,有学者将翻转学习理念迁移运用于教师教研,构建了翻转式培训模式,即整体培训结构框架的“大翻转”模式和具体培训课程设计与实施环境的“小翻转”模式。


近年来,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专递课堂、同步课堂等教研新方式受到普遍关注,并在实践中不断得以推广应用。


以促进教师高水平专业成长为核心,推动教师质量和教育质量的内涵式发展


从微观的教师个体层面来看,在线协同教研是以教师主动适应智能教学工具等新技术变革为背景,通过改进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能力、推动教学创新和实践智慧生成,实现教师高水平的专业发展目标。


从国家宏观教育发展蓝图来看,在线协同教研要为提升教师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服务,通过发挥“互联网+”的时空优势,支持区域内和跨区域、教育发达地区和薄弱地区、城市与乡村学校之间的精准教研帮扶,推动教师质量和教育质量的内涵式发展。



在线协同教研的步骤


01

搭建好技术环境


在线协同教研开展之前,首先应该做好技术环境的准备,包括开展视频会议的研讨交流环境以及能够支持在线协同编辑、资源共享与文件管理的平台,如协同办公软件石墨文档、有道云笔记等。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我们的沟通利器,让非面对面的备课也能游刃有余。


02

明确教研重点


有了前期的装备准备,接下来是如何部署战略。第一关键点是确定教研的主题,根据选择的教学模式,定位教研所要聚焦的环节。


例如,针对“任务驱动式的在线教学”,可以聚焦“如何精准把握与分析学情”、 “如何设计学习任务”、 “如何设计作业评价”等。只有战略重点确定,教研团队才能对准目标“有备而来”。


03

明确任务分配


依据在线协同教研的主题,需要进一步分解任务。比如说,“分析学情”这一教研主题,可以再分解为“在哪个环节需要分析学情” 、“选用哪种学情诊断工具” 、“利用哪种统计分析方法”等分任务。细化任务后,形成教研点,可以使得众人参与的在线协同教研的路线更加明确,有助于各个教研点按步骤逐一攻破。


04

合理安排协作分工


在线教研团队的每位成员都要提前设置好相应的协同编辑和管理文件权限,告知视频会议的注意事项,提供教学设计的背景信息与相关资料。另外,也要提前将工作要求、任务分配、时间节点、信息整合等协作工作进行合理分配,以便更加高效地完成在线协作教研。


05

规划协助流程


在线协同教研一般建议采用循环迭代的方式,各小组成员在相互分享交流完自己主要负责的任务内容后,再开起第二阶段的讨论。可以由首次开展教学的老师作为第二阶段的“主备人”,整理并应用第一阶段协同教研的成果开展教学活动并进行在线听课评课,之后再针对各个环节进行改进修订后开展第二轮的听课评课活动。过程中可利用网络会议工具进行同时在线的语音备课,也可以借助在线协同编辑工具各自写出自己的修订建议并实时共享。


06

归纳总结有提升


每一轮在线协同教研结束后,尽可能将研讨的过程性内容及时整理,提炼要点并在团队中进行共享,这既是对于研讨过程的记录,也便于团队成员反思协同的过程和方法,不断吸取经验,为后续的合作奠定基础。毕竟在线协同教研的能力还需要在摸索中不断提高。


适合在线协同教研的高效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为一种以信息技术手段为主的教研新型态,善用高效线上协作工具是在线协同教研的重要手段。


01

石墨文档——高效协同的编辑工具


石墨文档支持以word、Excel、PPT、表单、白板等多形式的内容输入,可同时多人在线编辑资料,自动保存输入信息,打通沟通渠道,简化工作流程,提高整体工作效率。



02

幕布——简单快捷的思维导图生成工具


幕布是一款结合了大纲笔记和思维导图的头脑管理工具,无论是教学设计、活动组织、会议记录,都能完美胜任。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将头脑中的教学设计想法结构化、可视化,让思路更加清晰。幕布除APP和客户端以外,还支持「网页版」直接在线使用。



03

钉钉——功能齐全的在线视频会议工具


钉钉是一个免费沟通和协同的平台。适合校园管理、教学工作、家校沟通、记录研讨等多场景,让管理、办公、行政、教研等工作全部线上完成。在线协同教研的老师们可以通过钉钉进行在线教研的会议直播。



小  结


在线协同教研是教育创新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可以帮助教师打破传统线下教研环境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要求,做到随时随地展开教研活动,改善教学流程和效果。


所以,即使在疫情结束之后,学校在进行教研活动的时候,可以采取多种方法的教研形式,充分发挥在线协同教研的优势,促进教师高水平专业化发展的教研形态。


蒲公英未来学校装备研究中心一直基于“未来学校建设”进行国内外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研究,从智慧校园的整体建设方案到学校创新空间的装备配置,从量身定制的教师信息化素养培训到国内外信息化示范校的研学观摩,力求为所有正在教育信息化变革道路上的学校提供服务。


如果您的学校在未来学校建设上遇到瓶颈,或者急需智慧校园建设方案,欢迎与蒲公英未来学校装备研究中心联系。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方式:13996334900(微信同号)


你可能会感兴趣 

复课之前怎么做,才能为校园撑起优质空气防护网?

如何优化中小学在线教育方式?这17个在线学习教育资源提供帮助

来源丨 网络综合整理

编辑丨 雅欣

 

聚焦最前沿设计

分享最校园案例


“未来学校建设”投稿邮箱:

yashin@dett.cn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