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冉万里《丝路豹斑:不起眼的交流,不经意的发现》(续集)出版(附前言)

编委会 中古史研究 2021-03-15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0-10

页数:367

定价:200.00元

装帧:精装

ISBN:9787030662927

作者简介:  

冉万里,1967年7月出生。毕业于西北大学考古学专业、(日本)同志社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文化史学)。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佛教考古与隋唐考古,著有《隋唐考古》《汉唐考古学讲稿》《中国古代舍利瘗埋制度研究》,长期负责《西部考古》辑刊。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十一章,各章内容以“丝绸之路”为线索,将其串联在一起,形成基本架构,主要论述了古代中国与希腊、罗马、中亚、西亚及古印度之间存在的文化交流。其中包括峰牛、三花马等的交流;与佛教相关的石窟地形的选择、香炉造型、舍利容器与舍利瘗埋等的交流;波斯与中国文化的交流问题;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符号的“胜”的发展与传播;中原王朝对西域经略过程中的文化传播;以贵霜为中介的希腊罗马与中国的文化交流等。全书所述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前辈学者已经在有关论著中有所涉及,但无暇展开论述者,著者在其基础上结合新的考古发现进行了全面综合的研究;二是国外学者以日本学者为主,对其本国所涉及的问题已经有较为详细的论述,著者在其观点的启发之下,对我国的相关问题展开探讨;三是著者在读书学习、教学和研究过程中的一点心得体会。综合而言,本书内容丰富,选题新颖,视角独特,以小见大,为读者阐释了人类文明交往的特点,适合考古工作者、美术史研究者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者阅读。

目次 前言第一章 峰牛东来——又一个“丝绸之路”的文化符号 一、文献资料中有关峰牛的记载及唐以前的峰牛形象  二、考古发掘出土的唐代峰牛俑及壁画、墓志纹饰中的峰牛形象  三、峰牛在古印度等地的地位 四、南宋程大昌对峰牛的解释所反映的问题 五、峰牛俑——骆驼俑、胡人俑之外又一“丝绸之路”的象征符号 六、结语  第二章 两则故事的比较——古代波斯与中国文化交流的探索 一、故事抄录 二、故事内容比较 三、两则故事反映的波斯与唐王朝的文化交流  四、结语 第三章 狮子、须弥山、覆钵塔与香炉的完美结合——一个古印度创意的传播  一、造型及宗教含义的分析  二、唐代狮子香炉的余韵  三、创意的源头——印度  四、结语  第四章 山水形胜——阿旃陀石窟与麟游慈善寺石窟寺地形选择的比较 第五章 头光与背光上的放射状线条——一个外来因素的东传  一、犍陀罗地区放射线状凸棱头光造像举例 二、对新疆地区及内地佛教造像、壁画的影响  三、对日本的影响 四、结语  第六章 龟兹印章与外来文化  一、大象鼻端顶瓶花印度文化龟兹发芽 二、回身射猎国王姿人立狮子自波斯 三、盘腿而坐西域风国王风采示天下  四、结语  第七章 摩羯纹饰相关问题的思考  一、古印度摩羯形象的类型  二、相关问题探讨 三、结语  第八章 舍利容器与舍利信仰  第一节 古印度舍利容器集锦及初步研究 一、覆钵塔形舍利容器  二、罐形舍利容器  三、扁平盒形舍利容器  四、圆筒状舍利容器  五、其他形状的舍利容器  六、结语  第二节 越南北宁省发现的隋交州龙编县禅众寺舍利石函及塔铭  一、交州禅众寺舍利石函及塔铭的概况与研究  二、关于交州及龙编县  三、结语  第三节 古代中韩舍利瘗埋的比较研究——以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为中心  一、文献中有关中韩舍利瘗埋关系的记载  二、瘗埋方式的比较 三、舍利容器的组合方式  四、舍利容器造型的比较 五、舍利容器之下安置莲花座的比较  六、同一地点反复瘗埋舍利的问题 七、从棺椁形舍利容器的有无看中韩舍利信仰的差异 八、结语 230第九章 “三花”、“三鬃”两相呼,御马颈饰修剪成——苏轼眼中的三花马 一、紫髯胡雏金剪刀平明剪出三鬉高 二、御马盛唐呼“三鬃”乐天诗颂马“三花” 三、秦汉花马传万古域外“三花”点马颈  四、意外的收获  五、结语  第十章 胜—— 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  一、西王母式胜的分类与演变  二、花胜的发现与演变  三、人胜的发现与演变  四、结语  第十一章 史海拾贝 第一节 长安镜像  一、一幅承载历史记忆的马毬图像——唐嗣虢王李邕墓壁画中的打马毬图  二、“丝绸之路”视野中的一件三彩骆驼俑  
三、长安盛开无花果—— 一幅珍贵的“无花果采摘归来图” 四、大唐威仪——章怀太子墓“客使图”中的鸿胪寺官员形象 五、跋一幅珍贵的“羊车通学”图像  第二节 新疆文物中的历史镜像  一、吐鲁番的日月图案与器物装饰  二、库车发现的阿特拉斯铜像  三、托库孜萨来古城遗址的摩崖造像  四、于阗蚕神——关于和田出土的一件双人面双耳陶壶  五、猕猴顶钵——猕猴奉蜜的佛传故事  结语  后记  
前言/冉万里 

