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多元对话 | 看教育设计如何跨界创新?

DETT教育设计 未来学校建设 2024-03-19

教育设计跨界是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学校发展的需要。

教育设计跨界使得设计本身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为设计带来多元化的表达和表现形式,启发更多的设计灵感,注入更持久的设计活力,从而突出教育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学校文化内涵,彰显各具特色的学校形象。

设计是集艺术和科学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的、边缘性的学科,它的研究范围不仅包括视觉造型、美学、色彩学、符号学等艺术学内容,也要关注语言学、传播学、心理学、市场学、哲学等社会学科的内容。

多元对话的新设计理念,就是设计跨界,它突破了传统的概念束缚和思维定势,以新的视角和观念去思考设计,为设计提供灵感。


二维向三维发展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传统的二维空间设计表现出弱势的趋势,所以视觉传达设计需要以更加创新的、体现出时代特征的形式来加强其信息传播的作用,以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

突破平面二维设计的形式和设计思路,向三维立体空间的设计思维转化,也就是把传统的平面设计转化为具有空间感的艺术形式,这是视觉传达设计与建筑设计、室内设计等设计领域的跨界融合的结果。

表现在学校的文化设计、VI系统设计等方面,DETT教育设计师也会使用到建筑设计及室内设计的理论,比如考虑视觉形象在空间中的体量关系、层次关系以及视觉刺激到心理作用的关系,以使校园文化设计具有更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学习代入感。

▲ 华师大附属中旭学校走廊文化设计 ©DETT教育设计

▲ 新村国兴小学走廊文化设计 ©DETT教育设计

VI系统设计中,设计师会充分考虑学校建筑形态和室内装修风格,将以往的平面标牌向立体空间的建筑装饰构件、室内陈设设计、景观甚至装置艺术等方向发展。这样的跨界融合与创新,会增加设计的整体化和延续性,也更有利于学校的品牌形象识别和文化形象的传播。

▲ 重庆森林小学导视设计 ©DETT教育设计

▲ 广东蕉岭桂岭学校墙面文化设计 ©DETT教育设计


静态向动态发展


相比较传统视觉设计的静态形式而言,在多媒体传播时代,技术,为视觉设计从静态信息传递到动态信息传递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实现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

动态信息传递比静态信息传递在形式上更加灵活,摆脱了平面印刷的限制,更好地适应了信息时代的网络传播模式,在更广阔的范围和层面使得信息有效地传达。

▲ 南宁五象第三实验小学吉祥物表情包 ©DETT教育设计

动态信息比静态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在互联网时代的迅速传播和感情传递,能达到更亲和的文化交流与更实用的传播效果。

另外,LOGO的动态化,也是设计师需要学习的新技能之一。态LOGO和传统LOGO可以同时存在,当LOGO动起来,让品牌有了更多讲述自己故事的方式,也具有更高的识别度,容易被记住。


动态的画面在品牌传播形式和功能上都得到了更多优化,容易找到文化的相关性,也更容易在品牌与广大受众之间开启一种更深、更具有情感的联系。


单向传达向多向、互动式发展


多向、互动式的信息传达是一种有效的、轻松的、游戏化的、人性化的信息传达方式。它首先是建立在交互技术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之上的,正是这些技术的支持,才使得视觉设计跨界到人机界面设计和游戏设计的领域。

根据不同的信息受众设计不同类型的界面形式以及不同的互动方式,增加受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这是以往的传统设计所不能实现的,这种新方式使得信息传达更加轻松有效。因为它满足了受众对于信息日益增长的需求,并且以参与性、互动性沟通的轻松、娱乐的方式,更加个性化地获取信息。



DETT教育设计师在互动式学习精髓的智慧引领下,开展对学校文化设计的创意与创新形式研究,不断尝试跨界,将动画制作、3D打印技术融入到设计当中,以实现学校文化建设的立体化、场景化、真实化,让视觉设计不再拘泥于一张纸上的平面,而是瞬间可以看到学校品牌如何实现在现实中的运用,如何让学校吉祥物不仅仅只是一个公仔形象,而是真正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成为学校特色课程教育的一部分。


▲ 成都嘉祥外国语学校吉祥物3D打印 ©DETT教育设计


结语:

不断突破学校品牌设计的边界,从因地制宜的三维空间校园文化内容创造,到学校品牌文化的动态传递,再到场景式互动设计所带来的沉浸式情感体验,设计师将多元化的表达和表现形式融入教育设计,让校园文化建设迅速进入激活状态,升级校园环境与学习空间场景,让学校从“好”走向“美好”。


设计师手记

“校园文化建设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基于学校特色定位与教育品牌设计之上。以独具特色的理念识别和视觉识别连接教育与品牌,连接环境与文化,让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阳光的味道,让每一面墙壁都反射品牌的光辉,通过教育场景的建构,让品牌更有魅力,更有人格,更有温度,让启发无处不在,突破有型的边界,让文化发声,让校园更美!”

——学校品牌设计中心总监  刘霞

文中效果图为DETT教育设计研究院原创,转载请留言。

案 例 出 自:学校品牌设计中心

 您还可以看: 

7间教室,诞生了无数个想主动学习的人!

班牌——学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来源丨 DETT教育设计研究院

编辑丨 巾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