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赵林:1433,中国失掉了世界。

水木 友朋说 2019-12-13

编者:任何历史事件,像蝴蝶翅膀扇动的微风,此处甚弱,却可能形成飓风席卷异邦,三次游牧民族大入侵却意外开启了人类海洋时代,那么是否能说冷战开启了太空时代?



文章根据赵林老师课程浓缩整理。


我们从第三次游牧民族对农耕世界的冲击开始讲起,先是蒙古人一两百年四大汗国和元朝的覆灭,紧接着又来了个突厥人,突厥人也不是一个统一的族群,分很多不同的分支,土耳其人是一支,摩尔王朝也是一支,摩尔王朝比较晚,中间还有一个帖木儿。


我们可以看到,当时这个三分天下的格局,西边是广义的基督教,东边是信奉儒家伦理的大明朝,中间整个就是伊斯兰教世界。


伊斯兰教世界包括波斯人建立的萨法维王朝,也包括突厥人建立的奥斯曼帝国,当然还包括后来稍晚在印度,也就是突厥人建立的摩尔王朝,这个地方还有一个昙花一现的草原帝国(帖木儿帝国),曾经一度来势汹汹,帖木儿本人是个瘸子,并且和成吉思汗有亲戚关系,帖木儿是成吉思汗女儿的后代,那么很有可能的是,成吉思汗的女儿嫁给了突厥人生下的后代。



帖木儿


奥斯曼帝国曾经被帖木儿击败,皇帝还被俘虏了。向南曾经征服了这萨菲帝国,而且后来的摩尔王朝建立者就说自己是帖木儿的后代,那么当时在这个地方行程了个以萨马尔康为中心的草原帝国——帖木儿帝国。


那么1405年帖木儿率领20万大军,在他临近七旬的时候,向东准备攻打中国,那个时候中国大明朝刚刚建立不久,明成祖朱棣时期,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明太祖以后紧接着是明太祖的孙子建文帝即位,长子长孙符合法礼,但是朱棣是明太祖的第四个儿子,他没有继承王位,心有不甘,最后他把侄子给推翻了,自己取而代之。


那么这个时候帖木儿1405年带领20万大军来进攻中国,正好是朱棣当皇帝的时候,那个时候,中国毕竟前不久刚刚打败蒙古人,又经过了从朱元璋到建文帝再到朱棣的帝国最高权力变更,所以国力还不是很强盛,所以如果帖木儿这20万大军果然打到中国,估计很难对付。


他们士气正盛,而且这草原上的民族很凶悍,这个突厥人,而且他们在进军图中所向睥睨,但是好在天佑中华。1405年铁木尔在进军途中还没过希尔河,竟然得暴病而亡。


帖木儿死后,原本因为武力聚集起来的军队,土崩瓦解,草原帝国,是个松散的帝国,所以他一死,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因此中国在完全不知情下,避免了一场浩劫。



这件事情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游牧民族对农耕世界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入侵到此画上句号。


所以这件事本身可以作为一个标志性事件,当然并不是说此后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的威胁就此消除,但至少大规模的威胁,随着帖木儿的死亡画上了句号。



江苏刘家港郑和出发纪念地


也就在这一年,在完全不知道帖木儿入侵中国的情况下,永乐皇帝明成祖朱棣,派了他的太监郑和,从江苏的刘家港下海,开始了下西洋的活动,这两件事正好都发生在1405年,但这两件事毫无任何联系。


但是我们从一个全球史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这两件事情本身,它的意义非常重大。


前一件事情就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此前3000年来,游牧民族,草原民族,企图用金戈铁马征服世界,建立一个草原帝国的梦想到此画上了句号。游牧民族逐渐就随着这三次大入侵,其结果是农耕世界的范围越来越扩大,游牧世界反过来越来越萎缩,最后已经不能再构成一个独立的力量对农耕世界形成威胁了,所以这头一件事情意味着前面3000年历史到此终结。


一个通过海洋来征服世界的时代开始了。当时大家谁也看不出它的利益,但是它意味着后来的500年历史,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未来几百年的命运。


而当时大家对海洋没有任何兴趣,因为以前都是通过草原,通过陆地上金戈铁马来建立大帝国的。海洋过去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重要的意义。那个时候,不管是东方西方还是中间所有的古老国度,对海洋都是采取一种比较轻蔑的态度。中国郑和下西洋,紧接着西方人开始大规模的航海,这个时候中间气势如虹非常强大的奥斯曼帝国的那些统治者们非常轻蔑的说:真主把富饶的大地给了我们穆斯林,至于海洋,那就交给基督徒吧。他们觉得海洋又不能生长庄稼,又不能供好马奔驰,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海洋是没有意义的。



但是从几百年的大历史角度来看,郑和下西洋确实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也就是说,以前是通过陆地来征服世界,但从郑和下西洋以后开展了一个新的海洋时代,就是通过海洋来这部事件,后来我们发现果然历史证明那些继郑和以后走向海洋的西方列强,正是通过海洋征服了全世界,把全世界纳入到它的殖民体系之中。


