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蒋国文:做“医疗级”行之有效的智慧养老产品|ITH康养家专访

灰考拉 ITH康养家 2024-04-15
4月底,上海市民政局联合市经信委公布首批12个智慧养老应用场景。


5月13日,上海市政府制定发布了《关于促进本市养老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20条举措。其中有一条“强化科技赋能”。促进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软硬件产品在养老服务领域深度应用。


5月,两会总理政府报告中,7处提及养老。两会期间,养老问题多位政协委员提案。全国政协委员、网易公司首席执行官丁磊提出“数字化养老及长三角人才建设”,借助大数据提供个性化“智慧养老”服务。全国人大代表,暨南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教授卢馨建议“养老服务员作为独立职业工种”等。

ITH康养家专访数字化技术专家,前华为云全球生态发展部 副部长CTO 华为云AI生态 总经理 蒋国文先生,听听他如何解读智慧养老。


注重用户体验感



ITH康养家:新技术与养老行业融合,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技术在养老领域运用,您怎么看待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设备的问题?


蒋国文:新技术是让用户有更舒适的体验感,对于用户本身最好的产品形态应该是无感的。智慧养老要努力的方向是制造出对老人来讲“傻瓜”式操作、体验上无感、品质上过硬好用的产品,如果还像以前需要拿说明书学习才会使用的产品,这种产品未来可能会被淘汰,会越来越少。

 

智慧养老行业,受众群是老年人群,智慧产品应该是很自然的交互。比如语音交互,老年人用语言可操作的产品,或者说老人外出佩戴一个有监测、提醒、报警、通话功能的智能手表,回到家里什么都不需要戴,家里的物联网设备自行对老年人的行为习惯进行分析、数据监测,每天的身体指标有数据报告,这是智能化、技术的最好体现。


如果还要老人打开手机APP来操作,我觉得是这个产品没做好。


智慧养老企业对产品、用户体验等多方面要求应该比较高。老年人对智慧产品的接受能力不如年轻人,智慧养老企业不仅要关注产品的效能、效果,更加要关注老年人使用的心理效果,这需要企业努力将智慧养老产品从能用阶段提升到真正的实用、好用阶段。
 


ITH康养家:部分智能产品有无法识别方言,发音不清晰不识别的问题,反而给老人造成困扰,目前技术上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么?


蒋国文:方言识别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它的核心就是语料库的建立,有足够的语料就没有问题。

ITH康养家:您对现在的智慧养老企业有哪些建议?


蒋国文:我认为目前一些“智慧养老”企业的产品方向走偏了。从长远看,走偏的这些企业未来也是无法生存的。


现在一些面向老年人的可穿戴产品、健康设备、智能硬件等应该做到医疗级,至少是低配版的医疗级产品


不管产品是老人使用还是养老机构使用,智慧养老产品做不到医疗级的话,价值会大打折扣。
 



养老行业从本质来讲就是服务业



ITH康养家:您认为他们要在哪些方面加强?


蒋国文:首先一点,要真正理解这个行业,养老行业从本质来讲就是服务业。
要解决老人在养老过程中慢病管理、护理、治疗、看护、陪伴等内容。


智慧养老企业应该从老人身体健康指标记录,专业护理人员的照护等这些角度去解决实际的问题。不能把智慧养老看成是一个单独的技术问题,养老行业本质是服务业的服务问题。在这个观念的前提下,智慧养老企业再谈技术和市场遇到的问题。


二,智慧养老企业要做真正有价值的产品。
比如说老人听力不好,需要助听器;老人行动不方便,需要辅具;卧床老人翻身不方便,需要人或者一个产品可以帮助翻身;常卧床的老人大小便不方便,有可以协助舒适的助便产品;老人上下楼不便,有帮助老人上下楼的智能产品,总之要做行之有效的智慧养老产品。


另一方面是智慧养老产品如何可以协助护工把老人服务好,不管是从身体监测检查的角度,还是需要治疗、需要养护的角度,要真正的起作用,解决问题,找到老年人的需求点,聚焦做解决老人需求的必须品。


三,如果做监控、监测、体征判断等这块的产品,要尽可能的全面。
一个产品有尽可能多的监测点,比如说血压、血脂、有没有中风的倾向、老年痴呆的倾向等等,尽可能全面的监测。重要的是,这些监测数据是医生可以拿来做诊疗判断的。


因为监测数据的变化,用户和护理人员知道饮食结构是否要改善、是否需要做哪方面的运动来改善、或者需要去医院做哪方面检查。尽可能智慧养老监测产品给出数据的同时,提出一个有选择性的改善建议或者方向,不是单纯的采集数据,没有后续可跟进的服务。


监测的数据谁看?这些数据反映什么问题?谁来解读这些数据?解读之后谁来辅助去做?这是一个很慎重的严谨的领域,是非常有价值的领域。


想要做智慧养老不是很简单的一件事,不是拿一个在年轻群体中受欢迎的硬件改装一下就成了智慧养老产品。要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获得CFDA证,才正式进入初级“玩家”行列,产品有价值,企业才可能有持续的生命力。


技术的使用,核心是解决现实中老人的实际问题,不是为了技术而技术。
 


ITH康养家:对于养老机构,您有什么建议?


蒋国文:我认为肯定是要真正的从老人角度去思考。结合养老机构老人的使用场景来判断是否需要投入这些硬件。养老机构要突出的是人文关怀,硬件是辅助。


养老机构注重的是服务,是带有人文关怀的服务,如果我选择养老机构是因为这里有更多的医疗、康复、护理方面的专业人员,然后加上有专业的康复、护理设备,这是养老机构的价值。


我觉得现在“养老机构”有过剩的趋势。


一方面是养老机构不足,付得起费用的不够。


另一种打着“养老”帽子的机构、企业太多,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尤其一些偏远城市建了很多康养项目,实际作用价值太低。


 养老行业要市场化



ITH康养家:如何让更多人才愿意进入这个行业?


蒋国文:养老行业要市场化,让从业的年轻人有职业荣誉感,提升从业人员薪酬待遇,提高从业人员社会地位,更重要的是转变社会观念。
政策方面,对于报考养老服务专业的学生是否可以减免学费?


做智慧养老行业,除了有行业知识外,需要有敬畏之心。养老是服务业,智慧养老也是一样,所有的技术是都辅助人和代替人做到更好的服务。


智能养老企业肩负顺应老龄社会新需求和推动智能社会发展的双重任务,既有好的前景,也是挑战重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





推荐阅读

郑世宝:“9703”养老模式,倡议“智慧养老+康养服务+物业”合作模式|专访下

拥有2万张床位的养老集团运营副总监浅谈智慧养老|ITH康养家专访

人大左美云教授:2020智慧养老市场的“三喜三忧”|ITH康养家专访

ITH康养家专访汪琳|零接触机器人迎来市场刚需

ITH康养家专访|“智慧养老第一股”创业人 “最后一公里”还要走多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