德国地理学者李希霍芬提出“丝绸之路”这一概念,距今已经120多年了。人们经过不断努力和探索,不仅丰富了“丝绸之路”的内涵,而且还因具体路径的差异,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名称,诸如“绿洲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但从本质上而言,“丝绸之路”是古代连接欧亚大陆的漫长的道路网络,是两者之间贸易和民族迁徙的通道,更是文化交流的纽带和桥梁。它也因时代的变迁和地域的不同,有时为线状,犹如一条条丝线;有时为路网,犹如纵横交错的美丽织锦。自公元前2世纪起,沿着张骞开通的“丝绸之路”,东西方之间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不断地交流和融合,从而对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丝绸之路”沿线社会的进步,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巨大的贡献。因此,“丝绸之路”是一个永远谈不完的话题。

尽管“丝绸之路”的开通在古代是了不起的大事情,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但“丝绸之路”上的行走绝不是浪漫之旅,它是那些敢于冒着生命危险的大无畏者,胸怀世界放眼天下的智者,不畏千难万险趟出来的连接东西方的“路”,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路”。司马迁将张骞出使西域概括为“凿空”,盖有前无古人之意,其评价再恰当不过。东晋高僧法显在《法显传》中也说:“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则皆死,无一全者。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由此可以更进一步感知“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是非凡的。

漫长的“丝绸之路”是人类文明交往的主通道,但通过其进行的各种交流是有层次性的。在交流的过程中,既有国家层面的直接交流,也有普通商队层面的交流;既有物质层面的交流,也有精神、文化、宗教、技术层面的交流,不一而足。既然交流本身具有层次性,那么研究自然而然会有宏观与微观之分。宏观研究的对象可以是路网的形成.民族的迁徙等,微观研究的对象可以是某类奢侈品、某种纹饰或者器物造型的传播与交流等。但不论是宏观还是微观研究,都必须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不能刻意地放大或缩小交流的意义。国家层面的交流,在浩如烟海的汉文典籍中,大体上可以勾勒出其轮廓,如果再辅以《职贡图》《客使图》之类生动形象的图像资料,则会使当时的交流情形更加生动。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文化交流的历史沉淀,其表现较为隐蔽,往往隐藏于人们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各类遗物、装饰纹样或者一些不起眼的迹象中,需要仔细地辨析和研究,才能究明其交流、融合的过程。比较有趣的是,这种微观研究却往往需要宏观的视野,有时候甚至需要将“丝绸之路”沿线的诸文明要素综合起来,才能看清其来龙去脉。这,也许正是不同的世界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而融合在一起的写照!

拙著正是基于上述考虑,从若千个不大引人关注的问题入手,对“丝绸之路”这一永远谈不完的话题进行了一些不成熟的探讨。核心内容为古代中国与希腊、罗马、中亚、西亚及古印度之间存在的文化交流。其中包括峰牛、三花马等的交流;与佛教相关的石窟地形的选择、香炉造型、舍利容器与舍利瘗埋等的交流;波斯与中国文化的交流问题;作为文化符号的“胜”的发展与传播;中原王朝对西域经略过程中的文化传播;以贵霜为中介的希腊罗马与中国的文化交流等。内容虽然有点驳杂,但以“丝绸之路”这条主线将其贯穿起来,从而形成拙著的基本架构。

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在论述过程中难免有失之偏颇或者错误的看法,不足及错误之处,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感谢科学出版社,内容如有出入者,以实物为准。转载注明出处)

李瑞哲《龟兹石窟佛教艺术研究》出版

石刚《走向世俗:中古时期的佛教传播》(附后记)出版(附:编委会按)

吴桂兵《中古丧葬礼俗中佛教因素演进的考古学研究》出版

聂顺新《唐代佛教官寺制度研究》出版

朱浒《东汉佛教入华的图像学研究》出版

王学典主编、邹晓东编《道玄佛:历史、思想与信仰》(续编)出版

王邦维《交流与互鉴:佛教与中印文化关系论集》出版

杜莉等著《丝路上的华夏饮食文明对外传播》出版
苏珊·惠特菲德《丝路沧桑:从10件物品的流浪看丝路多元文化的互动与传播》出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