这件事情已经成为事实,从而西方基督教世界,中部穆斯林世界,东部儒教世界三分天下。印度实际上是处在夹缝中,因为印度人虽然信印度教,但印度长期处在阿拉伯人,后来又处在突厥人的伊斯兰教的统治之下,印度的北边基本上都是伊斯兰教的势力,所以印度南边都是分裂的,根本不能构成一个很强大的政治力量,帖木儿帝国,乃是最后一个尝试打破此种状态的帝国,帖木儿想最后一次建立一个一统江山的大帝国,就像当年蒙古人,匈奴人。


其次,他的政治实验和最终失败说明权力已开始由游牧帝国转回定居国家之手,这是最后一次游牧民族对农耕世界大入侵的企图,但最后以失败而告终,意味着从此以后影响世界历史的重心已经不再游牧民族手上掌握了,游牧民族已经不能再构成一个独立的世界了,而农耕世界变得无比强大。这是第二点。


第三,帖木儿对中欧亚所造成的间接伤害促成亚洲世界的权力重心转而落在了远东和远西,远东是中国,远西就是欧洲,而中欧亚却成为此过程的牺牲品。


帖木儿死后数十年,以撒马尔汗为中枢统治世界的帝国就已经成为荒诞不经的想法,应该说,全人类四通八达的海洋上航路,使人类得以前往世界各地,从而改变了帝国的经济和地缘政治形态。那么这样一来,重心开始向两端转移,中间开始衰落。


这个三分天下格局,未来的世界如果不是被经济文化繁荣昌盛的大明朝引导,就是为军事上强大,政治上咄咄逼人的伊斯兰教世界领导,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样一个极弱,地处边陲之地的欧洲基督教世界,会引导未来500年世界的潮流!



根本无法想象,因为说实话,当时的基督教世界分裂的一塌糊涂,那时候宗教改革还没有发生,而且宗教改革在发生的最初100年间不是加强,而是进一步分裂了欧洲。


本来欧洲政治上就分裂,文化上分裂,现在宗教又分裂了,西欧好歹还是个天主教,现在又分成天主教和新教,所以分裂进一步加强,当时欧洲看来是没有任何前途的,欧洲分裂成很多国家,一个德国分裂成几百个国家,法国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几个大块,但也是分裂的,那么还有很多国家分崩离析,但是伊斯兰教咄咄逼人气势如虹,尤其是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是一个大帝国,就像当年罗马帝国一样。


如此一来,对欧洲形成了一个包抄,这边还有曾经一度出现的帖木儿帝国以及后来的摩尔王朝,这都是很强大的,在东边,明朝的时候中国的市场经济已经初具规模了,很多地方都已经有了钱庄,有了票号。民间手工业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很多地方出门只需要带上银票就行了,交子银票可以到处自由的兑换,所以那个时候商品丰富,而且文化水平也相当高,而且是汉人自己统治,但是另一方面,明朝也是中国政治上开始走向集权,走向极度专制的一个重要转折,相比较而言宋朝是比较开明的。


宋朝的时候大家知道皇帝是不杀大臣的,儒家在宋朝有很大的影响,宋明理学主要是宋朝,说朱熹也好,陆九渊也好,他们那个时候的思想对皇帝的政策只要有不同意见,是可以直面驳斥皇帝的。用余英时先生的话说,宋朝由于君主比较开明,虽然宋朝的君主也比较懦弱,特别是南宋以后更是如此,但是他们还是能够听得进大臣意见的。



余英时,当代华人世界历史学家、汉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哲学学会院士。


1950-1955年,就读于香港新亚书院及新亚研究所,师从钱穆先生。1956-1961年,就读于哈佛大学,师从杨联升先生,获博士学位。曾任密歇根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教授,香港新亚书院院长兼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2006年,荣获有“人文诺贝尔奖”之称的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2014年,荣获有“东方诺贝尔奖”之称的唐奖首届汉学奖。


余英时在中国历史、尤其是思想史和文化史方面有开创性研究,是罕见曾获哈佛、耶鲁、普林斯顿三校延聘正教授者。他著作等身,凡数十种,包括《士与中国文化》《中国近世宗教伦理与商人精神》《朱熹的历史世界》《方以智晚节考》《论戴震与章学诚》等。


因为皇帝还听得进知识分子的话,当时有个说法叫借君行道,就是要通过箴言,促使皇帝来推行仁政。但是到了明朝就不行了。明朝朱元璋一上来,朱元璋这个人本身就是草莽出身,跟刘邦一样的都是属于那种很有本事,但是不按正规常规出牌的,他对儒家也无所谓,朱元璋原来信白莲教,基本属于三教九流,当过和尚要过饭,什么都搞过,所以他上台以后就开始对儒家采取不太科学的态度。


