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万里《丝路豹斑:不起眼的交流,不经意的发现》(续集)出版(附前言)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2020-10
页数:367
定价:200.00元
装帧:精装
ISBN:9787030662927
冉万里,1967年7月出生。毕业于西北大学考古学专业、(日本)同志社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文化史学)。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佛教考古与隋唐考古,著有《隋唐考古》《汉唐考古学讲稿》《中国古代舍利瘗埋制度研究》,长期负责《西部考古》辑刊。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十一章,各章内容以“丝绸之路”为线索,将其串联在一起,形成基本架构,主要论述了古代中国与希腊、罗马、中亚、西亚及古印度之间存在的文化交流。其中包括峰牛、三花马等的交流;与佛教相关的石窟地形的选择、香炉造型、舍利容器与舍利瘗埋等的交流;波斯与中国文化的交流问题;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符号的“胜”的发展与传播;中原王朝对西域经略过程中的文化传播;以贵霜为中介的希腊罗马与中国的文化交流等。全书所述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前辈学者已经在有关论著中有所涉及,但无暇展开论述者,著者在其基础上结合新的考古发现进行了全面综合的研究;二是国外学者以日本学者为主,对其本国所涉及的问题已经有较为详细的论述,著者在其观点的启发之下,对我国的相关问题展开探讨;三是著者在读书学习、教学和研究过程中的一点心得体会。综合而言,本书内容丰富,选题新颖,视角独特,以小见大,为读者阐释了人类文明交往的特点,适合考古工作者、美术史研究者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者阅读。
三、长安盛开无花果—— 一幅珍贵的“无花果采摘归来图” 四、大唐威仪——章怀太子墓“客使图”中的鸿胪寺官员形象 五、跋一幅珍贵的“羊车通学”图像 第二节 新疆文物中的历史镜像 一、吐鲁番的日月图案与器物装饰 二、库车发现的阿特拉斯铜像 三、托库孜萨来古城遗址的摩崖造像 四、于阗蚕神——关于和田出土的一件双人面双耳陶壶 五、猕猴顶钵——猕猴奉蜜的佛传故事 结语 后记
自德国地理学者李希霍芬提出“丝绸之路”这一概念,距今已经120多年了。人们经过不断努力和探索,不仅丰富了“丝绸之路”的内涵,而且还因具体路径的差异,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名称,诸如“绿洲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等。但从本质上而言,“丝绸之路”是古代连接欧亚大陆的漫长的道路网络,是两者之间贸易和民族迁徙的通道,更是文化交流的纽带和桥梁。它也因时代的变迁和地域的不同,有时为线状,犹如一条条丝线;有时为路网,犹如纵横交错的美丽织锦。自公元前2世纪起,沿着张骞开通的“丝绸之路”,东西方之间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不断地交流和融合,从而对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丝绸之路”沿线社会的进步,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巨大的贡献。因此,“丝绸之路”是一个永远谈不完的话题。
尽管“丝绸之路”的开通在古代是了不起的大事情,其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但“丝绸之路”上的行走绝不是浪漫之旅,它是那些敢于冒着生命危险的大无畏者,胸怀世界放眼天下的智者,不畏千难万险趟出来的连接东西方的“路”,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路”。司马迁将张骞出使西域概括为“凿空”,盖有前无古人之意,其评价再恰当不过。东晋高僧法显在《法显传》中也说:“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则皆死,无一全者。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知所拟,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由此可以更进一步感知“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是非凡的。
漫长的“丝绸之路”是人类文明交往的主通道,但通过其进行的各种交流是有层次性的。在交流的过程中,既有国家层面的直接交流,也有普通商队层面的交流;既有物质层面的交流,也有精神、文化、宗教、技术层面的交流,不一而足。既然交流本身具有层次性,那么研究自然而然会有宏观与微观之分。宏观研究的对象可以是路网的形成.民族的迁徙等,微观研究的对象可以是某类奢侈品、某种纹饰或者器物造型的传播与交流等。但不论是宏观还是微观研究,都必须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不能刻意地放大或缩小交流的意义。国家层面的交流,在浩如烟海的汉文典籍中,大体上可以勾勒出其轮廓,如果再辅以《职贡图》《客使图》之类生动形象的图像资料,则会使当时的交流情形更加生动。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文化交流的历史沉淀,其表现较为隐蔽,往往隐藏于人们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各类遗物、装饰纹样或者一些不起眼的迹象中,需要仔细地辨析和研究,才能究明其交流、融合的过程。比较有趣的是,这种微观研究却往往需要宏观的视野,有时候甚至需要将“丝绸之路”沿线的诸文明要素综合起来,才能看清其来龙去脉。这,也许正是不同的世界文明通过“丝绸之路”而融合在一起的写照!
拙著正是基于上述考虑,从若千个不大引人关注的问题入手,对“丝绸之路”这一永远谈不完的话题进行了一些不成熟的探讨。核心内容为古代中国与希腊、罗马、中亚、西亚及古印度之间存在的文化交流。其中包括峰牛、三花马等的交流;与佛教相关的石窟地形的选择、香炉造型、舍利容器与舍利瘗埋等的交流;波斯与中国文化的交流问题;作为文化符号的“胜”的发展与传播;中原王朝对西域经略过程中的文化传播;以贵霜为中介的希腊罗马与中国的文化交流等。内容虽然有点驳杂,但以“丝绸之路”这条主线将其贯穿起来,从而形成拙著的基本架构。
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在论述过程中难免有失之偏颇或者错误的看法,不足及错误之处,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感谢科学出版社,内容如有出入者,以实物为准。转载注明出处)
石刚《走向世俗:中古时期的佛教传播》(附后记)出版(附:编委会按)
王学典主编、邹晓东编《道玄佛:历史、思想与信仰》(续编)出版