明朝开始使用一种叫廷杖的刑罚,当场羞辱大臣,知识分子都是文官,有时候被打的当场毙命。所以说明朝的时候,很多大臣每次上朝前都要和家人告别,很有可能去了就回不来了,当时有一些官员甚至抬着棺材去上朝,就是这个原因。


后来到了万历,更是朝纲荒废,政治实际上被宦官,像魏忠贤这类人把持。所以正是这样,明朝开始了一种高压的专制制度,使得很多知识分子非常灰心,像王阳明他们觉得已经不可能借君行道了,而只有通过觉民行道做民间道让老百姓获益,所以王阳明整个等于走下层路线了。


有时候这种专制集权的方式,却可以极大地推动经济的发展,同时文化在某种意义上也很繁荣,但是政治上,是绝对不让你说话的,采取包括秘密警察等制度,也就是后来出现的东厂西厂锦衣卫。所以明朝可以说表面上经济还是很强大,伊斯兰教世界同样强大,而基督教世界一塌糊涂,所以当时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基督教世界会崛起。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专门讲郑和下西洋,作者是一个英国皇家海军舰队的一个前舰长,这个人叫孟席斯,他写了一本书《1421:中国发现世界》,这本书具体讲了郑和下西洋,我们首先看路线,他七次下西洋都是从刘家港和福州下水,然后通过南中国海进入马六甲海峡,经过东南亚的一些地方,进入印度洋。进入印度洋以后,向不同的方向分头航行。绕过印度,进入波斯湾,然后同样也就到了红海,通过亚丁湾,到了马林迪啊,就是今天的摩加迪沙,今天的莫桑比克这一带。


但是这个路线是我从中国的传统资料里边了解到的。按照孟席斯他的描述,因为他是一个海军舰长,一辈子在海上摸爬滚打,他对海洋洋流非常熟悉,而且是现代20世纪英国一个海军军官,那么他应该对世界上的海路非常熟悉,这个人非常有意思,他退休以后,对郑和下西洋特别感兴趣,所以利用他海上航海的经验,专门到处搜集下西洋的证据,因为他是个职业海军军官出身,那么他的研究就要比我们书斋里面的学者更加地道。



郑和宝船,长148米,宽60米,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大小。


他到了世界上各大洲,找到了大量证据,当然这些证据现在仍然被看成是误证,学术界不太采纳。但是他得出一个结论,认为郑和当年下西洋远远不只是到了非洲的东海岸,郑和当时船队规模相当大,以第一次为例,1405年首次下海,当时有多大规模,有63艘或者64艘宝船,一艘船可以融纳一千人,用今天话来说是航空母舰。再加上粮草马船一些辅助船只一共200多艘,一次下海27800名,浩浩荡荡,这个规模比当年鸦片战争的英国舰队人数还要多。郑和七次下西洋,一直到最后一次1433年,最后他甚至还没回来,在印度洋上某一个小地方客死他乡。


庞大的舰队,按照孟席斯的说法,郑和手下有很多将领,秉承他的指示,又分别向不同的地方进发。比如有的向东走,有的向西走,有的向北,有的向南,其结果,比哥伦布早了半个多世纪,就到了中美洲。比库克船长早300年发现了澳大利亚,甚至来到了南极洲。但郑和的主力部队是来到了非洲。



哥伦布的旗舰与宝船1:1对照图


所以孟席斯的观点是,郑和的舰队除了没有绕过好望角去发现欧洲,因为当时欧洲过不去,苏黎世运河没修没挖通,所以船队是过不去的,然后当时要不然就从南走到好望角,后来葡萄牙人就这样走的。


非常可惜的是,明朝非常保守。郑和这个活动从1405年开始搞,到1433年时过境迁,明成祖早就死了,中间又换了两茬皇帝,到了明宣宗的时候,1433年皇帝一纸诏书,不许再搞这个活动,就把这个活动停下来了,从此以后停办海外采买凭证,船全部拉到运河里面,任其腐烂。


从此开始了闭关锁国,丧失了争夺海洋的最佳时机。


......................................................


《格局》小视频



......................................................


《非正常思维哲学研究课》视频



......................................................


推荐阅读


马未都:我的小伙伴王朔


大家闲说《流浪地球》


陈丹青、梁文道四小时长对话:这一切,都是因为焦虑吗?


陈丹青:六十忆往 追怀木心


有人说,这是一部有信仰的纪录片。


骆玉明:揭秘人性的多重,你被说中了吗?


朱大可:中国人的欲望。


季羡林:谈佛论道


秦晖、鲍鹏山:个人·时代


杨奎松:青年毛泽东的思想激变


龙应台:新的“野火”,从哪里开始?


雷颐:“文革”中的三次地震


鲍鹏山:商鞅为何从改革家变成“全民公敌”


陈忠康:董其昌的“艺”与“禅”


许知远:柏林墙与深圳河


秦晖:南非经济腾飞源于独特的制度安排


陈丹青:记吴冠中先生


秦晖:美国百年中的制度与贸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